蒋筝筝
摘要:安顺屯堡地戏有六百多年的历史,是明洪武十四年,明太祖朱元璋大军征南和随后的调北填南时留下来的,它属于傩戏的分支军傩,故事内容都是和打仗有关,目的主要是娱人。安顺地戏原始粗矿,被誉为“戏剧活化石”,然而在现代文化的冲击下,人们的思维观念开始发生变化,地戏的传承与保护成为不容刻缓的大问题。本文以天龙屯堡镇为例,为安顺屯堡地戏的保护与传承作一个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安顺地戏 屯堡地戏 天龙 保护 传承
一、屯堡地戏的文化背景
(一)天龙屯堡的地理环境
天龙屯堡古镇位于西进云南的咽喉之地,在元代这里就是名扬四海的顺元古驿道,天龙屯堡古镇原是顺元古驿道上的一个名叫饭笼驿的驿站。由于地处重要军事地理位置,所以从明代开始就在此处大量屯兵,直到今日仍然是驻军重地。20世纪初,天龙的几位有名学士感觉饭笼铺的“饭笼”二字稍有不雅,之后就取天台山的“天”,以及龙眼山的“龙”二字为村寨之名。
(二)安顺屯堡地戏的来历与性质
元朝时,朱元璋为了巩固西南边境,派征南将军领歩骑三十万余人出征云南。战事一直僵持,打了许多年,于是在阿达堡修建了现在的安顺城,并将军队的大本营驻扎在安顺及安顺周围。然而只是军事镇压,是很难制服西南这块土地的,因此朱元璋积极实行屯田制度,让军人及家属与当地老百姓共同生活、共同劳动,大量移民的到来使得安顺地区形成了一支与众不同的汉族群体——屯堡人。
安顺地戏是屯堡人带来的,他们是来自江浙一带的汉族,保持着明代江南口音,与现在的老南京话相似。从戏曲声腔角度上看,安顺地戏很可能源自弋阳腔,但它不属于一般戏剧,也不同于一般的傩坛戏,而是一种带有傩仪宗教色彩的民间戏剧。因此可以说,安顺地戏是弋阳腔化的军傩。
二、地戏的演出形式与装扮特点
在民间,百姓称地戏为“跳神”,所谓“地戏”,是学者们以演出形式命名的,就是以地为台,就在平地上演出的戏剧形式。地戏演出以村寨为演出单位,演员全是当地的农民。一个村寨唱一堂戏,演员二、三十人,由“神头”负责,演出时间为新年和农历七月稻谷扬花节。以务农为生的村民们为了获得丰收,也为了来年村寨家庭的平安,于是便组成戏班在空地周围跳起了地戏,这时,全村男女老少必定前来围场观看。娱神与娱人相得益彰。
地戏剧目只有金戈铁马的征战故事,与其他戏曲最大的区别就是地戏要戴面具演出。演员的服饰极有讲究,假面具戴于额前,首蒙青巾,腰围战裙,背插小旗,手执戈矛刀戟,一领众和;舞蹈是表现争战格斗的打杀。追溯中国古典戏曲的源头,最早的化妆表演艺术可分为涂面和面具两大类,面具很可能是从古代宗教性歌舞仪式中产生的。由于地戏的演出场地一般都是在野外山坡的凹地上,群众在四周坡上观看,因此,地戏的面具在配戴上十分独特,不是直接戴在脸上,而是戴于额前,面具朝上,这样四周坡上的观众才能看清面具的造型。正因为这样,地戏演员才以青巾遮住本来面目。一则表示对神圣的敬畏,又有神灵降临人间的意思。
三、地戏的唱腔与曲牌
(一)地戏的唱腔
安顺地戏的唱腔源于江西弋阳腔,有板有眼有腔,能连说带唱,能紧能松,节奏明快,有按字行腔的功能,主要为四个板:唱板、哭板、笑板、说书(叫板)。在中国戏剧史上,弋阳腔对戏剧发展曾经起到过巨大的作用。它传入别的地区,与当地声腔结合,促进过赣剧、湘剧、粤剧、潮剧等地方戏剧的形成和发展。地戏剧本的文体是叙事说唱,以第三人称为主。韵文句式通常是七字一句,少数是五字一句,还有些许是十字文。平仄宽松,要求不严,接近口语。在地戏的唱腔中,平调用得最多。如《三英战吕布》中吕布的出场:
(二) 地戏的曲牌
地戏继承江西弋阳腔的传统,把各种曲牌组合连接,形成地戏的曲牌。这些曲牌取材范围十分广泛,包括各地的山歌、小调以及杂剧等,最主要的是以江西、南京及贵州当地的音乐素材作为材料,但已经改变了与各地域的原本风格。
