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业教育中数学课能给予学生的

2014-10-21 19:55张娟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4年21期
关键词:实用性趣味性

张娟

【摘要】学习数学有用吗?这是现阶段所有职业类院校的数学课所面临的尴尬问题,我们需要改变,改变学生对数学课的看法,那么,作为教师的我们首先就要认识到你的数学课要讲什么,该怎么讲,讲的内容能给予学生什么.

【关键词】实用性;趣味性;自主能动性

众所周知,数学是一门很有用的学科,我们从幼儿园就开始学习数学,从简单的十以内的加减运算开始,到九九乘法口诀,再到函数、三角等复杂的数学知识,可以说,数学一直陪伴着我们的成长.慢慢的,随着学习内容的增多,难度的不断增加,越多人就觉得,学习数学有用吗?我不知道什么是正弦函数,也可以生活得很好啊.这种想法慢慢被很多人接受,特别是在我们职业类院校,这种现象更加严重,学生认为我是来学技术的,学数学没有什么用.

这是现阶段所有职业类院校的数学课所面临的尴尬问题,我们需要改变,改变学生对数学课的看法,那么,作为教师的我们首先就要认识到你的数学课要讲什么,该怎么讲,讲的内容能给予学生什么.对于这个问题,我有一些见解与各位分享.

首先,让学生认识到学数学的好处,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是说,上课的内容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增强所讲知识的实用性.

在平时的教学中,很多教师都会习惯于照本宣科,书上有什么内容我就讲什么内容,学生觉得无趣,便会觉得学了这些有什么用啊?我在平时上课的过程中尽量把所教的内容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这样学生会觉得学的内容有用武之地,而且对所学内容在有兴趣的基础上能很好地掌握与应用.

比如,函数的概念是学生觉得比较抽象、很难懂的一节,特别是对于分段函数的知识不理解,我给学生举了两个例子,介绍分段函数的用处.

第一个例子是:夏天,大家都喜欢吃西瓜,而西瓜的价格往往与西瓜的重量相关,某人到一个水果店买西瓜,价格表上写的是6斤以下,每斤0.4元;6斤以上9斤以下,每斤0.5元;9斤以上,每斤0.6元.此人挑了一个西瓜,称重后店主说5元1角,1角就不要了,给5元吧,可这位聪明的顾客马上说,你不仅没少要,反而多收了我钱,当顾客讲出理由,店主只好承认了错误,照实收了钱.我问学生,你们知道顾客是怎样识破店主坑人的吗?

第二个例子是:本市的出租车价格是起步价3公里以内6元,超过的部分每公里2.6元,某人乘车7公里,应该付多少钱?如果付了19元的车费,大概走了多少公里?

这两个例子很接地气,学生平时都会遇到,不陌生,感兴趣了,引导他们结合条件列出解析式,分析特征,总结分段函数的定义以及它的定义域,学生就很容易理解和掌握.

又比如,三角函数是学生认为平时根本用不到的最没用的内容,其实不然,三角函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极其广泛,这里仅举最简的也是最常见的一类——锐角三角函数的应用:“山林绿化”问题.

在山林绿化中, 须在山坡上等距离植树,且山坡上两树之间的距离投影到平地上须同平地树木间距保持一致.因此,林业人员在植树前,要计算出山坡上两树之间的距离.这便要用到锐角三角函数的知识.

举的这些实例能让学生认识到,数学是有用的,是能用得上的知识,并且能把书本上的抽象的概念、公式用实例表達出来,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使学生的数学学习事半功倍.

其次,我们要深刻认识到数学课所担负的责任,数学课能给予学生的,不仅仅是书本上的这些知识.

1.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动性

现在课堂的教学模式已经在发生着变化,由以前的教师为主的填鸭式教学,发展为现在的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职业院校的学生数学基础薄弱,对数学学习没有信心,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更要注意学生自主能动性的培养.

叶圣陶老先生说过,要从烟海般的读物以及瞬息万变的信息之中,迅速获取和运用所需信息,继承和发展前人科研成果,关键之一就是要“会学习”,而培养“会学习”的能力,正是教学的首要任务.从积极意义来说,课堂“教学”正是为了课外“自学”,“教”是为了不需要“教”.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理解的东西,才能成为他自己的东西,才是他真正掌握的东西.”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数学中的逻辑思维能力是根据正确的思维规律和思维形式,对数学对象的属性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推理证明的能力.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直接体现在推理论证能力上.比如在代数教学中,数、式、方程的运算是重点,其中在运算过程中要求步步有理、有据,否则就无法进行,每一步的依据是什么呢?无非就是已知的定义、定理、性质、法则、公式等.整个运算过程就是一个逻辑推理的过程.

逻辑思维能力体现在日常生活的每件事中,因此培养学生正确的逻辑思维也应该作为我们课堂教学的一部分.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应用得很多.学生在进行了充分的预习和自学或者在教师的情境创设后,提出了自己的问题,教师把学生提出的问题板书在黑板上,激励启发学生进行讨论,合作探究,共同解决.采取的主要方式有“学生讨论单个回答”“学生讨论集体回答”“师生共同回答”等.比如,我经常在课堂教学中加入“课堂竞技场”的环节,分组竞赛,合作探究,通过上述方式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数学给予学生的不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力,而能力的培养需要学生的兴趣为前提,因此,“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参考文献】

[1]严士健.面向21世纪的中国数学教育.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

[2]数学.第一册.江苏教育出版社.

猜你喜欢
实用性趣味性
医学论文实用性的判断
“揪”出音乐教学的趣味性
医学论文实用性的判断
医学论文实用性的判断
提高化学实验教学趣味性的实践探索
医学论文实用性的判断
如何利用时事政治增强高中政治的实用性
美剧翻译中的“神翻译”:准确性和趣味性的平衡
把握民生新闻趣味性的几点思考
给会计初学者的几点实用性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