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青年价值观透视:并非“自我中心”的一代

2014-10-24 16:26
云南教育·视界(综合) 2014年6期
关键词:义利观青年人利益

习近平同志在“五四”重要讲话中指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我国历经30多年改革发展,社会转型全面展开,人们的价值观也在变化。此间青年价值观完成了由单一到多样、由传统到现代、由困惑到自觉、由解构走向整合的转变。回顾透析这一变化进程,对于更好地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说,非常必要。总体看,青年价值观变化有如下几大特征。

价值取向日趋多样

1978年的“真理标准”大讨论标示了社会思想的解放。伴随着改革开放,价值取向也日渐务实开放并多样化。“文革”后出现的“伤痕文学”“朦胧诗”,表现了价值反思与重估;大量西方理论思想在涌入的同时,也带来了形态各异的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市场经济初期发展带来了利益格局多变,金钱、功利气息弥漫;价值“破旧”与“立新”不够同步,原有话语体系被打乱了,新语境纷争呈现。在传统与当代、中国与西方之间,多样价值观给人们更多选择,也带给那个时期青年人诸多人生观矛盾、分化和价值困惑。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价值体系也逐渐构建清晰,多样的青年价值观也从纷繁复杂状态走向一元引导下的多样发展。随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青年人的价值观由多样、分化走向主流整合,民主、法制、文明、和谐、责任、公平等成为当代青年认同的价值理念。与此同时,年轻人生活方式缤纷,信息时代的快速到来,使“时尚消费”“网言网语”“微观点”等青年文化现象层出不穷,青年人凭借信息技术,把他们的价值选择和自我文化在新媒介世界表达得淋漓尽致。这种局面不仅反映了价值取向的多样变化,也折射出转型中的我国社会越来越开放包容。

价值主体性与自我意识凸显

1980年关于“潘晓来信”的社会大讨论,表明那代青年人对人生意义的重新思考。社会开始“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年轻人开始主张“跟着感觉走”。一切都表明,中国青年的主体意识随着社会发展在觉醒和升发。

随着“市场利益主体”的觉醒,青年人的个性意识、竞争意识和权利意识率先觉醒。不独是经济利益,其他社会利益的权利意识,如政治参与和精神追求也都逐步显现。主体意识和自我诉求增多的同时,青年一代的“读书热”“成才热”也日渐兴起,就业观念由等待分配转向自主择业,发展自我、崇尚自主成为青年人的人生观念。在“我的青春我做主”“重走青春路”“致青春”的身影和声音中,我们能够感受到青年人对青春的缅怀、定义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与此同时,年轻一代在社会公共管理方面也表现出相应的主体性,他们不仅关注自身的合法权利,也关心他人、社会和国家大事,思考自己与他人、社会的关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

追求物质改善并注重精神意义的追寻

30多年来,人们的义利观发生了变化。传统“重义轻利”的价值取向,在社会变革中解构转变了,社会充满了对义利观的“再思考”。一些青年人更多向生存、发展和自我成才努力,在现实主义和理想主义之间,多了些现实实惠的选择。但也有更多的年轻人在追求个人利益的同时,注意到他人利益实现的合理与平等,在追求物质改善的同时,注重精神意义的追寻。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青年人对个人利益及自我价值实现有很多转向,但积极工作、责任奉献仍是当代许多年轻人的职业准则。总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义利观推动了社会发展,并随着“生存”向“发展”的转变,青年人的义利观也在向多重结构变化,物质利益和精神追求、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也更多呈现新的组合。

责任感增强,创新与进取精神在升发

当代青年的主体性与自我意识很强,但并非如人所言是“自我中心”的一代,他们在关注自我利益和价值实现的同时,也对他人、国家和社会担当责任。

对自我的责任表现为在学习、择业、爱情问题上,青年人具有了更多的独立思考和自主选择;多数年轻人无论对父母家庭还是对自己的小家,都具有充分的情感和责任准备。80后青年虽具有“自我中心”的某些特征,但总体看,他们的他人意识和公共意识在增强。相关调研显示,七成以上80后认为青年最需要的素质之一就是“社会责任感”。事实上,在社会各领域的志愿者队伍中、在学雷锋活动中、在各行各业的领军团队中,到处都能看到当代青年活跃的身影。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青年人的思想观念也从封闭和束缚中走出来,形成了求真务实、进取创新的精神取向。尤其是在改革开放环境中成长起来的80后,效率观念、竞争及创新意识都深深影响了他们的思维,因此具有更强的进取意识和公平竞争意识。据有关数据,九成青年人对“公开、公平、公正地参与竞争”持赞成态度,这说明适应市场竞争,增强生存、创新发展能力已成为大多数青年的共识和素质。

“成长”中也存在价值迷惑

“成长”可指青年人的变化过程,也是市场经济发展和成熟的过程。变革转型期是发展的机遇期,也是各种问题的多发期,社会主体尤其是青年群体,必然会随社会变化在价值观上发生复杂共振。除上述青年价值观变化和成长特点外,在一些时期和一些年轻人身上也存在一些价值虚无、荣辱错位现象。

社会转型期利益与价值取向的多样化,新旧、中西价值观的碰撞,以及价值标准多层次和多样化的趋势,会不同程度地导致社会出现一些是非模糊、善恶不明、荣辱错位的问题。一些青年人生活和行动的重心不再是对超越性意义的追求,而是生命当下的快感和实用主义,调侃人生意义、“游戏”人生成了一些青年人的人生态度。这种价值虚无和感性娱乐文化的蔓延,会导致对传统价值和道德责任的淡化。《娱乐至死》作者尼尔·波兹曼说:如果文化生活被定义为娱乐,如果严肃的公众对话变成了稚童言语,文化灭亡的命运就在劫难逃。价值虚无的声音强了,社会正能量的价值观就会在“沉默的螺旋”规律中沉默下去。这也是在把握转型期青年价值观变化中需要格外注意的问题。

总之,价值观变迁是社会变革的折射,青年作为社会变革中最新锐而敏感的群体,也作为最有理想、有担当的社会力量,其价值观变化最能反映社会变化,也最能影响社会发展进程。习近平同志指出,“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也将在当代青年的努力中变为现实。

(来源:《人民日报》 葛晨虹∕文)

猜你喜欢
义利观青年人利益
回音壁:这篇文我很喜欢
真假学术视角下大学生义利观的研究
论“正确义利观”的当代价值
I Love You, Dear China
掉发变胖失眠,现代青年人早衰现状
材料作文“做一个Nice 青年”导写
把握好生命的每一分钟
儒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系探讨
大师摇头的玄机(外一篇)
近代绅商阶层产生的文化渊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