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勇刚
随着当今社会文明的高度发展,人与人之间的竞争也愈来愈烈。学生总有一天要离开学校进入社会,融入社会,面临社会的挑战。学校课堂不能仅仅传授文化知识,更应该符合时代,符合社会,教学方法和手段要与时俱进,培养更多能够经得起社会考验的人才。在学校各个学科中,体育课无疑在这个方面具有先天的优势。体育运动既能锻炼人的身体,也有助于培养人勇敢顽强的性格,超越自我的品质,迎接挑战意识,也有助于培养人的竞争意识和团结协作精神。但我们的体育课如果仅仅停留在传授技术技能,增强学生体质,那是达不到培养合格人才的目的的。经过本人多年的教学和探索,合理运用“竞赛法”能够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能够培养学生全力争胜和公平竞争,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竞赛法”教学就是利用人人都有的追求成功,展示自我的心理,构建一种使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的课堂竞赛机制。它的特征是通过竞争的形成的外在学习动机,转化为激励进取,张扬个性、反对懈怠的诱因去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使学生处于一种特殊的心理状态和情感体验中参与课堂活动,在不知不觉中“运其才智,勤其练习。”同时在小组的合作中和小组与小组的竞争中,学生能够充分的发挥主观能动性,增加学生的团结协作和全力争胜和公平竞争的体育精神。在此本人就以体育教学中较为枯燥乏味的向滑步推铅教学和短跑教学浅述之。
1、铅球教学
掷铅球的学习量和难度均较大。平时费尽心机采用“精讲多练”法或“鼓励加高压法”,效果却总不如意,掌握好的总是少数学生或只是掌握少部分的知识。其原因主要是学生总处于被动,学习积极性不高,加上害羞、畏难、懒惰等因素,课堂上总免不了少数学生当“主角”,多数学生充当“看客”,当“睡客”,因此笔者试用了“竞赛式”教学,其一般做法是:
首先是习学习基本技术的动作要领,全体学生集体学习、练习,并对其技术动作要领展开充分的讨论,如:为什么出手角度为42。?为什么滑步时要保持身体重心?为什么出手时要抬头挺胸等,教师根据讨论逐一点拔。
第一轮:技评 规则:1、各组一名代表作完整动作练习;2、名组中随意抽一名同学练习。动作正确的加20分,错误的扣10分。
第二轮:“答记者问”—接受检阅 规则:1、推荐一人为本组代表,就侧向滑步推铅球技术要领答别组记者问;2、注意抽一人答记者问,问题多样,预备姿势站位,出手角度,用力顺序,滑步为什么不宜跳跃等,无所不可,答错扣5分,答对加10分。
第三轮:“逐一过堂” 老师设计场地规定远度,10m以上加20分,9m以上加15分,8m以上加10分,7m以上加5分,6m以下扣5分,5m以下扣10分。完成后,成绩计入各组总分,然后评定名次。
2、短跑教学
有一次短跑教学中,在宣布了教学内容后,大多数学生露出了畏难和怕苦的情绪,因为在学生的脑海里短跑就是要拼命的跑,教师一般会采用重复跑和定距跑这两种练习手段,所以学生普遍认为没有乐趣,枯燥乏味,往往会比较的厌恶,甚至于请假不愿参加。但当宣布练习手段是迎面接力比赛时,学生兴趣来了,在教学中学生的注意力高度的集中,生怕错过了一点要领。在练习中学生们摩拳擦掌,有的小组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安排本组的阵容,有的小组由小组长带领复习起跑的姿势,有的小组成员虚心的来请教致胜的秘诀等等。
以上仅为示例,并非定式,经过实践,笔者认为“竞赛法”对学生发挥主体性作用至少有以下优点。
1、以其形式新颖,气氛热烈和较长时间保持学生的注意,无形中调动了思维、积极地参与活动。
实践表明:热烈的竞争气氛可刺激聚拢学生的无意注意,稳定且不断加强有意注意,强烈的求胜欲望使学生战胜了被动、依赖、害羞的心理,在不知不觉中参与活动,如一开始面对枯燥乏味的铅球教学,学生知道了比赛的规则后一下子忙的不亦乐乎,专心听讲,认真练习,相互帮助,请教教师,展开讨论,对向来从不关心的动作要领更是潜心研究,谁都想一展身手,谁也不愿拖本组的后腿,如此一课始终,学生或问或答或思或记,无形中调动了自己一切思维,积极的参与活动,学习较果非常好。
2、在主动获取知识,训练能力的同时,更培养了学生的集体意识,使他们意识到团结协作的重要性,要想“泰山移”,务必“人心齐”。
在課堂上,优生、差生之间积极互动现象非常频繁,因为他们都意识到必须紧密团结,互相帮助才能获胜,老师要不失时机地利用学生互动来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和协作能力,如最后奖惩时,某小组失利,面对获胜者的欢呼雀跃,全组有的自责,有的不服,有的懊恼,我因势利导,“一堂体育课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但是我们既要争做‘胜利将军,又要做得起‘失败将军,这样我们终将胜利—只要我们能正确对待深刻反省,认真总结,下一次一定能获得胜利。”这样即使他们意识到了团结的重要性,又增强了集体观念。果然,在下一堂课的学习中,该组紧密团结,通力合作,力挫群雄,大获全胜。
总之,若能运用得当,在体育课中“竞赛法”教学形式可使学生战胜学习心理障碍,激活思维主动创造,在增强体质的基础上磨练学生的意志品质,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和公平竞争的体育精神。使学生更早的适应社会的需求,为每一位学生提供更多、更频繁、更深入的参与体育活动的机会,真正使每一位学生都成为课堂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