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尿酸浓度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相关性分析

2014-10-23 10:47施彦赖文娟
中国当代医药 2014年27期
关键词:血尿酸相关性

施彦+赖文娟

[摘要] 目的 探讨血尿酸浓度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相关性。 方法 将本院2012年10月~2013年12月收治的42例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和42例同期同年龄段接受健康体检的健康人,分别定义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测定两组研究对象的血尿酸水平、血脂水平,并对结果进行比较。 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血尿酸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血脂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尿酸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出现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患者其血尿酸水平会明显升高,可以将其作为临床判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出现的一个重要指标和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的重要依据。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血尿酸;相关性

[中图分类号] R54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09(c)-0058-03

Correlation between serum uric acid and atherosclerotic plaques

SHI Yan LAI Wen-juan▲

Department of Neurology, People′s Hospital of Xinfeng County in Jiangxi Province, Xinfeng 3416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serum uric acid (UA) and atherosclerotic plaques. Methods 42 patients with atherosclerotic plaques in our hospital from October 2012 to December 2013 were enrolled in suddy group,and 42 healthy people over the same age period were as control group.The serum UA,lipid levels were compared,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rum uric acid and atherosclerotic plaques was analyzed. Results The serum UA of study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P<0.05).Lipids levels of two groups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serum uric acid was related to atherosclerotic plaque formation,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Higher serum UA level is correlated with atherosclerotic plaques,and can thus be used as a predictor for atherosclerotic plaques,and evaluation of treatment effect.

[Key words] Atherosclerotic plaques;Serum uric acid;Correlation

动脉粥样硬化是目前医学界公认的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最为严重的一种慢性疾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结构也在随之发生改变,冠心病及脑卒中在我国临床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上升的发展趋势[1]。而冠心病及脑卒中与动脉粥样硬化呈正相关。目前临床对导致本病发病的原因还不完全清楚,近年来临床比较关注血清血尿酸、总胆红素在机体氧化和抗氧化系统中所发挥的作用和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之间的关系[2]。本研究主要探讨血尿酸浓度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病理学变化的相关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0月~2013年12月本院收治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和接受健康体检的健康人各42例,分别定义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中男性25例,女性17例,年龄31~85岁,平均(51.8±1.6)岁,平均体质量指数(BMI)为(24.98±3.79) kg/m2,平均心率(68.42±17.69)/min。研究组中男性24例,女性18例,年龄33~84岁,平均(51.9±1.4)岁,平均BMI为(24.73±3.46) kg/m2,平均心率(69.96±17.23)/min,有高血压病史32例、糖尿病病史12例、吸烟25例;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出现时间1~9年,平均患病时间(3.1±0.5)年。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对象纳入标准

1.2.1 对照组 ①体检结果显示为健康;②以往没有任何疾病史;③自愿加入本次研究;④年龄31~85岁;⑤沟通能力正常,可以与医护人员进行正常沟通交流。

1.2.2 研究组 ①患者经检查发现有明确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存在;②年龄33~84岁;③动脉粥斑块存在时间<10年;④患者自愿加入本次研究;⑤排除合并有其他疾病的可能;⑥患者的沟通能力正常,在治疗期间能够严格执行医嘱,并与医护人员进行正常交流。

1.3 研究对象排除标准

1.3.1 对照组 ①体检结果显示为不健康或亚健康;②以往有疾病史;③不愿加入本次研究;④年龄<30岁或>85岁;⑤沟通能力存在障碍,不能与医护人员进行正常沟通交流。

1.3.2 研究组 ①患者经检查没有发现有明确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存在;②患者年龄<30岁或>85岁;③动脉粥斑块存在时间>10年;④患者不愿加入本次研究;⑤合并有其他疾病;⑥患者的沟通能力存在异常,或合并有精神疾病,在治疗期间不能严格执行医嘱,不能与医护人员进行正常交流。

