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科学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

2014-10-21 20:22徐永琴
教育·综合视线 2014年18期
关键词:洪秀全辛亥革命老农

徐永琴

历史是客观的,历史学却是主观的,是人们对客观历史的科学认识。高中历史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扩大历史知识的范围,深入了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更要让学生学会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重大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汲取历史智慧,增强历史思维能力,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历史观。

因此,历史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主阵地,培养学生科学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笔者在《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的复习教学中做了以下尝试。

引导学生多元认识历史

教学过程中,笔者在总体介绍各种史观后,先运用“对孙中山的评价分别以哪种史观为指导” 的连线题,引导学生形成直观的理解:

面对同一个研究对象,用不同史观进行分析,可得出不一样的认识和结论,学生的思维就会迅速活跃起来。为此,笔者又提供了一些史料和问题(2007年广东省历史高考题29题,有改动):

材料一 长期以来,很多学者将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概括为“两个过程”,即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过程,主张以这一基本线索作为指导中国近代史研究的重要准则。

材料二 近二三十年来,有些学者注重从现代化角度研究中国近代史,认为中国的现代化就是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涉及到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1840年以来中国错综复杂的历史,可以用“从传统到现代”这一思路作解释。

材料三 法国著名史学家雅克·勒高夫《新史学》中认为:“历史不仅是政治史、军事史,还是习俗史;不仅是君主和大人物的历史,而且是所有人的历史。”

問题(1)按照材料一的研究角度来研究中国近代史,可能会对1840年至1911年间的哪些重要事件评价较高?

(2)请按照材料二的研究角度,评价辛亥革命。

(3)材料三又提出了新的研究角度,请按这一新的角度分析辛亥革命的影响。

收集史料的重要性

第一组材料: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把建立一个民主共和国作为最高目标,对清廷采取了一种宽容的态度……以袁世凯为代表的中国实力派,虽然拥有强大的武装力量,但没有凭借武力谋求国家一统或建立一个新王朝,而是表示拥护共和(即使不是真心的,但也能说明民主潮流不能违背)。在革命风暴的冲击下,清政府似乎也明白了民主共和的历史大势,表示赞同共和,宣布退位,而没有做鱼死网破之挣扎,避免了一场大规模内战(从清帝退位诏书中可以读出)。

——李树全《<辛亥革命>备课札记》

由于辛亥革命的巨天威力,一时间国内民主空气仍很浓厚。首先,言论、出版是自由的,办报成为时尚,至1913年,全国报纸达500家。许多报纸以议论时政得失、评说政府官员、监督政府工作为己任。其次结社自由,政党社团如雨后春笋蓬勃兴起,仅1912年间,大小各种政府团体就曾出现300多个,其中在民政部立案的22个。

——安静波《再论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民国初年,全国报纸总数高达500余家,不少报纸以“民主”“民权”“民国”“国民”命名;全国报纸发行总数达4200万份,“读报者虽限于少数人,但报纸发表之意见,有公众的或私人议论,几乎下等之苦力,亦受其宣传”。

——陈玉申《晚清报业史》

第二组材料:

与农夫田父谈于树林之下,语以代议制度之善,及国会选举之不宜草率投票,则皆瞠目而不解,叩其故,则曰:吾人困土匪军队之不暇,何暇及其他。

——1913年2月23日《独立周报》第7期

民国三年,戴季陶遇见一个老农,因戴氏身着日本服装,老农遂问其国籍。戴称“予中华民国人也”。老农“忽作惊状,似绝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 当戴氏告诉老农“你也是中华民国人”时,老农茫然、惶然,连声说:“我非革命党,我非中华民国人。”

——范小方等《戴季陶传》

辛亥革命,从整体上,对乡里社会没有多大的扰动,唯一的例外,就是剪辫子。

——张鸣《辛亥:摇晃的中国》

第一组材料进一步论证了课文的结论:辛亥革命时期,三种主要政治力量虽然矛盾重重,但在“民主共和”问题上达成了一致,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国民参政意识大大提高。

第二组材料却会引发学生对教材结论的质疑:辛亥革命传播民主思想的作用和范围十分有限,辛亥革命似乎并没有根本上改变中国现状。

客观评价史学观点

例如,对洪秀全和太平天国运动,曾国藩在《讨粤匪檄》中认为:“逆贼洪秀全、杨秀清称乱以来……荼毒生灵数百余万,蹂躏州县五千余里,所过之境……一概抢掠罄尽,寸草不留。……此其残忍惨酷,凡有血气者未有闻之而不痛憾者也。……粤匪窃外夷之绪,崇天主之教。……士不能诵孔子之经,而别有所谓耶稣之说、《新约》之书,举中国数千年礼仪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孙中山的评价却截然不同,他在《<太平天国战史>序》中说:“朱元璋、洪秀全各起自布衣,提三尺剑,驱逐异胡,即位于南京。朱明不数年,奄有汉家故土,传世数百,而皇祀弗衰;洪朝不十余年,及身而亡。无知者特唱种种谬说,是朱非洪,是盖以成功论豪杰也。”

两种评价中均蕴含着客观史实:太平天国烧杀掳掠,对中国东南先进省份的经济造成了极大破坏;前期为了尊推上帝为唯一神圣而大力反孔,破坏中国传统文化;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太平天国运动对后来的许多政治力量产生了间接的影响。

但是两者的价值判断截然相反,这主要源于观点持有人的阶级立场和主观意愿,曾国藩称洪秀全、杨秀清等人为“逆贼”,视太平天国运动为“称乱”,尤其是对太平天国运动予以全面否定,虽有一定的史实依据,但更多的是出于其清朝统治阶级的立场;孙中山认为世人“是朱非洪”的观点是“成者为王败者寇”的产物,对洪秀全基本持肯定态度,主要与当时的政治形势有关,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在推翻满清统治这一点上与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不谋而合,肯定太平天国运动对辛亥革命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可以说,评价者的阶级立场、现实的政治形势等对评价者的结论会产生重要影响。此外,评价者的生活经验、知识水平、主观情绪、个人好恶等,也都会影响其史学观点。

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最大限度地排除上述干扰因素,把所评价的人、事、物放到特定的历史语境中,基于史实进行客观评价。

(作者单位:江苏省昆山中学)

猜你喜欢
洪秀全辛亥革命老农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评”一体化课堂设计初探
初中历史教科书中辛亥革命评价的“变”与“不变”
《辛亥革命亲历记》
老农帮马未都劈柴
洪秀全为何承认“下凡”
老农答记者
近代早期先进人士的复兴中国梦之路
老农答记者问
由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中《资政新篇》评价内容引发的思考
洪秀全宗教思想对太平天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