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审慎管理下银行的发展与对策

2014-10-22 08:50贾春阳
中国经贸 2014年15期

贾春阳

【摘 要】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宏观审慎管理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引起了学术界和政策制定者的广泛讨论、研究,本文在阐述宏观审慎管理概念提出的背景下,给出了宏观审慎管理应有之义以及宏观审慎管理关注的焦点——金融体系顺周期性。在详细梳理国内外关于金融体系顺周期理论的基础上,做出了金融体系顺周期性的综述,并给出了宏观审慎管理框架下逆周期政策工具及其实现途径。

【关键词】 宏观审慎管理;顺周期性;逆周期政策

一、宏观审慎管理提出的背景、含义

传统的微观审慎监管着眼于单个金融机构的稳健运行。然而,近30多年来,金融全球化发展使得金融体系内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金融产品内在的关联性和依赖度不断加强,金融产品的同质化程度严重,导致金融体系内风险传染性也大大增加。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前,全球各主要经济体和国际组织普遍处于低通胀、高增长的良好状态,各金融机构微观审慎指标也处于良好状态,但在复杂的金融创新推动下,长期积聚的系统性风险从美国的次贷市场集中爆发。在对危机形成原因进行深刻反思后,认识到,当前的金融监管体制存在严重的缺陷和不足,只关注单个金融机构的微观审慎管理理念,不能有效的防范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基于这样的现实背景,国际金融监管理念发生了重大的调整,加强宏观审慎管理成为各主要经济体金融监管的主要发展趋势。

二、银行顺周期性理论研究综述

1.银行顺周期内生性因素

关于银行顺周期性内生机理研究,(史建平等,2011)提出,根据“合成谬误”和“羊群效应”理论,金融机构会拥有相同或相似的资产类型,金融机构的同质化经营带来高度相关的风险敞口。金融机构的微观审慎性行为,如果成为金融机构的一致行动,在宏观层面可能影响到整个金融系统的稳定。(杨军华,2011;陈华等,2011)认为,银行融资成本和融资渠道、银行对风险的评估、银行的信贷决策都是顺周期性的,这些顺周期行为与实体经济相互作用,放大了经济波动。银行融资方面,在经济上行期,银行经营状况好,盈利水平高,市场投资者往往对银行的未来作出乐观判断,会增加对银行的投资,同时,银行筹集资本的风险溢价也较低,为所需资本支付的成本也相对较低。在广阔的融资渠道和较低的融资成本条件下,大量的流动性进入银行,为银行作出扩张的信贷决策提供了支持。

2.银行顺周期外部因素

监管资本的风险计量方法具有顺周期性

1998 年启动新资本协议的制定工作时,资本监管产生的顺周期性就引起了理论和实务界的广泛关注和争论,(FSA,2009),(Panetta et al., 2009)认为,银行资本的顺周期性波动与风险敏感性具有正相关关系。国内学者对资本监管的顺周期性的研究成果也较多。(温信祥,2006)对资本监管所带来的顺周期性问题进行了研究;(孙天琦和张观华,2008)对资本监管的顺周期性做了一个较为全面的文献综述;(巴曙松和刘海博,2009)从银行业的风险管理、风险监控视角对信贷顺周期性进行说明;(李文泓,2009)监管资本的顺周期性主要源于内部评价法所采用的各种风险因素与经济周期变化的高度相关性,以及采用标准法时评级机构对金融机构的外部信用评价的顺周期性。

三、宏观审慎管理框架下逆周期政策工具及其实现途径

考虑我国金融体系发展情况,逆周期政策工具实现途径:

1.提高资本质量

在微观审慎框架下,一级资本中关于资本监管的要求,普通股和优先股能同等满足要求。从宏观审慎监管的视角看,要更多地关注金融机构吸收损失的能力,本次金融危机表明,吸收风险能力最强的是普通股,因此,可以考虑提高普通股在一级资本中的比例,提高普通股在总资本中的比例,降低优先股的比例。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关于最低资本要求是8%,其中普通股充足率及一级资本充足率最小值的上限分阶段提高,普通股充足率最低要求从2%提高到4.5%,一级资本充足率最低要求由4%提高到6%。

2.建立逆周期资本缓冲机制

金融管理部门应持续监测信貸增长,评估信贷是否过度增长并存在导致系统性风险的隐患,基于此制定逆周期缓冲制度。资本缓冲分为两类,一是资本留存缓冲,由普通股组成,比率为银行风险资产的2.5%。二是逆周期资本缓冲,在银行层面,逆周期资本缓冲可作为资本留存缓冲的延伸。在信贷过度增长时计提逆周期资本缓冲,计提比例为0-2.5%。关于信贷过度增长的定量分析,目前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后续需要加强信贷增长水平的测量研究。

3.在杠杆率、流动性等制度安排中引入逆周期因素

此次金融危机期间,金融机构的去杠杆化过程进一步放大了金融体系的脆弱性。鉴于此,巴塞尔Ⅲ引入杠杆率指标作为资本充足率的补充,以弥补风险计量模型风险权重的顺周期性问题。加拿大使用杠杆率指标监管有效地削弱了银行体系的顺周期性。在最低监管资本要求、资本质量、杠杆率之外,流动性短缺也是金融体系脆弱性的一个主要来源。为此,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引入流动性覆盖比率和净稳定融资比率对流动性进行监管。

参考文献:

[1]史建平,高宇.宏观审慎监管理论研究综述.国际金融研究,2011年第8期

[2]杨军华.银行体系的顺周期性和系统性风险.人大复印资料

[3]陈华,刘宁.银行业顺周期形成机理与逆周期监管工具研究.人大复印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