1.4 方法

研究对象入院后次日晨,在空腹状态下,由操作技术熟练的护师,在患者肘部的正中央位置静脉抽取2 ml静脉血送检验科,采用全自动生化仪对血尿酸、血糖和血脂水平进行检测。入选的研究对象休息15 min,取仰卧位,平静呼吸,头偏向对侧,由操作技术比较熟练的彩超室医师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行颈动脉超声检查[3]。

1.5 观察指标

选择两组患者的血尿酸水平、血脂水平[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指标进行研究。

1.6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各项指标的比较

研究组患者的血尿酸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TG、TC、LDL-C、HDL-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患者各项指标的比较(x±s)

2.2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尿酸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论

血尿酸属于人体嘌呤分解产物的一种,同时也是核酸物质代谢的产物,在缺血或缺氧状态出现时,会有大量的血尿酸产生,在生成核酸的整个过程中,还会伴随有大量氧自由基、过氧化氢等活性物质生成,其会对机体组织结构及细胞信号转导等过程造成非常明显的损伤,进而导致高血尿酸血症[4]。高血尿酸血症通过以下途径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产生影响:①血尿酸水平明显升高可对LDL-C的氧化和脂质过氧化等过程产生明显的促进作用,伴随有氧自由基生成量的增加并参与到相应的炎性反应中,后者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过程中起非常关键的作用。②当有血尿酸微结晶析出时,会在血管壁上发生沉积,对血管内膜造成直接损伤;血尿酸可对血小板黏附、聚集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在血栓形成的早期阶段促使形成血小板血栓;同时血尿酸盐结晶可以将血小板充分激活,这一现象提示,高水平血尿酸可使动脉血栓形成的可能性增高。③血尿酸水平的增高,还能对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生产生刺激,进而诱导内皮细胞功能出现一定的异常,使原有动脉硬化病变程度加重[5-6]。

血尿酸与血脂、血糖代谢有密切的关系,三者的代谢过程需经过糖酵解途径。糖酵解过程中,关键酶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GAPD)受胰岛素调控,在2型糖尿病、高血脂病等患者中,GAPD的活性下降,从而导致血尿酸和三酰甘油的合成增加,导致血尿酸升高和血脂异常[7]。

血尿酸水平的升高与脂蛋白的代谢有关。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含有较高的血尿酸,说明血尿酸参与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过程,从而与高血压的发生紧密相关[8]。血尿酸不仅可以促进血小板的黏附凝集、血栓生成和参与炎性反应,还可以导致体内氧自由基的形成、加剧氧化应激反应[9]。

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血清血尿酸水平显著增高,这可能与颈脉内膜增厚存在直接联系[10]。高血清尿酸水平通过破坏脂质代谢,引起脂质过氧化,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结晶沉积于血管壁,继而损伤血管内皮细胞,诱导动脉粥样硬化及血栓形成;通过降低氧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增高血黏稠度,促进血栓形成[11-13]。

综上所述,出现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患者,其血尿酸水平会明显升高,可以将其作为临床判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出现的一个重要指标和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的重要依据。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急性缺血性卒中诊治指南撰写组.中国急性缺血性卒中诊治指南2010[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0,43(12):146-147.

[2] 李春,滕军放,冀书娟.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血浆胆红素、尿酸的关系[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9,21(15):444-445.

[3] 路文革,张建平,孟凡超,等.急性脑梗死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颈动脉斑块性质相关性研究[J].中华脑血管病杂志(电子版),2010,12(15):433-434.

[4] 黄焕章,周丹,李洪,等.老年脑梗塞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关系的临床观察[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9,19(13):634-635.

[5] 孙凯,王虎,陈金星,等.血清尿酸水平与脑卒中及其预后的关系[J].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2010,12(12):102-104.

[6] 程文俊,牛云枫,席建军.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血尿酸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4):837-838.

[7] Sundstr■m J,Sullivan L,D′Agostino RB,et al.Relations of serum uric acid to longitudinal blood pressure tracking and hypertension incidence[J].Hypertension,2005,45(1):28-33

[8] 沈雅庭,方志荣,朱春雷.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与血尿酸水平的相关性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21):16-18.

[9] 张光星,林云.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与血尿酸浓度水平的相关性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08,35(19):3881-3881.

