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2014-10-27 13:30廖庆国
文理导航 2014年29期
关键词:心理学记忆学科

廖庆国

教学是对人的活动,要在教学活动中达到教学目的,甚至取得满意的成绩,就不能不研究教学对象,作为中学历史与社会的教学对象的人,正处于青少年时期,生理和心理都在高速发展,如何正确把握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初中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从而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呢?认真学习和研究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并把它用到我们的教学工作中,对于我们老师更好地了解学生,更有效地帮助学生、教育学生,能起到相当大的推进作用。

下面,我结合一些常见的心理学原理,谈谈我在历史与社会教学工作中的一些具体做法。

一、以新异性来吸引学生

初中学生,特别是初一的学生,组织纪律性较差,往往在老师进教室以后还在嘻笑打闹,完全没有做好上课的准备,如果不能及时让学生安静下来,把他们从课前的各种活动中吸引到课堂上来,那就很难保证教学时间的充足,更谈不上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我们也经常可以看到有的老师的上课的时候大声喊叫,甚至使劲的拍桌子,但往往收效甚微。

在走进教室的时候,为了更快地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我们可以采取各种有新异性的动作和事物,比如,可以先放一段视频,或一段音乐,或在黑板上写几个大字,或高举一个教学用具等等,待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以后,再来组织上课,很多学校规定老师进教室得先喊上课,学生起立后“老师好”,“同学们好”,其实我们完全不必拘泥于此。从新异性的角度来说,拍桌子、也是可以用的一个方法,但不论是哪种方法,都不能长期使用同一招,有效的关键在于一个“新”字。

二、用兴趣来抓住学生

要让学生对教学维持长时间的注意力,只靠新异性是不够的,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我们可以而且必须让更多的学生对历史与社会学科感兴趣。

心理学的随意注意理论告诉我们,随意注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活动的目的与任务,对活动的兴趣与认识,个体的知识经验,活动的组织、个体的人格特征及意志品质等。

首先,从学科内容来看,我们无法作根本性的改变,但在材料的选取上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对于刚步入青少年时期的初中学生来说,已具备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但又还远不成熟,因此教学内容的表述也要做到能具体的就绝不抽象。

其次,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与任务也是维持其注意力的重要方面。因此在每一堂课之前,我们可以用投影等方式把这节课的教学(学习)目的给学生交待清楚,同时对有些目的稍加解释,让学生真正明白,这一节课该干什么,要达到什么目的。现在很多学校,都把揭示教学目标作为其教学模式中的第一个阶段。

另外,根据心理学随意后注意的理论,我们在给学生布置学习任务的时候,要让他们增加对这些任务的了解,让他们真心喜爱这门学科,学习任务要由易到难,只要学生取得了一点进步,即便是很小的一点成绩,也要积极的给予肯定,通过发掘学生的成就感来培养学生对本学科长期的兴趣。如果一开始对学生要求太高,就会让学生觉得历史与社会这门学科太难,从而降低对这门学科的兴趣。

三、课堂多样化

(一)心理学家认为,人们在信息整合过程中存在着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首因效应指是人们在对一事物印象一形成过程中,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近因效应指在总体印象形成过程中,新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这就要求我们在备课上课的时候,要尽量把一节课的学习内容分成不同的几个部分,把一节课安排成几个不同的活动环节。不同的环节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可以有自主阅读、完成学案练习、小组作业互批,问题抢答、小组竞赛等。环节越多,“首”就越多,“近”也越多,对学生的影响越就越深刻。

(二)心理学家还认为,编码是记忆的第一个基本过程,一般情况下,对信息采用多种方式编码会收到更好的记忆效果。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在长时记忆中主要涉及的是语义代码,同时人们也将视觉表象编入长时记忆。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更持久地掌握知识,一方面,我们要通过听、看、读、写等各种方式让学生接触知识,另一方面,对任何一个知识,我们要做到让学生听懂,在理解的基础上的记忆比单纯的背诵记忆的效果要更持久。千万不能让学生把上课变成是单纯的“抄黑板”课和“念经”课。上课是一个听、说、读、写的过程,是一个思考贯穿始终的过程。可以说没有思考就没有理解,就无法形成语义代码。另外,为了形成更丰富的视觉表象,要尽量用挂图、投影或视频来表现地理事物和还原历史事件。

四、复习合理化

学习不但是一个学习新知识的过程,同时也需要不断地巩固旧知识。这就需要我们组织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复习,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合理安排复习时间呢?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对长时记忆和遗忘进了研究,从他的遗忘曲线中可以看到,节省量随着初学与再学时间间隔的加长而减少,即遗忘的数量逐渐增多。一个明显的结果是,遗忘的过程是不均衡的,在第一个小时内,保存在长时记忆中的信息迅速减少,然后,遗忘的速度逐渐变慢。根据遗忘发生的规律,我们要采取适当的复习策略来克服遗忘。

根据有关研究和实践,我对复习做如下安排:第一次复习,在学习结束5~10分钟进行,一般是在下课前几分钟,通过齐读、表格展示、完成学案练习、老师总结等方式来进行。第二次复习,一般是在学习的第二天,即在上新课之前,通过提问、复述或齐读来完成,也可以融合到新知识的学案练习当中。如果有时连续两三天不上课,就必须通过家庭作业来达到这一目的。第三次复习在一个星期以后,主要是采取综合练习的方式来进行。第四次复习一般安排在一个月后,主要是通过单元复习和单元测试的方式来进行。第五次复习是在半年以后,即每个学期结束前,安排一段时间综合复习一个学期所学过的知识。这样既符合记忆规律,也和期末考试的安排一致。

总之,历史与社会学科是一门新学科,有和其它学科的不同之处;同时作为一门文科综合的学科,和其它学科特别是政治、历史、地理学科又有很多共同之处。我们既要不断地研究和探索,又要加强学习和借鉴;坚持把教育学和心理学的有关理论和教学实践相结合,才能更好的把历史与社会这门学科教好。

(作者单位: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塘尾万里学校)

猜你喜欢
心理学记忆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超学科”来啦
记忆中的他们
儿时的记忆(四)
儿时的记忆(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