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移动互联网时代新闻传播应把握的几个原则

2014-10-27 15:50於娅娅
新闻世界 2014年10期
关键词:贴近性导向性新闻传播

於娅娅

【摘 要】移动互联网时代,新闻的获取越发便利,但同时也出现了新闻千篇一律、过于繁杂等问题。对于新闻从业者来讲,研究新平台的特性,把握这一时期受众的阅读习惯及需求,是新闻产品能够获得受众肯定的基本保证。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 新闻传播 真实性 贴近性 导向性

移动互联网时代,随着媒体的官方微博、微信公众账号及新闻客户端的兴起,我国的传媒生态也正在经历巨大的变革。为了抢占融媒体时代制高点,传统媒体积极探索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传播机理,以期在激烈的变革中延续并扩大自身的影响力。传播平台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着传统的新闻传播方式,但新闻的本质依旧。移动互联网时代,新闻传播更应注意方式方法。

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新闻传播应更注重真实性

据统计,截至2013年底,我国移动互联网网民共计6.52亿,庞大的数字背后是惊人的信息量及传播速度。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信息传播近乎做到了与事件同步进行。对追求“时效”的传统新闻业和急于知道事件真相的受众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变革与福利,但当各家媒体分秒必争发布新闻的时候,信息真实性的意义显得愈发重要。

众所周知,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是一家媒体取信于受众的首要条件。发布平台的字数限制,又使得新闻呈现表面化的趋势,不需要当时的深度挖掘。造成移动互联网时代新闻失实的主要原因有:

1、过分追求“时效性”

网络时代已经很难有独家新闻,追求速度成了各家媒体的竞争砝码。传统的新闻往往要经过记者一定时间的采访调查及多方求证才能最终登上版面,移动互联网时代留给媒体去核实的时间几乎没有。新闻事件一出现,各方媒体就力求不落后于人——过分的追求速度成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新闻失实的一个重要原因。

2、把关人作用的削弱

在传统的编辑部,稿件往往需要通过记者—编辑—主任编辑—总编辑的层层把关,最终才能出炉,而自互联网时代始,这一系列的工作往往由一人负责,而网络编辑区别于传统媒体工作者最大的一点就是无需具备专业的新闻知识,只需有较强的信息搜集和整合能力,诸多因素共通造成了包括移动互联网媒体在内的网络媒体的把关作用明显下降。

3、信息来源复杂

信息来源的多元性,是网络媒体区别于传统媒体的又一特征,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信息来源更加复杂。微博的出现开启了“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的局面,随着微信等移动终端的开发,人人都是一线记者。不可否认的是,由于“话语权”的下放,更多的新闻事件暴露于公众视野下,但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虚假信息的大肆传播,如“郭美美”、“总参一姐”等事件造成了比较恶劣的影响。

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们接收信息的渠道更为便利,但同时也为虚假新闻的传播提供了平台。去年,国家大力打击网络谣言也正是为了维护网络环境和正常的网络秩序。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作为长久以来影响力大、掌握话语权的媒体更应该注重保持自身的专业性,同时力求信息的快速、真实。

二、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新闻传播应更注重贴近性

贴近性,就是我们常说的“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性直接关系到受众对一个媒体的喜欢程度,也是媒体传播内容是否能够取得较好的传播效果的重要条件。移动互联网时代,由于技术条件的改进,新闻贴近性的重要性表现得更为突出。

微博、微信及新闻客户端推送新闻的最初的起点都是用户的订阅或者下载,终点是用户的主动退订和卸载。因此,移动终端是否能长久地变为受众接受信息的渠道主要取决于这些信息能否满足受众的获取信息的需要。由于技术的发展,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新闻传播定位更为精准,如“今日头条”,该移动终端能够根据用户微博的订阅及平时的浏览喜好较为精准地推送每个用户喜爱的新闻,做到“你关心的才是头条”。

传统的新闻报道不为受众喜欢的原因也在于道理空洞化、政策宣传简单化、工作报道程式化等一系列问题。媒体也注意到传播平台的变化,积极利用传播平台的优势,打造贴近性的新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表达趋向活泼化

