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本刊记者 程兴瑞
提起吕玉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中国人并不陌生,尤其是燕赵大地的乡里乡亲们。
这是一位高小毕业就回乡务农,抱着对泥土的热忱和家乡的热爱带领广大乡亲苦干实干、奋斗拼搏,将一个穷乡僻壤的“沙土窝”改造成美丽富实的“花果园”的普通农家女子。这是一位从普通的农村姑娘逐步成长为闻名全国的女劳动模范、女县委书记、女省委书记,并曾三次当选中共中央委员,两次当选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的女领导干部。
这是一位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接见,习近平同志还曾亲笔撰写文章在其逝后予以深切怀念的传奇女子。
尽管特定的历史时期演绎了一个时代典型特定的人生起伏,但吕玉兰同志用其一生成就的“总是那样朴实无华,任劳任怨,严以律己,处处表现出劳动模范的崇高风范,时时记住自己人民公仆的身份,实践着共产党人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的宝贵精神却永远不会随历史沉浮,这种朴实的人民公仆精神,依然恒久弥香,始终激励着一代代干部群众。
既带着一种对历史人物的追忆,也带着一种对模范典型的景仰,《人民公仆》记者在秋高气爽的季节踏上了河北省临西县下堡寺镇东留善固村广袤的土地。
这里是全国劳动模范吕玉兰的家乡,也是“爱国为民、艰苦奋斗、求真务实、无私奉献”的“玉兰精神”诞生的地方。
秋日的田野已是披挂金黄,硕果累累。
临西县正在缔结的另一硕果,是深入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取得的成果。今年2月,为深入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切实树立党员干部为民务实清廉形象,河北省临西县委发出了《关于在全县开展“远学焦裕禄,近学吕玉兰”活动的实施意见》。这是临西县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特殊优势。
记者来到这片土地上,深深感到:吕玉兰虽然已经离世21年了,可她的音容笑貌、言行举止,依然深深镌刻在东留善固村干部群众的记忆中。
虽然时光荏苒,岁月飞逝,但岁月并没有尘封当年这位“铁姑娘”带领全村人与大自然搏斗,植树造林、打井修渠、抗击风沙、治理盐碱,建设家乡、服务群众的感人故事……
记者听村里上点岁数的人说,吕玉兰当年的故事,就像秋天丰收的葡萄——“一嘟噜一嘟噜的,数不尽、讲不完。”记者便随处取来,进入历史的记忆……
1955年夏天,东留善固村乡间小道上,走着身背行李卷、年方十五岁的女孩吕玉兰,怀揣着改变家乡、建设新农村、立志奉献青春于农村,眼光中充满着自信和坚强。
东留善固村曾有这样一首歌谣:春天刮风沙满天,夏秋雨水把地淹,收沙收水不收粮,三年两头过歉年。
高小毕业回到村里,吕玉兰被一个问题一直缠绕着:“东留善固为什么这么穷!穷根在哪里?”为了摸清“穷根”,吕玉兰找遍了村里的老人,终于找到了“病根”:“咱们村,穷就穷在这个沙土窝。”
那就从治“沙土窝”开始。经过多方调研和走访,吕玉兰有了沙滩造林的想法。并通过林业专家的指导,确定了洼地压条子、坡地种杨柳、沙荒种果树、坑地种芦苇的规划。那时村里穷的没钱买树苗,就自己上树捋树种育树苗。经过两个冬春的奋斗,这个村在高地上种上了3500亩果树,坡地上种了31000亩杨柳树,洼地上种了520亩杈林、条林和120亩芦苇。
就是凭着这股干劲儿,到1959年,吕玉兰和同伴们一共栽下25万棵树。这些树像一道绿色屏障,挡住了风沙,圆了东留善固村几代人的绿化梦。
后来,吕玉兰在工作中慢慢悟到,要想改变落后面貌,光自己带领一村人干不行,要想办法让更多的干部带领更多的群众一起干。
1958年秋,冀鲁平原同全国一样,在推进人民公社化、夺取农业大丰收。作为公社副社长的吕玉兰积极行动,社里号召大搞土地深翻。她把妇女骨干召集到一起,开了个“齐心会”,动员组织本村妇女,成立了“四兰五芹深翻队”,带头发动全社开展劳动竞赛。她们下了“战表”,宣布“立擂”,倡议各村的“铁姑娘”、“硬汉子”都来“打擂”。赛出勤、赛干劲、赛进度,五次“擂台”较量,经过一番拼搏,“四兰五芹”深翻队夺得了“打擂”的胜利。吕玉兰带领的“铁姑娘”队的事迹,像长了翅膀,很快传遍全公社、传遍全县。在总结工作经验时,吕玉兰在笔记本上写道:“说一千,道一万,不如带头干!”
