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行下效”是贬义词

2014-10-30 11:11李政林
语文教学之友 2014年10期
关键词:群臣齐景公贬义词

李政林

我在教学成语时,给学生讲的“上行下效”是贬义词,但在近期阅读报刊或浏览网页时,却发现“上行下效”被越来越多地用作了褒义词,如:

1.各地各级纷纷效仿中央做法,大革形式主义的命,取消了各种迎来送往、陪吃陪喝活动,凡事从简,把有限的精力、资金用到经济建设上去,以促进小康社会早日建成。这样的上行下效,老百姓一致说好,并希望能持久坚持下去。(《黄冈日报》2013年1月15日第2版《百姓欢迎这样的上行下效》)

2.“上行下效”是中国政治文化的一大特点。在“打铁还需自身硬”的庄严承诺下,在中央政治局率先垂范的影响带动下,一场场直指积弊的“微改革”正悄然而至,……(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汇聚“微力量”》)

3.古人之“教”和“育”几乎是同义的。《说文解字》:“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这是说,上行下效,培养使之成才成人。(《中学语文教学》2013年第4期第5页)

“上行下效”究竟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呢?

先看一下“上行下效”的典故。春秋时,齐景公自从宰相晏婴死后,一直没有人当面指出他的过失,因此心中感到很苦闷。有一天,齐景公宴请文武百官,酒宴过后,一起到广场上射箭取乐。每当齐景公射一支箭,即使没有射中箭靶的中心,文武百官也会高声喝彩:“真是箭法如神,举世无双。”事后,齐景公把这件事对弦章说了一番。弦章对景公说:“这件事情不能全怪那些臣子,古人有话说:‘上行而后下效。国君喜欢吃什么,群臣也就喜欢吃什么;国君喜欢穿什么,群臣也就喜欢穿什么;国君喜欢人家奉承,自然,群臣也就常向国君奉承了。”

齐景公听了弦章的话,认为很有道理,就派侍从赏给弦章许多珍贵的东西。弦章看了摇摇头,说:“那些奉承国君的人,正是为了要多得一点赏赐,如果我受了这些赏赐,岂不是也成了卑鄙的小人了!”

汉代班固在《白虎通·三教》中说:“教者,效也,上为之,下效之。”而《旧唐书·贾曾传》就对这个词定了性:“上行下效,淫俗将成。”从齐景公那则典故可以看出,“上行下效”用来形容上面的人喜欢怎么做,下面的人便也跟着怎么做;而且表达的含义是否定的,形容的也并不是什么好事。

《现代汉语词典》对“上行下效”的解释是:上面或上辈的人怎样做,下面或下辈的人就学着怎样做(多指不好的事)。

范仲淹的《尧舜率天下以仁赋》里有这样一句话:“殊途同归,皆得其垂衣而治;上行下效,终闻乎比屋可封。”他的话里有话,意思就是说,作为领导,一定要严于律己,否则,上行下效,败坏政风,后果不堪设想。

白居易《策林·人之困穷,由君之奢欲》:“所谓上开一源,下生百端者也。岂直若此而已哉?盖亦君好而臣为,上行则下效;故上苟好奢,则天下贪冒之吏将肆心焉。”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人们所说的上面开了做某种事情的先例,就会成为百种风气的开始。难道仅仅像这样吗?君主喜欢做的事情往往臣子也会跟着做,上面的人怎么做,下面的人就会怎样效仿;所以上面如果喜欢奢侈,那么贪污的官吏将会肆意妄为。

不论从古代的事例来分析,还是从词典上的解释来看,上行下效都是贬义词,而不是褒义词。

虽然说一个词语,如果不随着时代社会的变化而赋予其新义,这个词语就会逐渐失去其生命力;虽然具有规范语言功能的词典等工具书对一个词语的解释和充满创意、充满动感的现实语言相比,会有点滞后,但是面对一个词语时我们也不能毫无根据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有各的说法,否则,就是对我们民族语言的滥用和不尊重。

(作者单位:永昌一中)

猜你喜欢
群臣齐景公贬义词
朝见皇帝,为何要“山呼万岁”
张老师犯得着这样“处心积虑”吗
存心有天知
Yan Zi Persuades Qi Jinggong Wisely晏子巧劝齐景公
绝缨宴
晏子的说话之道
齐景公以酒试忠臣
“功德坡”的警示
卖萌究竟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等6则
退朝而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