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资产减值会计

2014-10-27 01:45张珊珊
商场现代化 2014年22期
关键词:资产减值盈余管理

摘 要:合理计提资产减值对企业提供会计信息的质量保证以及企业规避风险有着重大的意义。本文通过分析制造业与信息技术业两个不同行业的现状指出我国在资产减值会计方面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提出完善资产减值会计处理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资产减值;盈余管理;盈利影响

自1996年6月,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理事会决定制定有关资产减值的国际会计准则以来,引起了社会各界对于资产减值会计的重视。我国在1997年也推出了第一部有关资产减值会计的相关准则。经过数十年来,资产减值的相关会计准则也随着社会需求的变化而不断更新完善,但仍然存在着很多不足。因此,本文旨在研究我国上市公司中在资产减值计提与转回上的相关标准与其中的盈余管理问题,并分析其中的原因,提出改进措施。

为了分析和研究我国上市公司通过资产减值的计提和转回进行的盈余管理问题,本文对比信息技术业与制造业两个不同行业,通过分析相关信息,得出现行资产价值准则的执行中具有以下几方面特点:

一、资产减值准备计提集中项目基本相同

分析对比两个不同行业的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集中项目,可明显看出,其集中计提的项目基本相同。主要是存货跌价准备、坏账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长期投资跌价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与在建工程减值准备。但也存在着行业特色,主要是对固定资产计提的减值准备。由于制造业本身的行业特色,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占有一定的比例,因此制造业中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比例明显高于信息技术业。信息技术业中含有一定的高新技术产业,因此在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计提方面就相对偏低。

二、资产减值准备计提项目受流动性影响

对比制造业和信息技术业中对各项资产计提的减值准备,可以得出随着资产流动性的降低其计提的减值准备也相对降低。在信息技术业中,坏账准备与存货跌价准备这两项计提的减值准备基本占据了计提准备的90%以上的份额,而随着流动性的降低,对于长期投资跌价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等流动性差的一些资产计提的减值准备占计提总额的比例还不到1%。这一点与制造业基本相同。这一共同点可能是因为坏账准备与存货跌价准备在日后会计期间允许转回,所以在这两项上的计提都比较频繁并且转回金额较大,可能存在着一定的利润操纵。这两个不同行业的上市公司对流动性较强的资产计提份额大,也表明这些资产信息质量较差,有可能存在盈余管理的空间。

三、谨慎计提新增资产减值准备项目

通过分析上述两个行业的样本公司的财务报表附注中有关资产减值准备的相关信息,可以看出几乎所有的公司都计提了旧的资产减值政策沿用的项目,即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等,而对于现行资产减值准则中新增的项目,如金融资产减值准备、商誉减值准备、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等,只有极少数的上市公司计提,而且即使计提其金额也比较小。可见对于这些新增项目的计提操作上格外谨慎,也有可能是对于这些新增项目进行盈余管理的操作可能还不够熟练。

四、对于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标准与方法尚不够统一

根据分析的两个行业的样本上市公司所披露的相关资产减值准备计提信息可以得出,由于我国现行资产减值准则对相关资产计提的依据和标准阐述不够具体,具有一定的模糊性,会使上市公司可以根据自己的经营情况灵活进行相应会计处理,因此存在着较大的随意性。这样一来,就会导致上市公司对坏账准备的计提依据与比例有较大的选择余地,这也表现在以上所研究的两个不同行业中对于坏账准备的计提上,明显看出信息技术业相较制造业在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上偏重,也有可能会带来不利决策。如果是出于公司盈余管理的目的,那么必然会损害会计信息的可靠性。

由上述分析看出,在新准则制度下,大部分上市公司仍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受我国市场上客观条件的制约,盈余管理行为依然普遍。因此,就上述研究提出以下建议。

1.进一步完善资产减值的相关规定。一方面,有关非流动资产减值的处理方法。我国国内有学者提出,对于非流动资产的价值回升,应当允许转回前期计提的相关减值准备。但应当增设“资本公积—非流动性资产减值准备转回”科目,而不是贷记“资产减值损失”。这样记录是将资产价值的回升看作一项实现的收益,既能够反映其回升现象,又不会影响当期损益。当企业在最终处置时,将“资本公积—非流动性资产减值准备转回”转入当期收入。这种处理方法既可以满足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又可以达到遏制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目的,值得相关政策制定者参考。另一方面,减少会计人员职业判断的部分。为了使各个行业对于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有共同标准,应该尽量减少准则中的模糊性概念,减少会计从业人员的主观职业判断,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与可靠性。

2.加强监督管理部门对资产减值的相关要求。一方面,加强监管部门对资产减值的审查。注册会计师应该提高其风险意识与职业水平,确保信息披露的充分性,并出示恰当的审计报告。另外,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也应该加强教育与指导,提高我国注册会计师的整体水平。另一方面,完善减值确认内部审核程序。严格规范审批制度,对于重大的资产减值事项,应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提交董事会或者股东大会审核批准,任何人不得单独进行决策或者擅自改变集体决策的意见。同时,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务必保持其独立性,一旦发现重大问题要及时上报。

3.提高相关人员对资产减值业务的处理能力。一方面,提高资产评估技术并完善价格市场。资产的可回收金额由其公允价值与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决定,未来获得更加可靠的价值的相关数据,大力完善价格市场并提高资产评估的技术是至关重要的。另一方面,提高从业人员处理减值的业务能力。会计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直接决定着会计准则能否有效予以实施。扎实的财务知识与技能,较好的综合分析能力与判断力对于会计从业人员是极其必要的。对于会计从业人员来说,要有主动学习的能力与意识,自觉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向企业、社会提供更高质量的保证。

参考文献:

[1]常敏红.资产减值准备的相关实务处理分析[J].价值工程.2012.31(16).94-95

[2]付桂双,梁平,赤子.资产减值会计问题研究[M].2012(2).134

[3]周冬华.会计准则变迁、盈余管理与资产减值信息价值相关性[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2,251(9).56-57

作者简介:张珊珊,西安财经学院,审计学硕士

猜你喜欢
资产减值盈余管理
资产减值会计处理问题研究
资产减值准则在航运业中的应用
固定资产内部交易的所得税会计处理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与新会计准则的制定
资产减值新旧会计准则比较研究
浅析盈余管理产生的原因
两税合并、税收筹划与盈余管理方式选择
企业资产减值会计问题研究
资产减值在会计实务操作中的若干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