地戏高腔曲牌的结构, 通常由“头、身、尾”三部分组成。“头”部是由锣鼓独奏, 起的是预示开场的作用。“身”部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演员独唱,另一种是演员唱一句,与其他演员帮唱尾句。“尾”部则是帮唱的表演,常常是一句唱词加衬词。这些曲牌旋律走向以级进为主,采用中国传统的五声音阶,曲调多为徵、羽调式。
四、安顺地戏的传承危机
(一)节日跳神习俗的消失
在天龙屯堡镇,这里与其他地方的风俗一样,每年跳两次地戏,一次在正月新春时节,从农业正月初二开始,有时跳半月,有时跳一个月。另一次是七月初十至十五,七月跳地戏又叫跳米花神,或叫跳七月半。这是秋收前的空余时节,为了庆祝秋收而进行的娱乐,通常是三到五天。为增进全屯堡村寨之间的感情,表演艺术学习交流,村落之间会互相邀请表演,场面十分热烈。
今年56岁的胡鑫泽是天龙地戏班的一员,他告诉我,在他小的时候,逢年过节是最期待的就是地戏表演,从他爷爷跳的时候耳濡目染,若有机会他也会参与,虽然没有工资,但是最开心。
然而从两千年以后,天龙镇开始逐渐取消正月跳神,七月半也渐渐淡出。人们的思想开始改变,年轻人不喜欢传统的庆祝方法,没有人组织也没有演员。现在天龙镇的地戏成为了只为游客而表演的节目。往常地戏每次表演会有二、三十人,现在的天龙戏班只有十一人,能上场表演的仅有六七人,其中年轻人只有四人。天龙地戏班的工资由旅游公司提供,工资一千来块钱,无法养家糊口,所以年轻人大多还是选择去外地打工挣钱养家,这就是戏班老龄化的原因。
(二)地戏表演时长的减少
随着屯堡的旅游化,旅游公司不得不按照游客的需求更改地戏形式,一堂神通常要跳一个月,现在为了方便游客观看,一堂戏只有十分钟表演。
如《双枪陆文龙》,以前跳这一堂神要演两天,头戴一顶二龙戏珠紫金冠,两根雉尾斜飘;身穿一件大红色战袄,外罩着一副黄金铠甲;左胁下悬一口宝刀,右胁边挂一张雕弓;坐下一匹红纱马,使着两杆六沉枪,威风凛凛。《三英战吕布》张飞出场,会用大量的篇幅叫阵:“三姓家奴休走!燕人张飞在此!”。这时还可以即兴加唱词,用地戏的曲调唱出来,双方对阵叫骂。现在将独白、对阵省略后,出场自报姓名开始对打,十分钟就结束了一个剧目。中国电影杂志上有天龙地戏组的陈李荣老师的一段话——三英战吕布,吕布一世英雄不可能五分钟就死掉。要将六百年的历史浓缩到这十分钟是不可能的,因此我们现在看到的地戏都看不到它最精髓之处。
(三)地戏剧目的流失与传承人的去世
地戏演出的本子又叫地戏谱。剧目的保存只记词不记谱,几乎都是一个屯堡村寨演一部书,跳一堂戏,几百年来已形成模式。地戏谱是世代相传的手抄本,不允许抄多份,除非原来的那份烂得不能使用才允许重抄,然后将原来那份烧掉,这就保证了孤本的流传性。地戏的曲牌是代代口传心授,因此也极容易失传。
每个村寨的剧目的是由当地的“地戏主”保存,也称为“神头”。“神头”不一定是歌唱得最好的,但是一定是组织能力最强的人,才能集合整堂地戏的表演人员;其次保存剧目的人一定要有较为安全的房屋,比如石头房等,使得剧目良好保存。地戏主在收藏唱词时要发毒誓,不允许把书外传。
地戏谱的孤本流传与口传心授的传教方法,使得地戏的传承有了很多的偶然性,增加了失传的可能。
除了剧本偶然丢失以外,还有一些无法回避的事,比如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地戏被视为“封资修”、“迷信活动”,遭到当地政府的封禁,艺人被当街批斗,面具和剧本大量焚烧,这些都是无法挽回的,时间虽短,但破坏的力度很大。
