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玉萍
摘要:文化力是指文化对于个人及社会产生的力量。文化力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软实力。高职院校文化力建设,需要确立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和谐发展的职业人”。而高职文化力建设主要通过人文课程体系的改革、创建具有职业人文特色的校园文化来完成;同时,要在教育上实现创新与突破,建立特殊的综合文化素养考评方式;并建设高文化素养的师资队伍,以确保高职文化力建设的实施。
关键词:高职;文化力;人文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422(2014)09-0016-03
文化力是文化力量的简称,指文化对于个人及社会产生的力量。其中既包括文化对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也包括它对人类精神的巨大影响力,即人文的力量。文化力不仅是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推动力,也是推动社会政治发展的重要因素;它不仅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也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现代社会,经济的竞争其实是文化的竞争,文化力就是现实的生产力,文化力将成为国家、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文化力也是个人发展的核心力量。
一个国家的发展需要加强文化力建设,而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同样离不开文化力的建设。文化力是高职教育软实力的核心,是职业发展高度的保证。在高职教育发展中,“文化力”是推动力、导向力、凝聚力、鼓舞力,是促进高职教育的健康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教育的竞争其实是文化的竞争。当前我国高职教育快速发展,规模与办学条件已经达到一定程度,软实力的竞争就越来越突显其作用和威力,文化力成为高职院校保持特色发展、长远发展、全面发展的绝对力量。提升文化力,做强软实力,成为高职教育发展的“硬道理”。
文化力建设是高职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灵魂支撑,它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价值引导,并且为人的职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与能力支撑。
一、确立教育的根本目标:培养“和谐发展的职业人”
高职教育要从人的全面发展、和谐发展的要求出发,在研究人的发展规律与职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高度重视人的价值和主体地位,提升个人文化素养,促进个体职业发展,最终实现职业与人生、个体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实现“成人”与“谋事”的内在统一。
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个特殊类型。1999年6月13日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将高职教育明确为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教育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毕业生应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素质高等特点。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人才,仍然是高职教育的总目标。高职教育应以人的和谐发展为目标,以培养和塑造文化素养为基本内容,在培养学生技术应用知识技能的同时,通过向学生传递语言、文学、艺术、哲学、历史、宗教和伦理等人文知识,培养他们对于自身、他人、社会以及自然的理解与关怀的意识和能力,促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道德观、价值观、审美观以及形成良好的个性、气质、性格、情趣等精神素质,即培养学生个人文化力,从而使学生成为一名和谐发展的职业人。
二、高职文化力建设的主要途径:人文课程体系改革
文化力建设主要依赖于人文教育来实现。传统人文课程内容非常广泛,普通高校的人文教育主要通过文学、哲学、艺术、历史和心理等人文课程的教学,来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然而,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是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其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有别于普通高校,且人文课程学时学分比例少,规模小,学科系统性也远不如普通高校完整。因此,在高职院校开展职业人文教育的过程中,必须根据这种特殊性,以及高职院校人文教育区别于普通高等院校人文教育的个性特征“职业人文性”出发,设计合适高职学生的人文教育课程。职业人文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对学生展开职业文化素养教育,同时,它也担负着生存技能的培育。人文教育课程的革新要以“职业文化素养培养”为基础,精心设计职业文化素养课程内容及目标,建构整体优化的课程体系,使课程设置工作各部分形成一个整体。以“职业文化素养培养”为基础,是指以能适应“未来职业生活”为根本出发点,把促进学生各种职业素养全面而有特色地发展问题置于课程设置的中心,全面、辩证地反映“社会、知识技能、学生个人”三因素对课程设置的客观要求。“职业文化素养培养”为基础的课程设置的主要策略是:以走上社会能更好地生存为中心目标,正确处理“社会、文化知识与专业技能、学生个人”等因素在制约课程设置中的相互关系。
·前沿理念·高职教育文化力建设的实施
三、高职文化力建设的重要内容:体现职业人文特色的校园文化
