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视角下的兰州城市开放空间系统建设问题研究

2014-10-29 06:23
天津城建大学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兰州市兰州绿地

连 华

(兰州交通大学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兰州 730070)

城市开放空间是指在城市或城市群体中,存在于建筑实体之外,主要由城市外围的农田、森林、山地丘陵、郊区公园、风景游览区和城市园林绿地、水域湿地、沟壑以及城市生态廊道等共同构成的生态网络系统[1].因此,城市开放空间中既包括了道路、停车场、广场、未利用荒地等灰色空间,也包括绿地、农田等绿色空间和水体等蓝色空间[2].其中,城市开放空间中的绿地、农田、水体等绿色空间和蓝色空间是城市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生态功能具有不可替代性.其在降温增湿、净化空气、减噪杀菌、控制污染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生态调节功能,在调节城市小气候、导引风向、维持区域生态平衡和提高城市环境质量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生态作用.同时,城市中的绿色空间和蓝色空间往往以其纯净的自然性和特有的开放性,常常带给人视觉上的享受以及身心上的放松与愉悦.这些空间提供给人们游憩和观赏的场所,满足了人们交往与休闲的需求,体现了其重要的景观生态价值.

兰州市位于陇西黄土高原西北部的半干旱区域内,受气候条件影响,城市日照强,降水量少,蒸发量大,气候干燥,绿地率偏低,城市的生态自我调节能力差,受外界的扰动大,生态环境问题是制约兰州城市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生态视角下的兰州城市开放空间建设,就要从生态学的视角出发,在兰州城市开放空间的规划与建设中把生态城市的理念贯穿始终,不断总结兰州城市开放空间发展的特点,深入发掘兰州城市开放空间建设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从而在宏观规划层面上形成反映生态城市理念的兰州城市开放空间规划布局形态,在微观层面上应用生态设计原则、标准和技术,建立功能完善的兰州城市开放空间生态网络系统.这对于解决兰州市的生态环境问题,最终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1 兰州城市开放空间的特点

在兰州市城市建设与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特殊的地理位置、独特的地形地貌、特有的城市文化传承以及历代建设者独具匠心的规划布局等多种因素的作用,共同构成了当前兰州市特有的城市开放空间形态.兰州城市开放空间主要由外围环绕的南北两山、东西方向带形拓展的黄河谷地、组团之间楔形嵌合的防护绿地以及城市中分散布局的公园、游园、绿地和城市广场等组成.如图1所示,兰州城市开放空间主要呈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图1 兰州城市开放空间的四种形式

1.1 外围环绕的城市开放空间

兰州市外围群山环抱,南面有皋兰山、龙首山、五泉山和兰山等山体,北面有层峦叠翠的白塔山、五一山、仁寿山,东有将军岭,西有虎头崖.由于受地质构造的影响,南北两山不适合作为城市建设用地,只能作为绿化用地,因此,兰州城市外围环绕的城市开放空间主要包括城市外围环绕的山地丘陵、大片开敞的农田、林地以及近郊的风景区(见图1a,图2).

图2 外围环绕的兰州城市开放空间

1.2 带形拓展的城市开放空间

带形拓展的城市开放空间主要是指沿黄河带形拓展的公园、绿地和水域湿地等共同构成的带形城市生态空间.黄河在兰州市内全长152 km,黄河及其支流为兰州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宽广的河谷平原和丰富的水源,同时将兰州城市各组团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因此,沿黄河两侧带型拓展的城市开放空间为市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活动场所,也奠定了兰州城市富有特色的山水城市形象,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兰州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见图1b,图3).

图3 带形拓展的兰州城市开放空间

1.3 楔形嵌合的城市开放空间

楔形嵌合的开放空间是指分布在城市组团之间的生态林地、防护绿地等楔形绿地共同组成的开放空间形式(见图1c,图4).兰州市地处东西狭长的河谷阶地中,在黄河两岸近乎对称的五级河流阶地,城市建设活动主要集中在二、三级河谷阶地上,除此之外的河谷阶地由于不适于用作城市建设用地,一般作为生态林地或防护绿地,这是楔形嵌合的城市开放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城市防洪及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作用.

1.4 分散布局的城市开放空间

分散布局的城市开放空间主要是指零散布局在城市组团内部的公园、游园、绿地和城市广场等开放空间,在兰州市区范围内指已经建成的和即将规划建设的14个公园和30多个游园、广场和城市绿地等开放空间形式(见图1d,图5).

