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怀赵景深先生

2014-10-23 23:28陈允吉
古典文学知识 2014年5期
关键词:戏曲童话

陈允吉

师生丽水,占籍隶宜宾。温宛士君子,如公复几人。少看东甬月,更历芜湖春①。儒术固难继,芸香率未湮。旅羁逢际会,驰骤为斯民②。联袂合声气,赋诗求歘伸③。悃知担谊厚,湘越转行频④。裁创抒遐想,译传度远津。纵横肆健笔,洒落腾清尘⑤。立例甄童话,投荒拾稗伦⑥。聚焦柴霍甫,泐稿浦江滨⑦。徐步歌卿烂,总编萦苦辛⑧。琴箫赵李耦,风雨两家亲⑨。捐力泝流俗,念兹别有遵⑩。戏文勾本事,说部证来因。方法审沿革,奥区俱指陈。忧虞愁毒炽,西诣蹿荆榛。金寨揽贤达,古碑迎宿淳。时艰思击楫,义动必霑巾。丘野弭烽日,舆车返沪身。礼招归燕苑,屏息待鸡晨。庆幸晴光好,磋摩道侣新。虚襟钻理论,殊觉长精神。慨惠借书册,里居盈席珍。垂教兼著述,炉火益青纯。曲社拯遗绪,沉酣使怿驯。乘兴随爨弄,披豁任天真。惊飓掣寰海,盪冲无逸鳞。介尔疑信札,嗣后忆松筠。晚岁图层构,忍劳惜晷辰。酬朋甘竭泽,应物悉怀仁。规划谋专史,叩寻察匿纶。座尊骖鹤驾,徒众恋芳茵。窈杳余音在,鸿濛续调钧。

[注释]

① 赵景深先生,字旭初,曾用过邹啸、景星、露明女士、陶明志、卜朦胧、博董、冷眼等笔名,原籍四川宜宾赵家场,一九二年生于曾祖父亮熙处州(今浙江丽水)知府任上。先生童年随亲适居芜湖,又一度从母去宁波省亲,故于两地之多所小学次第转读。一九一八年直升芜湖圣雅各中学,是年即有《国王与蜘蛛》等童话作品在《少年杂志》上发表。

② 一九一九年八月,先生北上天津就读南开中学,缘受“五四”运动后爱国民主思想激荡的影响,他积极参加周恩来领导的学生运动,跟随队伍到直隶省政府和警察厅请愿,在街头宣传抵制日货。翌年因无力缴纳学费,改读天津棉业专门学校,加入邓颖超组织的“女星社”,为该社编印的《醒世周刊》当义务售报员,因销售成绩突出而获得银牌奖。

③ 一九二二年七月,先生棉业学校毕业,应天津《新民意报》社的邀请,为该报开辟由他主编的《朝霞》副刊。一九二三年二月,他与焦菊隐、于赓虞、叶碧、万曼等成立“绿波社”,并被推举为社长。“绿波社”的第一本丛书《春云》,系社员十三人的新诗合集,同年七月由天津新教育出版社刊出。是际他因向《儿童世界》投稿,认识了该杂志的主编郑振铎,由兹联系日密而迄成至交。

④ 一九二四年夏,先生离津抵湘,经郑振铎、黎锦晖荐引,先后在长沙岳云中学和第一师范学校担任教职,加入文学研究会。一年以后,又藉郑振铎的推荐,赴沪任上海大学教授,兼任立达学园、景贤女中教员,主编文学研究会机关刊物5至7卷。一九二六年初,抵浙江绍兴第五中学任教,至第二年又移教广东陆丰中学一个学期,一九二七年八月再回上海。此期间他还撰成《近代文学丛谈》、《中国文学小史》两部书稿,卒由新文化书社(一九二五年)和光华书局(一九二八年)排印出版。后者发行达二十余版,被指定为清华大学入学考试必读书籍。

⑤ 赵先生敏于接受新事物,全身心地预流当时的新文化运动,他所担负的文学使命,完整地包括了创作、翻译和评论介绍三大方面。诸如他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之交出版的小说集《栀子花球》(北新书店),诗集《荷花》(开明书店),翻译作品《悒郁》(开明书店)、《罗亭》(商务印书馆)、《柳下》(开明书店)、《芦管》(神州国光社),外国文学评论介绍《最近的世界文学》(远东图书公司)、《俄国三大文豪》(亚细亚印书馆)、《现代欧美作家》(良友图书公司)等,都是在“五四”文学革命潮流感召下的产物,具有显著的社会效应。

