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伟
摘要:自1988年中国加入世界数据中心(WDC)以来,中国的数据中心建设有了长足的发展,建设规模也越来越大。由于数据中心是一个对物理环境要求相对比较严格且稳定的空间,诸如对温湿度、洁净度、抗静电、防火、防水、防鼠、防虫害等方面的要求,几乎每个数据中心都是一以贯之。但这是否意味着数据中心行业的室内设计无需创新,一套设计模板可放之四海而皆准?
基于上述背景,本文从学科的角度论述了室内设计在数据中心建设中的角色定位和存在问题,重申数据中心领域室内设计的重要作用,增强从事数据中心建设同行们的信心,为数据中心行业的健康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数据中心;角色定位;“为机器服务”
一、基本概念
1、数据中心
根据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定义,数据中心是指“以外包方式让许多网上公司存放它们设备(主要是网站)或数据的地方,是场地出租概念在因特网领域的延伸。”
维基百科给出的定义是:“数据中心是一整套复杂的设施。它不仅仅包括计算机系统和其它与之配套的设备(例如通信和存储系统),还包含冗余的数据通信连接、环境控制设备、监控设备以及各种安全装置。”
谷歌在其发布的《The Data center as a Computer》一书中,将数据中心解释为“多功能的建筑物,能容纳多个服务器以及通信设备。这些设备被放置在一起是因为它们具有相同的对环境的要求以及物理安全上的需求,并且这样放置便于维护”,而“并不仅仅是一些服务器的集合”。
以上三种表述分别从场地出租概念、设施和物理环境三种不同角度论述,都较为权威。以系统论的观点来分析数据中心的概念,笔者更倾向于第三种解释,即数据中心是集建筑、装修、电气、空调、消防、给排水、综合布线等多个专业技术于一体的,多學科交叉、多专业综合、多部门协作的系统性工作。数据中心建设的目标就是一座多功能的建筑物,它突破了设备或设施的集合体的概念,可以理解为对建筑空间的物理环境有特殊要求的一类建筑工程。
2、角色定位
“角色定位”这一说法来自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英文是Role Definition。
角色定位是HR管理的最高境界,是指在一定的系统环境下(包括时间),在一
个组合中拥有相对的不可代替性的定位,就是角色定位。本文特指室内设计在数据中心项目生命周期中的角色定位。
二、数据中心行业室内设计的特点
本文着重探讨数据中心领域的室内设计。有一点需要强调,即“以人为本”是室内设计实现社会功能的基石。
1、“为机器服务”
数据中心行业的室内设计从属于室内设计的范畴,但不同于一般意义的室内设计。应该说,它属于室内设计领域的“小众”,有其特殊性,它最核心的特征是“为机器服务”,这也是区别于其他类型室内设计的根本所在。
2、“戴着脚镣的舞蹈”
数据中心对室内环境的要求非常高,必须满足计算机等各种电子设备对温度、湿度、洁净度、电磁场强度、噪声干扰、防漏、防雷、接地等要求。并且,几乎每一项指标都制定了相关的国家规范和行业标准。数据中心对室内环境的要求直接体现在材料的选用上。其中,材料的燃烧性能和耐火等级是一项重要指标。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08)6.3.2“电子信息系统机房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6.3.3“当A级或B级电子信息系统机房位于其他建筑物内时,主机房与其它部位之间应设置火极不低于2小时的隔墙,隔墙上的门应采用甲级防火门。”这两条规范都是强制性条文。正是由于数据中心行业的室内设计有太多的限制性因素,因此笔者将数据中心行业的室内设计形象的称之为“戴着脚镣的舞蹈”。
三、数据中心行业室内设计存在的问题
1、设计规范化与创新性不足