图4 楔形嵌合的兰州城市开放空间

图5 分散布局的兰州城市开放空间

2 兰州城市开放空间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兰州市在南北两山绿化、黄河40 km风情线以及城市公园、游园、广场、绿地和城市生态廊道等城市开放空间的生态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这对于改善兰州市局部小气候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兰州城市开放空间建设中仍然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2.1 城市开放空间建设标准低,生态价值没有得到充分体现

第一,兰州市南北两山绿化经过多年的建设,植被虽有所改善,但作为兰州市绿色屏障的生态功能尚未充分发挥出来.南北两山的绿化并没有起到支撑整个城市生态平衡的作用,没有将绿地和城市中其他类型的开放空间相结合并有机地融进城市开放空间建设中,这对于彻底改变兰州城市的生态环境状况还远远不够.

第二,沿黄河带型拓展的城市开放空间在建设中主要针对黄河主体部分进行了建设,在建设中沿黄河两岸的谷地开放空间尤其是南北滨河路绿化带的建设生机盎然,但对黄河两侧13条排洪沟及其周边的绿化没有很好地重视,大多数排洪沟两侧的永久性绿地在城市建设中已经不复存在,有些排洪沟甚至成了排污沟.此外,兰州市区范围内东西向的沿河绿地与南北向拓展的居住区和商业区内的开放空间之间缺少相互的穿插与联系,不利于整体生态效益地发挥.

第三,在兰州城市建设中侵占防护绿地的现象比较明显.随着商业化市场化的发展,城市建设用地尤其是商业用地和道路交通用地侵占防护绿地的现象日益严重.20世纪50年代第一版兰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中确定的几大滩地和坪地现已不复存在,城市中的公园数量减少或面积缩减,见缝插针式的建设使城市空间越来越拥挤,已无处可建公园.

第四,分散布局的城市开放空间中到处可见一览无余的草坪,而生态功能较强的乔灌木较少.街道两边(除南北滨河路)的草坪绿地不断丧失,稀疏的乔灌木成了城市街头的点缀,住宅区零星的、分散的草坪成为城市绿地开放空间的象征,生态功能较强的林地在兰州市区的城市开放空间中已经不复存在.

2.2 城市开放空间的布局不合理,尚未形成富有地域特色的生态网络体系

兰州城市开放空间的布局不合理,没有形成富有特色的生态网络体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兰州城市开放空间建设主要集中在环绕的南北两山及带型拓展的黄河两个方面,除此之外,城市中的开放空间比较有限,且布局上较为分散,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第二,兰州城市开放空间中对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起着重要作用的绿色开放空间即绿地面积较小.2012年,兰州市城市绿地面积4326 hm2,城建区绿化覆盖率 23.04%,远低于全国城建区绿化覆盖率39.6%[3],这对改善兰州城市生态环境极为不利.

第三,兰州城市中分散布局的城市开放空间数量少且布局不合理.首先,兰州市区内缺乏面积较大的公园绿地,市区范围内现有的8个公园,只有4个位于建成区内,其余的如仁寿山公园、白塔山公园、五泉山公园等均位于兰州中心城区外围的南北两山上.其次,兰州城市中的公园和广场等开放空间主要集中在城关区,其次是七里河区,安宁、西固和红古区,且在布局上各自独立,缺乏系统的组织.最后,兰州城市居住用地和商业用地中缺少大型的公园和游园,规划的城市开放空间中过度商业化现象严重,居民缺少休闲和游憩功能的场地.

第四,兰州城市开放空间尚未形成富有地域特色的生态网络体系.兰州是一座在南北两山环绕中黄河穿城而过的城市,因此,在城市开放空间建设中应以此为骨架,构建山水城市格局,但实际在城市开放空间建设中,这一特色体现并不明显.如1998年兰州市第三版城市总体规划中所确定的三大“绿色通廊”未能与市区连接相呼应[4](见图6).而2010年的兰州市第四版城市总体规划中提出建设兰州城市为“三带、五廊、多轴、多园”的网络化绿地系统(见图 7),其中中间三条绿廊和第三版城市总体规划中基本一致,可见,在兰州中心城区范围内,这个问题依然存在.

