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毅
摘 要:当前社会道德滑坡甚至缺失现象日益严重,能否建构现代德育认同模式,增强德育实效,是全面落实以德治国方针的具体体现,是推动和谐社会主义建设的必然要求,对弘扬文明风尚,加强社会道德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建构了由知识灌输、介体支持和自律创新三个环节衔接组成的现代道德认同模式,具有新型、高效的特点,能够推广应用在德育的研究和实践过程。
关键词:德育认同模式;知识灌输;介体支持;自律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9-0260-03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德育是育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条件。德育能否被受教育者认同,直接决定其质量和水平。德育认同模式就是在德育过程中为使施教者与受教育者的德育价值认同取得一致而建构的能够反复适用的标准和路径。建构并研究现代德育认同模式,对提高德育认同度,拓展德育途径,增强德育实效,促进人才培养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现代道德认同模式应通过知识灌输、介体支持和自律创新等三个环节来进行建构,循环往复,将使德育获得高度认同。
一、知识灌输是建构现代道德认同模式的首要步骤
本文谈的“知识”是指德育理论和道德规范,“知识灌输”指的是通过教育者讲授德育理论、宣传道德规范。我国传统德育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将道德规范通过”灌输”的方式使受教育者实现既真心接受又体现在言行上,实现道德的内化、提升、弘扬、传承。很多学者将传统德育模式称之为“灌输式”或“说教式”德育[1]。
“灌输式”的德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需求的多样化,价值理念的多元化的需求。“灌输”似乎成为“假大空”的苍白说教,很多学者认为“灌输”抹杀了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似乎将“灌输式”德育作为当今社会道德滑坡的罪魁祸首[2]。然而,新的德育模式并不是完全摒弃“灌输”式德育模式。建构现代德育认同模式,“灌输”依然是逻辑起点。其实,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并推进国家政权的建立,都离不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灌输”。
认知是德育的第一步,德育的首要环节就是让受教育者知道道德的含义、道德的意义及作用、道德养成和提升的方式方法。这是德育的根本基础,对实现道德规范认同感,信仰道德规范,内化为自身的道德行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德育的这些基本理论和规范是需要告知、讲授、宣传的,因此说德育需要“灌输”。
当前“灌输式”德育模式并未取得人们所期望的效果,是由于德育知识的灌输渐渐流于形式,受教育者“视而不见、充耳不闻”甚至知行“双重标准”,这都要求我们对德育理念和模式进行反思和改革。社会现代化必然要求德育现代化。
从个体本位的角度,我们可以承认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有着与众不同的特性,因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认识和价值选择,且应该获得承认和尊重。当然,还有一个必然的前提条件,那就是这种需求、价值观是科学的、合情合理的、符合社会发展潮流的。然而,达到这种理想且自然的状态,离不开德育知识和德育规范的“灌输”。这是给予受教育者一个道德评价的基本标准。
二、介体支持是建构现代道德认同模式的重要保障
要实现道德认同,需在知识灌输的基础上,获得介体支持,一方面应对受教育者积极关注,并引导其参与体验德育过程。
(一)积极关注
积极关注(positive regard)在罗杰斯早期的文章中被称为“无条件积极关注”(unconditional positive regard)。也有人称之为正向关注或积极关怀。意思是指咨询者以积极的态度看待来访者,对来访者的言语和行为的积极面、光明面或长处给予有选择的关注,利用其自身的积极因素促使来访者发生积极变化。受教育者的主动选择是建构德育认同模式的关键。社会整体的道德水平源于个体的道德水平,如何使个体的选择与社会的道德要求尽可能达到一致,就需要施教者对受教育者积极关注。建构现代德育认同模式同样需要吸收“积极关注”的合理内核作为其逻辑中介[3]。
