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丽霞
摘要:刚从小学升入初中的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往往受到小学数学等因素的干扰,因而常常出现一些错误,我们数学教师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帮助我们的学生从困惑中走出来。
关键词:正视错误 排除干扰 预见性 总结性
学生在学习中难免会出现错误,错误是学生在学习时是不可或缺的。错误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所学知识不断尝试的暂时性结果。所以,对学生解题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教师不要害怕,而要冷静的对错误进行系统的分析。通过分析,教师可以发现学生的知识的缺陷,从而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也可以从一个特定的角度了解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而更有利于教师对症下药。下面是我对初中生数学解题错误原因的浅析和纠正方法的初步探索。
一,我们要正视初中生数学解题错误。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不少教师害怕学生出现解题错误,对错误采取严厉禁止的态度。在这种心态的支配下,教师只注重教给学生正确的结论,而不注意揭示知识形成的过程。害怕因为启发学生进行讨论会得出错误的结论。例如,在讲有理数运算时由于只注重得出正确的结论,强调运算法则、运算顺序,而对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注意不够,然而,后者对发展学生运算能力却更为重要。因而,这种对待错误的态度会对教学带来一些消极的影响。
事实上,错误往往是正确的先导,失败往往是成功之母。学生所犯的错误及其对错误的认识,往往是学生获得知识和巩固知识的重要途径。
二,我们要正确分析初中生数学解题错误的原因。
如果学生能顺利地正确地解题,表明其在观察、分析问题,提取、运用相应知识的环节上没有受到干扰,或者说排除了干扰,如果学生在这些环节上受到干扰却不能排除干扰,就会出现解题错误。就初中学生解题错误而言,造成错误的干扰主要来自以下两个方面。
1、 小学数学知识等方面的干扰
初中一开始,学生学习小学数学形成的某些认识会妨碍他们学习代数初步知识,使其产生解题错误。例如,在小学数学中,解题结果往往是一个确定的数。受此影响学生在解答问题时常出现混乱与错误。
初中开始阶段,学生解答数学问题错误的原因常可追溯到小学数学知识对其新学知识的影响。因此,讲清新学知识的意义(如用字母表示数)、范围(如正数、0、负数)、方法(如代数和代数法)与旧有知识(如具体数字、非负数、加减运算、算术方法)的不同,有助于克服干扰,减少错误,提高成绩。
2、初中数学前后知识的干扰
随着初中数学知识的不断展开深化,其本身前后也会相互干扰。例如,在学有理数的减法时,教师反复强调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它的相反数,因而5—8中,前面的符号“—”是减号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紧接着学习代数和,又要强调把5—8看成是正数5与负数8的和,“—”又成负号。有些学生不禁会产生到底要把“—”看成是减号还是负号的困惑。这个困惑不能很好地消除,学生解题就会出现运算错误。
这种知识的前后干扰,常常使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出现困惑,在解题时选错或用错知识,导致错误的发生。
三、我们要努力尋找减少初中生解数学题错误的方法
由此可知,学生不能顺利地正确地完成数学解题,产生解题错误,表明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受到了干扰。因此,要减少初中生解数学题错误的方法就是预防和排除干扰。要预防和排除干扰,我们就要抓好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环节。
1、 课前准备要有预见性
预防错误的发生是减少初中学生解数学题错误的主要方法。在讲课之前,教师要根据自己的经验预测到学生学习本课内容时可能产生的错误,能够在讲解时有意识地指出并加以强调,使这些问题突出明确,从而有效地控制错误的发生。
2、 课中讲解要有明确性
不论是课前的准备,课中的讲解,还是课后的讲评,目的最终都是为了让学生克服错误,顺利地正确地完成数学解题,而课堂上的讲解更是关键的一环。因此教师要在课堂上抓住重点难点,应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如做比较、打比方、学生讨论等等,让学生逐渐明白初中数学知识,克服含糊不清,避免解题错误的发生。
3、课后讲评要有总结性
课后教师要认真分析学生作业中的问题,总结出典型错误,加以评述,通过讲评,进行适当的复习与总结,也使学生再经历一次尝试与修正的过程,增强识别、改正错误的能力。
综上所述,学生的认知过程经历了从无到有,从不会到会,由表及里,有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其间正确与错误交织,对错误要正确对待,认真分析,有效控制,能够使学生的学习顺利进行,并能逐渐提高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