图6 1998年兰州市第三版城市总体规划中绿地景观系统布局示意图

图7 2010年兰州市第四版城市总体规划中绿地景观系统规划图

2.3 城市规划中对开放空间的生态功能考虑不足,未能从根本上解决城市的生态环境问题

兰州城市规划中对开放空间的生态功能考虑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在传统的城市规划中,城市开放空间未作为城市的一种功能予以考虑,损害了城市与自然界之间的有机整体性.传统的城市规划在空间上首先确定城市的路网结构,然后用法定“红线”确定城市建设边界和各个功能区域边界,忽视了区域、城市及单元地块之间应有的连续性和整体性,城市成为区域尺度上阻碍生态系统运行的障碍[5].兰州城市建设受用地制约的问题较为严重,城市用地矛盾更加突出,在城市规划尤其是城市详细规划中仅考虑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用地的规划,忽视和周边用地之间的联系,不考虑周边区域内开放空间的生态环境效益的现象比比皆是.二是工业区布局的不合理是影响兰州城市生态环境的主要原因,而在兰州城市开放空间的布局对这一因素考虑不足,未能从根本上解决城市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兰州城市中的重工业如兰炼、兰化等位于兰州中心城区范围内的西固组团内,与兰州市安宁组团距离较近,且位于黄河的上游,重工业所产生的污水、废水、废气等对兰州城区造成了一定的污染.由于兰州城市受地形影响静风频率高,排放在空气中的废气很难扩散,造成大气污染较为严重.兰州城市开放空间在布局上对其生态功能考虑不足,这使得城市的环境污染问题一直未能得到有效解决.

3 生态视角下兰州城市开放空间系统建设的对策与思路

从生态学的角度看,城市开放空间承担着生物的自然消长、隔离避灾、通风导流、表现地景以及限制城市无限蔓延等多重生态环境功能,是城市生产和城市生活的空间载体,它包含城市生态、文化、景观、控制、保护、价值等多重功能目标.因此,兰州城市开放空间系统建设中应充分考虑其生态功能,从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共同构建兰州城市开放空间体系.

3.1 在宏观层面上建构兰州城市开放空间的区域生态调控模式

宏观层面的城市开放空间一般指城市近郊的农林山地、风景游览区等开敞空间体系,这些一般在区域的层面进行考虑.对兰州城市而言,在宏观层面上,应建立在对区域生态系统全面考察的基础上,结合兰州城市开放空间的特点,把兰州河谷区放在市域甚至更大的范围内进行规划,把南北两山及其外围的农田、林地等城市外围的开放空间和城市内部楔形嵌合的及分散布局的开放空间一起进行考虑,把黄河廊道放在整个黄河流域或者其生态所影响的流域范围内进行综合考虑.理清区域范围内城市开放空间的生态脉络,建立城市开放空间区域性的生态调控格局,从而有效地对城市进行生态调控,更好地解决未来兰州城市发展中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

3.2 在中观层面上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构建“斑块—廊道—基质”相协调的兰州城市开放空间生态景观格局

中观层面的城市开放空间一般指城市中的自然和人工景观,即城市建成区内的绿地、广场、道路体系等,它是宏观层面的延伸与细化,又是进行微观层面城市开放空间设计的前提和基础.兰州城市开放空间中观层面的建设主要是在兰州市中心城区范围内展开,具体来讲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针对兰州城市外围环绕的南北两山进行的城市开放空间建设.兰州城市周边生态环境比较恶劣,南北两山既是城市与周围地区的缓冲地带,又是城市生态环境的天然屏障和生物流动的通道,由于兰州城市南北两山植被稀少,山地生态群落比较脆弱,破坏后恢复的难度很大.因此,兰州城市中的南北两山的建设,不能仅仅以美学为导向来建设公园,其建设应在逐步完善南北两山绿化的基础上,选择较为自然、稳定的植物群落,保证其生物环境类型及生物的多样性,把南北两山作为城市中的绿色生态廊道进行建设,充分发挥其生态功能.

第二,针对兰州市中心城区范围内带型拓展的黄河生态走廊进行的城市开放空间建设.黄河是兰州城市开放空间和生态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兰州城市而言,黄河是城市中重要的生态廊道.因此,应将黄河带型拓展的城市开放空间,作为一种重要的生态栖息地进行生态保护,在建设中主要保护河道水体及其周边的带状植被生境.据相关理论研究发现,河流植被的宽度30 m以上时,就能有效地起到降低温度、提高生境多样性、增加河流中生物食物的供应、控制水土流失、河床沉积和有效地过滤污染物的作用,绿带廊道宽600~1200 m,能创造自然化的物种丰富的生态结构[6].因此,在具体制定河流绿色廊道的宽度时,应参照规划目标确定相应的宽度.此外,针对沿黄河两侧13条排洪沟的城市开放空间形式,应在完善其绿化的基础上,把城市中的排洪沟及其周边防护绿地一起作为城市的生态廊道进行建设,以便更好地保护城市水体及周边的植被生境,保证生物的多样性.

