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聪
广东粤源水利水电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广东广州 510635
摘要: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本解决,需要发挥有关部门的监督与领导作用。在经济建设与居民的日常生活中,必须要进行严谨的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才能对水土流失进行有效的控制相关的实践证明,有效的开展水土保持工作是山区生态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生态环境;水土保持;监测
前言
水土保持又称为水土流失治理,水土保持监测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通过水土保持监测,可以了解清楚水土流失发生的原因、强度、类型及危害,进而掌握其发展规律,预防水土流失,水土保持监测的意义在于理论研究与对相关工程的督促,通过工程措施,生物措施与工程管理措施防止水分和土壤流失。水土保持对于发挥水土资源经济,生态经济与社会效益具有重大作用,搞好水土保持,保护水土资源,维护良好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1生态环境保护中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现状
(1)水土流失面广量大、监测任务重。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我国由于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众多的人口以及长期的开发利用,生态建设历史欠账多,水土流失主要形式为水力侵蚀和风力侵蚀,山区主要以水力侵蚀为主,水蚀主要由于降水较少且年内分布不均匀,降雨强度与水土流失危害成正比,在发生强降雨和持续降雨的情况下,山区径流极易形成洪水、使切沟、冲沟发育强烈,造成较大的水土流失危害和财产损失。虽然近年来,通过加强预防监督、开展林草措施为主的生态工程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局部治理与整体恶化的趋势并存,特别是随着人口增加和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承载力加重,“边治理、边破坏”的现象十分严重,对此要有清醒的认识。同时也应看到,自然条件具有明显的脆弱性。
(2)对水土保持监测要求高。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国家提出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完善绩效考核办法和利益补偿机制。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人口、资源、环境矛盾将加大凸显。
(3)需要坚持水土保持监测的协调与发展。中国当前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存在着不容忽视的诸多问题。网络不完善,覆盖程度低,监测设施设备差,观测手段和方法落后,自动化程度低与没有形成完善的监测预报系统,严重影响了中国防治水土流失事业的发展。
2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存在的问题
(1)建设单位对水土保持监测重要性认识不足,消极对待监测工作。在监测工作中,有的建设单位对监测工作不够重视,再加上有些监测工作滞后于主体工程,使建设单位错误的认为该项工作可有可无,从而影响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正常进行。
(2)水土保持监测技术标准体系不够完善。由于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的成因各不相同,不同类型的项目监测重点也各不相同。尽管水利部先后颁布了一些水土保持监测的技术规范和相关文件,但在实际监测过程中仍需进一步完善,怎样规范监测的方法、频次、监测成果等问题都需要在工作实践中进一步细化,通过不断的监测实践活动,建立起完善的、有针对性的监测技术标准体系。
(3)当前水土保持监测手段落后,现代化水平不高。在当前的发展情况下,开发建设水土保持工作的监测方法,通常情况下是以地面定点观测监测,巡查监测与调查监测等传统常规的监测方法为主,技术手段也相对落后。除了测试手段落后,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较为完整的实用性预测预报模型,尚不能及时预报区域性水土流失状况;学术研讨和信息交流不活跃等。
3进一步加强水保监测工作的对策
3.1加强监测技术队伍建设
水土保持监测技术人员在工作中加强学习,不断提高理论与实践水平,并在监测工作实施过程中,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不断提高监测成果质量。水利部令第12号《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管理办法》第十三条规定:“从事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专业技术人员须经专门技术培训,考试合格,取得水利部颁发的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岗位证书,方可持证上岗”。在水土保持监测技术队伍建设方面,需要注意以下问题:(1)积极组织技术人员参加水土保持监测人员上岗培训,通过学习,对水土保持监测工作进行全面了解,更新知识体系。(2)定期派人参加水土保持学会、水土保持监测中心、松辽水利委员会组织的各类监测技术交流会议,全面了解我国监测技术与设备发展前沿,深入学习兄弟单位水土保持监测的先进技术,逐步提升监测单位水土保持综合实力。(3)定期组织水保持监测技术人员学习水土保持监测相关文件和要求,将文件要求充分体现在实际监测工作中。(4)加强对工作人员的教育,提高其自身素质,加强对水土保持监测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深深的体会到监测工作条件艰苦,并且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求监测人员不但要技术过硬,而且要思想过硬。这就要求平时加强对水土保持监测技术人员的培训,提高其监测技能和思想认识。
3.2提高水土保持工作的监测技术
要积极采用新技术,不断探索水土保持监測方法。包括采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探索渣场监测,开展高清晰影像监测技术、工程侵蚀监测技术研究、监测信息发布系统等专题研究工作,不断丰富水土流失监测的手段,提高监测水平和精度。在发达国家,除了大量长期试验的基础上,还总结出了水土流失的通用模型,建立了空间数据库与相应的信息监测系统,从而能够准确的定位水土流失的分布,面积与程度,通过定量的显示水土流失的动态变化,有效地提高了水土保持措施配置的科学性、针对性及其防治效果。
3.3完善水土保持监测的技术标准与管理制度
在现有水土保持技术标准的基础上,吸纳新观念、新科学和新技术,建立健全具有前瞻性的水土保持监测技术体系,是监测理论走向科学、监测技术走向成熟、监测工作走向规范的需要,制定和完善水土保持监测的技术标准、规程规范,也是提高水土保持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水平的要求。在全面总结水土流失及其防治、监督和监测工作的基础上,根据监测工作的现状、特点和发展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及其实施条例、水利部令第12号《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管理办法》的规定,制定水土保持监测的管理制度,以便确定水土保持监测网络的组织管理与监测成果管理,保证监测人员持证上岗、确保监测工作的规范化。
3.4改进监测手段,实现监测工作的现代化
在实际监测工作中,先进的监测手段不但可以大大提高监测效率,而且使监测结果可信度大大增强。通过遥感技术、3S技术的应用,将各种监测手段互相配合使用,并将监测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形成规范的数据监测系统,逐步形成现代化的水土保持监测平台。
结束语
总之,水土保持以有效防治水土流失、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为主要目的,综合了工程、植物和农业技术三大措施,统筹了经济、生态和社会三大效益,必须把水土保持工作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坚持不懈地抓下去。
参考文献:
[1]黄钟,朱波,江小毛,等.对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的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18).
[2]孙厚才,袁普金.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现状及发展方向[J].中国水土保持,2010(01).
[3]姚文波,刘文兆,赵安成,李怀有.水土保持效益评价指标研究[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