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斌
【摘要】 面对学生只是应付涂抹几笔、语言干涩、思想弱智化的作文,笔者主动反思作文教学的弊端。突破传统作文教学思想,遵循实践性、自主性等原则。把作文教学着眼于现实生活,积极探究社会实践活动在作文教学中的积极作用。实践证明: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作文素材回归真实、可感;形式显现灵活、丰富;内容蕴含真挚、理性。学生的作文水平发生了质的变化,作文能力得到全面的提高。
【关键词】 社会实践活动 弊端与反思 原则 积极作用
【中图分类号】 G633.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4)07-085-01
学生一听到要写作文就唉声叹气。写作时冥思苦想,挖空心思,最后为完成任务不得不涂抹几笔,去编造几下,致使文章千篇一律,语言文采干涩化、思想情感弱智化……
难道我们农村中学学生的表达能力真的很低下吗?
想想!他们上课传递的纸条;他们文情并茂的情书;他们在Q群中的留言……答案是不。
只是我们的学生不会写老师要求的作文。不是他们缺乏生活素材,更不是他们感情缺乏,而是我们指导的方法、要求的内容出了问题。这些问题大大限制了学生的写作欲望,使他们失去了对写作的兴趣。
因此,我反思作文教学中存在的弊端,反思学生为什么 “不喜欢”写作文的原因。
一、农村作文教学中存在的弊端与反思
1. 传统教育对作文教学的影响
受传统教育思想和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只是在教师指导下,间接地掌握现成的、正确的知识。这不可避免地产生种种弊端:教师的绝对权威难以改变,学生的主体性难以真正实现,禁锢了学生的思想,扼杀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削弱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反映在作文上,就是“假”、“空”、“抄”的现象。
2. 忽视作文的源头应该是生活
我们的学生写了无数遍的“母爱”与“友谊”;写了太多次的“美丽的家乡”……可有多少次写身边的热点问题呢?又有谁写家乡的“不”美丽呢?
作文的源头应该是生活,并且作文应该追求在生活中的实用性。因此,我们的作文教学应着眼于现实生活。
二、社会实践活动的涵义与特点
社会实践活动是学生按照学校、教师培养目标的要求,利用课余时间(节假日等)参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教育活动。
社会实践活动在组织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中达到教育的目的,是以学生亲身参与为主要教育途径的特殊教育形式。社会实践活动的教育目的是使学生在实践中受到教育,增长知识和才干。
三、社会实践活动的原则
1. 释放思想原则。是社会实践活动的前提条件。它要求教师一改过去传授和训导者的角色,努力创设有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环境。我们的作文教学地点不仅是教室,也可以在室外进行,以达成活动教学目标。
2. 实践性原则。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必须增加学生亲身活动的机会,注重主体实践活动和直接经验积累。引导学生积极用手、用眼、用口、用脑去获得直接经验,以实现学生写作素养的形成发展。
3. 自主性原则。全体学生都成为活动的主体,这是衡量活动成功与否的标志。它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独立思维方式和活动方式,尊重和保证活动的独立性和差异性。
四、社会实践活动对农村作文教学的积极作用
1. 社会实践活动,使作文素材回归真实、可感
许多知识的获得可以通过虚拟的事物来进行,但一些实践能力的获得,虚拟的事物就很难完成,他需要学生亲身体会。写作文也一样,即使我们教给了学生一些写作技巧,但那些“血肉”、“思想”却要学生通过亲身体会,去形成、去投入。
去年,我镇举行第三届职工运动会,本次活动是政府、企业职工沟通联谊的好机会。 那么“职工们的感受如何呢”,“比赛的情景又如何呢”,“作為学生的你又怎样想呢”等,都是写作的好题材。
传统的做法,就让学生在课上想象完成。学生又怎样会对人物的内心有真正的了解?很显然,闭门造车的文章大多是无病呻吟。
于是我组织了“采访团”的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在活动中进行口语交际和写作训练。首先,我以报纸为范本,介绍新闻的特点。然后,学生讨论:采访什么?怎样采访?采访的结果以什么方式出现?等。通过讨论,学生明确了采访目标和方法。接下来,就让学生走进现场进行采访活动。
活动后,学生不仅懂得如何观察生活,还进行了口语和写作训练。写出来的文章真实可信,有着自己的真情实感。
2. 社会实践活动,使作文形式显现灵活、丰富
一个传统作文题《我的理想是 》。传统作文当然是:“企业家、警察、医生……”肯定是胡乱涂抹的作文。可有谁会想像父母那样当一名普通工人?
我要求初三学生根据自己的愿望,选择将来职业。同时要访问相关行业的人或收集相关资料。三周内完成,可以写调查报告、采访记录、心得体会等(体裁、形式不限)。
这开放的作文题,学生在紧张学习之余,认真且优秀地完成了。结果学生的理想丰富了,目标明确了;形式更是丰富多彩,效果非常好。
3. 社会实践活动,使作文内容蕴含真挚、理性
作文题《我的母亲》,我们的学生往往胡编乱造。不是“我生病了,母亲彻夜的照顾……”,就是“下雨了,孤零零的我看见送伞母亲……”等,这些材料让我们望而生厌。
我开展“走近母亲”活动。指导学生观察母亲生活上的细节;及去采访父亲、母亲、姥姥、邻居、乃至母亲的领导或同事,使学生更深刻地了解母亲。在这基础上,培养学生收集和整理材料的能力,让学生逐渐形成自己独特而又言之有据的观点。
这次活动,既拉近了母子/女情,又培养了学生收集、整理材料的能力;既有自己独特的角度,又有自己真挚的感情。培养了学生较高的写作水平和人文素养。
[ 参 考 文 献 ]
[1]《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清华大学出版社.
[3]《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2005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