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果
摘 要:“文革”手抄本是文化专制年代的特定产物,是当时相互传抄、流传甚广的民间口头文学样式。而以手抄本形式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民间广泛流传的《一双绣花鞋》是在种种特殊的社会背景下,从书面文学逐渐演变成为口头文学,这种情况在以前是很少出现过的。
关键词:口头文学;“文革”;手抄本
一,暗流涌动——“文革”手抄本
十年动乱的“文革”期间,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化现象就是通过地下秘密传抄使大量遭受主流意识形态禁止的文学得以广泛传播,尤其是在“文革”期间颇为盛行的手抄本小说,无疑是那个时代一道最独特而亮丽的风景线。究其原因,无产阶级的这场大革命彻底、干净地消灭了私人的空间和民间语境这种状况完全陷入梅列日科夫斯基所描述的:“写的比发表的有意义,说的比写的有意义,再说到底,没有说出来的比说出来的有意义”。然而现实跟设想总是有差距的,人之所以称为人而区别于其他动物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对精神文化享受的需求,人被压抑的久了,便要寻找突破口以求释放。正如我国民谣所云:鸡不撒尿,自有它的去处。手抄本就产生在压抑黑暗的文化霸权主义的阴霾之中,就像是长在疮疤上的带有毒菌的枝干,不可避免的要受到时代进展和社会变化的影响。
关于对“手抄本”这三个字的解释,可以查找到的确切信息并不多,先看1998年版商务印书馆修订本的《现代汉语词典》,没有收录“手抄本”一词,与之字面比较接近的仅有手本、手记、手写。再查其他比较权威的现代汉语词典里也没有收录“手抄本”一词。俄语中有两个词,一个pykonucb中文意思是手写的稿件;另一个词camo3g意思是地下或自我出版物。或许从这里我们可以找到与“手抄本”一词的词意接近或重合。
“手抄本”的原创者和传抄者以当时社会底层的“知识青年”和城里工厂的青年工人为主体,五六十年代前苏联和中国的反特斗争题材的电影、小说是其创作的基本模式化的叙事结构。当时的“手抄本”大约有数百个版本,其中以《第二次握手》、《梅花党》、《一双绣花鞋》、《少女之心》、《绿色的尸体》、《别墅魔影》、《第一百张美人皮》、《李达之死》、《一缕金黄色的头发》、《远东之花》、《一块手表》、《一个绣花枕头》、《火葬场的秘密》等流传较为广泛,几乎传遍了全国的城乡各地。这其中尤以况浩文创作的《一双绣花鞋》最为出名,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民间广泛流传甚至传播到了国外,可以说是轰动一时。
“文革”期间,许多人之所以冒着生命危险传阅手抄本小说,与当时的社会氛围、大众文化心理以及读者的期待阅读有直接的关系。由于文革时期的文化专制、政治高压和文艺资源的匮乏,许多人开始转向对民间通俗文艺的关注,以解决“阅读饥渴”的问题,因此像《一双绣花鞋》这一类传奇性、娱乐性强的“反特”通俗类小说便较大程度地满足了广大读者的阅读需求和文化想象。
二,老树新花:说不尽的“绣花鞋”
1950年10月10日,毛泽东亲自主持通过了《关于镇压反革命活动的指示》,明确要求“坚决纠正此前的镇反运动中出现的‘宽大无边的偏向,全面贯彻‘镇压与宽大相结合的政策。”以完成彻底清除国内一切反革命分子的历史重任。重庆市从 1950 年第四季度起,到 1951 年上半年先后展开了三次镇压、清除反革命分子的大批捕运动。其中涉及面最广、规模最大的一次是“三·一三”大批捕,一晚上抓了 4000 多人。被誉为文革“地下文学”第一书的中篇小说《一双绣花鞋》的创作灵感即来自于作者况浩文亲身经历的“三·一三”大批捕事件。
《一双绣花鞋》创作缘由是来自于况浩文的一段亲身经历。1951年况浩文当时在重庆西南军政委员会下属的边防保卫处工作,他说:“在一次大逮捕中,我的任务是抓11个反动组织成员,我带着一个班的武警去逮捕。那会儿的电力供给特别糟糕,凌晨四五点钟的时候大街上一片漆黑。我们挨家搜查,我打着电筒,来到一户成员家里。在一切检查完毕后,我突然在穿衣柜底下发现了一双黑底绣花的绣花鞋。也许是光线的作用,我感觉那双绣花鞋动了一下,我当时心跳加速,还以为柜子里藏着人,就冲了进去,才发现是虚惊一场。但那双绣花鞋给我的印象太深刻了,那感觉非常恐惧。后来这个感受也成为小说和剧本的开篇。”这段经历无疑是况浩问日后创作《一双绣花鞋》的最直接推动力。1958年大跃进,全国上下开始了轰轰烈烈的群众创作运动。时任重庆市第二工业局(即后来的化工局)党组秘书的况浩文根据这段难忘记忆连夜奋战,用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创作出了后来引起巨大反响的小说《一双绣花鞋》。
“《一双绣花鞋》主要讲述的是解放前夕,败走台湾的国民党反动派不甘心失败,竟丧心病狂地制定了炸毁山城重庆的‘C—3计划。我公安战士为破获敌人的阴谋,与潜伏在山城的敌特分子斗智斗勇,最终彻底歼灭了特务,保卫了山城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小说的广泛流传,“它给那个物质和精神严重匮乏、饑肠辘辘的年代的人们以莫大的精神享受。”小说一开头就已经包含了很多悬念和惊悚的元素,渲染了恐怖的氛围,给人以神秘感和刺激感。作品中敌我双方高智商斗争的残酷感,更加令人心潮澎湃,热血沸腾。
“文革”手抄本是文化专制年代的特定产物,是当时相互传抄、流传甚广的民间文学样式,然而,几十年后的今天,当年已经泛黄的手抄本拂去历史堆积的尘埃,通过商业制作又重新出现在了人们的面前。人们关于那段特殊历史的记忆再次被拾起,可能这不仅仅只是为了怀念,它不只试图去再现那个时代,也迎合了现代人的审美心理。
参考文献:
[1] 周晓风.20世纪重庆文学史[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9.
[2] 白士弘.暗流——“文革”手抄文存[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
[3] 蒋济永.文本解读与意义生存[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
[4] 张书群.历史重构与文化想象——小说《一双绣花鞋》及其阅读传播史[J].七十年代小说研究,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