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美丽平台 享成长之乐

2014-10-27 22:43梅健芬
启迪·教育教学 2014年10期
关键词:平等创新服务

梅健芬

[摘 要]笔者通过对新型家长学校的探索与实践,拥有的了新观点与新做法。有效突破传统的家长学校旧模式,创建了新型实效‘家校共育读书会家长学校新模式”。通过更新理念,实现家校学校主客体的平等良性互动。以家长内需为服务主题灵活开展系列活动。通过吸纳培养骨干家长,以促家长学校的长足发展。

[关键词] 创新 服务 平等 吸纳 长足发展

家长学校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联接纽带和互动平台。但现实中的传统的家长学校,其功能和作用仅停留在“告之、配合”的浅表层面——家长通过这个平台了解孩子在校情况,学校通过这个平台了解学生在家的情况,同时传授一些教育方针政策、科学育儿经验,而没有能够真正运用好学校和家庭的有效资源,发挥更大的作用。基于此,以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共融式”发展为方向,探索创新家长学校新模式,精心搭建“家校共育读书会”的实践平台。

一、更新理念,打破格序,实现平等互动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所学校。现在独生子女较多,“前无经验可总结,后无机会可重来”是家长育儿心态。家长在孩子教育方法上,要么沿用上一辈父母育儿方式,要么从书籍“宝典”、他人成功案例中获取育儿经。这些经验毕竟是零碎而非系统的,不可能对每个鲜活的个体产生实质上的普适意义。如何施以契合孩子成长规律与心理特征的教育,适应时代环境的变化与发展,帮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是家长们必须面对的问题和挑战。针对以上现实,积极转变观念,把问题和挑战作为现成的最为宝贵的教育资源和发展空间,“家校共育读书会”也由此应运而出。

从现实情况来看,原有的家长学校活动只是程式化的一个学期一次任务,家长也是应景式的请半天假参加活动,学校老师也只是程式化地完成“规定动作”。整个过程就是:老师讲,家长听,讲完听完就划上“圆满的句号”。小学六年算下来就是12次的家长学校活动,基本上是单向灌输式的说教——老师在讲台前滔滔不绝,家长在下面洗耳恭听。这种格序布局和运行模式,无形中造成不平等感而致产生心理上的隔阂,往往“有呼有应”或“有呼也不应”,不利于达到思想上的默契和认知上的共鸣,而进行深入沟通与互动交流。

为此,从突破传统惯律,确立平等观念入手,推出家庭共育读书会新颖化模式。在现场布置上,采用圆桌会议形式,意喻用圆融的空间定位,从情感上拉近距离,最大可能消除思想隔阂。在组织形式上,变“单向灌输”为“双向互动”,变“被动参与”为“主动融入”,围绕一个主题采用“大家谈”的沙龙形式展开,每个人都有话语权,每个人都可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绪、立场,真正让每位家长成为活动的主人,从而较好实现平等与互动。

二、转变视角,强调服务,彰显主体特色

“好家长成就好孩子”。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的成长是由家长的成长而来的。一个优秀的孩子背后一定有着优秀的家长,一个不够理想的孩子背后有着不够理想的家长。基于这样的认识,家庭共育读书会转变视角,立足服务根本,确立家长的主体地位。

1.根据实际合理安排

家长应当走在孩子成长的前面。每个人都有成长的内需,只是很多时候找不到平台。家校共育读书会有效联接家长,借以这个平台,读书,学习、参加培训等等。为了让共育读书会更接近学生家长,不占用家长们的工作时间而影响到工作,读书会将家长学校时间调整到周五的晚上。

在这个平台上的家长也是有功课要做的。每年要在这个平台上分享一本书或其他供大家一起学习。这个功课对家长来说是一个挑战,很多家长开始表示“开不了口,说不好”。有些家长的顾虑是“讲不好,怕被笑话”。针对此,平台是宽容的,只要参与,哪怕只讲十分钟也行。但这个功课一定要做的。同时,告诉大家:彼此都一样,开始最需要勇气与支持。也正因为如此,人人参与其中,在这平台上有了起步成长的第一次。有些家长分享后,深有感触:鼓励孩子去积极参与各类活动,需要多大的勇气。

