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伟峰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0300)
中国和韩国友好交往的历史悠长,但二战后直到1992年两国才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大韩民国政府陆海联运汽车货物运输协定》签订之前,韩国的货物需经海运由仁川运至上海,再转我国内陆铁路货物需要经过多次装卸才能送到超市或公司。如今陆海联运汽车货物运输等协议,使得中韩之间的国际物流装卸次数和成本都大幅减少,运输排放也大大降低,逐步实现绿色物流。
2010年我国和韩国签署了中韩陆海联运汽车货物运输协定第一阶段的协定。按照陆海联运汽车货物运输协定,我国的货车在中韩商定的口岸、区域和指定线路之间进行货物运输时,货物从中国装车后直接进集装箱、上船,中间不必反复装卸。中韩之间签署的国际物流运输协议对中韩贸易产生了巨大影响。
首先,中韩国际物流运输时间和过关时间不断降低,物流总成本也在不断降低。以山东省活鱼出口为例,山东省每天平均有500车活鱼从山东威海等港口出口到韩国,协议签署执行后,比传统运输模式平均节省12h,单车成本下降60美金左右,每天总成本节约3万美金以上。
其次,中韩国际物流航线不断增加,海陆空运输通道也不断增加。以海运物流通道为例,环渤海经济带是最早也是迄今为止最活跃的中韩物流通道起点。以山东省为例,1995年,韩国的韩进海运在山东建立第一个物流公司,此后,韩国LG乐金和山东交运物流、韩国韩进集团和青岛交运、韩国泛亚物流和山东邮政速递分别开展了深入合作,还有韩国现代集团和韩国SK海运等韩国大型物流公司纷纷进入中国。我国部分大型企业也组建了专业的物流公司,如海尔集团和裕龙物流等,基本形成了中韩国际物流的双向货物运输竞争格局。山东到韩国海运物流通道示意图如图1所示。
图1 山东到韩国海运物流新通道
第三,中韩货物总周转量增速不断增加。中韩贸易进出口额的不断增加,增速也保持较高水平。2002年中韩之间货物总周转量达到8721.5亿t·km,到2011年更是达到19860.8亿t·km,增幅高达228%。中韩之间货物总周转量的增速显著,2002年至2011年中韩货物总周转量变化趋势如图2所示。
图2 中韩货物总周转量变化趋势
中韩国际物流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在2007年出现大幅降低,但是到2010年时中韩货物周转量已经恢复到金融危机之前的水平,未来仍将保持快速增长趋势。虽然中韩之间国际物流发展迅猛,但是仍然存在三个主要问题:
第一,物流标准不统一。日韩两国在三十年前就已经统一了物流标准,但中韩至今仍没有完成物流标准统一工作。以包装为例,由于至今中国仍没有统一包装标准,所以中韩两国至今都很难统一规划货物堆放,也很难规划仓库、集装箱等物流配套装备和设施,非标准化严重增加了无效作业。
第二,物流信息化水平低。韩国物流信息化水平较高,订单处理和订单跟踪等业务模块基本都实现了自动化和信息化,但是中国物流企业目前还没有全面实现信息化,特别是物流信息处理模块等,已经制约了国际物流发展,导致物流效率低、成本高。
第三,高素质物流人才匮乏。高端物流专业人才匮乏也是制约中韩国际物流发展的主要因素。中国多数国际物流公司的员工整体水平较低,多数员工的文化水平偏低,接受过正规教育的物流专业人才很难深入艰苦的第一线工作,进而导致国际物流服务水平低。
总之,物流标准不统一、物流信息化水平低、高素质物流人才匮乏等问题将制约中韩贸易的健康发展。中韩国际贸易将随着中韩关系日益加深而增加,中韩的国际物流也将随之不断深入发展,针对中韩国际物流和贸易结构的研究也将成为研究热点。
中韩贸易在韩国外贸总额的比重达到了21.29%,2013年中韩外贸总额较2012年上升1.14个百分点。2013年全年,韩国对中国出口达到1458.37亿美元,再创新高,同比增长8.6%。中国对韩国出口达到830.37亿美元,同比增长2.8%。中韩双边贸易顺差628亿美元,较2012年增加93亿美元。随着中国经济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增强和全球经济的缓慢复苏,中韩之间的贸易额还将保持持续增加的趋势。中国对韩国进出口额具体数据见表1。
表1 中国对韩国进出口额
从表1可以看出,韩国对中国出口增速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商品出口额占GDP的比重也不断增加,虽然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持续低迷,国际贸易也急速冷却,但韩国的出口商品总额仍然占GDP的比重超过40%。由此可见,韩国是一个出口大国,而中国如今是韩国的最大贸易伙伴,进出口产品结构将会影响到双方的经济发展,对韩国的影响将更为明显。韩国出口总额及增速的变化趋势如图3所示。
图3 韩国出口总额变化趋势
近20年,中国和韩国之间的贸易结构变化较大。早期中国对韩国出口的产品主要为钢铁板材、机械设备、服装及衣着附件、矿物初级产品等,韩国对中国出口的产品主要为原材料、农矿产品、纺织服装、皮革等初级产品或低技术含量的工业制成品。
