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炜
(四川广播电视大学 教学资源处,四川 成都610073)
歧义是现代汉语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语言现象.由于语言表达形式(语音、词汇、语法、文字)的有限性和表达内容(语义)的无限性,以有限的手段表达无限的内容,在形式上必然出现交叉和重合,这是歧义产生的根本原因[1].从消极方面来看,歧义现象是语言理解中的不和谐因素,它会阻碍人们对于话语的正确理解,造成误解,甚至给工作带来巨大的损失.这就需要我们在语言表达中尽量避免陷入由于歧义造成的误区,并有意识地采用一些方法和手段消除歧义,使语言表达更为有效和快捷.在现代汉语课程中,歧义篇作为教学的重点篇目,主要是向学生阐明歧义产生的原因,让学生掌握消除歧义的方法.然而,通常学生在完成此篇章的学习后,对常见的歧义类型仍然不能加以区分,也不能采用恰当的手段予以消除,这与歧义现象的复杂性与多样性密切相关.为此,本文主要对歧义的类型、产生原因,以及消除的方法进行深入地探讨和分析,以有助于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加强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提高歧义篇的教学实效,更好地达成现代汉语课程的教学目标.
要使学生准确地辨别出歧义,并采用合适的方法加以消除,对歧义类型进行正确区分是第一步.在教学中,首先应向学生详细介绍以下几种歧义类型,使学生在学习掌握该部分内容后,对常见的歧义现象能够做到分门别类,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
语音歧义一般是由汉字的同音现象造成的.在汉语中,同音词广泛地存在,有的词语义完全不同,但是发音却完全相同.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同音词都会造成歧义,大部分时候人们可以借助诸如上下文语境等一些语言手段对其进行消除.然而,当上下文语境不能够区分这种差异的时候,就会产生语音歧义现象.因此,在语音歧义中,可以根据其产生原因的差异,将其划分为不同的小类.
1.1.1 异形同音词引起的歧义 所谓异形同音词,是指发音完全相同,但书写形式不同的词.同音词是读音相同而意义不同的一组或多组词构成的.语言语音形式的有限性和语义的无限性,必然会造成同音现象,这种现象不仅在汉语中存在,在其他语言中也广泛存在.例如,英语中表示“数量”的“two”和表示“相同”的“too”,在发音上完全一样,是一组同音词.在汉语中,由于语音形式的简化,这种同音现象尤为突出,因此汉语中的同音词数量较大.例如“一切向qián看”,这句话既可以理解为“一切向‘钱’看”也可以理解为“一切向‘前’看”.又如“qīzhōng考试就要来了”,这里“期中”和“期终”同音,既可以理解为“半期考试”也可以理解为“期末考试”,造成了表达上的歧义.
1.1.2 同形同音词引起的歧义 以上所例举的均为异形同音词引起的歧义的情况.还应当注意到,有些词的发音相同,书写形式也相同,但其意义之间并无联系(不能将其划分为多义词),只能归入同形同音词.同形同音词同样能引起歧义.例如“这本书太黄了”.这句话里的“黄”既可以理解为一种“颜色”,表示这本书是黄色的;也可以理解为“色情”,表示这本书的内容不健康.又如“看,杜鹃”.这句话中的“杜鹃”既可以理解为一种花的名称,也可以理解为一种鸟的名称,若没有情景语境的限制,这句话就很容易出现歧义.
1.1.3 词的轻声造成的歧义 有时在口语表达中,由于词的轻重音的不同,也会造成歧义.例如“别忘了买liánzǐ”和“别忘了买liánzi”,这两句话发音都相同,只是后一句话的“liánzi”读作轻声,所以应理解为“帘子”,而不读轻声的应理解为“莲子”.如果说话者不清楚轻声与否的区别,在口语中就会造成歧义.
异形同音词造成的歧义和词的轻声造成的歧义一般出现在口语中,在书面语中,由于文字形体的区别,则为学生进行歧义的消除创造了条件;而同形同音词引起的歧义即使在书面语中也难以辨别,这就需要指导学生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区分.
词汇歧义一般包括一词多义造成的歧义和词的兼类形成的歧义两种情况.
1.2.1 一词多义造成的歧义 词汇歧义一般是由多义词造成的.在汉语词汇中,一个词往往具有2个或2个以上的意义,在大多情况下意义与意义之间并不会产生混淆和误解,这是由语言的经济性原则决定的.但是,在一些特定的情形下,多义词在2个或2个以上的意义之间也会产生混淆,从而造成歧义.例如“他已经走了很久了”.这里的“走”是一个多义词,既可以理解为“离开”,表示他已经从此地离开很久了;也可以理解为“行走”,表示他一直在行走,已经走了很久了;还可以理解为“去世”的委婉说法,表示他已经去世很久了.又如“他确实有功夫”.这句话中的“功夫”也是一个多义词,既可以指“能力”,也可以指“武功”,且两种意义在句中都讲得通,所以容易产生歧义.