到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为了继续改变临西贫穷落后的面貌,已经当上县领导的吕玉兰还多次到山西的农业典型大寨大队取经,虚心听取昔阳县同志的介绍,用心观察当地干部的行动。她发现,昔阳县的经验,关键在于各级干部能带头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在这里,不参加劳动的人不能当干部,劳动不好的不算好干部。
回到临西,吕玉兰在县委常委会上,她结合在昔阳的所见所闻向县里干部说:“过去临西县农业生产发展慢,同干部的思想作风有关系。现在要大办农业,党的干部应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问题一提出,县委领导成员受到震动。经过县委讨论决定,两名县委领导成员被派到两个大队蹲点,先行探索经验。
干部蹲点摸清了实情,认清了农业生产停滞不前的症结,也振奋了干部群众发展农业生产的精神,当年两个队粮食亩产就有了很大提高。回来后两位干部向县委汇报体会,在县委常委会上,大家一致认为:“这两个大队发生的变化,关键在于县委政治思想对头,领导改变了作风,大队的干部才会带领群众大干苦干。”
随后,县委召开全县干部大会,动员和组织各级干部下乡,同基层干部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调查研究,解决实际问题。吕玉兰要求县委主要领导干部以身作则,为大家作出榜样,自己则带头作表帅,亲自到偏远的东贺大队蹲点,同社员们一起下地干活,边干活边“拉呱”。晚上,她到社员家的炕头上,同社员谈心,征求意见。
社员们看到吕玉兰干活地道,对人诚恳,说话在理,真是来解决问题的,就把自己的想法和心思全都“倒”给了她。用当地干部的话说:她和老百姓打成一片,接上了地气。
县委9名常委和15个公社的党委领导成员和吕玉兰一样,先后深入到不同类型的生产队蹲点,解决了很多实际问题。经过全体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骆驼鞍”地平整了,机井打出了,1800多米长的水渠开挖了,卫河水引来了……群众打心眼里高兴,无不竖起大拇指称赞。
到1965年,吕玉兰在东留善固村苦苦干了十年,每次面对艰巨的任务、艰苦的工作,她都身先士卒,干在前边,带领全村群众战风沙、斗盐碱,开荒、种树、打井、修渠,家乡贫穷落后的面貌终于有了很大的改观,昔日村北那片白茫茫的沙滩,如今已被成千上万棵树木覆盖,一片葱绿,有效地防止了风沙的危害,使“种一葫芦收一瓢”的沙荒地长出了好庄稼。
吕玉兰自己将这一成果归结为:“农业要上去,干部就得下去”。她还把干部下基层的好处概括为五个方面:一是干部下去才能切实抓好大事,二是干部下去促进了机关革命化,三是干部下去有效地改变了干部队伍的政治面貌,四是干部下去有利于培养和选拔接班人,五是干部下去加快了农业发展的步伐。
1973年5月17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登了新华社关于临西县各级干部深入农业第一线的通讯,题目就是《农业要上去 干部要下去》。吕玉兰提出的“农业要上去,干部要下去”这一口号经报道传遍了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在全国各级干部中引起了强烈反响,成为当时许多干部改进领导作风、深入基层的一致行动。吕玉兰的名字从东留善固村叫响全省乃至全国。
《河北日报》记者在今年8月下旬采访吕玉兰的丈夫、已退休的新华社高级记者江山。江山同志向记者讲述了一件往事。
1981年9月1日晚,吕玉兰即将到北京参加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她对我说,这次去北京,准备向上面反映一下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后,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问题。我劝她,现在国家正在推行生产责任制,从上到下都是对生产责任制的赞扬声,你这时候去谈一些问题,合适吗?”
江山回忆,当时吕玉兰习惯性地把袖子一挽,挺起身子说:“俺不管那些,该说的就说!”“俺是人大代表、共产党员,如果责任制有毛病谁也不敢讲,那非得把政策搞歪了不可,倒霉的还是农民!”
