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
摘要:班队,是一所学校中最基本的单位,班队管理也就相应成为了学校管理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在这一组织中,班队干部是班级管理工作中一支主要力量,是学生群体中较为出色的一支队伍,更是其中成绩和工作突出的那一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一个称职的班队干部除了要具有良好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外,还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培养是建设高素质班队干部队伍的一项基础内容,是使班队干部全身心的为其他队员服务的基础,是使学生都能在班队干部岗位上获得自我教育、自我发展、服务他人的机会,得到切实的成长和锻炼。
关键词:小学 班队干部 心理素质
一、序言
新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主要任务,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做到因材施教,鼓励个性发展,促进人人成才,形成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班队干部队伍的建设始终坚持“全面成长、发展个性”的原则,通过多种岗位的设置,充分照顾到学生自身素质和内在潜能的不同,为他们的发展和进步提供有利条件,使队员的个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得到发展。
二、国外研究和发展概况
许多发达国家学校是没有固定的班集体,班干部也不多见,也就没有相应的班队干部及班干部管理制度。在国外班干部并不像国内有一种“管理”的色彩,他们更像是为同学服务的服务员或志愿者,更强调培养孩子的志愿服务意识,他们的做法有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但其研究成果不大符合我国的国情。但其关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理论研究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如: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良好的心理素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具有充分的适应力;2、能充分地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做出适度的评价;3、生活的目标切合实际;4、不脱离现实环境;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6、善于从经验中学习;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8、能适度地发泄情绪和控制情绪;9、在不违背集体利益的前提下,能有限度地发挥个性;10、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能恰当地满足个人的基本需求。同时他还提出尊重需要得到满足,能使人对自己充满信心,对社会满腔热情,体验到自己活着的用处和价值。他提出为满足自我实现需要所采取的途径是因人而异的。自我实现的需要是努力实现自己的潜力,使自己越来越成为自己所期望的人物。
三、国内研究和发展概况
班队是一所学校中最基本的单位,班队干部是班队组织中重要的成员,经抽样调查:约80%和班队干部没有接受系统、科学的培训;95%的班队干部在工作中,只不过是老师的“二传手”;63%的班队干部不知道自己的职责,在担任班队干部期间,没有履行过一次班队干部的职责;75%的班队干部感觉自己在担任班队干部以后,对自己在思想、工作能力等方面沒有多大促进。而在小学阶段,85%的学校的德育工作,由班级和少先队组织来实施。班队干部是学生中的优秀群体, 是学生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依靠力量。培养品学兼优、能力突出的班队干部是实现学生自我管理的重点环节。
四、班队干部心理素质的研究
1、班队干部良好的心理素质之一:沟通能力
人在不同条件下有不同的角色, 如果它们互不相容, 出现矛盾, 个体就会在心理上感到冲突, 也就是角色冲突。学生干部既是学生, 同时又是干部( 也可视为学生的管理者) , 很多时候他们也会有普通学生的一面。班队干部应强化角色意识, 理解不同的角色期待, 合理解决冲突中的各种矛盾, 把来自同学、老师和自己的不同期待转化为自身的内驱力。然后建立合理的角色期待。学生干部应该客观地认识自己, 对自己有恰如其分的评价, 为自己确定恰当的、力所能及的目标。应积极、热情地面对自己的学习和工作, 有主见,体验自信、自尊和成就感。不要把他人的评价作为负担, 才能有效地应对各种角色冲突。
2、班队干部良好的心理素质之二:较强的心理适应能力
心理学上认为压力是人的内心冲突和与其相伴的强烈情绪体验, 换言之, 学生干部之所以容易产生压力感, 是因为内心有强烈的冲突, 学生干部既希望有优秀的成绩, 又希望把工作做好, 当两者发生矛盾的时候, 就处于双趋冲突之中, 体验到痛苦的压力。要减小压力,需要帮助学生干部做好以下五点: 一是要纠正他们错误的认知, 正确评估学习和工作的难度, 不要夸大困难。二是增强其对压力事件的“可控感”, 可以用一些成功的学生干部事例来鼓励他们,引导学生认识到工作和学习并不是绝对对立的, 只要合理安排就可以得到两全的解决, 增强他们对学习和工作的信心。三是要帮助学生正确“归因”, 使学生认识到失误是自己没有很好地掌握方法, 而不是逃避主观原因, 一味归咎于客观原因。四是争取更多的社会支持。班队干部因为自身的优秀, 常常不愿意把自己的压力告诉同学和父母, 而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可以相对降低压力事件的强度, 因此要鼓励他们学会倾诉, 获得良好的社会支持。五是通过文体活动来释放压力情绪。
3、班队干部良好的心理素质之三: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首先, 要教给他们人际交往的四大原则, 即相互性原则、交换性原则、自我价值保护原则、平等原则。根据这四点, 在与人交往时, 班队干部要与交往对象彼此重视和支持; 要让对方喜欢、接纳自己, 则先要喜欢、接纳对方; 要让对方能在与自己的交往中有所获;多给予他人肯定的评价; 平等待人, 让人感到安全、放松、有尊严。其次, 要有适当的自我暴露。自我暴露是把自己的私人性的方面展示给他人。暴露越多说明关系越亲密。班队干部不要为了维护自己优秀的形象而处处、时时包裹自己私人性的一面, 可以适当地暴露自己的缺点, 也能令同学更容易接纳。再次, 人格品质是人际吸引最稳定的因素。虽然人际交往的技巧很多, 但是归根结底, 从长远来看, 起到决定作用的还是人格。真诚、善良、理解、可信是最主要的, 是人际吸引力中最稳定的因素, 所以要使班队干部相信, 优秀的人格, 始终都是最主要的, 而短暂的误会都不能影响和决定整体的人际关系。最后, 反复强调人际交往的“黄金法则”———像我希望他人如何对我一样去对待他人, 但反之不能成立。让班队干部明白, 自己的付出不能强求他人的同样回报, 这样才能保持良好的心态。
综上所述,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一个班队干部素质健全、全面发展的重要指标,也是一个人健康、顺利成长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一个人立足社会应对竞争的基本前提。因此注重班队干部心理素质的培养,使心理健康教育与行为习惯的养成有机地结合起来,是建设高素质班队干部一项极其重要的内容。使他们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具有现代化社会所要求的健康人格。
参考文献:
王向红 中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与研究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