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红芳 梁启文 龙世瑜 许棠 张炜
摘要:介绍了学院的省级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在建过程中,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路,以及实验教学与科研、工程等实际应用结合的方式,最后介绍了具有地方师范院校特色的实验示范中心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教学改革;师范院校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32-0117-02
随着高等学校办学规模增加,大众化教育凸显,迫切需要重新思考高等学校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以及如何培养有竞争力、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1]作为地方师范院校,湛江师范学院“以服务基础教育为主体,同时面向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知识面宽、基础扎实、能力强、素质好、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型中学师资和其它行业高级应用型人才”为发展目标。[2]
随着学校非师范专业迅速发展,对实验教学条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建设,优化教学资源,改善实验教学环境,学校整合了电子科学与技术系、计算机科学系等相关电工电子实验室;在广东省示范中心项目的推动下,湛江师院于2013年8月成功申报省级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项目。在省教育厅支持下,经过湛江师院多年的建设,中心在实验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并初步形成了地方师范院校示范中心的特色。
一、实验教学改革思路
以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观念改革为先导,实验教学体系创新为核心,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为基础,以提高学生实验能力、工程能力、创新能力为目标,构建一套科学的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管理机制,全面推动电子电气教育创新与人才培养。
1.改革实验教学体系
在实验设计上体现多层次、模块化、综合性,构建基础实验平台、课程单元实验平台、课程综合实验平台、专业综合实验平台和创新实验平台,构建适用工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验教学体系。根据各专业的具体实际情况,认真修订各专业的《教学计划》、《实验教学大纲》和《实验指导书》,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比重,逐步减少演示性、操作性及验证性实验,淘汰不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陈旧实验,紧紧围绕教学中心任务,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2.创新实验教学模式和手段
提出电子电气应用型工程人才培养实验教学模式——以工程素质培养为主线的基础课程体系平台和以学科交叉融合为依托的宽口径应用型创新人才的综合训练平台,依托计算机专业和教育技术专业,采用现代教育理念和现代化教学手段,将科研案例、成果及先进的科研方法引入实验教学,使先进的科研、工程项目研究成果成为实验项目不断更新的源泉,以学生为主体加强理论与实践结合,以教师为主导加强应用与科研结合,强调“以生为本”、“创新教育”、“大众化教育”,使学生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得到普遍提升,实现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就业竞争力增强。[3-5]
3.构建新型实验教学平台
根据理论和实验教学体系,重新整合实验室布局和实验教学课程体系,使实验教学资源和实验课程充分优化重组、提高实验资源和教学资源的利用率,逐步推行开放式实验教学与管理。
根据所承担实验任务的不同,分五个层次规划、建设实验室,见图1。
基础性实验平台有电工技术类、电子技术类、电气自动化类和通信工程类实验室,详见图2。
综合性实验平台有单片机实验室、EDA技术实验室、嵌入式系统实验室,EDA实验室还承担相关课程的仿真、DSP技术和虚拟实验。
电工电子实训平台有音响维修技能实训室、电视维修技能实训室、电視原理实验室、电机与电器实验室、电子工艺实训室、维修电工技能实训室,作为电工电子工艺实训、电子产品维修技能实训、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工作场所。
创新研究实验平台有创新实验室、为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及其他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培训基地。
新建通信网络实验室、光电子实验室及物联网实验室:新建实验室是适应电子电气专业学生专业课程和就业的需求,也是教师与学生开展科研创新的需要。
二、实验教学与科研、工程等实际应用结合
学院中心遵循以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和探索精神的培养为核心的实验教学观念,重视实验教学与科研、工程和社会应用实践的结合。[6]
建立电工电子实训实验室,在电工电子实训实验室模拟实际生产控制过程,提高学生对工程实际的认识水平,增强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电子产品维修技能。建立“研究创新实验室”,并配备先进的实验设备。该实验室面向全校师生开放,主要负责培训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为学生的自主创新活动提供物资支持和技术指导以及进行实验教学项目的更新和创新。[7]