2.服务需求精选主题

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家长们关心“学习习惯的养成”、“如何有效的亲子沟通”、“如何培养孩子爱上阅读、写作”等等。针对家长关心的这些问题,统筹安排“家校共育读书会”一系列主题活动。例如在这个平台上由一个妈妈分享了《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这本书。为了引导家长借鉴引导孩子如何爱上阅读,由一个从自身引导孩子爱上阅读的很成功的妈妈分享了“抓住孩子的关键期,引导孩子爱上阅读”……正因为这些主题都是家长关心的,家长们自觉参与到“共育读书会”中来。

3.吸纳建议丰富内涵

在开办过程中,对如何更好的开展好“家校共育读书会”还征求广大家长的意见。家长们也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可否结合学校的大型活动(艺术节、阅读节、运动会等等);可否有可能让孩子们在这个平台上分享孩子们爱看的书……这些智慧的意见融入到家长学校活动后,活动更加精彩纷呈起来。如在开办“亲子阅读”活动中,亲子绘本剧的表演、亲子笑脸墙的设计……得到了家长们前所未有的支持。

三、深化内涵,创新发展,保持持久活力

1.系统开发课程

家校共育读书会注重从内涵出发,系统开发活动主题。例如,针对“亲子沟通”就开展一系列的活动。一个讲座——《有效沟通》。通过分享在沟通中的技巧与四忌,引导家长找到亲子沟通模式中的不足及需要改进的地方;一个演示——通过示范互动,让家长体会到改良沟通模式的方向与动力。一本书——《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更是让家长拿到了沟通神器。一项实践——将所学带回到亲子沟通中去,看看有没有发生变化?这些变化是经由什么而发生的?引导家长总结形成新的有效的亲子沟通模式。很多家长再回到这个平台上成为分享者,不再苦苦指责孩子的不听话,难管教。再如:孩子阅读习惯的养成。在这个平台上首先分享《抓住孩子发展的关键期,引导孩子爱上阅读》讲座,分享者根据孩子的成长阶段,针对性的采取相应有效的方法。又进行了“好书推荐”活动。让家长从孩子的角度为孩子选择优秀的童书,而非家长的角度强迫去选书让孩子完成。又由一位老师上了一堂精彩的亲子共读绘本课——学习如何引导看绘本。这堂课之后,家长知道培养孩子爱上书,并不是丢书给孩子,而是全心全意与孩子与书在一起。

2.灵活组织活动

“家校共育读书会”活动不是僵化的。在这个平台上,可以开展家长们关切的育儿的、自身成长的方方面面活动。主题的多样化,带来活动形式的多样化——讲座式,茶话式、亲子活动式、观摩式……也正是这吸引了更多家长参与其中。这个平台运作也不似以往的家长学校一个学期一次,而是从月月有活动,甚至改为三个星期一次活动,或每二周一次活动,真正做到常态化、系统化。

3.有效盘活资源

起初创建这一平台时,吸纳家长对象是: 乐于陪伴孩子成长而自我成长及受困于家庭教育的家长,有优秀的育儿经验,乐于分享大家的。通过有效运行,利用这部分家长以点带面吸引更多的家长欣然参与,发展出一支强有力的骨干家长队伍。同时,活动参与不是强迫式的。有愿望有时间便可以随时来参加,有事走不开,也可以不来来。这样开放式的平台,给了家长自由、自主权,吸引了更多的家长参与其中。同时,在师资力量方面,充分挖缺发挥本校优秀家长、老师引领作用基础上,吸引聘请更大范围优秀家长、老师、专家等作客家校共育读书会,也得到了很多专家老师、外校优秀家长的支持,纷纷义务来这个平台分享。在这个平台的基础上还建立了“好家长成就好孩子”的交流的QQ群。借这一平台,每周二分享、转播优秀的讲座内容,优秀育儿经验、文章等等共享于每一位家长。

如今这个平台已成功运行起来了,吸引了众多的家长、老师参与其中。在这个平台上家长们收获了育儿知识,更新了教育理念,植入新观念,收获了自身成长的欢愉之心。endprint

猜你喜欢
平等创新服务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积极课堂气氛的营造与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