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校开展各项工作的生命线,是教育学生的基本点,但现阶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出现各种各样的失误,思政工作没有引起学校的重视,本文就思政工作现阶段的现状提出改进措施,使学生在学校更好地得到提升,不断完善自己。
关键词:实效性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一、研究背景
思想政治教育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和政治优势,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基础工程,是我们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生命线。高校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职能,是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摇篮,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显得尤为重要。但就现阶段而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没有收到很好的效果。
二、研究现状
(一)实效性概念
所谓实效性,就是实际的效果,表现为实践活动的预期目的与结果之间的张力关系,反映了实践活动的结果对于目的是否实现及实现程度如何,人们对任何实践活动实效性的感知与评判,最直接、最根本的依据是这一实践结果的有效性1。
胡锦涛同志明确指出:“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我们今后的发展,需要各方面的资源,但最重要的是人才资源。”2要求高校做好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工作。现阶段,大学生思想状况总体呈现乐观积极,健康的状态,但也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问题,正确认识并解决这些问题,有利于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
(二)现阶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低的因素
1.偏自我化
据调查,现在的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家里只有一个孩子,父母把所有的爱毫无保留都给了他,这就容易使这类大学生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想法,凡是都只希望满足自己的欲望,要求人人为己,却置别人的需求于度外,不愿为别人做半点牺牲,不关心他人痛痒,表现为自私自利,损人利己。要求所有的人都以他为中心,恨不得让地球都围绕他的意愿转,服从于他。正是受这种思想的影响,导致高校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低。
2.偏功利化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一个人对世界,对人生的基本看法和根本观点,是人们
最重要的精神支柱,具体来讲,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价值观
是指人们对事物有无价值或价值大小的一种认识和评价;人生观是人们对人生的意义和
目的的根本看法和态度。但是,随着社会环境,网络、多元文化的影响,有一部分大学生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认识有一种偏差,凡事往“利”看齐,无利不做。对自己没有利的事情往往表现出不关心,漠视的态度。虽然高校强调政治思想教育的重要性,给学生们灌输的都是积极向上的思想,但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导致高校政治思想教育工作开展的成效较低,实效性低下。
3.偏现实主义化
现实主义是指19世纪起源于法国的一场运动,是指在人类的认知中,我们对物体之理解与感知,与物体独立与我们心灵之外的实际存在是一致的,一般定义为关于现实和实际而排斥理想主义。但随着社会的变迁和环境的变化,现实主义的内涵也发生着变化,现在对现实主义的定义是特指那些不考虑人情世故,凡事都以利害关系为考量的前提,讲求实际,追求自己所要的东西。
政治教育要求我们要有务实意识,务实意识使得大学生的人生设计,能一切从实际出发,不做作,不虚伪,不浮夸,不矫饰,革除了过去那些华而不实的虚假浪漫主义情怀和价值取向3。但大学是无墙的,社会上的人事都可以进出,受目前社会习性的影响,使得大学生在与他人交往时重利轻义,凡事看得很现实。严重影响政治教育工作的时效性。
4.多元文化的不良影响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我国社会的转型,各种文化,各种思潮相互交错,价值观也发生着变化,人正是这些变化的最直接接触者。大学生从高中繁忙紧张的学习跨入到大学,思想还处于迷茫期,如果收到这些文化的不良影响会导致学生道德人格缺失,削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当前正是网络技术迅速发展时期,受到不良网络文化的影响,使得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效甚微。
三、改进方法
(一)严查教育者关
目前,對于高校的政治教育工作者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专业不对口,部分思想教育工作着的思想政治素质不过硬等。这就需要学校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人才引进做出明确的规定,引进的人才需要专业对口,由于学校对引进人才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导致现在给学生上课的思政教师多是半路出家,甚至自己没系统学过思政课程。有的教师虽然学过思政专业,但所讲和所做存在天壤之别,导致学生觉得思政教育可有可无,思政课程纯粹为了充数。对于教育者关,还是需要学校对思政工作者严格把关,也需要思政教育者自己以身示范。
(二)人文关怀受教育者
受教育者正处于高中与大学的转型时期,在这个过渡期存在着一些思想上的迷茫,这就要求思政工作教育者对学生要有三心:耐心,悉心,关心。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人性关怀而不是一味的批评指责,要帮助迷茫、困惑期的学生走出困境,从新树立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性格。
(三)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不断创新
现代大学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工作就是照本宣科,书上写的什么我就讲什么,使得教学课程变得枯燥无味,加之学生本身就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没有多大的兴趣,这就为学生不认真学习思政课程找到好的借口。所以在教学工作中应该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可以通过网络,也可以通过团队讨论等方法不断创新,让学生喜欢上思想政治教育课程。
(四)不断改善周围环境,使思政工作实效性不断提高
环境包括两个方面,社会坏境,家庭环境。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整个大的社会环境也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网络的发达,让整个社会变得公开,透明,言论的自由让人们畅所欲言,正是由于开放的网络和言论的自由,各种形形色色的思想在网络中流传着,大学生正处于迷茫时期,可能会受到这些思想的影响,其辨别能力有限,导致一些不积极的想法开始萌生,这就需要国家甚至一些法律机构加大对网络的监管力度,把一些糟粕的思想扼杀在萌芽中。
家庭环境是人类发展的小环境,如果处理不好也会影响家庭成员的成长。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影响孩子的成长,家庭教育显得格外重要。所以注重家庭教育也是提高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手段之一。
参考文献:
[1]张桐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D].河北:河北大学2012
[2]胡锦涛: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2014/9/22].http://www.gmw.cn/01gmrb/ 2005-01/ 19/content_ 167737.htm
[3]王立人,孟晓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综述[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5:65-68
作者简介:
胡怀翠(1986年-),女,重庆巫溪人,初级,从事学生思想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