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震后应急物流体系的现状简析

2014-10-27 06:45郭涛
商场现代化 2014年22期
关键词:灾区物资救援

郭涛

摘 要: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却在不断恶化,自然灾害也不断发生。我国近几年也发生了两起较为严重的地震,分别为5.12四川汶川地震和4.14青海玉树地震。由于地震的突发性和破坏性,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收到严重侵害,在地震后的黄金72小时内,应急工作就显得十分重要,而应急物流则是所有应急工作的基础保障。

关键字:地震;应急物流;解决对策

一、国内外应急物流研究现状

应急物流是指在发生突发状况如自然灾害、严重疫情时,把所需物资和人员以最大的时间效益和最小的损耗送达目的地,与普通物流活动相比,应急物流具有着“急、快、准”的特性,即对应急物资需求急、应急物流工作进行快、物资送达地点准。

我国的应急物流现还处于起步阶段。2006年,经国资委和民政部批准,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应急物流专业委员会成立,这是我国第一个从事应急物流研究的专业组织。2007年,中国物流协会把5个与应急物流相关的课题纳入到年度规划中去。在一次次自然灾害的打击中,各级政府开始越来越意识到应急物流的重要性。

与我国相比,日本、美国、德国经过多年的探索,已经有一套科学且完整的应急救援体系,体系内的各部门可以相互协同工作。日本由于地理位置及地质的原因,是一个地震频发的国家。所以日本很注重事前的准备工作,运输路线的规划、应急物流流程的规划等等。对于应急物资,日本采取分阶段管理:政府、部队物资收集发放→民间物流主动配送→民间物流被动配送。日本政府形成以“行政首脑指挥,综合机构协调联络,中央会议制定对策,地方政府具体实施”为特征的应急管理模式。在美国,联邦应急署负责应急工作,所有的应急工作由其集权化和专业化管理。在国内救援方面,联邦应急署有专门的物流部门,负责应急物资的采购、运输和发放;在国外救援方面,由其下属的对外灾害援助办公室负责。美国形成了以“行政首长领导,中央协调,地方负责”为特征的应急管理模式。在德国,可以概述为民间力量和政府的完美协作。德国的应急工作实行分权化和多元化,民间成立民防专业队,当自然灾害发生时,政府部门和民间专业队相互合作,协同分工。

二、汶川、玉树应急物流工作分析

2008年5月12日,以四川汶川为中心发生了一起较为强烈的地震,在地震发生的24小时内,政府和军队做出了迅速的反应。政府方面主要是交通部门和铁路部门,它们及时修复灾区毁坏路段并为灾区物资的运输开设了专线,大量衣被、药品、粮食得以最快的速度送往灾区。部队方面,数达一万六千人的武警官兵在灾情发生一天内被派赴四川救援一线,由于灾区最前线的有些路段靠汽车是不能进入的,所以军用直升机也不断盘旋灾区上空,为灾民们空投最急需的食品、水和药品,就绵阳、绵竹、彭县三地在24小时内便空投食品等物资达12.5吨。2010年,青海玉树发生7.1级地震,震后,政府和交通部门依旧扮演着重要角色。陕西对进入青海救援的车辆一律免费通过,开启“绿色通道”。铁道部也及时成立专门组织实施救援工作。在上面的两个案例中我们发现在当时,物流行业内的企业参与到重大灾后应急物流中的并不多,主体还是部队和政府,但是到了雅安地震,这样的局势有了一定的改善。在雅安地震中,大量民间第三方物流企业自觉加入到救援大军中来。各大物流和快递企业各有分工,物资的配送有着严格的标准。重量30公斤以下小件物资就用快递,像顺丰、“四通一达”等快递企业;重达几百斤的大件就走物流企业,如:德邦物流、安能物流。除此之外一些程度本地的物流企业也参与到救援活动中来,利用自身的优势为灾区物资提供免费的寄递服务,全国社会物流资源基本实现全面调动,大多民营物流企业冲在了一线。

三、我国震后应急物流体系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1.存在的问题

(1)就在物资供应体系存在问题。我国目前实行的时就在物资的多部门管理。其中,民政部门负责帐篷、衣被等生活品的储备;而药品、粮食、车辆的储备则分别由物资、粮食、交通部门负责。这种物资的管理方式导致物资需求的信息传递缓慢,物资的调度困难,而且各部门的物资不能得到合理配置再运送到灾区,从而会导致有些物资饱和但有些物资还大量缺乏的现象,造成了救援物资的浪费,大大提高救援成本。