1.2.2 词的兼类形成的歧义 词的兼类现象是指一个词同时具有2个或2个以上的词性,一般情况下,在一句话里该词的词性是确定的且唯一的,但是有时也会出现在一句话中可以同时理解为两种词性的情况,这就会造成歧义.例如“来吧,门没锁”.在这句话中,“锁”这个词同时兼具两种词性,当理解为动词时,表示门没有锁上,即没有关门的意思;理解为名词的时候,表示门没有安装锁.又如“菜不热了”.这里的“热”同样是一个兼类词,当理解为动词时,表示菜不需要加热了;当理解为形容词时,表示菜已经凉了,不再热气腾腾了.
1.3.1 结构层次不同形成的歧义 有时句法成分之间的结构层次不同也会形成歧义.例如“新员工宿舍”.如果用层次分析法对这个短语进行划分,有两种划分方法,即“新|员工宿舍”和“新员工|宿舍”,无论怎样划分结构关系都为偏正.按照前一种划分方法,表示员工宿舍是新建的,按照后一种划分方法,表示宿舍是为新员工准备的.正是由于两种结构层次的不同,形成了上述的歧义.
1.3.2 结构关系不同产成的歧义 有时句法成分之间虽然结构层次相同,但由于层次之间的结构关系不同,也会产生歧义.例如“出租汽车”.该短语无论怎样划分都只能有一种结构层次,即“出租|汽车”,但是两个句法单位之间的结构关系却存在多样性.既可以把其理解为偏正短语,即“出租”限定修饰“汽车”,表明“汽车”的性质;也可以将其理解为动宾短语,即“出租”支配“汽车”,表明出租的是什么事物.这是由于结构关系的不同而产生的歧义.
1.3.3 结构层次和结构关系均不同形成的歧义除结构层次不同及结构关系不同都有可能产生歧义外,在句法结构中,还有一种歧义情况,即结构层次和结构关系都不同所造成的歧义.例如“四川和云南的西部”.就结构层次来说,第一层可以分别划分在“四川|和云南的西部”和“四川和云南|的西部”,就结构关系而言,它们分别是联合关系和偏正关系.这一短语无论是从结构层次还是从结构关系上来说都存在着不同的理解,因而形成了歧义现象.
1.4.1 语义指向不同造成的歧义 所谓语义指向是指句法成分中一个成分与某个成分发生直接的和实在的语义关系[2].有时一个句法成分可以和句中的多个成分发生直接的语义关系,就有可能造成语义指向上的歧义.例如“一分钟就跑了三百米”.在这句话中的副词“就”可以和句中的多个句法成分发生关系.当“就”指向“一分钟”时,表示的意义是“所用的时间短,跑出的距离长”;当“就”指向“三百米”时,表示的意义是“所用的时间长,跑出的距离短”.可以看出,由于语义指向的不同,两种理解的意义正好相反.又如“他在火车上写标语”.这句话中的“写标语”可以和句中的多个成分发生关系.当“写标语”指向“他”时,表示“他在火车上,而标语不在火车上”;当“写标语”指向“火车”时,表示“他不在火车上,而标语在火车上”;当“写标语”同时指向“他”和“火车”时,表示“他在火车上,标语也在火车上”.由此可以看出,由于语义指向的不同,对这句话的理解出现了3种不同的情况.
1.4.2 施(受)事不明造成的歧义 在一个句子里,某一个句法成分是施事还是受事一般而言是确定的,但有时候一个句法成分既可以充当施事也可以充当受事,就会因施受事关系不明产生歧义.例如“他看病去了”.句子中的“他”既可以充当施事,也可以充当受事.当充当施事时,表示他给别人看病;当充当受事时,表示他请医生给自己看病.又如“鸡不吃了”.这句话中的“鸡”同样既可以充当施事,也可以充当受事.当充当施事时,表示鸡不吃食了,当充当受事时,表示人不吃鸡了.
所谓语用歧义是指由于语用方面的原因所引发的歧义.一句话在特定的语境中,由于文化背景或上下文限制,不同的人的理解可能会不一样,从而造成歧义.有时人们会有意使用语用歧义来达到一种幽默效果[3].
相传明代著名画家唐伯虎对门有个邻居,热衷沽名钓誉,唐伯虎甚为鄙夷.某日,该邻居为其母祝寿,邀唐伯虎赴宴,伯虎勉强赴之.席间许多亲朋宾客请唐伯虎写诗助兴,伯虎也想借此机会将该邻居捉弄一番,于是挥笔写来,第一句是:“对门老妪不是人”,此句刚出,人人均对伯虎怒目而视.紧接着,伯虎写下第二句:“天上神仙下凡尘”,大家顿时转怒为喜.伯虎不动声色,写下第三句:“儿孙个个都是贼”,一下像炸了锅,主人家儿孙个个怒目圆睁,眼见就要发作了.唐伯虎蘸墨挥毫,写下了压轴的一句:“偷得蟠桃奉至亲”.主人客人皆大欢喜.这个故事可为有意使用语用歧义而达到幽默效果的典型.可以说唐伯虎利用语言歧义,既嘲弄了对方,又摆脱了干系.
