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裕明
【摘要】建筑工程管理和控制是整个工程项目管理的核心,加强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及控制措施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就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及控制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现状;控制
1、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分析
1.1建筑工程管理体制不健全
当前,在我国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体制不健全是尤为突出问题之一。对建筑工程进行管理的基本依据就是管理体制,体制不健全,将会使工程在向前推进时困难重重,在很大程度上阻碍工程建设的进行。 健全的建筑工程管理体制要设置功能齐全的项目管理部门和机构,并根据工作的实际需求分别配备数量不等的人员,以足工程管理中各项具体工作的要求。我国的建筑施工企业在推行项目管理体制,逐渐构建了以施工总承包为核心、专业施工企业为基础、劳务作业为框架的项目组织结构。但这种组织结构包含很大的弊端,由于很大部分工程量是由专业技能弱、施工技术良莠不齐的劳务队伍完成,仅有很少专业程度要求很高的工程量是由专业企业完成,这就造成了施工质量参差不齐的现象。还有的施工企业为了省人员开支,大量削减工程管理部门,以及工作人员的数量,这就造成管理部门和人员的残缺, 甚至引发了管理人员不得不身兼数职的现象。由于缺乏健全的管理体制,很多行为无法可依,从而造成管理混乱。所以,法律法规的片面性是导致很多企业无法保质保量的完成建筑工程管理的一个重要因素。
1.2缺少对工程管理的重视,缺乏专门的管理人才
受建筑环境及传统建筑管理理念的影响,很多建筑工程管理人员,对建筑工程的管理还处于一种比较传统的阶段,缺乏系统工程理念和方法。建筑工程管理从人员安排、到用于管理的设备投入等都远远滞后于其它商业、银行业等先进的现代化的管理。 他们错误的認为,过去我们的祖先没有计算机等先进的设备, 他们也照样盖起了房子,计算机管理有没有无关紧要,使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方法与手段较为落后,大多数的设计、施工、监理单位未建立系统的项目管理工作手册和工作程序,缺乏先进的工程项目管理计算机应用软件系统。新形式下的建筑工程涉及了太多领域的事务,繁杂的管理工作如果只靠传统的人事管理是不足以应对的,这时候如果引进信息技术和系统工程管理理念及方法,不仅使建筑事务一目了然,可以少走很多弯路,最重要的是潜在的会节省很多工程成本,使工程建设处于有序建设状态,还会为企业的长期发展做出很多贡献。由于认识的不足,管理人员在起跑线上就已落后于国际水准。
1.3机械设备和操作水平明显落后于国外发达国家水平
随着科技水平的高速发展,建筑行业也会运用很多高科技的器械进行作业,施工过程涉及的工作之间的相关性也越来越大,运转机械作业的工人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这就更需要引进一批有技术才能的工人。在建筑施工阶段工程管理最重要的工作,机械、材料和技术等要素在施工阶段被组织在一起,在这个阶段我国在机械和施工人员两方面存在很大的不足。机械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机械化程度不高,且在建筑施工中很少采用高效的创新机械,缺少技术创新的支持。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对机械的使用不合理,导致机械老化速度加快,在质量和速度方面都降低不少。人员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大部分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不高,并且很多工作人员仅仅在学历上达到要求,实际掌握技能远远不够。有技术的人才不愿意往基层去工作,没有技术的工人又无法胜任高科技的器械操作,缺少高级施工人员以及专业技术优秀的管理人员,管理和施工人员缺少在材料、技术、机械方面的创新。这个矛盾在慢慢调和的过程中,必然会影响建筑工程的高速发展,这是建筑工程管理一直不能得到突飞猛进发展的重要原因。
2.对建筑工程管理的控制措施
2.1 加强政府职能, 完善法律法规
首先,政府应该提高自身职能,用宏观调控的手段来加强工程管理监控。政府应该和国际接轨,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制定相应的规定和措施,保证工程项目管理的科学性、规范性、标准性,使工程项目的整个过程能够透明,符合社会规范,促进建筑工程管理各个环节的合法性。同时,制定相应法规,强制对从业人员进行培训,规定管理范围,对从业人员的专业化进行考核,为工程的施工提供质量上的保障。
其次,改革相关管理机制,剔除其中不合理的结构,建立起更高效的管理系统和机制,借鉴先进国家的经验,在完善领导负责制的基础上,组建起科学、高效的工程管理队伍和专业的施工队伍,在技术和施工上为工程的顺利进行保驾护航。
2.2加强施工质量的控制。首先明确建筑工程项目的目标,经理部依据这个质量目标制定对应的质量验收标准。要加强对建筑工程材料的监管力度,甲方和乙方都要按照相关的规定和工程的实际要求去采购材料,并严格执行材料的验收制度。必须确保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质量。由于主体结构的质量不仅仅关系到建筑工程的使用性能,还与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息息相关,因此要十分重视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施工质量。此外,还要保证建筑工程的装饰质量。在建筑工程的装饰过程中,要采取各种措施避免质量通病的出现,做好每一个细节。例如地下室、卫生间等人们不经常去的地方,都是十分重要的部位,易发生质量问题,因此这些地方是施工的难点和检查的重点。项目部还应该加强对这方面的工作的重视。要大力推广应用新技术以及新材料。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型材料和技术不断的出现,施工企业要及时的把这些新型材料和技术应用到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去,同时也要加大培训力度,切实有效的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相关人员的综合素质,还要对施工管理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以提高其管理水平。
2.3制定进度管理与措施
建筑项目进度管理总目标是依据建筑项目总进度计划确定的。然后对建筑项目进度控制总目标进行层层分解,形成实施进度控制、相互制约的目标体系。建筑项目进度管理的措施主要有组织措施、技术措施、合同措施、经济措施和管理信息措施等。
( 1) 组织措施。主要是指落实各级进度控制的人员、具体任务和工作责任,建立进度控制的组织系统; 按照建筑项目的结构、施工阶段或合同结构的层次进行项目分解确定其各分进度控制的工期目标,建立进度控制的工期目标体系; 建立进度控制的工作制度,如定期检查的时间、方法,召开协调会议的时间、参加人员等,并对影响施工实际进度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和预测,制定调整施工实际进度的组织措施。
( 2) 技术措施。主要是指应尽可能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方法和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保证进度目标的实现; 落实施工方案,在发生问题时,能适时调整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加快施工进度。
( 3) 合同措施。是指以合同形式保证工期进度的实现,即保持总进度控制目标与合同总工期相一致; 分包合同的工期与总包合同的工期相一致; 供货、供电、运输、构件加工等合同规定的提供服务时间与有关的进度控制目标一致。
结束语
建筑工程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工程的优劣,在竞争激烈的当今社会,通过合理和先进的工程管理,可以使企业掌握优势,在激烈的竞争之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李祝江. 浅谈建筑工程管理现状和控制措施 [J]. 科技风.2011(10).
[2]王自成. 关于建筑工程管理的分析 [J]. 中华民居. 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