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善霞
摘要:母系遗传主要表现在:高等植物叶绿体的遗传,真菌的线粒体遗传,草履虫的放毒型遗传以及禾谷类的雄性不育。
关键词:母系遗传;实例
母系遗传是高中生物必修二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但许多一线教师对它的一些特性及常见实例了解很少,因此,笔者结合刘祖洞编写的《遗传学》进行总结概括。
细胞质基因是以经典方式传递的,它的特点只不过是父方的显性基因延迟一代表现和分离而已。细胞质遗传的特征是:
①遗传方式是非孟德尔式的;②F1通常只表现母方的性状;③杂交的后代一般不出现一定比例的分离。
一、高等植物叶绿体的遗传
(一)紫茉莉的绿白斑遗传
以不同枝条上的花朵相互授粉时,其种子后代的叶绿体种类完全决定于种子产生于那一种枝条上,而与花粉来自哪一种枝条完全无关(如图1)。
图1紫茉莉的绿白斑植株的细胞质遗传
叶绿体是在细胞质中。而就细胞质来说,雌雄两性配子的贡献不同。胚珠中的雌配子含有细胞质,而花粉管中的雄配子很少含有细胞质,而且通常不含有包括叶绿体在内的质体(plastids)的。所以叶绿体的遗传符合细胞质遗传的特征,种子后代的叶绿体种类决定于种子产生于哪一种枝条上,而与花粉来自哪一种枝条无关。
(二)玉米的埃型条斑遗传
图2玉米的埃型条斑的遗传
对于玉米的埃型条斑遗传,如果条斑植株总是用作父本,那么条斑性状按照孟德尔方式遗传。然而如果把条斑植株用作母本,那么不论父本的基因型是什么,叶绿体的特征将持续下去,子代没有典型的孟德尔比数,它们的表现型可以是绿的,白的或条斑的,看不到核基因和质体表型间的对应关系(图2)。
(三)叶绿体遗传的分子基础
紫茉莉的绿白斑和玉米的埃型条斑都是有关叶绿体的色泽和分化。叶绿体来自细胞质中称为前质体(proplastid)的颗粒,能独立复制。细胞分裂时叶绿体大致上均等分离。前质体大都通过卵细胞质遗传下去,而大多数植物的雄配子中前质体很少或者没有,所以叶绿体性状大都由结种子的亲本传下去,如在紫茉莉例子中所说明的那样。
二、真菌类线粒体的遗传
(一)酵母菌的“小菌落”遗传
线粒体是细胞代谢中心之一,它是产生呼吸酶和其它酶系的地方,呼吸酶的缺少,会影响细胞的生长,所以某些“生长迟缓”的突变,例如酵母菌的“小菌落”(petite colony)就跟线粒体有着密切的关系。图3酵母菌“小菌落”细胞质遗传所谓“小菌落”酵母菌缺少细胞色素a和b 以及细胞色素c氧化酶,所以在通气情况下,这些“小菌落”细胞比正常细胞长得慢,就长成了小菌落。把小菌落酵母菌跟正常的酵母菌交配,只产生正常的二倍体合子,它们的单倍体后代也是正常的,那就是说,“小菌落”的性状消失了,完全表现为细胞质遗传,即“小菌落”性状跟核基因是没有直接关系的(如图3)。
(二)线粒体遗傳的分子基础
线粒体DNA是双链分子,是裸露的,主要呈环状,但也有线性的。线粒体基因组大小变化较大,一般动物为36kb。尽管每一细胞中线粒体DNA分子的拷贝数很多,但生殖细胞中线粒体的复制是选择性的,在众多的线粒体DNA分子中,只有少数进行复制,并且在动物中,雄性精子的中片虽然带有少量线粒体DNA,但进入卵细胞质中随即扩散稀释。所以子代的线粒体DNA与雌亲一致,有关的线粒体性状表现为母亲遗传。
三、草履虫放毒型的遗传
放毒型的草履虫遗传跟另外一种颗粒有关,这种颗粒不是细胞质的构成要素,因为并不是所有草履虫都具有这种颗粒的。根据遗传学实验,知道草履虫的放毒型必须有两种因子同时存在:
①细胞质因子,叫做卡巴粒(kappa particle)
②核基因K,这是一个显性基因。
所以就得出这样的结果:K/K+卡巴粒 是放毒型;k/k 是敏感型
如果把放毒型与敏感型交配(即结合),由于交换了小核,它们双方的基因型都成为K/k,但其中一个有卡巴粒,能够产生草履素。如果使放毒型与敏感型接合的时间延长,除了交换小核外,细胞质也有交换,这样它们双方都有基因型K/k,都有卡巴粒,所以都是放毒型。非常符合细胞质遗传。
四、禾谷类作物的雄性不育
玉米中有一种称为雄性不育的变异,这种植株在长出雄穗的时候,花药自然地不显出来,因此整个植株不能开花散粉;它的雌穗的发育却是正常的只要授上另一植株的花粉,照样可以结种子。这种特性有的是受细胞质控制。如果把雄性不育植株(母本)与雄性正常植株(父本)杂交,子一代与母本相同,也表现雄性不育,而且再用雄性正常的植株和它杂交,仍然表现为雄性不育。这表明,雄性不育的特性是在特定的细胞质内,受特定的细胞质基因控制的,所以它的遗传方式是通过细胞质而遗传。
通讯作者:王进
参考文献:
[1]刘祖洞.遗传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