[10] 贾倩,李彦平,贾进举,等.血清尿酸、总胆红素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斑块进展的相关性分析[J].解放军医学院学报,2014,35(3):156.

[11] 郑茹瑜,周长钰,孙春明,等.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胆红素及尿素水平的研究[J].天津医药,2012, 40(4):349-351.

[12] 谌煜,徐晓明.高尿酸血症与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J].疑难病杂志,2012,11(2):147-148.

[13] 景月月,王晨霞.高尿酸血症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关系[J].疑难病杂志,2012,11(12):973-975.

(收稿日期:2014-07-03 本文编辑:林利利)

1.3 研究对象排除标准

1.3.1 对照组 ①体检结果显示为不健康或亚健康;②以往有疾病史;③不愿加入本次研究;④年龄<30岁或>85岁;⑤沟通能力存在障碍,不能与医护人员进行正常沟通交流。

1.3.2 研究组 ①患者经检查没有发现有明确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存在;②患者年龄<30岁或>85岁;③动脉粥斑块存在时间>10年;④患者不愿加入本次研究;⑤合并有其他疾病;⑥患者的沟通能力存在异常,或合并有精神疾病,在治疗期间不能严格执行医嘱,不能与医护人员进行正常交流。

1.4 方法

研究对象入院后次日晨,在空腹状态下,由操作技术熟练的护师,在患者肘部的正中央位置静脉抽取2 ml静脉血送检验科,采用全自动生化仪对血尿酸、血糖和血脂水平进行检测。入选的研究对象休息15 min,取仰卧位,平静呼吸,头偏向对侧,由操作技术比较熟练的彩超室医师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行颈动脉超声检查[3]。

1.5 观察指标

选择两组患者的血尿酸水平、血脂水平[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指标进行研究。

1.6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各项指标的比较

研究组患者的血尿酸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TG、TC、LDL-C、HDL-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患者各项指标的比较(x±s)

2.2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尿酸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论

血尿酸属于人体嘌呤分解产物的一种,同时也是核酸物质代谢的产物,在缺血或缺氧状态出现时,会有大量的血尿酸产生,在生成核酸的整个过程中,还会伴随有大量氧自由基、过氧化氢等活性物质生成,其会对机体组织结构及细胞信号转导等过程造成非常明显的损伤,进而导致高血尿酸血症[4]。高血尿酸血症通过以下途径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产生影响:①血尿酸水平明显升高可对LDL-C的氧化和脂质过氧化等过程产生明显的促进作用,伴随有氧自由基生成量的增加并参与到相应的炎性反应中,后者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过程中起非常关键的作用。②当有血尿酸微结晶析出时,会在血管壁上发生沉积,对血管内膜造成直接损伤;血尿酸可对血小板黏附、聚集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在血栓形成的早期阶段促使形成血小板血栓;同时血尿酸盐结晶可以将血小板充分激活,这一现象提示,高水平血尿酸可使动脉血栓形成的可能性增高。③血尿酸水平的增高,还能对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生产生刺激,进而诱导内皮细胞功能出现一定的异常,使原有动脉硬化病变程度加重[5-6]。

血尿酸与血脂、血糖代谢有密切的关系,三者的代谢过程需经过糖酵解途径。糖酵解过程中,关键酶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GAPD)受胰岛素调控,在2型糖尿病、高血脂病等患者中,GAPD的活性下降,从而导致血尿酸和三酰甘油的合成增加,导致血尿酸升高和血脂异常[7]。

血尿酸水平的升高与脂蛋白的代谢有关。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含有较高的血尿酸,说明血尿酸参与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过程,从而与高血压的发生紧密相关[8]。血尿酸不仅可以促进血小板的黏附凝集、血栓生成和参与炎性反应,还可以导致体内氧自由基的形成、加剧氧化应激反应[9]。

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血清血尿酸水平显著增高,这可能与颈脉内膜增厚存在直接联系[10]。高血清尿酸水平通过破坏脂质代谢,引起脂质过氧化,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结晶沉积于血管壁,继而损伤血管内皮细胞,诱导动脉粥样硬化及血栓形成;通过降低氧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增高血黏稠度,促进血栓形成[11-13]。

综上所述,出现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患者,其血尿酸水平会明显升高,可以将其作为临床判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出现的一个重要指标和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的重要依据。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急性缺血性卒中诊治指南撰写组.中国急性缺血性卒中诊治指南2010[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0,43(12):146-147.

