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我国低碳商业模式的构建

2014-10-22 07:10李桂陵许曌李云
商业经济研究 2014年29期

李桂陵+许曌+李云

内容摘要:随着全球气候问题的愈演愈烈,“低碳”理念逐渐在诸多行业领域中传播开来。然而,由于低碳商业发展起步较晚,中国现有的商务运营模式仍基本处于高碳模式,尚未建立起较为成熟的低碳商业模式。基于此,本文从商业企业的外部和内部两方面分析制约中国推行低碳商业模式的因素,并分别从宏观政府和行业协会层面、微观商家层面提出构建中国低碳商业模式的建议。

关键词:低碳商业模式 低碳认证 碳积分 碳标签

低碳商业发展态势

(一)国外低碳商业发展现状

目前国际上大型企业为顺应时代要求,已经开始探索低碳商业模式。英国特易购公司从供应链管理方面入手发展低碳商业模式,它与上游供应商合作,帮助供应商找出并消除供应链中的“碳排放热点”,以此降低供应链的碳排放水平。日本三宝乐啤酒厂、永旺超级市场、罗森便利店、松下电器等企业均加入碳足迹标签计划,在其产品或服务中引入碳足迹标签制度,以刺激消费者进行低碳消费(陈泽勇,2010)。美国沃尔玛公司提出并实施“绿色供应链”的商业模式,它于2010年4月正式要求其供应商在产品上标注“碳足迹”,通过其与供应商的战略合作关系来促进并监督供应商降低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量,同时开展了多种活动向消费者宣传“低碳”,鼓励消费者加入“绿色供应链”。

(二) 我国发展低碳商业的挑战与机遇

我国目前的商务运营模式仍处于高碳模式,无论在能源消耗量还是单位效益方面都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如何在高速发展的同时兼顾低碳问题,是我国必须面对的难题。

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发展环保市场,推行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制度,建立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生态环境保护的市场,这表明中国低碳发展已经进入全面深入实施的阶段,是我国发展低碳商业的机遇。

构建我国低碳商业模式的困境

(一)商业企业外部的制约因素

1.相关政策缺失。我国低碳商业的发展起步较晚,相关的法律政策并不健全,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第一,尽管国家出台很多支持政策来鼓励行业向低碳化转型,但目前国家政策更多的倾向于生产行业,直接针对流通领域的支持政策有一定的缺失,这影响了商家对低碳商业模式的探索。第二,由于我国尚未建立良好的约束机制,很多低碳业务并不能得到顺利的开展,例如闲置交易和再生物品回收的相关政策的缺失,使得这类交易的安全性与规范性无法得到保障,这将造成低碳商业模式无法持续运营的局面。

2.缺乏科学统一的标准指导和约束。我国目前尚未提出统一的标准与体系进行碳排放量的核算,这不利于准确的量化低碳行为的成效,商业企业在低碳商业模式的探索不能得到更为公平客观的评价,而且也不利于消费者规范自己的消费行为。缺乏权威的标准约束影响了低碳信息披露的公开化、透明化,同时也会导致低碳信息的不对称。部分不良商家会借机炒作“低碳”概念,用“低碳”的外壳包装不低碳的商品,从而干扰消费者的购买决策,以欺瞒消费者的手段来牟取暴利,这容易降低人们对低碳产品的信任度,甚至有可能造成低碳商业发展过程中 “劣品驱逐良品”的不良现象(杨浩哲,2011)。

3.消费观念落后。由于消费者消费观念的落后,使得他们在发生消费行为时会首先考虑价格、个人偏好、品牌等因素,而并未将是否低碳列于首要考虑的因素中。同时,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二手市场与废弃物回收的业务交易量。

4.宣传力度不够。与低碳相关的概念知识的宣传力度不够,严重阻碍了低碳商业模式的顺利运营与发展。例如尽管已有产品通过环境保护部的低碳产品认证,并粘贴了“低碳产品认证”标识,然而对消费者进行抽样调查的结果显示只有不到一成的消费者了解“低碳产品认证”标识,有三成的消费者甚至从未听说过此标识;与此同时,有超过六成的消费者认为对低碳产品的划分很有必要,有将近九成的消费者认为有必要标识商品碳排放量,可见消费者对于了解商品低碳属性有强烈的欲望,而强烈的数据反差反映了社会对于“低碳”的宣传严重不足的现状。