⑥ 赵先生是将安徒生童话介绍到中国的第一人,又曾付出很大心力来翻译格林童话。他从事童话学这门学问的研讨,始终同自己的童话创作和翻译紧相伴随。从一九二四年到一九二九年,他先后出版了《童话评论》(新文化书社)、《童话概要》(北新书店)、《童话论集》(开明书店)、《童话学ABC》(世界书局)等多部著撰,蔚为“四五以来童话学筚路蓝缕的开山之作”。把它们和稍后刊印的《安徒生童话新集》、《格林童话全集》及若干童话创作集一并参照,则愈能见出先生的创意与经始擘划的高度成就。差不多在同一段时间里,他的目光又投向那些被称作“稗官巷议”的民间故事,注意用科学的方法去搜寻、观察此类口头文学材料,为其日后深入研究民间文学打下扎实的基础。

⑦ 一九二七年八月先生抵沪,经徐调孚的推荐任上海开明书店总编辑,兼执教上海艺术大学。当时他正在从事柴霍甫(今译契诃夫)小说的翻译,希望投入较多时间以济其事,遂数次提出请辞,至一九二八年初改由夏丏尊任总编辑一职,先生转任馆外编辑。阅时二载,所译《柴霍甫短篇杰作选》告成,一九三年由开明书店刊印,总八大册一百万字,在我国契诃夫作品的翻译史上有重要地位。

⑧ 应北新书店创办人李小峰的再三盛邀,先生欣然加入其工作团队,一九三年五月起任上海北新书店总编辑,主编《现代文学》、《青年界》等杂志。同年八月,又接受复旦大学的聘请,任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

⑨ 先生一九二六年与马宝芝结婚,生子易林才两年,妻室不幸病故。后来他因工作关系被李家所熟悉,李小峰的夫人蔡漱六对其印象特好,即央作家章衣萍为媒,将小峰的妹妹李希同许配给他。一九三年四月十九日举行婚礼时,由诗人戴望舒充当男傧相,鲁迅、许广平、郁达夫、王映霞等皆与宴祝贺(以上材料悉据赵易林《父亲与小峰舅舅》一文)。从此赵、李两家人风雨同舟、守望相助,一起为推动文化出版事业之发展作出了许多贡献。

⑩ 至上世纪三十年代,赵先生的科研进入了较成熟的创获阶段;此时他所涉足的领域,略有童话、民间故事、戏曲、小说、讲唱文学等。这些扎根民间的文学样式,向为大众所喜闻乐诵,却长期受到正统文人的鄙视和排斥。直至晚近敦煌藏经洞大量俗文学材料的发现,“五四”前后的名流们又不断从舆论导向与探求实践上为之张本,对它们的研究才逐渐形成风气。而比先生年长四岁的郑振铎,在上述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尤为焕显。先生选择这类通俗文艺为其致力攻讨的对象,很大程度上要归因于郑氏对他的影响。以至先生日后道及往事,尝自称是郑振铎的“忠实追随者”,认为他早年做过的那些学术工作,都是遵奉郑先生的“将令”后甫予践行的。

景深师生平著力最多的中国古代戏曲研究,大约发轫于上世纪三十年代初。在此后六七年的时间内,他一方面博汲群书搜辑整理相关资料,另一方面则擘析专题措意裁作考论篇章。是际他由北新书店依次出版的《宋元戏文本事》(一九三四年)、《元人杂剧辑逸》(一九三五年)和《读曲随笔》(一九三六年)等专著,重点放在勾稽汇录宋元南戏及元人杂剧的文字遗存,细致梳辨作品搬演故事的嬗变源流,其于阐明古代戏曲隐秘幽奥之次,兼亦指陈其间的思想艺术精华,洵可标志先生早期戏曲探治取得的突出成就。其后他的求索范围,再从戏曲扩大到小说和讲唱,通过北新、世界、商务等几家出版机构,推出了《小说闲话》、《大鼓研究》、《弹词选》、《弹词考证》和《小说戏曲新考》等成果。他有关鼓词、弹词的论著,重视对该类文艺流播区域的实地调查,着力追寻其内容与形式渐次变演之脉络,依靠坚实的论证来揭示俗文学作品鲜活的动态。

一九三七年抗战爆发,先生因照顾北新书店的业务,未随复旦大学迁往内地。他困居孤岛全力维持书店的正常运转,并在光华大学等多所学校兼些课程。此时先生为配合抗战编写的宣传品和教材,如《抗战大鼓词》、《五十七勇士》、《民族文学小史》、《民族词选注》等,亦得以陆续付梓出版,起到了激励爱国感情的作用。美日太平洋开战后孤岛沦陷,一九四二年秋他携挈家小离沪西行,穿过敌人的封锁线抵达安徽省西部的金寨,同先期来到这里的李小峰一家会合。