第三,在完善城市的生态廊道的基础上,强化城市中自然和人工植被斑块在生态环境中所发挥的生态效益.首先,大面积的自然植被可以为很多当地分布物种提供生境,对于生物多样性的维持起着重要作用.在兰州城市开放空间中,白塔山、五泉山、徐家山、兰山以及仁寿山等大型的公园及周边大面积的自然植被为生物提供了很好的生存环境,同时也为兰州城市创造了独特的城市景观.此外,城市中的人工植被在保持景观的多样性同时也提高了景观的异质性,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局部小气候,对于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和提高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总之,在兰州城市开放空间建设的中观层面上应结合南北两山的植被廊道、黄河廊道以及城市中的公园、游园、广场和单位的附属绿地等的建设,建构起保证物质能量流通、生物迁移等生态学过程起保护和控制作用的生态景观格局,从而更好地发挥城市开放空间的生态效益.

3.3 在微观层面上建立功能完善的城市开放空间生态网络系统

微观层面的城市开放空间是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城市开放空间系统,一般是指位于城市局部地段的公园、广场、居住区中心绿地、绿带等.城市中微观层面的开放空间可调节小气候,形成通风廊道,改善城市中局部地段的生态环境.微观层面的城市开放空间建设中应注重发挥其生态功能,注重和城市中规划建设的其他开放空间系统的衔接.对兰州城市而言,首先,在城市局部地段应以“点”成“线”、以“线”成“带”成“面”进行城市开放空间的建设,即通过道路及道路绿化、河流水系、防护林等串联起城市中的公园、游园、广场和绿地,在拓宽道路绿化及河流水系两侧绿地的基础上拓宽“线”成“带”成“面”,把城市开放空间连成一个整体,在市区范围内建设生态功能完善的城市开放空间网络系统,以最小的经济投入换取最大的生态效益.其次,兰州城市开放空间的建设中应结合城市中不适宜建设的地区进行考虑.由于兰州城市特殊的地形和地质条件,在兰州城市中有诸多因地质构造原因或地形条件形成的不适宜建设的地区,如兰州城市中的七道梁、摩石关南地区土地窄小、水源干枯,不适宜城市建设的区域[7].在兰州城市开放空间的建设中应把这些地区和周边的园林绿地、河流水系及道路绿化等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其生态作用.最后,城市开放空间系统建设要和城市中的文物古迹以及古建筑相结合,从而更好地体现兰州城市的特色和文化.

兰州城市开放空间的建设除在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的建设外,在保障措施上,应健全法制体系,保障城市开放空间系统的建设.在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各个阶段和层次都应有城市开放空间规划的内容,应在城市规划中划定明确的城市开放空间用地.在控制措施上,可采用指标控制和区位控制方法,逐步改变兰州各个分区中城市开放空间布局不均衡的状况.在引导措施上,也可采用容积率奖励制度促进城市开放空间数量的增加.此外,城市中的其他专项规划也应与城市开放空间的建设紧密结合,保障在兰州城市中逐步建立和完善城市开放空间系统.

[1]连 华.生态环境制约下的兰州城市开放空间演变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12-13.

[2]解伏菊,胡远满,李秀珍. 基于景观生态学的城市开放空间的格局优化[J].重庆大学学报,2006,28(6):5-9.

[3]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中国城市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210-220.

[4]刘桂禄,冉有华. 基于 GIS的兰州市生态城市评价与城镇体系建设构想[J]. 遥感技术与应用,2003(5):301-305.

[5]袁大昌,赵博阳. 基于景观生态学的城市开敞空间规划探讨[J]. 城市,2007(11):61-63.

[6]车生泉. 城市绿色廊道研究[J]. 城市规划,2001,25(11):44-48.

[7]马炳祥. 兰州生态地质环境与城市建设规则[J].甘肃环境研究与监测,2003(4):416-417.

猜你喜欢
兰州市兰州绿地
我的兰州梦
阳光少年的飞驰年华——兰州市第四十六中学轮滑社团活动掠影
兰州琐记
老城区绿地更新策略——以北京西城区绿地提升为例
《兰州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实施效果分析
兰州市艺彩少儿美术作品选登
驻马店市绿地内草坪改造及养护管理
走进绿地
克拉玛依城市防护绿地树种的选择和配置的探讨
《兰州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管理办法)》8月起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