(二)商业企业内部的制约因素

1.商家的逐利性。追逐利益是商业企业的天性,它常常引导商家将利润最大化作为重中之重而忽略了其他因素。商家在无法兼顾经济效益与低碳时,往往因缺乏相应的责任意识和远见而忽视低碳,商家的逐利性大大制约了低碳商业模式的推行。

2.受资金实力和抗风险能力的限制。从传统商业模式转换到低碳商业模式,对商业企业而言意味着资金的投入。商业企业运行低碳商业模式短期内的最大作用在于获得较高的关注度与较好的口碑,由低碳商业模式带来的经济效益在前期很难体现。经济效益明显的滞后性加长了商业企业成本的回收期,进而加大了商业企业的运营风险。由此可见,探索与推行低碳商业模式需要一定的资金实力与抗风险能力,而这些限制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低碳商业模式的发展。

3.低碳商业意识的缺乏。很多商家对低碳商业的定位并没有一个准确的认识,它们不能清楚的区分“低碳”与“绿色”、“环保”等概念,进而就不可能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低碳商业模式(杨浩哲,2011)。低碳商业认知上的缺乏,是推行与发展低碳商业模式的一大障碍。

对构建我国低碳商业模式的建议

构建低碳商业模式需开展低碳认证,让低碳理念在商品的生产及整个流通领域得到推广,再通过碳积分账户与碳积分信息平台逐步影响消费者的低碳消费习惯,以此来推动低碳商业的发展(罗文琦等,2011)。此机制主要流程如图1所示:

(一)宏观层面—政府和行业协会

1.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制定行业规范。针对我国在低碳商业领域法律法规不健全,我国政府应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对发展低碳商业的法律约束力。行业协会可以根据法律法规,结合各地区各行业的具体情况,制定符合自身行业低碳发展的行业规范,并通过一定的方式方法确保行业规范的具体实施。相关法律法规以及行业规范的制定,使商家发展低碳商业能够有法可依,对商家的低碳行为起到了引导作用,同时也能促使高碳排放量的商家进行低碳化改造。另外,为了鼓励更多的商家应用低碳商业模式,政府应建立激励与扶持机制。政府可以通过政府优先采购、税收优惠、贷款优惠、财政补贴等方式加大对商家低碳化的扶持力度(杨亮等,2006)。endprint

2.建立碳排放量化体系,推行碳核算方法。由于我国的碳排放信息量化体系不健全,政府应尽快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的权威的量化体系。政府可与相关科研机构合作或是与如同CDP项目组织的第三方组织合作,结合国外成熟的碳排放量化方法,建立我国碳排放量化体系,并且大力推行碳核算方法,使各单位可以准确地核算碳排放量。

3.强制碳信息披露,监督商家碳排量。尽管部分企业被强制要求进行低碳认证或者披露社会责任报告,但由于我国目前对碳排放的监管力度较弱,对碳排放的约束力仍然不够,政府还需要加大碳排放的监管范围和力度,促使企业采取低碳措施。同时,政府应强制企业进行碳信息披露,要求他们将碳排放数据和信息作为社会责任报告的重要章节或者是作为主流财务报告附注进行定期列报,以此达到监督企业碳排放的目的。

4.完善低碳认证系统,提升低碳认证水平。尽管我国已于2013年2月发布并实施了《低碳产品认证的暂行条例》,但目前我国低碳认证的范围还不够,我国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低碳认证系统,并在提升自身低碳认证水平的同时解决国内外低碳认证不统一的问题。

第一,开展低碳门店认证。开展低碳门店认证有利于推动商家自身的节能减排,同时还能拉动低碳产品的消费。低碳门店的认证可以从商家低碳管理制度的建立情况、低碳技术的应用情况以及低碳商品的销售情况三方面来开展认证(见表1)。

第二,开展低碳冷链物流认证。冷链物流要求在运输过程中保障冷藏冷冻类商品的质量,其相较普通物流,要求更为严格,能耗量也更大,冷链物流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量占商业体碳排放量的较大份额。开展低碳冷链物流认证有利于推动物流过程中的节能减排,这对发展低碳商业来说至关重要。低碳冷链认证可以从三方面发展:设备技术层面、管理层面和物流网络规划层面(李振,2008)。其中,设备技术层面主要侧重于运输设备以及技术条件是否符合相关规定;管理层面主要侧重于是否采取各种管理手段来指导与监督节能减排;规划层面主要侧重于是否规划物流网络(见表2)。

