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立兵
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总结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经验,我们体会,建立健全党的作风建设常态机制,重点应做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加强党员干部党性教育和锻炼,建立健全党的作风建设固本机制。一是推行党性教育责任制。要明确各级党组织主要负责同志作为党性教育第一责任人的职责。明确党性教育考核激励和监督问责的内容和方式,考核问责责任制负责人,考核激励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个人。二是实现党员干部到基层一线进行实践锻炼的常态化。要把承担“急难险重”和艰苦复杂工作作为锤炼干部、检验党性的重要课堂,把在工作中勇于担当作为加强党性修养的重要内容。三是建立健全党内生活规范机制。总结这次教育实践活动中专题民主生活会的做法,建立部门领导或上级党组织定期参加所联系单位民主生活会制度。要邀请党员和群众代表列席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加大民主生活会公示力度,开展民主生活会质量测评活动。健全完善党性分析民主评议机制。可以采取“半年一分析,一年一评议,三年一定性”的时间周期,分级分类制定科学规范的党性分析标准。党性分析、民主评议要和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有机结合起来,始终用好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个利器。
严格要求党员干部,建立健全党的作风建设日常管理机制。党员干部的作风形象,体现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从这两个方面在机制上严格要求、严格管理,就能保障作风建设的经常性、持续性。
聚焦“四风”问题,建立健全党的作风建设防控机制。一是完善作风建设发现及处理问题机制。要推进常态反映主体和反映方式多样化,健全常态反映机制。完善及时处置机制。加强党员干部作风情况日常分析,找准问题、弄清原因、预测危害。组织、纪检、审计、公检法、信访等职能部门加强协同联动,统筹处理作风问题,快速应对群众的反映或举报。要完善作风建设专项治理机制。建立包括查找突出问题立项、明确治理工作责任主体、设定治理时限目标、分析问题具体表现、确定整改实施措施、颁布有关制度规定、组织督查问责等一整套工作流程,把一个一个具体的作风问题查准、治好。二是完善作风建设宣传引导机制。认真研究网络时代作风建设宣传引导新特点,充分发挥各类媒体不同优势,大力宣传中央精神和要求。准确把握正面典型示范和反面典型警示的有机统一。三是完善作风建设巡视督导机制,构建党内监督、专门机关监督、社会监督等立体式监督网络,建立巡视组畅通各级监督网络的纵向联动工作机制,实现自上而下的领导带动、层层督导与自下而上的社会监督、群众评议的有机统一。
从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抓起,建立健全党的作风建设领导示范机制。从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抓起,建立健全领导示范机制,是保证作风建设实现经常抓、长期抓的关键所在。一是明确领导示范的具体内容和行为。在遵循党内法律规范的基础上,根据干部的不同层级、地域、部门,制定相应的领导示范标准。二是加强强制性规范和教育性引导的有机结合。改变主要依靠强制性指令要求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发挥带头示范作用的做法,综合运用教育、法律、行政、舆论等手段,有效引导、规范领导干部的个人行为,帮助领导干部自觉形成率先垂范的习惯。三是建立领导示范的监督问责制度。细化“失范”行为,明确监督约束内容。推进党务、政务、财务等工作信息公开,夯实领导示范的载体。结合党内监督、社会监督、科学建立领导示范考核评价制度,有效运用考核评价结果。
直接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建立健全党的作风建设实践活动机制。完善党的作风建设实践活动机制,一方面,要完善实践活动运行机制,保障作风建设教育实践活动质量;另一方面,要建立活动经验总结机制,把活动中好的经验、好的做法及时转化为经常性工作,并固化为制度机制,巩固活动成效。
以群众满意为本,建立健全党的作风建设考核测评机制。建立健全党的作风建设常态机制,必须强化对作风的考核。完善作风建设考核测评机制,可以分为两个系统进行:一是党员干部个人作风状况测评。二是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状况测评。确定测评主体和对象:一般是组织、纪检等职能部门或者党委、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测评主体中要多增加一些普通党员群众的比重。明确测评方式:综合运用党员自评、党员互评、群众测评等多种方式。建构测评指标体系:按照党的作风建设的目标要求科学设定测评标准,细化、量化具体指标,在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学风、领导作风、生活作风五个基本板块的基础上,分为总体要求、个性要求、正向指标、反向指标等。规范测评时间和研判程序:坚持在干部年度考核、干部调整前、推优评先前、急难险重任务中四个节点必测。科学运用作风测评结果:通过量化结果实现分类定档,并把考评结果向被测评对象进行反馈,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整改要求。通过深入剖析加强整体认识。特别是对反映比较集中的倾向性、苗头性、普遍性问题,进行重点解剖,找寻深层次原因,探索作风建设一般规律,为有针对性地加强作风建设提供有力支撑。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