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灿鑫
1989年盛夏,大理师范学校毕业的董桂玲怀揣着梦想走进了大理州特殊教育学校,至今已25年。在这个挥洒着青春与智慧的舞台上,董桂玲曾感慨地说:“比起普通教育来,特殊教育哪怕是取得一丁点进步,都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与汗水。”
董桂玲的不平凡,在于她不放弃每一个孩子。董桂玲曾担任过班主任,望着学生刚离开父母无助的眼神、不干的泪痕,她就感觉到了自己肩上的重担。在董桂玲看来,面对孩子们的无助与残疾,需要有更多的人来关心他们、爱护他们。那时,年轻的董桂玲总是不知疲倦地整天陪伴在残疾孩子身边,从洗脸、洗手、整理个人卫生等小事教起,一遍一遍,不厌其烦,不遗余力,直至让每个学生都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黄星琴同学因为母亲过世早,从小缺乏母爱的她性格孤僻、暴躁,时时处处提防别人。看到黄星琴蓬头垢面的样子,董桂玲感到心痛,她把小星琴叫到宿舍,帮她洗脸,梳漂亮的小辫,看着镜子里漂亮干净的自己,小星琴的脸上第一次露出了笑容。此后,每遇到董桂玲,小星琴的脸上都会露出甜甜的笑容,并用含混不清的声音夹着手语,亲切地说道:“董老师好!”此时,董桂玲觉得像喝了蜜一样的甜。
由于身体或心理障碍,常会使学生们的行为习惯有些稀奇古怪的表现。比如有的学生到处大小便,有的学生一声不吭就翻墙逃跑了……为此,老师们除了课程学习和生活料理之外,还要时刻注意矫正孩子们的这些行为。“如何教育好这些孩子?”董桂玲虽感到重重压力,但她还是鼓足了信心与勇气探究因材施教的方法。她经常走访家庭,和学校老师共同研讨,大量的调查让她发现,这些孩子的家庭教育在入学前几乎都是空白的,因为身体的残疾,导致有的家长放任自流,有的家长溺爱有加,但一个共同点就是不教孩子。“如何做?”董桂玲认真地为每个学生建立了档案,找出学生各自的特点,看他们喜欢什么、喜欢做什么。观察了解多了,董桂玲从中找到了规律,并尽力因材施教。比如有的学生喜欢游戏,她就带他们做游戏,让他们在游戏中学会互助友爱、团结奋进;有的学生喜欢吃零食,她就从家里带来小食品,作为奖品发给学生。班里曾有个既哑又智障的女生,刚进校门时,不讲卫生,随地大小便,董桂玲一星期要帮她洗三四次被子和无数次的衣裤。董桂玲一次次地教,一次次地鼓励,从擤鼻涕、吃完饭擦嘴等小事入手,使其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经过悉心的教育,学期末,穿戴干净的女儿站在她妈妈面前时,这位家长激动地一把拉住董桂玲的手说:“谢谢你!董老师,你救了我们全家!”
董桂玲为自己的特教生涯而自豪,因为她让特殊孩子同样拥有灿烂的人生。董桂玲经常说:“特教教师就是要让一株株病弱的小苗,在爱雨的浇灌下,慢慢地健康成长。”曾经有一位女生因脑炎后遗症突发,董桂玲和同事急忙把她送进医院抢救,并守候床前。从农村赶来的学生家长看到董桂玲正在为病床前的孩子喂饭,感动得泣不成声。正是这一次次的经历,让董桂玲从内心深处感到了特教工作的光荣与艰辛。看到孩子们健康地成长,董桂玲从内心里感到高兴。董桂玲始终觉得,残障是不幸的,它像噩梦般缠绕着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但进入特殊学校接受教育的孩子又是幸运的,因为在社会的关爱、学校的培育和老师们的辛勤努力下,他们照样能成才。在认真做好日常教学工作之余,董桂玲潜心辅导学校的课外兴趣小组,认真指导班级少先队组织建设和活动,对孩子的兴趣与特长加以培养。在董桂玲的努力下,一些孩子顺利入选云南省残疾人艺术团等组织和单位,从此开启了灿烂的人生与梦想。
在25年的特教工作中,董桂玲积极施行素质教育,注重教学研究和教学创新,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董桂玲撰写过教学论文10余篇,分别获省级一、二、三等奖;曾被大理电视台聘为《一周要闻》手语节目主持人,向全州聋人传播新闻信息;多次担任州、市残联大会及公检法系统大会手语翻译;多次参加为社会聋人举行的职业培训。
25年的艰辛付出,没有给董桂玲带来巨大的财富与名利,也没有像“名师”那样广受“热捧”。但董桂玲始终认为:“我们特教老师的骄傲,就是学生在我们的教育下,从社会的包袱变成了身残志坚、自食其力的劳动者,他们和健全人一样拥有灿烂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