吕玉兰到北京后,果然反映了这方面的情况。她的发言,受到全国人大常委会的重视。在这次会议的第7号简报上,吕玉兰提的“农村实行责任制,思想工作不是少了而应是更多了”的意见,被放在了第一条。
江山回忆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信条。玉兰最赞赏的信条是‘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玉兰为人处世的最大特点,就是敢说真话、敢说实话。”熟悉吕玉兰的人也都是这么说。
1981年9月,按照组织安排,吕玉兰从河北省委调任正定县委副书记。面对职务的变动,她毫无怨言,服从组织安排,很快同县委一班人打成一片。
正定县原县长程宝怀回忆说,“玉兰来正定的当天,就借了别人一辆自行车骑着下乡去了。”当时,由于粮食征购任务重,造成了正定农业结构比例失调,种植结构单一,农民收入水平低,形成了典型的“高产穷县”现象。县委一班人很快达成共识:高征购必须及时纠正。是坐等中央调整政策,还是主动向上反映问题,大家却有不同意见。
“当时的县委领导班子特别是吕玉兰同志都主张如实向上级反映正定的现状,说实事求是是我们党一贯倡导的,向上级反映真实情况是对党的事业负责。”程宝怀说,县委同志不畏困难,多次向上级反映。经过努力,正定县粮食征购任务减少了2000多万斤,给正定人民赢得了休养生息的机会。
还有一件事情可以说明吕玉兰同志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精神。
河北正定县是我国北方著名的文化古城,1983年,正定开始酝酿发展旅游业。恰逢中央电视台筹拍大型电视连续剧《红楼梦》,需要建造一个“荣国府”,正定县把这个项目拉了过来。原计划用几十万元置起假景,拍完也就了事了。后来,当时正在正定县工作的习近平同志考虑到不如着眼长远,借此机会建成实景,为正定县留下一处永久性的旅游景点,推动旅游业发展。但这需要增加投资300多万元,不少干部因为思想不够解放,担心投资难以收回,对此心存疑虑。这时,恰逢吕玉兰从河北农业大学学习回来,他们去征求她的意见。吕玉兰说,县委抓得及时、抓得好,我全力支持。同时她还利用回来的短暂时间,积极说服持不同意见的同志。在吕玉兰的支持下,县委很快作出了兴建“荣国府”和常山公园的决定,为正定县旅游事业的繁荣奠定了基础,使正定县的旅游业进入了黄金时期。
如今正定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应当也包含着吕玉兰的“一言之功”。
吕玉兰事迹中当年还有一件轰动全国的事。
1966年6月,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吕玉兰,结合自己的合作社管理经验,介绍了自己学习毛主席著作心得和怎样对待人生的体会,以“为什么有人说我‘傻’,怎么看待‘精’和‘傻’?”“为什么我把革命当作终身大事? ”等心得体会,由报社记者帮助整理成文章《十个为什么?》发表在《河北日报》上,文章发表不久,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多家报刊陆续转载,在当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吕玉兰不只是这么说,其实也是这么做的。
有一年春节刚过,县委通知召开四级干部大会,去开会要坐长途公交车。坐车要买票,会上吃饭也要花钱,可玉兰手里没钱。按说因公外出,到大队拿些路费,也无可非议,可她从来没这样做。她不是用自己的一点日常积蓄,就是让家里变卖鸡蛋啥的。
但这个时候,在农村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鸡还不到下蛋季节,可自己手里又没钱,咋办呢?玉兰坐在屋里,望着门外出神。
这时,两只羊羔“咩咩”叫着从圈里蹦出来。“咦,有了!”玉兰眼睛一亮。她走到母亲跟前,恳求:“娘,给俺只小羊,卖几个钱作路费吧!”
“啥?你打小羊的主意。”母亲有点不高兴,说:“妮儿,你当干部,老是出门开会,也不能光自个儿掏路费呀!几十斤鸡蛋给你搭进去了,三窝小猪也给你赔进去了。一床旧棉套子,也送到收购站你给换了钱,今儿,你又要算计这两只小羊,办不到!”