金寨僻处大别山腹地,时属安徽省国民政府的临时驻地,先生至此即被当局聘为省政府顾问,俾给地区战时文化的建设进言献策。一九四四年二月,又任安徽学院教授兼中文系主任。安徽学院设在离金寨县城二十里之古碑冲,周围都是荒山野岭,先生在极困难的条件下坚持办学,讲授古代戏曲弘扬民族文化,热情指导抗敌演剧队排练和演出,与全校师生同仇敌忾,为争取抗战胜利奉献自己的心力。

一九四五年初秋,日本投降的消息传至金寨县,安徽学院师生群情欢跃,学校筹划迁往安庆,赵先生亦与家人束装乘车返沪。一九四六年,复旦大学从重庆北碚还抵上海,先生又回归复旦中文系执教。在这临近解放的数年中,他先后为《神州日报》、《大晚报》、《中央日报》主编过俗文学周刊,并有《中国小说论集》(一称《银字集》,永祥印书馆)和《小说论丛》(日新出版社)两书的版行。

一九四九年五月上海解放,先生怀着兴奋的心情融入新社会,同年七月赴北京参加第一次全国文代大会。一九五一年他辞去北新的职务,冀以专心搞好复旦的教学科研。与此同时,他积极参预戏曲改革和戏剧评论工作,被推为“上海戏曲评介人联谊会”主席。而复旦中文系经五十年代的整合,诸多名师相继调入,不啻优化了本系的师资结构,也更利于形成学术上切磋争鸣的良好气氛。

解放后先生虚心学习理论,努力尝试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古代文学现象,他在各种学术讨论场合知无不言,务求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和主张。

赵先生家藏图书三万余册,以宋元后之戏曲、小说、弹词、宝卷及俗曲收致愈富。他一贯奉行藏书公开,不管来者远近少长,原先认识与否,简单登记一下即可把书借走。缘此在他淮海中路四明里寓所,有时一天要接待好几批借书还书的人。“席珍”,指好学而材堪大用的年轻人。

自一九四九至一九六六年,先生长期坚守在复旦教学第一线。解放初他承担的课程种类颇多,到五十年代中期开始招收副博士研究生,其与本科学生相关之教务,乃逐渐向“元明清文学史”等古典文学课程靠拢。另外他又鼎力开出“民间文学”这门新课,强调学以致用,着重介绍民间文艺创作和搜集整理的技能,宜当列为学校课程建设中的一项创举。此期间先生科研上的收获亦甚丰硕,其出版之学术著作与资料专辑主要有:《民间文艺概论》(北新)、《明清传奇》(春明)、《明清曲谈》(古典文学)、《元明南戏考略》(作家)、《读曲小记》(中华上编)、《龙灯》(上海文艺)、《戏曲笔谈》(中华上编)、《古代儿歌资料》(与车锡伦合编,少儿)等。就中的《民间文艺概论》,便是建国后第一部系统论述民间文艺的理论专著。至于《明清曲谈》、《读曲小记》、《戏曲笔谈》三者,佥属戏曲史专题研讨的汇集,著者善于把众多微观研究的成果联缀起来,用以从宏观上去显示戏曲迁演的脉络趋向。

为保护文化遗存,传习昆曲艺术,一九五六年先生发起成立“上海昆曲研习社”(简称“曲社”),并经曲友推举担任社长。该社活动开展正常持久,是上海市影响较大的文艺社团之一。

先生自小酷爱戏曲,又曾师从昆剧名旦尤彩云和张传芳苦学八年,卒至生旦俱工,唱演兼擅。他乐于借助宣唱来充实课堂教学的内涵,也喜欢在开会间隙乘兴展露一下戏曲表演的才艺,甚至扮演角色粉墨登场连唱带演,尽显其曲学班头的本色当行。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先生在复旦大礼堂演过《长生殿》里的《小宴》,他本人饰唐明皇,夫人李希同饰杨贵妃,女儿赵超林饰宫女,赵家班子一齐亮相。此后,他又把俞振飞请到复旦举办昆曲观摩会。当晚俞出场两次,一次演《惊鸿记》里的《醉写》,一次与言慧珠合演《南柯记》里的《瑶台》,赵先生则参演《邯郸记》里的《扫花》,可谓名家荟萃,美不胜收。“爨弄”,扮演,表演。

