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城市中心区的商业规划设计

2014-10-21 18:08陈亮1刘茜2
基层建设 2014年9期
关键词:城市设计平衡

陈亮1 刘茜2

1.深圳市蕾奥城市规划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广东深圳 518049

2.深圳市特区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广东深圳 518000

摘要:随着城市化水平在不断的提高,城市在不断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的问题,从我国大多数的城市中心商业区建设来看,由于规划的分期性、不完整性、商业开发自身的多次性、自发性等客观和主观的因素,使得目前的城市商业区呈现出一种比较混乱的状态,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因此,本文通过对调研资料的系统分析,根据复合生态系统的理念,初步探讨了为实现我国城市中心商业区规划设计优化应遵循的准则,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城市设计;城市中心商业区;复合生态系统;平衡

前言

在城市快速发展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系统分析、设计方法的理论和调研步骤,经过对商业区的调查研究,针对当前城市中心商业区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笔者从“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协调、平衡的理念出发,结合我国国情,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探讨的是具有普遍意义全国城市中心商业区的优化设计,而非普通的规划设计。为今后在全国制定城市中心商业区规划设计优化应遵循的准则提出了切合实际的建议,对国计民生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为制定我国城市中心商业区规划设计优化应遵循的准则提出了切合实际的建议。

1、城市商业中心区规划设计应考虑的方面:

1.1空间环境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为了在全市范围内连续开展城市建设管理提升年活动,基本实现“城市基础设施由量到质的提升、城市景观由乱到美的提升、环境整治由点到面的提升、建设管理由粗到细的提升”。由此可见,空间环境在城市设计中越来越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商业中心区作为城市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空间环境的设计直接影响到顾客的心理感受。

通过对城市商业区的调查研究,发现它们主要存在有以下空间环境问题:

1.1.1总体环境的艺术性、整体性、标志性不强。没能形成足够的吸引力吸引游客与顾客,环境的多功能性未能体现出来,各空间之间的过渡和衔接不太完美。比如,建筑室内与室外缺乏过渡空间,缺乏灰空间,减弱了入口的标志性。所谓灰空间指建筑与其外部环境之间的过渡空间,以达到室内外融和的目的,比如建筑入口的柱廊、檐下等,也可理解为建筑群周边的广场、绿地等。此外,机动车道空间和步行道空间之间缺乏一定的完整性和必要的衔接,机动车空间隔断步行道空间的频率比较高,此问题在大城市商业区的体现更为明显。

1.1.2建筑缺乏统一性。单体建筑的立面过于单调,门头设计多以牌匾为主。有些商业网点过于强调自己,忽略了建筑间的协调与对话。个别商业建筑神形不一致,没能做到功能与形体的统一。不少建筑内部空间设计与布置虽为“新潮”,但缺乏品味与商业文化气息,没有明确的导向性。

1.1.3缺少休憩场所和城市家具。身处这两处商业区,会同时发现一点:除了道路就是商店,很少见到有供人们休息、娱乐、表演或集会的场所;没有提供诸如小品、雕塑、水池、喷泉、绿茵、花架等供人们观赏、休息的城市家具,同时绿化用地更是少之又少。

1.2交通问题

1.2.1人流的集散。商业区是人群集散之地,人流的流向、流量和组织问题成了重中之重。这一点小城市商业区存在有很大的问题:人流流向不明确;入口的标志性较弱;商业街中的动态人流和静态人流未能结合空间系列布置;道路宽度与流量分配存在冲突。

1.2.2车流的集聚。商业区最大的车流问题是停车场库问题。在大城市商业区会发现有不少地下停车场,但在小城市业区却没有一个完整的停车场、库,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市民的出行购物。

1.2.3交通组织和管理。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的混合使用,严重阻碍了正常的交通秩序,降低了行车速度。另外人流的横穿马路、闯红灯等行为均影响了正常的交通秩序与安全。

1.3广告牌设置问题

在城市中心商业区的规划设计中,除以上几点外,笔者认为广告牌的设置亦是极其重要的内容。在一个信息时代,随着时代的进步,户外广告和招牌在城市中心商业区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但经过笔者调查,发现在两商业区中,各种形式的广告牌匾无孔不入,泛滥成灾,商家为了取得最大的广告效益,往往“以大取胜,以多取胜”,完全忽略了与建筑和城市环境的协调。一些广告覆盖了建筑立面,许多配以灯光的巨型广告,造成了空间尺度的混乱和景观破坏,同时极易使人们形成视觉疲劳。具体存在以下问题:

