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李 青
李品仙作战有名,“吃空饷”同样有名。“吃空饷”是历来军队的顽疾,国民党军队也不例外。
李品仙,字鹤龄,广西苍梧人,在国民党新桂系中是仅次于李宗仁、白崇禧、黄绍竑的重要将领。李品仙军事才华超群,战绩卓著。“七七事变”爆发后,李品仙被任命为第五战区副司令长官,先后参加了徐州会战、武汉保卫战和随枣会战,给日军以重创。不仅获得蒋介石的嘉奖,就连对手日军也对他敬畏三分。徐州一战,李品仙令第31军在津浦路南段打击日寇,将津浦路南段截成数段,围歼孤立之敌。以防御战拖住了北上之日寇,延缓了日寇南北对进会攻徐州的计划,从而为李宗仁集中第五战区主力在鲁南台儿庄地区围歼日寇创造了有利条件,取得了歼灭日本华北方面精锐部队矾谷、板垣主力一万余人的大捷。这是日本陆军建军有史以来最惨重的失败。据说此事惊动了日本天皇,原本日本全国为天皇生日祝寿的PARTY变成了死气沉沉的军事复仇会议。会议决定不惜一切代价调动华北一切可挪用的40万日军,决心与李宗仁60万杂牌军于徐州决一死战。后来李宗仁为避免重蹈松沪会战覆辙而成功地跳出了包围圈,保住了这支60万有生力量,为保卫大武汉留住希望。由于治军有方,李品仙被荣升为第10战区司令长官,而他领导下的188、189师被蒋介石钦点为国军模范。1938年6月下旬,李品仙被任命为第11集团军总司令,担任大别山及其以南地带的防守任务。1939年4~5月,李品仙指挥了随(洲)枣(阳)战役,迫使日寇撤退。李品仙由此获得了干城奖章。
李品仙作战有名,“吃空饷”同样有名。“吃空饷”是历来军队的顽疾,国民党军队也不例外。李品仙在担任21集团军总指挥的同时,还兼任鄂豫皖边区游击总司令。游击总部下辖鄂东三个纵队,直辖六个纵队,三个直属支队及两个直属大队,人员庞大,所需经费由国民政府按人头拨给。每个月由参谋处汇总后向中央政府报告人数和武器的数目。李品仙指示军需处长王邦彦,每个月多报三千多空额,按照当时的市值计算,一个人每月经费大约是十二元。以后,由于考虑到军队驻扎分散,交通运输不便等原因,军政部改拨现款,军队给养装备由李品仙就地采购解决。这样,仅零额军饷、棉被一项,李品仙每年就可从中得到十多万元。
安徽省主席廖磊死后,李品仙接替其职,同时也接手了廖磊任职时设立的安徽省进口货物检查处,这个检查处,名义上是对进出货物进行检查,实际上是在各县交通要道设卡征税。当时皖省分沦陷区和国统区两部分,由于日寇封锁,国统区的生活必需品食盐、棉布、火柴、肥皂奇缺,沦陷区的家禽、茶叶、竹木、皮革、麻、桐油、生漆、铁砂是紧俏物品。李品仙瞧准这一机会,寓禁于征,大发其财。他派人到处张贴布告,打着严禁物资外流和切实执行抗战时期经济封锁政策的名号,通过征税,在各个货物检查处谋取利润。有资料显示,当时安徽货检处的税收所得,每个月在280万以上。皖北的怀远、蒙城、涡阳、太和等县,以蚌埠、商丘为输出中心;皖中的无为、庐江、巢县、合肥等县,以芜湖、合肥、安庆为输出中心;皖南则以屯溪为中心。这些所得,既未被李品仙上缴国库,也未拿出来作为省内的正常开支,全被李品仙等人占有。
军队经商、军队走私在国民党高级将领当中泛滥成灾,成为无法去除的痼疾。1941年期间,李品仙为了利用各地的货检处获取更大的利润,在安徽省内建立了贸易交通网络,成立了立煌企业公司。派其心腹王邦彦、张岳灵、罗园仙等人到各地经营商业,赴内地采购粮、棉、竹木、皮革、猪鬃、铁砂等农矿产品、禁运物资,运往沦陷区。再从沦陷区买回大量日用百货、食盐、香烟、化妆品、洋酒、人造丝等运到内地高价销售。仅从正阳关到蚌埠一线的运销,每月的贸易总数约为3000万元,利润占到40%到50%。用蒋介石的话说,是“尤以高级将领,凡军长以上者,几乎多是贪污……”
李品仙利用其手中的军、政大权,大发其财。抗日战争胜利以后,李品仙负责第十战区的敌伪财产的接收工作。但是他把“接收”变成了“劫收”。 李品仙在皖北一线接收小麦4700多包,棉纱200多件,布匹等物资200多件。此外,芜湖、蚌埠等地区的大量敌伪物资也被李品仙悉数接收,据为己有。用这些所得,在香港购置房产,将数千万元存在国外银行。据说在1948年,李品仙为了支持李宗仁当选副总理,从安徽运送了八、九卡车的钞票到南京,约值百亿元以上。蒋介石在“下野”后,曾经对大将宋希濂说:“许多中上级军官利用抗战胜利后到各大城市接收的机会,大发横财,做生意,买房产,贪女色,骄奢淫逸,腐败堕落,弄得上下离心,军无斗志。这是我们军事上失败的根本所在。”蒋介石这段话说明了抗战后“接收”的失误是国民党最终失败的重要原因。