在中心组织参加的国家级和省级各类科技竞赛中学生获得的奖项36项,学生制作科技作品与实验教具10多项,领先于地方同类院校。将科研案例、成果及先进的科研方法引入实验教学,增强实践教学的生动性、开阔学生的视野。学生在业余时间参与科研项目的开发和实验室的建设,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8]另外,使先进的科研、工程项目研究成果成为实验项目不断更新的源泉,加强实验教学与生产实际的联系,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9]
三、逐渐形成地方师范院校特色的实验示范中心
1.采用先进的教学理念
强基础、重综合,加强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重视设计方法改革;提倡教学方式由知识传授型向知识发现和知识创造型转变。
2.建立多层次模块化实践教学体系
从学科专业实践教学和工程实训需求出发,建立包含实验教学、工程实训、课程设计和课外科技实践活动在内,覆盖电类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多层次开放式模块化实践教学体系,教学模块可以不断增添,实验项目可以随技术的发展不断更新,成为具有学科专业特色的实践教学套餐。
3.大力推行“双证书”制度
根据电子师范教育的特点,中心大力推行学生“双证书”制度,促进学生职业技能培养。申请建设职业技能鉴定所,经省劳动社会保障局审批,我中心为广东省职业技能鉴定所,教学计划规定学生在校期间必须通过电子维修产品、维修电工工种的职业鉴定,获得中高级电子维修工、维修电工职业资格证书。[10-11]
在应用电子技术教育专业,开设中级(电视、音响)技能和高级技能(电视、音响)电子产品维修工课程,技能训练课程由双师型老师任教,教学采用“实训为主线”模式,注重培养学生工作严谨性、实践“怀疑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构建理论教学为实践操作服务的教学体系,充分体现理论与实践、知识与素质培养相结合,把技术应用能力和基本素质培养贯穿于实践教学全过程,在教学体系上构建有宽度、有厚度、有尖峰的金字塔结构。
4.通识教育与“个性化”培养相结合
为“拔尖”学生创造精英型人才培养环境,积极培养精英型人才和特色人才,中心在开展通识教育的同时,更加注重“拔尖”学生的“个性化”教育,努力为他们提供创新训练环境与条件。目前,中心除建有“电工”、“模电”、“数电”、“信号与系统”、“电气”等基础实验室外,还建有“大学生创新基地”,其中包括“电子工艺训”、“嵌入式系统实验室”以及“EDA实验室”、“单片机实验室等创新训练环境,并配备经验丰富的指导教师。这些实验室主要用于对“拔尖”学生进行“个性化”培养、电子赛事培训以及学生业余科技活动制作。
5.中心实验教学覆盖面广
实验教学中心规模大、实验项目多、受益学生多,不仅针对电子技术、电气技术专业的学生,而且对全校计算机、物理、机电、化学、生物等专业开设了电工电子实验课。作为“全国重点建设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开展职业师资培养培训的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以及电气工程专业的中高级维修电工实训开展了相关的项目培训。每年为校内电子电气等专业学生和校外电工电子专业技术人员开展中高级培训和技能考核认证约380人,服务社会特色鲜明,成果顯著。
四、结束语
作为一所地方师范院校,正确界定符合学校实际和社会需要的人才培养定位,积极探索与之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科学合理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只有不断更新教育理念,落实“以人文本”的素质教育,认真研究社会需求的变化,继续深化中心实践教学改革,才能为社会输送综合素质好、有较强的社会工作能力和良好的工作作风、专业知识和技能扎实及实践工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强的优秀人才,为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苑迅,郭辉,秦昌明.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与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8):1-4.
[2]黄燕霞,张少武,田开坤.示范院校电工电子实验示范中心建设[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7(4):86-88.
[3]杜明辉,叶朝良,刘鹏.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7):130-134.
[4]易昆南,于菲菲.在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24(8):8-10.
[5]田运生,刘维华,王景春.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2):126-129.
[6]沈剑英,黄风立.依托科研项目开发综合性实验的实践与探索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31(3):163-165.
[7]李金昌,林家莲.实践教学与学科竞赛相结合,促进创新人才培养[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11):1-4.
[8]王俊社,张晓明,张建燕.信息类专业大类培养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31(2):143-145.
[9]孙继元,苑广军.工程对象教学法培养创新能力的应用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31(2):21-23.
[10]罗及红.高职学院维修电工考证实践性教学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31(2):140-142.
[11]张静之,刘建华.基于工作过程的高级维修电工电子技术实训模块项目教学法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36(258):52-54.
(责任编辑:刘翠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