5.建立低碳商业交流平台,加大宣传力度。一方面,政府以及行业协会可以建立起一个低碳商业的交流平台促进企业间的相互交流,方便企业之间互相学习借鉴其他企业相对成熟高效的运作模式和经验,或者促进相关企业进行战略合作,发挥各方优势,减少企业在低碳发展中的成本支出,同时推进低碳商业模式的全面普及。另一方面,政府以及相关行业协会可以通过电视、广播、互联网、报纸等媒体形式向人们普及低碳环保方面的知识,对人们进行低碳方面的宣传教育,通过加大宣传力度,提升人们的低碳意识,戒除人们不良的消费嗜好。

(二)微观层面—商家

商家是供应链上游生产企业和末端消费者之间的重要联系方,在发展低碳商业模式过程中能够起到重要的承接作用。

1.加强企业与各关联方的合作。商家不仅自身需要追求低碳经济,同时也要带动相关联的产业链上下游共同形成一条低碳供应链。因此,商家之间今后将是一种共享利益、共担风险的关系。

第一,低碳物流联合合作。很多商家的运输车辆都是单程配送,返程的运输车辆并没有配送商品,这就造成了运力的浪费,如果能利用起返程运输车辆进行运输,则既可以减少企业运输成本又能减少运输过程中的碳排放量(倪任付,2013)。因此,商家可以寻找低碳物流合作伙伴,充分利用社会富裕的运力资源,推进共同物流的碳减排措施,此举不仅能提升商家的碳减排能力还能提升商家的公众形象。

第二,形成低碳战略联盟。一方面,商家可以与供应链的上游厂商形成战略合作联盟,共同努力推动商家对碳排放量的控制与监督,如商家可以直接参与到上游厂商的生产计划中或者设立商品的碳排放门槛,促进其生产低碳商品;另一方面,商家可以与同行业建立低碳商品推广联盟,共同向社会公众推广低碳商品,促进低碳商品的生产与消费。

2.设立碳管理部门,开展低碳管理。商家进行低碳管理,不仅可以控制和监督碳排放量,而且能避免内部资源的浪费,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成本支出。在低碳经济的背景中,商家应将“低碳”作为自身战略管理目标的一部分,设立碳管理部门对碳排放进行系统的管理。碳管理部门应负责选择专业咨询机构或者专业人员,并与专业机构或人员共同分析企业的碳热点,针对企业的具体情况拟定碳减排计划和碳减排方案。同时,商家也应该定时对碳管理绩效进行评价,及时了解碳管理情况,发现并且改正碳管理过程中的不足,以便更好地进行碳管理工作。

3.推行碳标签。碳标签,是指将商品在生产、运输等过程中所排放的温室气体量(主要为二氧化碳)用专业、统一的方法进行量化,并将量化的结果以标签的形式标注出来,清楚地告知该产品的碳排放量信息(许蔚,2011)。为商品粘贴碳标签,使得消费者能够直观的了解日常消费行为对环境的影响,从而加深消费者的低碳意识,有利于推动消费者消费观念的改变。

4.建立碳积分体系。商家可以建立碳积分体系来增加消费者重复进行低碳消费的欲望,促进低碳商品的销售,从而增加商家的利润。

第一,碳积分和碳积分卡。商家应建立碳积分体系,消费者凭有效的身份信息办理碳积分卡,商家为消费者建立其专属碳积分账户。当消费者发生低碳消费行为时(如购买低碳商品、废弃物回收、二手商品寄售与交换等),商家可以为消费者进行碳积分。碳积分可累计、可消费,消费者可以用其账户中累计的碳积分兑换相应的低碳商品,形成一个低碳消费循环。

第二,碳积分信息平台。商家可以运用网络信息等技术,构建碳积分信息平台,使消费者能通过网络上的碳积分信息化平台查询其碳积分的累计和使用情况,使碳积分的累积与消费更加透明化,以此增强消费者对碳积分的信任度。

5.设立回收与处置机制。废弃物中可能含有对商家有用的资源,废弃物处置不当不仅会造成这些资源的浪费,而且还会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商家可以设立回收与处置机制,一方面运用专业方法对废弃物进行处置,找到可利用的部分进行再利用,换取一定的经济利益,节约社会资源;另一方面可通过该机制带动循环消费的发展,减少碳排放量,履行商家的社会责任。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