如今,中国是韩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国,韩国是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国。中国对韩国出口的产品主要为机电产品、贱金属及制品、运输设备等产品。韩国对中国出口的产品主要为电机、光学设备、有机化学品、机械工程、矿物燃料、塑料及制品等高附加值产品。韩国对中国出口的主要产品情况如图4所示。
图4 韩国对中国出口的主要商品情况
随着中国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转型,对韩国高附加值零部件的需求在不断增加。中韩贸易结构的变化不但受到宏观经济的影响,也会受到中韩国际物流通道和货运量的影响。从2002年至今,中韩之间的海运和航运量都在大幅增加,具体如图5和图6所示。
图5 中韩海运货运量变化趋势
图6 中韩航运货运量变化趋势
国际物流线路和物流量的变化会显著影响到中韩贸易结构。从地理上讲,中韩之间无直接陆地接壤,中韩之间的贸易需要海运或航空运输,而大型设备如汽车等产品很难通过空运完成,因此更多的依赖海运。通常而言,海运成本会随货运量增加而降低,中韩之间海运和航运的货运承载能力的提升,降低了中韩贸易的单位物流成本,进一步促进了中间品和最终产品在中国和韩国之间的流转。
中韩国际物流能力不但会影响中韩贸易总量,而且会影响到中韩贸易结构。按照产品阶段划分韩国对中国进出口结构变化,见表2。
表2 韩国对中国进出口结构变化
从表2各阶段产品的变化趋势可以看出,伴随着中韩物流运输合作的深入,韩国对中国出口的最终产品在不断上升,其余阶段产品均在不断下降,而韩国对中国进口的零部件和中间品的比重增加,其余阶段产品均在下降。
中韩贸易结构的这种变化主要是受到中韩国际物流模式转变的影响,按照中韩签订的贸易协定,韩国生产的最终产品,如汽车等大型设备都无需经过重复装卸就可以抵达中国企业或销售部门,而且关税和相关税费也在不断降低,加上物流成本的降低,使得韩国越来越多的最终产品可以进入到中国市场。而中国的零部件和中间品也可以相应的进入韩国。
整体而言,我国环渤海经济带港口的建设和开发,使得中韩国际贸易的物流能力不断提升、物流成本不断下降,也改变了中韩国际贸易结构,农产品、零部件和最终产品的比重将会进一步提升。
通过分析制约中韩贸易健康发展的因素和国际物流对中韩贸易结构的影响,可以发现中韩国际贸易与国际物流的协调发展仍需改善以下方面:
首先,我国需加强国际物流合作标准化。只有我国实施国际物流合作标准化,才能与日韩以及欧美等国家和地区实现物流标准统一化,从托盘到外包装等环节都实现标准化,才能促进中国的物流技术与国际物流技术无缝融合,才能促进我国物流仓储中心的货物堆放标准化,才能促进国际物流运输环节的精简,进而降低物流成本、节约物流时间,才能真正实现中国和韩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物流一体化。随着我国经济转型的深入,我国未来的出口产品结构将更加倾向于从矿石等原材料出口转向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最终产品出口,实现物流标准化,才能真正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结构与经济发展相协调。
其次,我国需要协调发展东部地区国际物流渠道建设。当前,我国对韩国出口港口已经由单一的山东省对韩进出口,转变成整个东部地区对韩进出口。但是针对我国环渤海经济带港口物流和公路物流的研究普遍认为,我国港口建设已经属于过度建设,导致我国港口吞吐量供大于求,因此我国应当加强地区间物流建设的协调工作,加强跨区域的国际物流渠道协调,以便提高我国东部地区国际物流效率,进而促进中韩国际贸易合作。
金融危机后期,我国在世界经济复苏中的表现有目共睹,对于韩国而言,中国已经是其最大贸易伙伴,韩国对中国的依赖度也持续上升。而中日关系紧张也为我国的进出口贸易敲响警钟,我国需要韩国提供部分产品以便替代我国对日本电子、精密仪器等产品的依赖度。我国也应当积极与韩国进行物流运输协定谈判,积极实现国际物流标准化,以便真正实现绿色国际物流,实现我国物流产业与国际物流产业的接轨与融合,提升我国物流企业、物流产业和相关物流辅助行业的竞争力。
[1]Hunsoo Lee,Han Mo Yang.Strategies for a global logistics and economic hub:Incheon International Airport[J].Journal of Air Transport Management,2003,(9):113-121.
[2]Changsu Kim.A Strategy for Third-party Logistics Systems:A Case Analysis Using the Blue Ocean Strategy[J].Omega,2008,36:522-534.
[3]Hannon D.Outsourced Logistics Merit a Second Look in Down Economy[J].Purchasing,2003,(4):24S1-24S4.
[4]由甲子.中韩国际物流对双边贸易影响的实证分析[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
[5]陈宸.中国对外国际物流贸易趋势分析与研究[J].物流技术,2013,(11):128-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