根据歧义产生的不同原因和歧义的不同类型,在歧义篇教学中可以指导学生有针对性地采取一些语言手段来消除歧义现象,以提高其运用语言知识分析和解决语言现象的能力,使语言的表达更为清晰明了.
对于因轻重音现象造成的歧义,可在现实中利用语音因素予以消除[4].例如,“别忘了买liánzǐ”和“别忘了买liánzi”这两句话,在说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轻声和声调,这样才能将“莲子”和“帘子”区分开来.又如“他想起来了”,这句话有两种意思.一是“他以前忘记了,现在记起来了”;二是“他想起床了”.当意义为前者时,我们在说这句话的时候重音应放在“想”字上面;当表达的意思为后者时,重音应放在“起来”二字上.所以,通过适当地强化语音的轻重,即能收到区分语义的效果.
通过词语更换,可将一些容易产生歧义的词语进行替换,从而消除歧义.由词汇因素所造成的歧义现象大多能用这种方法加以消除.例如“他已经走了很久了”,分别可以将“走”替换为“去世”“离开”“行走”等词,以分别表示3种不同的意思.又如“一分钟就跑了三百米”这句话,若表示跑得慢,可以将“就”替换为“才”变为“一分钟才跑了三百米”,这样听话者都会明白说话人表达的是跑得慢.由语音造成的歧义,也可用此方法加以消除.例如“一切向qián看”,如果要表达“一切向钱看”这个意思,可以将“qián”替换为“金钱”一词,这样就能消除在口语中所产生的歧义.消除句法层面上的歧义,也能采用此方法.例如“三个学校的教师”.这句话的“三个”既可指“学校”也可指“教师”.当表示“三个教师”意思的时候,可将“三个”替换为“三名”,“名”这个量词就只能修饰“教师”而不能修饰“学校”,从而将语句的歧义区分开来.
根据表达的需要,在语句的适当位置添加一定的语言成分,使语义变得单一,可有效区分歧义[5].例如,前文提到的例句“这书太黄了”,如果要表示颜色,则可以给这句话加上中心语“颜色”,变为“这本书的颜色太黄了”,这样就能与表示色情的“黄”区分开来.又如“这辆车没有锁”,这句话要表示没有锁车的意思时,可以在“锁”前添加“上”,这样语义就清楚了;要表示车没有安装锁时,可在“锁”前添加“装”,从而使语义固定下来.再如“菜不热了”这句话,若理解为动词,可以添加词语“需要”,表示菜不需要加热;当理解为形容词时,可以添加上语言成分“温度”,表示菜已经凉了.
对于多重定语所造成的歧义现象,可以采用调整语序的方式对语句意义进行区分[6].例如“三个单位的领导”.可将该句的语序调整为“单位的三个领导”,从而使“三个”这个数量短语只能修饰限定“领导”而不能修饰限定“单位”,起到消除歧义的作用.又如“鸡不吃了”.若要表示人不吃鸡这个意思时,可以将语序调整为“不吃鸡了”,这样使受事固定下来,歧义自然就得以消除.
利用语境消除歧义可说是人们在生活中运用得最为广泛却习焉不察的一种手段.在大多情况下,我们说出的语句是带有歧义性质的,但是由于情景语境或上下文语境的存在,并不会造成理解上的偏差.例如“他看病去了”.如果“他”的职业是医生,听这句话的人也都知晓的前提下,这就为消除歧义设置了情境语境,听话的人都会明白“他”是去给病人看病去了.如果听话的人不知道“他”的职业,没有这个共同的情景语境,也可以利用上下文语境来进行歧义的消除,例如,可以说“他是个医生,他看病去了.”这样,即为听话的人设置了上下文语境,同样也就不会产生其他的理解.在教学中,应当指导学生多从语境入手,分析、探求消除歧义的手段.
在现代汉语课程的教学中,首先应当使学生理解汉语歧义现象是一种常见并广泛存在的语言现象,一方面歧义现象有其消极方面,会影响人们的交流,造成误解;但另一方面,在特定的情势下有意使用歧义现象,模糊语言的表达,又会起到特殊的表达效果[7].因此,对歧义现象不能完全持否定的态度,需要对其正确认识并加以修正和正确运用.同时,应使学生明白,无论是歧义现象的消极方面还是积极方面,要对其加以有效地控制和利用,必须具备相应的语言知识,并明确歧义产生的原因和类型,以及歧义消除的手段,才能在语言表达中对其进行修正消除或游刃有余地加以运用.这就需要在学生掌握相关语言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其积极进行语言实践,不断提升学生解决实际语言问题和正确运用语言的能力.
[1]朱德熙.语法答问[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27-28.
[2]陆俭民.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42-144.
[3]邵敬敏.现代汉语通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226-232.
[4]颜迈.汉语的歧义现象[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7(2):36-44.
[5]陈珂.汉语歧义的类型及分化[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2(5):85-87.
[6]黎昌友.汉语歧义类型及其消除[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6(7):404-406.
[7]朱德熙.汉语句法中的歧义现象:现代汉语语法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16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