国民党政府的腐败大案、蒋介石最关注的三次受贿案之一就是李品仙的盗墓。1938年1月,李品仙奉命驻防在安徽省寿县,统管寿县的军政事宜。当地专员为了讨好李品仙,了解到李品仙爱好古董,便投其所好,告诉他在寿县田家庵附近有一座楚怀王墓。李品仙喜出望外,以“军事演习”名义,派人去挖掘,这一盗墓工程动用了三个连的运输兵力,历时三个月才完成。墓内的随葬品有绿色大翡翠球一个,镶金柄铜剑两把,金银碗瓢数十个,还有一些不知名的奇形怪状的古物。最贵重的是挖掘出的棺柩四周名为“黄肠题凑”大批阴木,这些木材非常坚硬,若锯斧不够锋利恐难以砍断,只有王的墓才有。李品仙设法把这些阴木运回广西老家,秘存于广西绥靖公署北门的铁佛寺。当时还有一个细节,为了小心装运,不致受损,李品仙还命令庄墓桥的孟敬斋派工帮助,最后送孟敬斋一件“玉物”作为报酬。因为木条太长,不便运输,将每条锯成两段,每段又分锯成两块。从寿县水道走,运经正阳关、三河尖、息县、潢川,直至信阳,从信阳再用火车转运回桂林。据曾任安徽省政府主席、与李品仙同属新桂系的张义纯后来回忆:李品仙的广西友人讲,由邓峙一负责运回广西的宝物和阴木,后来又转运去了香港,阴木以每根500元的价格卖给了一个英国人。又将瓜分的其余宝物,收存在他香港的住宅。李品仙盗墓的消息,受到来自各方的指责,并很快传到了宋美龄耳中。她十分生气,想当年孙殿英盗宝,还将最好的宝物进献,李品仙竟敢隐匿不报,一毛不拔。于是她把举报信交给蒋介石,蒋立即命戴笠查明此事。
1948年11月24日,蒋介石在日记中写道:“党、政、军干部之自私、无能、散漫、腐败不可救药。若要复兴民族,重振革命旗鼓,能舍弃现有基业,另选单纯环境,缩小范围,根本改造,另起炉灶不为功,现局之成败,不以为意矣。”其绝望之情,可见一斑。
李品仙盗墓后,心里也很紧张,得知蒋介石调查此事,立刻采取补救措施。李品仙写了一份报告,为自己辩白,说挖掘古墓是为了使文物不致落入日寇之手。一式两份,呈报给蒋介石和李宗仁。同时派专人给二人送去厚礼。送给蒋介石大铜碗、大铜瓢各1对;大翡翠球1个(此物球状,绿色,直径约有1尺,已分裂成两大块,上面雕有花纹,颜色非常鲜艳,疑为其他玉种)。送给李宗仁的宝物有:大铜碗、大铜瓢各1对;宝剑1把(此剑长约3尺,剑柄上也有浮雕的龙,出土时,此物摆放在棺前正中位置。擦去剑上的泥,光彩耀目,非普通的宝剑所能比拟)。并给其它官场重要人物也都送了礼。没过多久李品仙的盗墓风波得以平息,蒋介石、宋美龄也就心照不宣,不再追究此事。
盗挖楚幽王墓以后,李品仙尝到了盗墓甜头,准备继续盗掘朱家集附近另一座大墓楚庄王墓(楚庄王墓一说在湖北省江陵县境内,有学者据此分析,在寿县境内的楚国大冢,可能是楚顷襄王夫人庄氏墓)。但因当时日军已向距寿县六十余里的田家庵、上窑一带发起进攻,第十一集团军下辖的第三十一军、第四十八军正与之交火,作为集团军总司令,李品仙只好暂时放弃了盗墓计划。没过多久,寿县沦陷,挖宝的事情又让南京政府知道了,李品仙盗墓之心才不得不收手。
安徽是近代文人墨客显宦集中的地方,受历史文化的长期影响,省内人家祖传、家藏的古董字画比较多。李品仙利用巡视的机会,大肆搜罗民间收藏的古董字画。1944年秋,李品仙在巡视桐城时,搜罗古字画20多幅,其中不乏怀素、王文治等名家字画精品。1942年日军进犯大别山时,李品仙的老婆罗啸匆忙转移大批古董字画,装满了12只大箱。据说因为太过匆忙,慌乱之中遗漏了两个大箱,李品仙得知后痛心疾首,破口大骂。当时有民谣讥讽为“天高三尺,地陷三丈”。即是说,李品仙和桂系在安徽搜刮地皮,地被刮得下陷三丈,天就显得高了三尺。
1949年12月李品仙逃往台北,1950年3月,李品仙和白崇禧都被蒋介石委任为“战略顾问委员会顾问”的闲差。仅隔两年,李品仙即被以“现役届满”为由,奉命退休。1987年3月23日,李品仙在台北去世,终年98岁。
为治理贪腐,国民政府于1931年建立了监察院,但并未发挥其应有的纠察贪腐的作用。自建院至1937年,监察院处理的案件涉及贪官污吏69500人,其中仅1800余人有起诉书,这1800余人中,仅268人被判有罪,仅13人被罢官,41人受轻微处罚,其他人未受任何处罚。出事官员往往以调至外地继续任职而告终。即便是蒋介石个人,也无法运用独裁权威来惩罚贪腐。蒋介石本人对国民党的腐败问题也有所认识,但在专制独裁的体制下,腐败几乎是必然现象。1948年11月24日,蒋介石在日记中写道:“党、政、军干部之自私、无能、散漫、腐败不可救药。若要复兴民族,重振革命旗鼓,能舍弃现有基业,另选单纯环境,缩小范围,根本改造,另起炉灶不为功,现局之成败,不以为意矣。”其绝望之情,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