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实验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014-10-22 02:19张明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2014年10期
关键词:创新能力实验教学溶液

张明

摘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是科学课改的根本目标.而有效地落实这一目标的关键,是积极主动地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科学实验创新能力探究

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做好实验是学好科学的基础.实验不仅是锻炼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更是激发学生探索兴趣,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切入点.因此,科学应把培养学生探索创新能力的实验作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在教学中,结合学科的特点,对学生进行探索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潜能,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索——获取新知.

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点体会.

一、妨碍学生实验兴趣发展的原因分析

1.实验课的内容与形式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生最感兴趣的是那些有所了解却又非完全已知、能够引起思考的东西,而现行教材中的实验大多具有已知操作过程和实验结果的特点,有些还是教师曾演示过的,很容易流于重复与枯燥.

此外,实验课也大都是“填鸭式”的,即教师与教材设计好了一切,为保证实验正常进行,教师准备得较多较细,学生只管“照方抓药”,根本谈不上独立思考.实验室开放时间有限,实验内容多而时间少,没有给学生留下实验失败后重做的时间.

2.笔试作为一种外部激励手段是有一定作用的,这导致部分学生对于科学实验的不重视

近年来,虽然一再强调重视并加强实验教学改革,但从考核学生成绩、评价学生素质的标准与方法上仍反映出偏

重理论课、轻视实验课的倾向.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不得不将大部分精力与时间用于理论课的学习上.上实验课时,心中无数,只求机械地模仿教师的操作过程完成实验,很少考虑实验原理、实验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实验结果的处理等.长此以往,科学实验也就失去了培养学生能力的意义.

3.教师的教育、教学思想和策略不当,也是妨碍学生兴趣发展的主要因素

过分强调实验仪器珍贵的做法,会给学生增加心理负担,使不少学生做实验时小心翼翼、缩手缩脚,不敢大胆实验.还有的教师过分强调试剂药品的毒害作用,使学生产生恐惧心理,实验时采取避而远之的态度.教师在实验中应以身示范,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勇于探索的精神,不应人为增添实验的“紧张”气氛.教师在提示过药品用量、实验操作规范以后,就应该放手让学生去做,同时加强巡视指导,给学生带来鼓励和安全感.实验教学和其他课堂教学一样,如何从情感陶冶、示范引导等方面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减轻或消除学生实验时的心理障碍,是教师应认真考虑的.

二、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能力

1.增强实验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创新能力

兴趣是思维活性的触发剂,它是在一种好奇的情景和需要的基础上萌发的,并在实践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兴趣”这种动力的驱使下,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和实践的热情才会被充分地激发.所以,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使学生从内心体验到他们亲自动手实践而带来的喜悦、惊讶和满足感,有意识地把实验所带来的直觉兴趣引导到变化的因果关系或对实验本质的研究上来,有目的地激发和培养学生持久的认知兴趣,使之不仅成为做好实验的动力,也成为促进学生心理品质良好发展的重要因素.

实验是学生探究自然科学知识的重要方法.实验以其丰富多彩、直观形象博得了学生的喜爱.探索性实验是激发学生求知心理状态,让学生参与重演科学事实的产生过程.教师要适时抓住学生的心理,创造实验教学的最佳情境,用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兴趣.在平时的教学中发现,一个小实验就能把学生引入探索的情境.

例如,在引入化学这门课时,我做了“金属钠与水反应”的实验:将粒状大小的金属钠放入滴有无色酚酞试液的水中,一个很直观的视觉冲击就是无色溶液变红色了,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被提上来了!这时,可以邀请一个学生亲自来实验一下,被叫上来的人自然很开心,而其他同学就会很羡慕,这时可以鼓励学生:如果要揭开其中的奥秘,就必须好好学习科学,而且认真地做实验.果然,学生喜欢实验,就会认真地研究实验.

又如,在做“鉴别H2SO4和NaOH”实验时,我让学生设计多种方案,然后进行实验检验,有个学生居然找到了十多种方法:(1)石蕊溶液;(2)酚酞溶液;(3)Na2CO3溶液;(4)BaCl2溶液;(5)Ba(OH)2溶液;(6)CuSO4溶液;(7)FeCl3溶液;(8)Zn;(9)pH试纸;(10)CuO等.

2.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质疑意识

在教学中,教师要坚决反对“黑板上画实验,课堂上讲实验,课下背实验”的应试模式.做无定法,但做可择法,亦可创法.教师应勇于抛弃旧的传统教学模式,大胆进行改革;学生也可以对课本的实验操作过程提出问题,进行改革.

发现问题,大胆怀疑,探奇索引,寻根问底是创造的开端,也是创造性人才的重要品质.要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就要鼓励学生多发问,让他们敢想、敢怀疑、敢问.即使学生的某些问题是可笑的,某些发现是错误的,某些探索是失败的,教师千万不要挖苦讽刺,而要从积极的方面加以鼓励,并帮助他们分析错误和失败的原因,使学生产生的创造火苗得以燃烧和发展,养成创造型人才的思维品质.

在创设教育情境时,由教师创设情境,教师或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旺盛的求知欲,使其处于强烈的求学心理状态,为下一步探究作准备.

例如,在做“向澄清的石灰水中吹气”实验时,有学生提出:甲试管没有吹入任何气体,所以没有变化,而乙试管吹入CO2气体,肯定变浑浊.我马上肯定这个学生的问题提的很好,并说明在这个实验中,甲试管是用来做对照的,但没有对比性,应当改进.如何改进呢?让学生讨论,最后得出可用打气针或注射器向甲试管中反复注入空气.

又如,在做“探究浸没在水中物体受到的浮力”实验时,我提出问题:这个实验有没有可以改进的地方?经过学生的讨论和分析后发现,如果在烧杯下垫一个可以匀速升高的垫子,在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时,可以发现随着物体进入水中的体积增加,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在匀速减小.这样,在实验中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思维的新颖性与独特性等创新思维的品质.

3.引导学生实验,充分发挥其想象力,开拓学生的思维

在实验教学中,教师不要设定明确的教学内容,学生有充分自由来组织实验过程,并在其中充分考虑学生实验设计的逻辑性和创造性、实验总结与讨论中的知识性和探索性、以及表达方式的科学性,使学生能较多地以科学的思维方式来观察和分析实验问题,这样才有利于真正提高学生的探索创新能力.

例如,在讲“大气压强”时,我特意准备了大气压强存在的验证实验.给了学生一个塑料水槽、一个玻璃杯、一张硬纸板、一个小试管,一个小针筒、一个塑料吸盘,让学生从这些仪器中选择其中的一些来证明并感受大气压强的存在.学生采取了不同的方法,有些甚至好几种,实验很成功.这样,学生的思维发散了,动手能力提高了,从中得到了成功的喜悦.

总之,要想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索创新意识,使学生主动探索科学知识的奥妙,除了课堂教学培养外,还需加强实验教学,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能力.只有这样,学生的科学素养才能真正得到提高,而这需要师生共同努力与相互配合.

猜你喜欢
创新能力实验教学溶液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象外之象——牛健哲《溶液》短评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几何体在高中数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例析高考对“pH+pH=14”的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