纵观媒体的各种手机平台,不难发现在发布社会热点新闻时,其仍注重秉持专业媒体一贯的严肃性,而在生活服务及娱乐等信息上,则尽量显示其轻松活泼的一面。“吃到爽”、“新技能get”、“只能帮你到这了”、“萌翻了”、“涨姿势”……这些流行的网络词汇出现频繁,口语化表达更加“接地气”,也拉近了新闻平台和读者之间的距离。

2、资讯本地服务化

全国性覆盖的媒体毕竟少数,许多新闻平台都是基于本地传统媒体建立的,由于不受版面的限制,加上技术的支持,使得本地资讯的服务作用更为明显。基于微博平台的海量信息的可能性,是媒体从传统专职传递新闻变为信息聚合和共享平台。服务性的资讯虽不是新闻,但对于受众来讲,贴近生活、实用性强的信息同样是他们建立对某一平台的喜爱程度的一把标尺。因此,服务性资讯对日常生活的引导性和指导性,是各种新闻平台不可或缺的竞争砝码。

3、报道多媒体化

无论是事件性新闻还是会议新闻亦或是政策解读,借助图像、视频、音频等多种载体,新闻信息的解读变得丰富化。传统媒体的新闻报道往往因为过于严肃而使得可读性下降,而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新闻使得用户能随时随地接收图文并茂的新闻,如用动漫的形式演绎新的政策法规,通俗易懂形象鲜明。

三、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新闻传播应更注重导向性

当前互联网环境鱼龙混杂,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们接触网络信息更为频繁,而通过社交类客户端转发的新闻事件对人们的日常影响更为突出。部分别有用心分子发布的不实言论往往经过集人际和网络传播特点的如微信等手机客户端的传播造成非常恶劣的影响,因此,移动互联网时代新闻传播应更加注重导向性作用的发挥。

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政府对新闻媒体的普遍要求,同样适用于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新闻传播。由于目前传播速度及效率的极大提高,在复杂的网络环境下,正确的舆论导向显得格外重要。而媒体更应该主动作为,从以下几方面做好引导作用:

1、坚持新闻审核,做好把关

移动互联网时代新闻频发,资源丰富,但是在求量的同时,媒体应更注重质的把握。对于什么样的新闻能发、何时发、怎样发做好充分的考虑。要严格考虑到新闻的社会效应,切不可为了追求眼球经济而发表不恰当的不合时宜的内容。

2、合理设置议程,正面引导舆论

目前新闻事件越来越呈现突发性的趋势,而针对新闻事件的网络舆论则呈现出复杂化和情绪化的趋势。新闻媒体的报道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受众对新闻的第一反应和思考。因此,媒体必须善于把握舆论热点,通过合理的设置在报道新闻的同时,积极反映主流的议题,把握好主旋律。

3、完善法律制度,强化行业自律

一方面,正确的舆论导向需要每一个网名对自己的言论负责,而目前关于网络言论的立法和处罚机制还很不完善,许多人对于在网络上发布不实消息的危害性认识严重不足。另一方面,作为掌握主要话语权的新闻媒体要坚持严格的行业自律,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身,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以高质量的新闻产品传递正确的舆论导向。

手机互联网的发展是时代进步的表现,媒体的进步往往就是在裹挟着技术带来的巨大冲击和挑战的浪潮中完成的。对于新闻事业而言,无论技术手段如何变化,坚持打造受众喜欢的新闻,努力开创方式方法,无论何时都不过时。

(作者: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新闻系2013级研究生)

责编:姚少宝

猜你喜欢
贴近性导向性新闻传播
任务导向性训练与冰、酸剌激促进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康复的研究进展
任务导向性训练在脑瘫患儿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论新闻记者如何把握好新闻导向性
浅论县市级电视台民生新闻的贴近性与人文关怀
自媒体与传统媒体新闻传播的互补性研究
当传播遇上新技术,媒体人需怎样的新闻坚守?
运用科技手段提升传播力
新闻传播专业硕士产学对接路径重构
用评论打造核心竞争力
评论性节目主持语言特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