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大尼
(湖南科技学院 音乐系,湖南 永州 425199)
学生是高校声乐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课堂上一切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都是在教师的主导之下以学生为核心来进行的,如果学生与教师之间缺乏默契和理解,那么教学成效将大打折扣。因此,要想培养学生艺术地歌唱,那就必然有一个先决条件——学生具备艺术的审美意识。作为一门表演艺术,声乐演唱有着自己特定的美学原则——自己首先要能从作品中感受到 “美”,才可能把这个“美”传递出来;这个道理在表演实践中经常被提起:只有先感动自己,才打动观众。如果演唱者不能从作品里感受到“美”,或者说演唱者不具备有从作品里感受到“美”的能力,那他的演唱必然是枯燥和没有生命力的。所以,本文所谓的培养学生艺术审美意识就是指培养一种使学生能从古典艺术歌曲或歌剧咏叹调中感受到“美”的能力。如果这个能力没能培养起来,那么学生在演唱古典艺术歌曲或歌剧咏叹调时就会或多或少的表现出抗拒和困惑的情绪,而这将极大地影响声乐教学质量。
在高校的声乐教学实践中,特别是针对低年级的学生都会接触到大量国内外优秀的艺术歌曲作品和歌剧选曲,这是目前高校声乐教学的普遍现象。当然这也是声乐老师们的有意为之,因为多数的古典艺术歌曲作品都具有以下特点:①音域跨度不宽;②旋律线条利于发声;③歌词语音也利于演唱(多为意大利语)。所以,古典艺术歌曲的演唱,对于还处于学习阶段的声乐学生们来说是颇具益处的;甚至可以说是声乐学习的必经之路,特别是对于从事美声唱法学习的人来说更是如此。但是,遗憾随之而来,由于那些经典的艺术歌曲和古典咏叹调都是好几个世纪以前的作品,尽管这些作品有着诸多难以替代的优点,但是不能否定的是,他们中大多数作品的音乐风格和旋律构成都与当今世界上的音乐潮流大相径庭。不过,这也是无可厚非的,毕竟大多数作曲家的创作都是受其所处时代的人们的审美趋向所左右的,他们的作品是为他们所处的那个时代的人服务的,特定时代的人有着特定的审美趋向。因此,那时候觉得特别悦耳的旋律,放在今天不一定就是悦耳的;那时候觉得特别优秀的作品,放在今天不一定就卖座。而当今的大学生们兴趣爱好涉猎极广,能接触到的音乐作品种类也颇为丰富,他们所喜爱的音乐作品与课堂上声乐老师们所教授的音乐作品有着极大的不同。笔者就这一问题在我校音乐系部分声乐专业学生里做了一次问卷调查,其结果显示:77%的同学认为大多数艺术歌曲旋律不好听且有生涩感,少数艺术歌曲的旋律能接受;18%的同学认为大多数艺术歌曲旋律能接受,少数艺术歌曲的旋律能从中感受到美的存在;只有5%的同学认为艺术歌曲好听,能从多数艺术歌曲中感受到“美”的存在。
这种审美意识上的冲突是客观存在的,只有对声乐艺术有着发自内心的热爱的同学才会去用心去聆听艺术歌曲;而只有真正用心去聆听了,才能从中感受到“美”的存在,进而才能接受并演绎好艺术歌曲,才能获得声乐艺术上的长足进步,当然,这也需要教师们的耐心引导。而在普通高等院校(特别是二本及以下级别院校)就读的声乐专业学生里真正对声乐艺术发自内心的热爱的人,确实在学生总人数里所占比例并不高,大多数的学生都谈不上以上这一点——多年来的高考扩招制度也是造就这一现象的助力之一。面对这样一个客观现实,我们必须要拿出相关的办法来解决或者说缓解这样一个声乐教学上的棘手问题。这个问题简单来讲就是:如何促使学生喜欢上国内外古典艺术歌曲,并从演唱古典艺术歌曲里获得美的体验?当然,这里面也包含了国内外歌剧咏叹调在内;其内在本质就是培养学生建立起一种从艺术声乐作品中获取“美的体验”的能力,即艺术审美的意识。
严格来讲,这是一个比较懒的办法,具有一定的惰性思维在里面。但是,这确实也是一个培养学生艺术审美意识的行之有效的办法(在实际声乐教学中有不少教师都在有意或无意地运用着这个办法)。这个办法实施的重点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挑选出相当数量的艺术歌曲和咏叹调进行循环学习,直至学生将所有作品都能达到背谱演唱的程度之后,再进行歌曲演唱处理分析,使学生的演唱在保证一定的发声技术的前提下对作品的风格特点进行兼顾。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单个学生在一定时间范围内(一般为一年)所演唱的作品数量一定要达标,才能慢慢建立起他的艺术审美意识。而至于作品量达到多少才是符合标准的这一问题,本人认为应该充分考虑学生自身综合条件的个体差异性;因为,不同的学生建立艺术审美意识所需要的作品量是有较大差别的。