(2)信息不畅,运输受阻。众所周知,所有的物流工作是建立在信息流的基础上的,没有信息流支持的物流也是低效、无序的。地震后,所有的交通、电力、信息网络全部瘫痪,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下,救援工作很难开展,一方面灾区不能及时的发出物资的需求情况,这样政府和社会力量就无法做出最有效的物资采购策略;另一方面,由于信息不畅,进行运输的司机不能及时了解到道路的最新情况,这将导致运输受阻,效率下降,物资就不能以最快的速度,最小的损耗到达指定地点。

(3)物流末端专业化程度低。进行灾区救援工作的大多时武警官兵和社会志愿者,这些工作人缺乏专业的物流知识,这将导致物流工作不能得到很好的执行。在汶川地震中出现过这样的情况:一些社会救援车队由于缺乏有效疏导结果致使道路拥堵,志愿者错把血浆和普通物资放在一起最后导致血浆全部失效。这些无奈的教训提醒着我们救援工作也需要专业和科学指导。

(4)第三方物流企业加入较晚。在汶川地震和玉树地震中,政府和部队充当着绝大部门的救援工作,值得欣慰的是,在雅安地震中,一些社会第三方物流企业加入到救援大军中来,但是这些企业大多进行的是商业物流,他们加入到灾后应急物流中的时间较短,经验不足,存在这一些专业上的盲点。

2.解决对策

(1)新建政策性应急物流综合平台。这对上述的前两个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建立一个应急物流综合平台来解决。政府出面在全国范围内兴建一个大型的应急物流综合平台。这个平台包括突发自然灾害预测、应急物资储备、应急救援、交通物流和信息发布几大部门。整个平台各部门间信息共享,协同合作。预测部门要及时对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做到及时上报和制定有关方案,当突发事件发生时,由国家领导人进行宏观指挥,各部门之间相互交流,互相配合。应急物资储备部门要快速、合质、合量的收集到灾区所需物资;应急救援部门要快速抽调专业的救援人员赶赴灾区;而交通物流部门则要做两件事,一是对灾区瘫痪的交通网络进行快速抢修,快速修复灾区救援工作运转的大动脉,二是指定最合理的路线,把收集到的人力和物力以最快的速度和最低的消耗送达灾区;而信息部门则是要收集有关灾情的一切信息,然后整理出最有用的信息公布在官方网站上,这些信息包括灾区对于物资的需求情况、灾区的道路交通情况、灾区对于哪些专业人才的缺乏情况。这样各大部门以及社会力量就可以针对这些信息更有效的开展救援工作。应对紧急临时情况各部门负责人还可以协商做出快速反应。

(2)培养应急物流专业人才。教育部可以鼓励各大高校在物流管理专业下开设应急物流管理方向,培养应急物流方向的专业人才。这样,在灾情发生的时候,武警官兵和志愿者就负责搜救伤者、疏导交通、维持秩序这些非物流专业的工作。像物资到达灾区后的储存、运输、发放等工作就有应急物流专业方面的人来完成,这样术业有专攻,可以使得物资得到最大化的利用。

(3)民间第三方物流企业成立组织。我们可以学习德国,成立专业的民间组织,国家可以领头,用政策来鼓励民间第三方物流企业组成应急物流方面的组织。如,政府建立民间应急物流协会,加入这个协会的物流企业可以在商用物流业务的税务方面得到一定的减免,而且国家会给企业颁发荣誉证书,国家还会定期给这些企业进行应急物流方面的专业知识培训,但是一旦灾情发生,这些公司必须派出管理人员和运输车队组成应急小组加入到救援工作中来。

四、总结

目前,我国对于应急物流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当灾情发生时,我们的应急物流作业通常是高成本、低效的。所以,如何建立一个高效的应急物流体系,做到应急物资储备、配送的快速、合理是国家和我们物流人肩上的重担。借鉴国外成熟的经验,结合我国国情,在一代代物流人的不断努力下,我相信一个现代化的应急物流网络体系将会建成,所有的应急工作都会有条不紊的进行,灾区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会得到最大程度的保障,灾区的社会秩序也会以最快速度得到稳定。

参考文献:

[1]刘亮.震后应急物流管理[J],2012.

[2]欧忠问.应急物流[J],2004.

[3]邓琪.从汶川地震看应急物流体系建设[J],2010.endprint

猜你喜欢
灾区物资救援
紧急救援
50万升汽柴油保供河南灾区
安庆石化:驰援灾区显担当
3D打印大救援
被偷的救援物资
电力企业物资管理模式探讨
救援物资
救援行动
PKPM物资管理系统应用实践
紧急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