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

2014-10-22 21:47马万竹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44期
关键词:国有资产管理高等学校对策

摘要:2006年国家财政部关于《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正式颁布施行,标志着我国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有了最高的管理准则、法律依据和规范化的操作方法。但是近几年来,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国家对高校投入的增加,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规模也随之扩张,给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本文结合高等学校国有资产管理的特点,分析了高等学校国有资产管理的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高等学校;国有资产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4-0015-03

一、引言

为进一步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维护资产的安全与完整,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国有资产,提高资产营运效益,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保证和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江苏省教育厅根据财政部《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第36号令)、《江苏省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苏财规〔2010〕22号)、《江苏省省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使用管理暂行办法》(苏财规〔2011〕1号)、《江苏省省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收益管理暂行办法》(苏财规〔2011〕2号)和《江苏省省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管理暂行办法》(苏财规〔2011〕27号)等有关规定,江苏省教育厅于2011年制定了《江苏省省属高等学校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办法”中明确规定,江苏省高等学校对资产进行资产清查、资产统计等工作有了规范化的具体执行方法,高校对自身资产的管理也更具有了可操作性。本文作者根据多年来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经验,结合高等学校国有管理管理的特点,分析了高等学校国有资产管理的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二、高等学校国有资产管理的特点

高等学校的国有资产是保证其科研、生产、教学、后勤等工作顺利进行的必不可少的物质前提。根据以前的分类,高校资产属于非经营性的资产,其首要的作用是为了保证科技事业与高校教育的正常发展,是为了满足高校完成国家下达的科研任务与教学要求而存在的。高校属于事业单位,不同于企业,并不开展产品的生产、流通等活动,它主要是开展教学和科研类工作。从国民经济的范畴考虑,高校归属的范围并不是物质资料生产流通领域。它不像企业一样为社会创造财富。而是通过耗费大量的物质财富才能产生社会效益,教育事业才能得到很好发展,全民的文化素质、道德修养才能得以提高,科技水平才能进步,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才能很好推动。高校使用、占有国有资产的性质与企业不同,还在于高校使用、占有的国有资产大多属于非经营性的国有资产类。但是社会不断地发展,伴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高校的国有资产不断增多,现在很多高校的相当一部分资产已经逐渐开始具有了经营性资产的特点。尤其是在国家财政经费支出方向多,很难百分之百地满足教育事业发展的情况下,各个高校集思广益,为了多元化筹集办学经费,效仿企业以市场为先导,将高校的部分处于闲置状况的资产用于经营,同时部分高校下属的校办工厂等企业通过多年的自我积累与发展也逐步形成了高校所属的经营性国有资产。

三、高等学校国有资产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高校对国有资产的定义不清、产权不明,以致造成流失。高校要对国有资产进行合理有效的管理,达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良性发展的目的,首先要界定清楚哪些属于国有资产的管理范围。当前各高校的资产组成结构多元化,既有国家财政的直接拨款,也有社会多渠道的资金来源,更有一部分自己创收的经营性投资收入,这就决定了对属于高校的国有资产部分必须明确定义,理清产权,防止因为资产性质的不清,导致本属于国有的资产无形中流失。尤其表现在高校兴办的众多的第三产业和对后勤社会化的改革过程中,因为缺乏明确界定学校与企业双方的产权,造成企业绞尽脑汁地争取更多的资产,致使高校国有资产受到严重侵烛。究其原因就是高校对国有资产的概念定义不清,产权归属不明导致的典型问题。

2.高校资产无形流失和浪费严重。当前各高校的资产管理依然采取行政管理模式,具体管理方法是账本与实物相符的行政管理方式。导致资产的使用权与所有权容易产生混淆,如:个人将学校分配给其使用的国有资产占为己有,对资产不讲循环,不讲使用率,以实物占有为主要目的。除少量价值较高的贵重、精密仪器设备在管理上实行校内资源共享外,大部分教学器具、办公用品、实验设备等都由学校各个部门各自所有、各自管理,学校并没有设立统一管理部门统一调拨使用。该种管理模式的弊端明显,占有该资产的相关部门不愿意将设备拿出来供全校共享,担心别人损坏该设备或者为了本部门可以随时使用方便等,导致这些部门占有的资产使用率不高,同时也造成各部门间资产重复购买。使用率不高容易使这些设备自然损坏,没有发挥应有的使用价值就已经因科技的发展而被淘汰,国有资产没有充分发挥其应有的效益,造成国有资产的极大浪费。而其他部门即使工作需要也无法使用该设备,只能重复购置设备,造成资产的严重浪费。同时,封闭式的资产管理模式,导致校内各部门之间资产无法流通使用,不能对资产进行统筹调配使用。学校资产管理部门因为权属的问题,对该现象无法干涉,或者即使有权管理,也因为资产管理信息的不畅通,导致对资产的管理调配无法进行。还比如有些部门擅自转换国有资产经营性质,擅自将非经营性资产转为经营性资产使用,用以提高本部门福利待遇的违规现象也时有发生。