1.3.1布点杂乱无序,有高有低,没有统一的商业牌匾位置。

1.3.2在形式和特色上千篇一律,色彩杂乱,与建筑群体环境不协调。以长方形广告居多,缺乏地方特色和文化氛围等。

2、对制定我国城市中心商业区规划设计优化应遵循的准则的建议

城市商业中心是城市政治功能的体现,我国现存很多城市,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各城市中心商业区面对的问题也均不相同,为了相对全面地分析和剖析我国的城市中心商業区,笔者通过上面两个实例的调查、分析与研究结合参考资料,提出了针对当前我国城市中心商业区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的一些解决方法,也是为我国制定城市中心商业区规划设计优化应遵循的的准则提出了一些切合实际的建议。

2.1城市中心商业区应该是社会的

一般而言,现代城市中心商业区应该是社会的。英国经济学家亚当-史密斯认为“消费者的需求动机决定一切。” 城市特定的消费人群决定了城市商业中心的消费模式应该是集购物、社交、美食、娱乐、景观为一体的多元化体验式的消费模式。即要强调土地功能的混合使用,使中心商业区功能多样化。随着现代化城市生活节奏的加快,城市消费者购物行为已转为多重目的的购物行为,更多消费者将购物与餐饮、康体休闲、获取信息、领略城市风貌等结合起来。因而混合使用城市中心商业区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成功的中心商业区应拥有多样化的城市功能,结合办公、旅馆、零售、居住、文娱等多种活动,通过提供就业、购物、居住、旅游、文化等各种各样的服务使不同市民阶层都能享受到市中心为他们带来的利益,这不仅方便了市民的生活,且体现了社会公平的原则。

城市的特色和活力来自于对各种资源的混合使用,一个好的商业区应拥有可同时开展商业、办公、市民服务、文化娱乐等活动的集中中心地区,同时还应拥有广场公园等具有特殊用途和相当规模的公共开放空间。这种公共空间应当是相对密集的、在白天和夜间都令人感兴趣的场所,而不是白天人头攒动,晚上死气沉沉的单功能商业区。

2.2城市中心商业区应该是集聚的

现代的城市中心商业区应该是集聚的,应该坚持商业空间从直线式沿街排列到围合空间组合的过渡,进一步利用空间分层组织交通流线和不同功能的立体形态,形成规模效益和集聚效益。

传统的空间是建筑限定的空间,传统的城市空间由作为城市街区构成元素的建筑组成,因此街区界定和围合外部空间。外部空间的形成及形状、尺度皆依赖于其周围建筑的围合,具有较强的封闭性,即虚体的边缘限定是十分明确的。这样,即使出现图底关系的反转,仍能保持一种图与底的稳定状态。图底关系理论研究的是作为建筑实体的图和作为开场空间的底之间的相互关系,不只是将研究对象专注于建筑本身,还包括它所占据的场所与空间。

现代的城市空间,我们会发现很多情况下是由在景观环境中随意摆放的“亭子式”建筑所组成的。现代城市空间中,建筑实体作为城市空间的主角,大片虚体作为背景,建筑物孤立于其中,图底关系不可逆转,由于虚体空间的支离破碎,从而出现了许多消极的“失落的空间”。

因而笔者觉得在城市中心商业区的规划设计中,应该更多地去寻找传统空间,因为城市的空间秩序与人们如何感觉、解读、了解环境的方式有很大的关系。在中心商业区的步行系统中,给人体验的模数是脚步,以步数来度量距离的空间才是最佳的。

2.3城市中心商业区应该是文化风貌特色的集合

现代的城市中心商业区应该是文化风貌特色的集合,需将城市独特的文化内涵提炼出来融入设计。商业空间的表征是多层次文化的聚合体,因而设计就应该运用场所的概念建立空间、意义、历史、文化之间的关系。建筑应该是多层次文化的聚合体,过分强调形式,会阻碍商业功能的发挥,造成各类建筑的冲突。对于设计师来说,设计规划城市商业中心时,应把历史保护与增强城市中心区特征和个性联系起来,使城市中心商业区与独特的文化紧密结合。并且以现代化建筑作为基本载体,寻找空间、意义、历史、文化之间的关系是规划城市中心商业区首选的。但在简洁的现代建筑风格中,配以一定的唐风元素,建筑外形符合商业建筑的特定要求,正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地域文化特征。从建筑造型、空间环境、园林意境乃至小品雕塑、公共设施等多方面反映一个地域的文化背景。在环境设计中可以引入树木、植栽、水体、文化小品、仿古雕塑、画像砖铺地等折射出独特的人文背景。