第一,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的态度应该乐观、积极,愿意相信每位受教育者都是乐观向上的,都希望自己能够提升德行和修养。这就是积极关注的前提。道德认同就是个体对社会道德体系中诸多规范的认可程度和接受程度。德育认同是“教”、“学”双方相互作用的互动过程,如果教授者一开始就对受教育者缺乏信心,则在教授或灌输环节容易应付、缺少责任心,影响德育认可的效果。
第二,要尊重受教育者,重视其价值、尊严和个性特征。德育过程中,要客观面对受教育者的实际情况,注意发现其内在潜能和价值,及时对受教育者展现出的正能量、正面价值给予认可和鼓励。这是帮助“教”“学”双方相互信任、增进交流,营造良好氛围的有效措施,同时也更能促进受教育者学习、提升自身德行修养的热情和主动性。
第三,教育者要做好受教育者接受能力有强有弱的客观现实。充分发挥积极关注在价值观念多样化和德育个性化方面的作用,对不同的受教育者采用恰当的、灵活的教育方式和评价机制,不生搬硬套,不循规蹈矩,坚持以人为本,帮助受教育者逐渐了解自己的德行潜能并使之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积极关注既体现了对社会道德规范的坚持,也体现了对个体道德认知力的充分尊重,有助于二者的辩证统一。社会道德要求和规范决定了德育的放心和目标,个体道德认知力的差别则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且使德育更符合实际。
(二)参与体验
道德围绕生活,道德的根本目标既为着生活,生活本身就包括了生活的目的、过程和内容,生活这个过程也是完成并实现道德理想的过程,道德融汇在生活之中,且“围绕生活而展开,为着生活”[5]。哲学家弗洛姆在《占有与生存》一书中指出:“课堂上的道德内容并没有融为他们自己思想的组成部分,也谈不上丰富和扩展他们的思想,甚至在学生的心湖中不泛一丝涟漪”[6]。把德育过程限制于学校的课堂之内是不能取得实效的,它表现出明显的理论知识和社会实践的脱节。endprint
理论联系实际是任何一门学科领域都无法避开的方法论原则,德育也不能例外。更重要的是,德育本身就是一种实践,个体德性的养成不仅体现在对德育理论知识把握得深刻和准确程度,而且体现在个体行为之中。“知行统一”是中国传统德育思想的精髓,它要求受教育者不仅知更在于行。在受教育者获得了德育理论知识之后,通过积极关注使受教育者萌生了内化于心的意志需求,参与体验就成为德育认同模式链条中“行”的环节。参与体检的含义就是教育者通过一定的方式将德育知识融入生活情境之中,让受教育者在参与该生活情境的过程中接收德育信息、体会德育的合理性,接受并转化为德育规范和形式准则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教育者的影响。在个体社会化的过程中将会经常面临矛盾与冲突,教育者要及时引导,帮助受教育者实现道德认同。现实中,“知而不行”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教育者没能在参与体验环节对受教育者产生积极影响。这个影响与受教育者形成道德能力的形成至关重要。需要指明的是,这里的积极影响通过隐形方式对受教育者的感官、情感、直觉等产生冲击,是潜移默化的,有股像榜样示范作用一样的熏陶感染的力量作用在受教育者的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环节。
二是德育知识的内化。德育认同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参与体验是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内化已经获取的德育知识是其重点。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积极影响和教育者所选用的方式方法影响德育知识内化的效果。常用的方式主要有社会角色体验、共情体验、换位体验等等。
社会角色体验就是通过让受教育者亲自参与角色期待、角色领悟、角色实践环节,认识到社会中不同的角色有着不同的权利、责任和义务和需要遵守的行为规范。从而,使受教育者体会到各种社会角色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实现道德养成。共情体验则是通过扮演他人的社会角色,达到体会他人所处的立场、内心感受,进而接受并理解他人行为的道德意义的方式。换位思考是处理社会活动的一种常规思维模式。换位体验是换位思考的延伸,是在社会生活中引导受教育者暂时扮演他人的社会角色,从他人的立场参与社会活动的一种自我体验,以达到培养换位思考的能力,影响个体的道德认同。
三、自律创新是构建现代道德认同模式的关键环节
自律创新是德育认同模式的逻辑终结,也应该成为德育追求的目标。它包含两个层次:即道德自律和道德创新。