[2] 李春,滕军放,冀书娟.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血浆胆红素、尿酸的关系[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9,21(15):444-445.

[3] 路文革,张建平,孟凡超,等.急性脑梗死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颈动脉斑块性质相关性研究[J].中华脑血管病杂志(电子版),2010,12(15):433-434.

[4] 黄焕章,周丹,李洪,等.老年脑梗塞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关系的临床观察[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9,19(13):634-635.

[5] 孙凯,王虎,陈金星,等.血清尿酸水平与脑卒中及其预后的关系[J].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2010,12(12):102-104.

[6] 程文俊,牛云枫,席建军.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血尿酸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4):837-838.

[7] Sundstr■m J,Sullivan L,D′Agostino RB,et al.Relations of serum uric acid to longitudinal blood pressure tracking and hypertension incidence[J].Hypertension,2005,45(1):28-33

[8] 沈雅庭,方志荣,朱春雷.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与血尿酸水平的相关性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21):16-18.

[9] 张光星,林云.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与血尿酸浓度水平的相关性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08,35(19):3881-3881.

[10] 贾倩,李彦平,贾进举,等.血清尿酸、总胆红素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斑块进展的相关性分析[J].解放军医学院学报,2014,35(3):156.

[11] 郑茹瑜,周长钰,孙春明,等.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胆红素及尿素水平的研究[J].天津医药,2012, 40(4):349-351.

[12] 谌煜,徐晓明.高尿酸血症与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J].疑难病杂志,2012,11(2):147-148.

[13] 景月月,王晨霞.高尿酸血症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关系[J].疑难病杂志,2012,11(12):973-975.

(收稿日期:2014-07-03 本文编辑:林利利)

1.3 研究对象排除标准

1.3.1 对照组 ①体检结果显示为不健康或亚健康;②以往有疾病史;③不愿加入本次研究;④年龄<30岁或>85岁;⑤沟通能力存在障碍,不能与医护人员进行正常沟通交流。

1.3.2 研究组 ①患者经检查没有发现有明确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存在;②患者年龄<30岁或>85岁;③动脉粥斑块存在时间>10年;④患者不愿加入本次研究;⑤合并有其他疾病;⑥患者的沟通能力存在异常,或合并有精神疾病,在治疗期间不能严格执行医嘱,不能与医护人员进行正常交流。

1.4 方法

研究对象入院后次日晨,在空腹状态下,由操作技术熟练的护师,在患者肘部的正中央位置静脉抽取2 ml静脉血送检验科,采用全自动生化仪对血尿酸、血糖和血脂水平进行检测。入选的研究对象休息15 min,取仰卧位,平静呼吸,头偏向对侧,由操作技术比较熟练的彩超室医师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行颈动脉超声检查[3]。

1.5 观察指标

选择两组患者的血尿酸水平、血脂水平[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指标进行研究。

1.6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各项指标的比较

研究组患者的血尿酸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TG、TC、LDL-C、HDL-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患者各项指标的比较(x±s)

2.2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尿酸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论