父亲也有意见,说:“叫你当干部,哪能‘赔了夫人又折兵’!”叹了口气又说:“打你当干部,家里的事没问过一句,自留地你也顾不得看一眼。说声出门,自行车的气儿还得给你打好。说饿了,你娘赶紧做饭,碗给你端上。全家老少,都跟着你忙活。就你这样,傻妮子,啥都得赔进去。”
玉兰朝父母笑笑说:“俺能做点工作,爹娘给了很大的支持。你们叫俺‘赔本干部’,为革命,把人都搭进去了,几只小猪小羊,还有啥舍不得的?”第二天,父亲就拉着羊羔上集市了,随后将钱给了女儿,又关心地问:“够么?”
吕玉兰的“赔本干部”思想,影响了村里的干部,大小队干部纷纷以当“赔本干部”为荣。他们外出开会,从不上队里领取出差补助;上级来的人,该谁接待谁接待,都是领到自己家里吃饭,从不到公家领补助费。
由于吕玉兰带了好头,东留善固村的干部形成了一个好的作风。无论到县上或公社开会,这个村的干部,从来没下过馆子,都是自带干粮,向人家要碗水喝。
说起当年建新农村的事儿,村里的老干部孙文德有一肚子话要说。他介绍道,1976年,村里开始搞新农村建设,每年冬天,由生产队组织男女老少,拆旧房盖新房。拆房、盖房都记工分,年终分配时,再扣除盖房用的工分和檩条等物占款。吕玉兰家的房子是最后盖的,需25根檩条,除旧房的檩条全部用上外,还缺15根。这时有人说,树都是玉兰操持栽的,现在都成材了,都是玉兰的功劳,应该让玉兰挑最好的用,别使拆下来的旧檩条了,直接给25根新的。“玉兰姐听说后坚决不同意,说不能搞特殊,多占集体便宜。1980年年终分配时,她的拆盖房用工、檩条等物占款全部从分配中扣回集体。”
一尘不染、廉洁奉公,不论在村里、县上,还是在省委和省农业厅工作期间,吕玉兰都做到了这一点。
1993年3月31日,53岁的吕玉兰因脑血栓等病复发,抢救无效,不幸离世。在她的遗物中,人们发现有一张中捷农场服装加工厂开具的150元钱的收费单。原来,吕玉兰1988年出访法国时,在中捷农场做了两件衣服。她问:“多少钱啊?”农场领导说:“玉兰,你给我们农场办了那么多事情,出国做两件衣服,还能要你的钱啊!”吕玉兰拒绝道:“如果不要钱,俺就不在你这儿做了。咱们领导干部都要严格要求自己,不但俺在这儿做衣服要交钱,就是别的领导,包括你们农场领导在这儿做衣服,也要交钱。”
至今听到这样的故事,依然振聋发聩,荡涤灵魂,让人感觉那样珍贵。
在吕玉兰同志逝世后,时任福建省委常委,福州市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曾亲笔撰写了一篇文章,深切怀念吕玉兰。文章最后一段写道:“‘高风昭日月,亮节启后人;痛心伤永逝,挥泪忆深情。’玉兰同志虽然离开了我们,但她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她的品德和风范将永远激励我们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努力奋斗。”
“玉兰精神”用今天的语言概括就是“为民、求实、清廉”。因此,在今年开展的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临西县委引导党员干部“远学焦裕禄,近学吕玉兰”,开展与“玉兰精神”对标活动,县委向全体党员干部提出三问:换位玉兰会咋办?我比玉兰差多远?怎样才能成“玉兰”?
多年来,临西县大力传承弘扬玉兰精神,引导全县党员干部立足本职,干事创业为民。在当前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该县持续开展“远学焦裕禄,近学吕玉兰”、“争做玉兰式好党员、好干部”等主题活动,围绕招商引资、城镇建设、高效农业等重点工作,“学玉兰、比玉兰、做玉兰”,争做“玉兰式”党员干部,努力实现临西跨越赶超、绿色崛起。
东留善固村吕玉兰纪念馆,吸引着全国各地慕名而来的参观者。纪念馆广场竖立着吕玉兰的塑像,吕玉兰微笑注视着前方,显得格外和蔼可亲。此时,天空下着小雨,记者站在吕玉兰纪念馆门前等待着东留善固新的掌舵人。不一会,雨中出现一位撑着伞,走路一瘸一拐的人。随同记者采访的县委宣传部同志指着那人介绍说:“那位就是现任东留善固村的书记吕廷祥,全国劳模、河北省人大代表、临西县人大常务会副主任。”
一见面,吕书记就握着记者的手说:“今天虽然下着小雨,但对我们东留善固村来说是双喜临门。一是您们到东留善固来关心我们;二是,我们村的村办小学成为我们临西县最高学府——临西一中的附属小学,今天举行挂牌仪式。”
看得出吕书记对自己村办小学成为县一中的附属小学十分激动和骄傲。“我们村办小学成为县附属小学,这可是我们村近年来最大的好事,这意味着我们村的孩子将有更好的学习条件和师资力量,孩子有更多的出路。”吕廷祥激动地说。
谈到吕玉兰,老书记一下子安静了下来,似乎陷入了沉思。
“‘玉兰精神’是我们村的宝贵财富,是我们村一代一代繁衍生息的精神支柱,更是我们求真务实、艰苦创业的动力。”
中共临西县委书记张西军告诉记者:“吕玉兰同志是临西人民的骄傲。她一生爱国为民、艰苦创业、求真务实、无私奉献,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记者在采访中,还与中共邢台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赵雪峰有很多的交流,赵部长说:“吕玉兰被群众称为‘头扎白毛巾的女省委书记’,几十年过去了,吕玉兰精神不但没有褪色,而且更加熠熠生辉”。
对于如何理解“玉兰精神”的时代内涵?