地戏在贵州流传下来的有三百多堂,仅安顺就有一百二十五堂。现在保存的却不到二十堂。天龙镇的陈先松老先生是当地的“神头”,13岁开始跟随师傅学习地戏,如今已唱了40多年。他保存有三堂戏,三十本剧目,分别是《精忠说岳传》、《岳雷扫北》、和《大唐征西》。陈先松老师说,整个安顺地区的剧目和面具保留的最多最完整的,应该就是他这里了。如此看来剧目流失之迅速。
两个国家级跳神的传承人,一个今年已经去世。现在地戏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局面,陈先松说地戏本不外传,单他现下收的徒弟并没能将他一身绝学学到手,所以现在外来学者有意求师,他也会传授,因为地戏的传承迫在眉睫。
五、安顺地戏的传承建议
(一)营造有利的文化发展社会环境
屯堡地戏,若继续以十分钟的表演形式存在,我们将会丧失它的本来面目。因此天龙镇地戏组的成员将对地戏的现状进行改变,更改场所,加上舞台灯光效果,并把戏延长到四十分钟。虽对地戏的传承来说还远远不够,但也是一大进步。民以食为天,如若不能满足人民生活上的期望,地戏的专业表演者将会越来越少,希望政府部门能够加强对地戏的重视,加强对传承人的重视,使得我们的传统文化得以发扬传承。
(二)做好现有的保护工作
剧目和面具的流失是屯堡地戏文化的损失,保护现有剧目是个不容小视的任务。天龙的剧目都在陈先松先生的家里,全是1982年的手抄板,纸张很薄,却完全崭新,没有一点污垢。他对我们说了一句非常深刻的话:“我是在保存,不是收藏。”他表示来年想在天龙做一个博物馆,将他家里保存的剧目和面具放在博物馆里保护起来。陈先生保护的物品是我国传统文化的财富,也是的他大半辈子的财富。
(三)为地戏培养继承人
任何时候,人民群众都是最主要的文化创造者和主体,保护不是最终目的,要让文化传承,最重要的还是培养继承人。在多元型现代文化的冲击下,地戏开始萎缩,演员的平均年龄偏大且队伍人数逐渐减少,年轻人的主流思想我们无法左右,但是可以采取一些方案寻找愿意主动学习安顺地戏的年轻人。现在已经逐渐开始将地戏引近校园,展开学生们对安顺地戏更深的认识,将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作为音乐工作者,对安顺屯堡地戏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是我们的重要任务,安顺屯堡发展较为缓慢,基本保持了明初的格局,变化的部分仅只在个别角色的更替,以及剧目的增减上改变。它对于我们研究戏剧发展史、文学史、美术史、南征史以及民俗学、宗教学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此时此刻,安顺地戏的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大问题,人们要重视这份六百多年的文化,绝不能让它在我们在这一代消亡。
参考文献:
[1]沈福馨.安顺地戏的形成和发展[C].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
[2]王应生.试谈地戏声腔音乐[C].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
[3]庹修明.中国军傩——贵州地戏[J].民族艺术研究,2001
[4]庹修明.屯堡地戏的文化变迁与保护开发[J].文化遗产,2009
[5]谢征.浅谈贵州安顺地戏艺术特征[J].电影文学,2007
[6]张晓艳.贵州安顺地戏音乐渊源与流变[J].贵州民族研究,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