数据中心行业的室内设计规范化有两层含义。首先,目前国内外的数据中心建设都制定了严格的设计规范。如国内的GB50174-2008《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0462-2008《电子信息系统机房施工及验收规范》和美国通信行业协会发布的TIA-942《数据中心通信设施标准》。因此,不同级别的数据中心室内设计都有据可依。其次,室内设计作为一个独立的专业存在于数据中心的建设中,数据中心行业的室内设计已实现设计程序规范化和市场竞争有序化。遗憾的是,太多的关注被投放在如何缩短建设周期和缩减成本上面,而忽视了设计本身的创新,这一点在室内设计方面的表现尤为明显。
2、施工装配化与个性化缺失
装配化最初的含义是指机械装配自动化。后来被用于建筑和桥梁建设,出现了装配式住宅和预制装配式桥梁。由于装配式施工建造速度快,且成本较低,因而迅速在世界各地推广开来。在数据中心建设的进程中,室内装修施工的装配化正走向每个界面的末端,墙顶地装修主材和机器设备的尺寸被纳入到统一的模数中来。如地面抗静电架空活动地板多采用600*600mm的模数,墙板多采用1200mm幅宽的模数等等。装修主材(尤其是面层)和机器设备的尺寸标准化、模数化是施工装配化的基础。笔者并不否定施工装配化的积极意义。但施工装配化造成的“孪生般”面貌确实引发了关于数据中心个性化问题的讨论,即一个数据中心怎样才能从空间环境上区别于其他数据中心,并真实的反映企业文化。
3、“为机器服务”与“以人为本”理念的博弈
“为机器服务”和“以人为本”是两种不同的设计理念。前文在论述数据中心行业的室内设计的特点时已经提到,数据中心行业的室内设计原则是“为机器服务”,这也是区别于其他类型室内设计的根本所在。因此通过室内设计营建的室内空间环境必须满足机器设备的正常运行和运维。但是否就意味着数据中心行业的室内设计排斥“以人为本”的理念?或者说,“为机器服务”是数据中心室内设计的唯一不变法则?这样的室内空间环境是否需要人文关怀?
众所周知,机器和人的本质区别是机器没有自由意志,没有情感的因素。或许这也直接导致了“为机器服务”的室内设计要比为人服务的室内设计更为保守和稳定。数据中心行业的室内设计诉诸科学性的要求大过对艺术性的追求。在这一点上,似乎机器比人要“好打发”,似乎不需要再平添什么“设计”,只需照本宣科的满足其功能需求即可。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因为几乎没有一个买家(购买设备或设计服务的甲方)不想获得更多设计附加值。除了逐项满足任务书的基本要求之外,他们需要更多的设计建议和想象力。比如,对设备的运行、运维的管理、空间的预留、扩容和延展性的要求、企业文化的体现等等。事实上,数据中心作为一种产品,被赋予了机器之外的更多人文因素。这是因为,毕竟人才是机器的主人。因此,以人为本的理念同样行之有效。
在工作中,笔者经常会遇到这样一种现象:业主由于财力或认识上的不足,把“以机器为本”的设计理念封为“圣经”,认为只要满足机器设备的安装和运行即可,甚至将专业工程分包给没有相应资质和经验的单位。不仅设计和施工的质量得不到保证,也为日后的运行埋下了隐患。因此,在“为机器服务”和“以人为本”是两种设计理念的博弈中,要警惕一头独大的片面化的想法。
四、结论
数据中心是集多专业技术于一体的、多学科交叉、多部门协作的一项系统性工作。只有各专业间相互协作,才能共同构建一个适于存放机器设备和满足人员办公的多功能的空间环境。通过上文对数据中心行业的室内设计的特点、存在的问题和项目实施各个阶段的室内设计角色定位的转换和作用的分析,可知数据中心行业的室内设计是一种特殊的、专业化性质较强的设计类型,对数据中心的建设起着规划性、基础性和服务性的作用。在数据中心建设的全过程,室内设计始终以功能性为首要目标,但并不排斥个性化和人性化的追求。数据中心行业的种种特点决定了该领域的室内设计必将是“戴着脚镣的舞蹈”。
参考文献:
[1] 数据中心机房建设高峰论坛专家发言摘要[J].智能建筑电气技术,2011.6
[2] 任逸."云设计"网络时代下的室内设计新方式——以郑州市发展为例[D].开封:河南大学,2012.
[3] 张海燕.现代住宅装配式装修设计的分析与研究[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