赵副部长解读说:“‘爱国为民’是玉兰精神的根基。爱国为民是玉兰同志一切言行的出发点,是他们那一代人最鲜明的时代特征。艰苦创业是玉兰精神的精髓。‘艰苦创业’是玉兰一生工作的真实写照。在新中国成立不久,百废待兴的局面下,她带领大家不怕困难、拼搏创业,硬是使‘遍地黄沙岗,门槛沙中藏,只种庄稼不见粮’的东留善固村摘掉了穷‘帽子’,成为林茂粮丰、物业兴旺的新农村。‘求真务实’是玉兰精神的品质。求真务实既是她的作风也是她的品格,吕玉兰战胜困难靠实干,解决问题靠实干,领导群众同样靠实干。‘无私奉献’是玉兰精神的升华。为了集体和群众的利益,她甘愿吃苦、吃亏,一辈子都在奉献,34岁才成家,被周恩来总理誉为中国青年晚婚的代表。从省委书记到正定县委副书记,吕玉兰不计较自己降了多少级,和县委班子一起,同心协力,全心全意的帮助正定走出一条发展农业的新路子。”
赵雪峰还说:“吕玉兰精神是群众路线教育的一面镜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是推动邢台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吕玉兰同志是邢台的优秀儿女,是践行“为民,务实,清廉”的典范。一直以来,我们始终擎起“玉兰精神”这面旗帜,创新宣传方式、强化典型引导,让“玉兰精神”活在当下、开花结果。”
记者看到,在“玉兰精神”的感召下,当地干部群众正在这片热土上勾画新的美好蓝图。现在的东留善固村的村办企业如火如荼、全村实现地暖取暖、一排排整齐的楼房、机械化劳作、引进的绿色高产水果已经收获上市……村里实现了吕玉兰高小回村时的愿望。弘扬“玉兰精神”,把村庄建设得更美好,已经成为当地干部群众坚持不懈的追求。
为深入弘扬“玉兰精神”,临西县在今年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为组长的领导小组,研究确立了“学玉兰精神,当创业模范”这一主题,详细制定了实施方案,在全县展开“六问”、“五个一”、“四对照、四整改”、“访万民、连民心”等六项活动,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群众争当学习“玉兰精神”的模范,为加快“经济强县,美丽临西”建设,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河北省邢台市文广新局党组书记、局长刘焕典告诉记者,“为了更好地弘扬‘玉兰精神’,结合实际,学以致用、以学促用,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相结合,把玉兰同志作为一面镜子,把‘玉兰精神’作为生动教材、检验标尺。”河北省邢台市文广新局把吕玉兰的感人故事改编成河北梆子戏,还要把梆子戏进一步打磨,要在全省巡演,择机进京演出,打造成一个精品剧,就此把“玉兰精神”发扬光大。
大地无言,昔日闻名遐迩的东留善固村,今天更像一颗镶嵌在冀南平原上的明珠,熠熠生辉。如今一派丰收的景象正在告慰着这位曾经在此辛勤劳作,当年为之殚精竭虑的女村支部书记。
“玉兰精神”也穿越了时空,正在汇入中华民族精神的滚滚潮流,继续闪耀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彰显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先进本色,成就着国家和人民富裕强盛的美好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