3.对资产的监管制度不够健全。当前高校由各个部门分类管理各项资产的模式,从设置上看,虽然学校各个部门对资产的管理分工明确,使各项国有资产掌控有序,但其实并没有统一的综合性、专门性的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致使资产的管理混乱无序。比如由财务处对资产进行价值记录核算,由教务处对教学仪器设备管理,由房产科对学校教学楼和教职工宿舍以及学生宿舍进行管理,由图书馆对学校的各类图书、档案等进行管理,由后勤集团负责学校有形资产的管理等。以上模式的弊端就在于各部门之间并不能交流信息,也没有统一的领导机构,导致资产管理没有长远规划,账目资产与学校实际资产差距较大等。尤其是学校资产性质的转换没有统一机构监管,违规现象比较严重。同时由于没有统一的监管机关,管理机构分别管理各自的资产,即使发生了违规情况,也无法对具体的责任人划分清楚其应当承担的责任,缺少追责机制。另外虽然有的学校制定了各项资产管理的规章制度,却并没有严格执行,无法起到相应的监管作用。上述种种管理上的漏洞,导致高校国有资产流失严重,各高校实际对本单位到底有多少国有资产并不能百分之百地记载在册,资产处置随意,帐外资产较多。endprint

4.非流动资产的管理混乱,监管不到位。非流动资产,即固定资产,由于历史的原因,是国家长期以来无偿供给高校教学所需要的固定资产。由此导致高校不重视固定资产的经济性和使用效率。部分学校仅仅着眼于本单位的利益,对固定资产的投入只考虑本单位的使用方便,缺乏对固定资产经济性和使用率的考量。对某些非国有投资的资产未登记造册,致使学校资产管理混乱,账目不清。高校往往只对固定资产的投入比较重视,但对固定资产如何提高使用率,资源最大化使用以及资源的经济性等问题则考虑得不多。许多高校的固定资产的购置缺乏合理性和统筹规划,造成各部门之间重复购置现象严重,互相争要经费等问题时常发生。同时在学校建设投资上不计成本,重复建设,资产闲置率高,往往新投入的固定资产根本没有使用,或者使用效率极低,造成极大的国有资产浪费。

5.高校资产报废处置程序上的不足之处。高校的资产管理工作是一个系统的工作程序,不仅要有资产的投入,也要有正常的资产报废。不能为了满足教学评估的需要或者应对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检查,将单位的账目数据美化,在资产账目上只有增加,没有减少。当下高校的资产管理工作必须转变思路,急需建立完善的资产管理体系。设立对资产统一管理登记的机构是必不可少的。同时用制度保证各项资产管理的良好运行,加强对资产管理人员的培训。建立科学可行的高校资产报废处置制度,是保证高校资产账目真实可信,高校资产良性发展的重要前提,使管理者可以及时掌握资产的状态,补充需要更新的设备,保证学校教学和科研的正常进行。

四、高等学校国有资产管理的对策探讨

1.做好校内资产的清资核查工作。学校通过开展全面清产核资,可以真正做到摸清家底,核实资产的占有及使用情况,明确重大问题的责任归属,将资产的损失降到最低。开展全校性的清产核资工作是非常烦琐的任务,需要资产管理人员扎扎实实地推行,坚决不走过场,一查到底。学校的资产在使用过程中,由于人为因素或客观原因,学校的资产账实不符的现象时有发生。为确保学校资产的安全、完整,在年终结账后,必须对全校的资产进行彻头彻尾的清点。无论其资产的价值是大是小,状态是新是旧,是账内还是账外,都要纳入清查盘点的范围,查清来龙去脉,做到账、卡、物清楚。对盘盈、盘亏的财产汇总形成报告表,并彻查盘盈、盘亏的原因,明确责任人;对盘盈盘亏的资产,一经查明原因后,按照相关制度落实赔偿处罚等责任,并编制盘盈、盘亏账册,经资产管理部门审核同意后报学校领导批准。资产管理部门与财务处均应根据盘盈、盘亏情况作账务处理,最终保证财务账和国资账一致。