该措施的实施所运用的就是音乐教育中的“刺激——反映理论”[1]。我们需要给予学生足够多的“刺激”来培育他们对艺术歌曲的兴趣,通过“刺激”形成“‘强化’,强化的次数越多,条件反射就越巩固”[1]。我们的目的就是要使学生最终形成一种演唱古典(或类似风格)声乐作品时能从中体验到“美”的条件反射;也即,一种能近乎“本能地”获取到“生涩”声乐作品中“愉悦体验”的能力。既然想达到这样一个预期效果,那我们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就需要注意给学生更多的鼓励,使其在心里留下更多积极的印象。
我们以意大利古典艺术歌曲《阿玛丽莉》为例子,这首歌曲选自1602年出版的歌曲集《新音乐》,是这部歌曲集的第一首歌曲,它的作者是卡奇尼(Caccini,Giulio,1545-1618);该首曲目自问世以来,至今仍然是美声唱法训练中运用最多的曲目之一,甚至被认为是美声唱法学习者的必唱曲目。
刚开始接触这首作品的时候,有些学生接触到这首艺术歌曲时也许会有怀疑、迷惑、甚至抗拒的心理在作祟,觉得该作品旋律生涩、曲风怪诞、无律动美感,很难在心里接受它;我们就先看看该艺术歌曲的前7个小节(见谱例1):歌曲无前奏部分,正拍开始,整个旋律在进行中突出的是7这个音,并且强调了两次小2度音程关系,使得整个旋律呈现出阴郁,甚至怪诞的特征出来。
谱例1:
平心而论,任何一个人第一次面对这样的旋律,都很难提的起兴趣。因为,由于学生的歌唱技能的不成熟,在歌唱中要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发声技术上,而且学生们在音乐修养方面的不足都让学生演唱这样的旋律,无论是其自身还是听众都无法从中获得美好的体验。那么,这就需要有一个可供学生参照的演唱模板来刺激他们,使得他们能立刻感受到这种歌曲的艺术风格。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尽管CD也能当作演唱模板来看待,但是它的刺激作用远不及声乐老师的现场示范来的直接和方便。
所以,想要在作品中引导出美,并且感染学生,那老师本身就必须具备相当水准的演唱能力和审美情绪。只有通过这种反复刺激,学生才能真正建立起一定的艺术审美意识。
想要激发出学生们艺术审美的意识,除了要在歌曲的积累上以及在教师课堂的引导上下工夫以外,还需要在学生自身理念上进行扭转。如果学生自己真正能接受古典艺术性声乐作品的话,那加之前文所提到的两项举措我们培养学生艺术审美意识便可事半功倍了。因此,我们还因该注重从声乐学生潜意识上找到突破口。而这个潜意识的培养方法其实很简单,就是要求学生在进入深睡眠之前戴上耳机,将事前下载好的一些歌曲音频资料反复地播放,并将播放时间提前进行设定,比如:设置成10分钟或15分钟后自动关机。而且要注意播放器播放的音量不能太大,不然会影响睡眠和听觉。通过这样的方法坚持3个月以上,可以有效的改善学生对古典艺术歌曲和咏叹调的排斥心理,还能一定程度地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
高校声乐教学中学生的专业进步是检验一切教学方法好坏的试金石,而在教学中我们势必会遇到大量的中外艺术歌曲和咏叹调,这些作品大多远离当今时代,其曲风和特点与当今年轻学子们所喜爱的流行音乐并不相同,尽管如此,这些作品对专业声乐训练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是国内外声乐专业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因此,许多学生对学唱这类声乐作品有排斥心理,这将非常不利于声乐教学的效果,我们必须在教学中培养出学生的艺术审美意识。本文所提到的三个培养途径,分别致力于学生的外因和内因,较为全面的构建起一套培养体系,能不同程度地帮助学生们更快的进入到艺术性歌唱的学习状态。
[1]郑茂平.音乐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2]张应杭.审美的自我[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
[3]曹理,等.音乐学科教育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4]石惟正.声乐学基础[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
[5]乐之乐.中国民族声乐多元化发展研究[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