血尿酸属于人体嘌呤分解产物的一种,同时也是核酸物质代谢的产物,在缺血或缺氧状态出现时,会有大量的血尿酸产生,在生成核酸的整个过程中,还会伴随有大量氧自由基、过氧化氢等活性物质生成,其会对机体组织结构及细胞信号转导等过程造成非常明显的损伤,进而导致高血尿酸血症[4]。高血尿酸血症通过以下途径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产生影响:①血尿酸水平明显升高可对LDL-C的氧化和脂质过氧化等过程产生明显的促进作用,伴随有氧自由基生成量的增加并参与到相应的炎性反应中,后者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过程中起非常关键的作用。②当有血尿酸微结晶析出时,会在血管壁上发生沉积,对血管内膜造成直接损伤;血尿酸可对血小板黏附、聚集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在血栓形成的早期阶段促使形成血小板血栓;同时血尿酸盐结晶可以将血小板充分激活,这一现象提示,高水平血尿酸可使动脉血栓形成的可能性增高。③血尿酸水平的增高,还能对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生产生刺激,进而诱导内皮细胞功能出现一定的异常,使原有动脉硬化病变程度加重[5-6]。

血尿酸与血脂、血糖代谢有密切的关系,三者的代谢过程需经过糖酵解途径。糖酵解过程中,关键酶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GAPD)受胰岛素调控,在2型糖尿病、高血脂病等患者中,GAPD的活性下降,从而导致血尿酸和三酰甘油的合成增加,导致血尿酸升高和血脂异常[7]。

血尿酸水平的升高与脂蛋白的代谢有关。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含有较高的血尿酸,说明血尿酸参与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过程,从而与高血压的发生紧密相关[8]。血尿酸不仅可以促进血小板的黏附凝集、血栓生成和参与炎性反应,还可以导致体内氧自由基的形成、加剧氧化应激反应[9]。

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血清血尿酸水平显著增高,这可能与颈脉内膜增厚存在直接联系[10]。高血清尿酸水平通过破坏脂质代谢,引起脂质过氧化,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结晶沉积于血管壁,继而损伤血管内皮细胞,诱导动脉粥样硬化及血栓形成;通过降低氧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增高血黏稠度,促进血栓形成[11-13]。

综上所述,出现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患者,其血尿酸水平会明显升高,可以将其作为临床判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出现的一个重要指标和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的重要依据。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急性缺血性卒中诊治指南撰写组.中国急性缺血性卒中诊治指南2010[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0,43(12):146-147.

[2] 李春,滕军放,冀书娟.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血浆胆红素、尿酸的关系[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9,21(15):444-445.

[3] 路文革,张建平,孟凡超,等.急性脑梗死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颈动脉斑块性质相关性研究[J].中华脑血管病杂志(电子版),2010,12(15):433-434.

[4] 黄焕章,周丹,李洪,等.老年脑梗塞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关系的临床观察[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9,19(13):634-635.

[5] 孙凯,王虎,陈金星,等.血清尿酸水平与脑卒中及其预后的关系[J].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2010,12(12):102-104.

[6] 程文俊,牛云枫,席建军.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血尿酸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4):837-838.

[7] Sundstr■m J,Sullivan L,D′Agostino RB,et al.Relations of serum uric acid to longitudinal blood pressure tracking and hypertension incidence[J].Hypertension,2005,45(1):28-33

[8] 沈雅庭,方志荣,朱春雷.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与血尿酸水平的相关性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21):16-18.

[9] 张光星,林云.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与血尿酸浓度水平的相关性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08,35(19):3881-3881.

[10] 贾倩,李彦平,贾进举,等.血清尿酸、总胆红素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斑块进展的相关性分析[J].解放军医学院学报,2014,35(3):156.

[11] 郑茹瑜,周长钰,孙春明,等.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胆红素及尿素水平的研究[J].天津医药,2012, 40(4):349-351.

[12] 谌煜,徐晓明.高尿酸血症与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J].疑难病杂志,2012,11(2):147-148.

[13] 景月月,王晨霞.高尿酸血症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关系[J].疑难病杂志,2012,11(12):973-975.

(收稿日期:2014-07-03 本文编辑:林利利)

猜你喜欢
血尿酸相关性
治痛风不能“见好就收”
治痛风不能“见好就收”
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水平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
女性血尿酸高,糖尿病风险大
基于Kronecker信道的MIMO系统通信性能分析
小儿支气管哮喘与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相关性分析
脑梗死与高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研究(2)
脑梗死与高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研究
会计信息质量可靠性与相关性的矛盾与协调
决策有用观下财务会计信息质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