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杭杭 李有祥
摘要:哈佛大学三百年来历经五次课程改革,秉承借鉴与创新的精神,体现出高等教育两种哲学观——政治论和知识斗争与协调,并且始终与人才培养目标相一致,成为各国学习的模范。与此相对应,我国大学实施通识课程的困境可以在课程理念、课程设置和课程管理三个方面实现突破。
关键词:哈佛大学;通识教育;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32-0060-02
哈佛大学通识课程改革经历了自由选修制、集中分配制、普通教育计划、核心课程以及全球化课程五个阶段,其中实用主义与自由主义的课程价值始终与社会发展相适应。我国通识教育仍然处于失误和探索阶段,缺乏成熟的理论支持和实践经验,对于哈佛大学通识课程中体现出的教育理念、人才培养与课程目标、课程管理方面进行认真、细致的分析必能获得重要启示。
一、哈佛大学通识课程体系改革
纵观哈佛大学通识课程的发展历史,我们可以划分为五个阶段:
1.自由选修制
19世纪下半叶,在校长艾略特的领导下,哈佛大学针对长期以来的历史遗留问题——古典课程与科学课程的争论,课程没有考虑学生的自主性,忽视了学生的兴趣所在——积极倡导自由选修制。他认为大学的教学应该涵盖所有领域并且逐渐深入,每一个学生必须修满十八门课程,课程之间没有任何联系。[1]这种课程体制确实为学生个性的发挥提供了空间,课程因学生的需求和社会的发展变得丰富,学科门类更加齐全和分化。
2.集中分配制
劳威尔认为自由选修制破坏了学术上的竞争,纵容了学术懒散,难度性低且容易通过的课程成为学生的首选,课程没有体现出共同的价值观。[2]他要求学生在选修的十六门课程中,六门课程集中分布在一个学科,还有六门要在自然、社会和人文中进行选择。这一制度以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为原则,给予学生一定范围内的自由选择权,既保证了学生自主选课的权利,又保证了人才培养目标的清晰性和教育的连贯性。但是学生所选的课程大都和自己的专业相关,课程之间缺乏联系,学生得不到整体性的知识。
3.普通教育计划
20世纪上半叶,物欲横流导致大学的课程建设日益专业化,自由的人文精神和传统的道德价值受到极大的冲击。科南特校长任命一个专门委员会,发表了《自由社会中的普通教育》报告书。规定人文学科、社会学科和自然学科三个领域构成通识教育体系,学生必须完成十六门课程的学习,其中六门是通识教育课程,三门课程是必选的(包括“文学经典著作”、“西方思想和机构”、物理科学或生物科学2门导论课程的1门)。[3]普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负责任的公民、“全人”即好人、善良正直的人、有用的人。在人才快速流动的社会,实现阶层提升必须依赖专业教育,但是专业教育必须依靠普通教育所提供的外部环境。[4]
4.核心课程
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本科生教育问题重重:重研究轻教学、普通教育课程往往被专业课程替代,教授任命助教教授普通教育课程导致质量下降等等。德里克·博克校长任命亨利·罗索夫斯基着手进行改革,在1976年的报告中提出核心课程的概念,要求学生掌握一些“清晰的和重要的思想方法”,而不是按照理论将知识进行分类。[1]核心课程体系把哈佛通识教育课程分为五类:文学与艺术、历史研究、社会分析及推理、科学和外国文学,此后又增加道德推理和定量推理两类。[2]与普通教育课程相比,核心课程更强调共同的价值观、运用知识的方法以及课程之间的整合,而不仅仅是课程横向上的扩充。
5.全球化课程
萨默斯校长任职时正处于全球化的新世纪,知识经济来临,科技革命与职业流动加快、国际交流频繁。新课程改革将课程知识领域拓展为八门:即审美和诠释、文化和信仰、實证与数学推理、伦理推理、生命系统科学、物理宇宙科学、世界的各种社会、世界中的美国。课程体系的目标是培养具有世界眼光的公民,为将来的生活做准备。[2]作为公民,首先要认识到自身肩负的国家民族的责任,同时也要意识到对全球的责任。解决一些普遍的问题,了解多样化的文明,消除狭隘的认知。
二、哈佛大学通识课程体系改革的精髓
哈佛大学的通识课程体系历经五次改革,尽管目前还存在难以克服的问题,但它依旧是全球课程改革的指向标,原因在于哈佛大学通识课程的价值取向始终与社会发展的方向一致,每次改革都建立在前一次的基础之上,这种螺旋式上升的课程改革效果使得哈佛大学经历重重磨砺的同时,始终保持着通识课程自身的先进性和合理性。
1.理性主义与实用主义相互斗争和协调的课程理念
知识论与政治论是课程建设的两种教育哲学依据。知识论的观点认为高深学问的选择、传递、批判和创新,只受学术客观性、独立性的认识规律制约,不受价值影响;而政治论的观点强调高深学问的选择、传递、批判和创新以实际问题为价值取向。[5]这两种哲学观的本质区别在于前者注重大学的教学和研究价值,是一种理性主义;后者强调大学为社会服务的功能,是一种实用主义。在自由选修制和集中分配制阶段,大学课程多样化且更加贴合社会实际,实用主义逐渐取代理性主义占据主要地位。在普通教育阶段,针对专业主义导致人的整体性分裂、课程本身的共同价值观被忽略的现象,教育的重点转向基本原理、基础公理和带普遍性的主题,理性主义再一次回到课程的舞台。在第五次课程改革中,在实用主义的主流文化下将重点放在如何保持课程的真理性价值。
2.始终与人才培养目标相一致的课程设置
社会发展要求大学人才培养的标准必须具有时代特征,否则就是大学教育失败,而人才培养目标是课程设置的依据和方向。从“进校增长智慧,出校服务国家”到“培养又通又专的人才”,从培养“负责任的公民”到培养“有教养的人”再到造就“具有世界眼光的公民”,人才培养目标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因而通识课程的设置从“扩大选修范围”、“统一与分散”到“加强普通教育”、“核心课程”到“全球化课程”,如果追求长远目标和动态发展,必须要以学生的素质能力养成为动机。哈佛大学强调人才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素质,强调文理渗透和世界文化融合,以培养满足美国需求乃至世界需求的高级人才为最终目标。[2]这才是真正的研究型大学精神——永远处于变革之中,不断追求最高境界,始终保持自身的血液新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