“文革”期间高校斗批汹汹,因先生曾与一些外国学者通信来往,竟遭到猜疑而被隔离审查逾年。他身处逆境备历坎坷,终究以其操行挚守证明自己的清白。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先生精神焕发,迎来了科学文化驱寒回暖的春天。进入八十年代,他被确定为第一批高校文科博士研究生导师,继又荣任中国俗文学学会名誉会长和中国古代戏曲学会会长。其于精心调教硕士、博士研究生同时,尚犹争分夺秒,加紧完成手头正在进行的科研项目,务令自己建构的学说能在新起点上达成整合和拓展。略凡本时期内他刊出的《曲论初探》(上海文艺)、《中国小说丛考》(齐鲁)、《民间文艺丛谈》(湖南人民)、《曲艺丛谈》(曲艺)、《中国戏曲初考》(河南中州)等新著,无例外的均清晰地体现着这一撰述思路。特别是一九八年出版的《曲论初探》,实为当今戏曲理论批评史之滥觞与先导,尤有独辟蹊径的学术意义。

景深先生藏书既赡,记忆力亦强,兼以注重友情,故帮助同行研究者排解材料上的困难毫无保留。例如庄一拂《古典戏曲存目汇考》,凌景珽、谢伯阳《清人散曲》,胡士莹《话本小说概论》等多部著作的撰成,一概都离不开先生的全力支持。他殷切关怀莘莘学子,常对系里的年轻人说,为学者若能做到爱心、专心、细心、恒心、虚心这“五心”皆备,则事业上之卓荦成就必可期待。

先生解放后深度参与戏曲改革,熟悉华东各地民间戏曲的状况。他撰写的《明成化本南戏〈白兔记〉的新发现》、《谈宋元南戏〈朱文太平钱〉与有关的两个剧本》、《宣德抄本南戏〈金钗记〉的发现》等论文,通过针对若干“活的戏曲资料”之比照解析,从而在戏曲史研究某些环节的认识上取得重要突破。他晚年曾想撰写一部戏曲史,将材料考证与历史线索之叙述结合起来,并已初步结构了一个轮廓性框架,终因健康条件受到限制,未能完成上述计划。“匿纶”,指隐藏着的资料。

一九八四年岁末,先生家居上楼时突然跌倒,急送医院后确诊患出血性中风。当夜他又开始昏迷,虽经多方救治而历久不省人事,一九八五年一月七日下午一时零五分病逝于上海华东医院,享年八十三岁。他临终尚留下《中国戏曲丛谈》、《文坛回忆》、《〈中国小说史略〉旁证》、《观剧札记》等遗稿,盖由国内几家出版机构于此后数年内刊印出齐。又先生与李平、江巨荣合著的《中国戏曲史论集》,作为拟议中撰写戏曲史的阶段性成果,一九八七年亦由江西人民出版社刊刻行世。他的亲属遵照先生的遗愿,把家中所藏的全部书籍捐赠给复旦大学图书馆,并在复旦设立赵景深奖学金。

一九八九年初冬,为纪念赵先生逝世五周年,经曲社社员、著名史地学家谭其骧院士发起,邀集先生的同事、弟子及亲朋好友,假东平路上海音乐学院附中小礼堂举办昆曲清唱会。当日到会者一百余人,在谭其骧、王元化、章培恒三先生简短致词后,苏州大学昆曲班学员首先登台,齐唱《牡丹亭·惊梦》里〔绕池游〕、〔步步娇〕、〔醉扶归〕、〔皂罗袍〕等一套曲子,接着沪上及外地的一些学者、票友纷纷即兴献艺。大家沉浸在昆曲舒徐优美的旋律中,感念先生的音容笑貌,重温他的亲切教诲,尽情抒泄对这位前辈的怀恋和敬意。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中文系)稿约

《古典文学知识》创刊20多年来,得到了广大读者的爱护与支持,我们在此除了表示由衷感谢之外,更热忱希望大家加入到我们的行列中来,踊跃为本刊撰稿。稿件要求:① 内容涉及古典文学领域,符合本刊各栏目的要求;② 语言通顺流畅,角度新颖,深入浅出,雅俗共赏,图文并茂;③ 来稿篇幅控制在5000字以内;④ 文章注释,一律随文简注,不要在文外注释;⑤ 来稿请附个人简介及联络方法。

编辑部邮箱:gdwxzs@21cn.com

另,凡向本刊投稿者,如无特别说明,即视为同意本刊拥有对该稿刊发后的网络版和光盘版的使用权。稿件一经刊用,稿酬一并支付。特此声明。

学古知津,百读常新,让我们共同努力,把《古典文学知识》办得更好!

猜你喜欢
戏曲童话
中外大学生体验非遗戏曲文化
戏曲从哪里来
传统戏曲
趣学本土戏曲
童话镇
四部委携手推进戏曲教育工作
午夜童话镇
河南省将戏曲纳入大中小学课程
梦里的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