道德自律是德育应该达到的低层次目标,就是受教育者在德育理论指导下,认同社会道德准则,自愿、自觉践行道德规范的社会活动。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7]。道德作为维护社会秩序、推动社会发展的基本手段,主要依靠内心信念和社会舆论来维系。内心信念就是个体的自律意识,而社会舆论则是体现了外界的监督和约束,我们可以称之为“他律”。可是,通过“社会舆论”约束个体的“不道德”是需要以个体存在内心道德信念为前提的,对于没有道德信念的人来说“社会舆论”的约束作用微不足道。所以,自道德产生之初就体现了自我约束的核心内涵,抛开自律精神的道德规范就演变成了制度或法律。自律是德育评价的最基本标准,也是德育认同首要达到的目标。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8]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显著特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是时代要求。创新的基本内涵是“突破”,是标新立异、破旧立新,可是,创新似乎对德育产生了“双重效应”,一方面德育同样需要创新以适应社会需要、促进社会发展,另一方面创新所倡导的“突破”理念又“消化”了个体的社会道德责任感,当社会个体以“突破陈规”的借口为自己的不道德行为进行“合理化”辩解时,德育就陷入了迷途。创新对于德育而言究竟是无奈还是契机?我们又如何能够在创新时代做到德育认同?
当我们对这个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时,所有的一切都回到了原点。德育培养的是“循规蹈矩”的道德规范服从者还是具有独立精神的道德信仰者?如果社会需要的是绝对服从的道德傀儡,那么德育的确与时代的创新要求存在悖论;如果社会需要的是个体独立的道德信仰者,德育则需要让受教育者学会选择。众所周知,网络不道德已经成为突出的社会问题,当我们普遍认为是网络普及导致道德问题并致力于健全网络道德约束机制的时候,其实我们更应该感激,因为网络折射的道德问题反映了德育认同所欠缺的东西。有人认为传统德育注重灌输、强调服从,促使受教育者借助网络表达叛逆,这种观点确实描述了一种社会现象。更深层次的意义在于,网络不道德者不仅仅是在表达叛逆和不满,更多的是他们欠缺道德能力,因为不知道什么是道德什么是不道德,所以网络行为“随心所欲”也是顺理成章。
生活中存在这样一些现象:那些不道德行为者甚至触犯了法律的犯罪者,并不是他们不知道道德要求及法律规范,他们之所以无视道德与法律的存在是因为不具备理解道德及法律问题的能力。我们呼吁社会道德应该尊重个人的需要和选择,但是,社会个体首先要知道自己的道德需要是什么、如何去选择?否则就会导致权利滥用。德育认同中的创新就是要使受教育获得精神独立、学会道德选择。
柯尔伯格在道德发展的研究中提出了道德能力六阶段的观点,他认为个体随着年龄的发展道德能力也会依次发展,但并不是每一个随着年龄的增长最终都能够达到较高的阶段,实现完美的道德人格。社会个体的道德能力最终达到何种水平,还要受到社会环境和文化的影响,那么,德育也就成为发展道德能力和形成道德人格的社会环境和文化因素之一。
德育本是倡导、传达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积极向上的价值维度,创新不是刻意去打破既定的道德规范,而是对自身道德能力的超越,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
以德育知识灌输为起点,经过积极关注、参与体验的环节达到自律创新构成德育认同的逻辑循环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各部分之间相互支撑、相互渗透又有所侧重。
——————————
参考文献:
〔1〕李永光.对学校德育困境的理性思考及对策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07.
〔2〕夏俊丽,胡晓莺.从传统高校德育模式走向网络时代高校德育模式[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6,7(1):5-8.
〔3〕吴云.道德学习的伦理学思考[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7(03):107-110.
〔4〕金生鈜.个人自主性与公民的德性教育[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1(1):8-13.
〔5〕弗洛姆.占有或生存[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社,1989.37.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119.
〔7〕江泽民.江泽民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12.
〔8〕张艳.构建实践体认化的大学德育体系[J].文教资料,2006(14):46-48.
(责任编辑 张海鹏)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