2.完善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高校要增强全员参与和重视资产管理的意识和行动,使资产管理上升到与经费管理一样的地位,将资产管理纳入日常财务管理工作范畴,接受财务部门的统一管理,建立“统一领导、归口管理、使用到人、分级负责”的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完善组织机构和职责体系,将资产归口管理职责纳入学校财经领导小组职责,实现财务管理和资产管理的密切联系。学校财务部门:代表学校行使国有资产价值管理和预算管理,共同参与绩效管理,进行资产配置预算控制和执行监管,加强资产账账核对和账实核查,像盘点货币资金和核对往来账款一样加强资产账账和账实清查工作;审核经资产归口部门审批后的资产配置预算是否超支,是否重复配置,提出的绩效目标是否符合学校整体发展,是否具有可行性。学校资产归口管理部门是行使资产管理的职能部门,包括资产经营公司等,代表学校整体利益,负责资产的日常监管,包括资产配置预算细化审核,资产釆购,资产使用过程的绩效考评,资产定期盘点,资产维护保养,资产增减变动手续办理以及资产共享管理等工作。

3.完善以资产配置预算审核为中心的资产配置控制。首先,财政教育主管部门要强持以资产存量统计和资产增量预算投入审核为突破口,加强财务决算中的资产存量统计和资产配置预算审核,合理确定部门预算和专项预算经费投入中的资产配置预算,从经费投入源头就加强控制防止重复购置、高标准购置问题,消除专项经费投入在优化资产配置中的弊端。其次,完善财政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内部资产配置预算审核的职责分工和流程。确立财政部门、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学校财务部门、学校资产归口部门和资产使用部门间的审核职责,各单位不论什么经费投入来源,在编报资产配置预算时,财政部门要获得教育主管部门的审核认可,学校在上报资产配置预算时要充分征求资产归口管理部门和使用部门的意见,做到信息通、情况明、配置合理。

4.实行资产管理与绩效管理相结合的政策。改革现行资产会计核算制度,建立以资产折旧为表现的价值补偿和绩效考核制度,细化资产用途,细化资产使用部门,推行固定资产折旧制度,通过固定资产折旧的计算,一方面可定期考核校内不同部门、不同学科以及教学、科研等方面的资产消耗额,真实准确反映学校资产的实际价值,反映高校未来需要更新改造的经费投入情况,实现资产配置和利用效果最大化。另一方面也可以促进各单位重视本单位资产的使用,重视资产占用情况,促进资产使用部门不仅关注资产的使用价值,更关注资产的使用绩效。

5.落实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相结合的政策。财政教育主管部门应立足资产清查成果,结合每年的财务决算上报、部门预决算审计以及资产报废处置审批等,加强资产的外部监督。加强高校会计基础工作检查和考核,将资产管理纳入会计基础工作考核范围,增强财务在资产管理中的作用,建立财务部门定期进行资产盘点制度。

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高等学校的规模越来越大,所拥有的国有资产也越来越多,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也越来越重要。目前的各种规章制度基本上是健全的,但是国有资产的管理涉及国家财务会计制度、相关的法律法规等多方面的专业知识,对其进行有效管理,也需要有关部门一定要严格按照规章制度,不断与时俱进,只有这样,才能开展好这项工作。

参考文献:

[1]陈康.高校国有资产良性管理的问题及对策[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

[2]许青云.高校国有资产管理问题探析[J].当代经济,2008,(1).

[3]何志勤.我国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7.

[4]李小红,叶靖.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探讨[J].财会通讯(理财版),2008,(9).

[5]曹长春.新时期高校资产管理模式与运行机制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4.

[6]葛传勇.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现状与改革思路浅探[J].经济师,2005,(10).

[7]吴敬琏.论中国改革的市场经济方向[J].中国市场,2010,(11).

作者简介:马万竹(1962-),女(汉族),江苏南京人,大学专科学历,从事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现任南京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实验中心秘书(正科职)。endprint

猜你喜欢
国有资产管理高等学校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浅谈行政事业单位在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新形势下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实践探索
浅谈高校宿舍管理与宿舍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