高职文化力建设不仅需要在它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教学方式上作整体性的调适,也需要校园文化建设的参与。校园文化是培养学生综合文化素养、提高学生个体文化力的重要战场。即便高职学生有许多实训实习的时间,但他们的大部分时间依然是在校园里面度过。作为学生生活的主要场所,校园文化的潜移默化必然会对学生综合文化素养的形成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根据高职院校培养目标及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与之相适应的文化素质和关键能力,激发学生对未来所从事职业的热爱和开拓创新精神,应成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新思路。校园文化建设包括了精神文化建设和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的建设。其中,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它包括了校园内价值观念、校风校纪、校训校歌、教风学风、人际关系和集体舆论等。要充分发挥高职院校作为功能独特的文化机构对学生进行文化品味、独立品格、行为模式的熏陶,在追求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有机交融的过程中,借助于企业文化,使学生在环境的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职业精神素养,成为全面发展的职业技术人才。其次,做好物质文化建设,使之具有职业特色,例如,以人名或企业命名道路、教室、实训基地、广场甚至花草树木等。这些名人可以是社会名流,更主要的是那些建校以来对学校有贡献的名人、优秀校友和优秀合作企业家等。让这些有杰出贡献的职业人士或者成功的企业在校园里展现他们成功的硕果,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方式透射出引导他们成功的文化精神。最后,良好的制度文化也会对学生的文化素养形成产生助力,适应和超越于当代社会的学校制度及其良好的运行,将为学生学会如何处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集体、个人与他人的关系提供范式、积累经验,从而提高个体文化力。
四、教育的创新与突破:建立特殊的综合文化素养考评方式
高职文化力建设的难点与重点是考评标准的确定。由于文化力建设主要还是通过系统的人文课程进行潜移默化式的教学,它对文化素养的培养与形成的作用是不确定的,这是它的难点所在。职业人在职业生活中开展的评价,在内容和标准上是社会化的,在方法上以自我评价为核心,传统的评价方式也不适用于这种与职业生活挂勾的学习。人文教育在目标体系、技能分解、培训方法、考评模式方面完全可以参照社会与企业考评规则,结合人文教育的特点与内容,实现全面的改革与重新建构,建立起适合未来职业人的考评系统。这种考评体系可以称为“文化综合素质养成性评价”。设置能够显在地对相关的文化综合素养进行测定的考评体系,首先应制定一个文化素质训导大纲,大纲按照“工作活动”“素质要求”“培训与学习”“考评指导”等方面,对文化综合素养训导的目标、内容、程序、考评做出定量定性的规定,在此基础上再进行考评体系的建设。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特别要注意把专业技能实训与人文素养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使其相互渗透、融为一体,由外而内,在“能力养成”的基础上构建起学生精神的大厦。这种考评体系非常明确地告诉学生需要做什么、应该如何去做以及最终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水平,因而针对性、操作性非常强。其次,在考评方法上,要突破传统的笔试模式,多采用主动性、表现性等以自我评价为核心的评价方式。如可以给学生提供社会化的作品评价要素,让学生从自己的纵向进步和横向比较这两个方面进行自我分析评价,再由教师或专家给出评语。还可以建立免试制度,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已经取得的成绩申请课程免试,以充分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以上种种方法,都是从提高自我建构、自我评价能力的核心出发,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评价,既具有操作性,又具有实用性。
五、高职文化力建设的保障:建设高文化素养的师资队伍
高等职业院校加强文化力建设,
提升教师的文化素养是重要保障。文化力建设能否顺利开展,与教师的观念、学识和能力密切相关,更与教师本身的文化素养以及精神面貌相关。无法想像,一个本身没有具备多少文化素养的教师,能够给予学生怎样的教导与熏陶。可以说,高职学校教师队伍的文化素质发展程度与水平直接影响高职院校文化力建设的质量与水平。因此,如何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文化素质,已成为高等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从表面上看,现在高校的教师队伍文化素养是比较高的,但是仍然存在着几方面的局限性:一是我国目前大学分科制度使得大部分学生只学习到了专业领域里的丰富知识,综合文化教育却始终是个薄弱环节,一旦成为教师就会显出综合文化素养的不足;二是从教以后工作经历的专一性也使得教师缺失的文化素养也未能得到及时的弥补。因此,要搞好高职文化力建设,就必须做到三点:其一是要把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纳入师资队伍建设规划。通过进修培训,使教师通晓文化素质教育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将文化素养作为教师教学质量和水平考核的重要内容。只有教师都将教书育人作为自己的职责,注重言传身教,自觉将人文精神和文化素养的培养贯穿于专业教育的始终,充分挖掘和发挥专业课对学生文化素质养成的促进和催化作用,高职文化力建设才有可能得到真正的贯彻实行。其二,培养具有职业人文素养的教师,不仅仅需要教师的个人努力,更需要健全教师文化素养的领导体制、工作机制和激励机制,建立教师综合文化素养量化考核评价体系,把文化素养的要求融入到了教师岗位职责中。
参考文献:
[1]陈文喜.文化力是软实力的核心[N].中国联合商报,2014-3-10.
[2]胡琦.高校文化力与浙江区域文化建设[J].教育评论,2013(8).
[3]刘永飘,皮家胜.文化力析解[J].江汉论坛,2013(8).
[4]兰霞萍.以大学核心竞争力为旨归的文化力构建[J].新余学院学报,2013(6).
[5]孙耀庆.大学文化力与文化素质[J].黑龙江史志,2013(6).
[6]张士昌.现代大学文化力的培育与管理[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2(11).
责任编辑 陈春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