2.4城市中心商业区应该是和谐的

现代的城市中心商业区应该是和谐的,要强调“以人为本”,科学地设置交通空间、空敞通道、高效停车场及具有景观环境的步行空间和休息场所,为顾客创造舒适的购物环境,并且突出归属感和凝聚感,最好的做法是强调公共交通,多留步行空间。将城市中心商业区建成公共交通主导区和步行区,不仅可以保持传统商业街道的魅力,还有助于改善交通管理,加强老城保护,提高环境质量。激发城市中心商业区的活力,应该积极创造公共空间,加强商业建筑与周围区域的联系,提高商业建筑的开放性,引入步行街、露天广场、室内中庭等公共空间,提高商业节点的内外步行空间的连续性,而有序、共享、开放、连续的步行系统将是商业氛围、文化气息、地域特质的重要载体之一。

2.5城市商业中心区中的广告牌设置应特别注重

广告牌作为建筑实体的补充,在反映城市中心商业区特色上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它可以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城市的历史渊源、文化素质和文明程度。笔者认为在广告牌的设置上可以学习天津市的做法,把广告和招牌的设计同建筑一样,纳入规划局统一管理发证施工(先征得工商部门、市政部门、交通部门等同意后,规划局审批发证,统一设计布点,控制数量,统一色调,统一实施)使之成为“有限度的杂乱”,而不是无节制的泛滥。此外,在广告招牌的设计上应该多种多样,除了在建筑立面挂吊外,还可与绿化、街灯、护栏、报亭、电话亭、公交汽车候车亭、人行天桥、休息座椅等相结合,另外还可保留和发展老字号的商业招牌。

2.6城市商业中心区应该具有良好的空间效应

在城市商业中心区的设计时,应该保持商业街道的合适距离,以创造“距离效应”。资料显示:一般商业街的黄金地段长度以600米为宜,美国的华尔兹,香港的弥顿道,上海的南京路等商业街莫不如此。保持优美的空间序列,不仅可以满足人们的心理要求,还可以促进商业的发展。此外,建筑立面设计和内部空间的组织,都应与本店的经营规模,性质及顾客的需求结合考虑。

2.7城市商业中心区应该有组织良好的交通

2.7.1人流的组织。人流的集散对商业区的影响较大,必须把商业街及其建筑设计成一种“进得来、留得住、出得去”的空间。在人流的出入口設计一些具有识别性的标志物,以加强对人流的导向作用。商业街和建筑除了要满足人的购物需求外,还得考虑购物者的安全,保证足够的街道宽度,建筑长度和建筑间距。在人流较大的十字路口,应通过地道和天桥来解决人行穿越马路的问题。

2.7.2车流的组织。“各行其道”是车流组织的最基本原则,在商业中心区应采用“公交优先”的措施,对出租车和私人小汽车,可采用“限道通行”的措施。对自行车占用人行道,机动车占用非机动车道的违章行为应该进行严格的管制和处罚。

2.7.3停车场库的设置。考虑到家庭小汽车越来越多,这就要求商业中心区应设置足够的停车场库。政府可以鼓励开发商在商场底层或地下层留出停车场地,当然,开发商因此也可得到诸如提高建筑层数和容积率的政策优惠。笔者认为把停车场库设在商业区边缘,而顾客可通过步行或换乘公共交通车道方式进入商业中心区。

3、地租理论与城市空间的综合博弈

城市土地价格的核心影响因素是指城市的区位条件及区位环境,它们是城市地租及城市土地价格形成的物质基础。而地租作为“作为土地使用的代价”,根据马克思地租地价理论,土地价格取决于地租,地价是由地租转化的,即地价的状况和地价量是受地租制约的,决定城市土地价格水平高低的主要因素是土地提供的地租的多少,地租的形成和转化的条件成为影响城市土地价格的核心因素;同时,由于城市土地的资产特性以及城市土地利用的特性,城市土地地租量的多少是多种因素在城市不同地域范围内共同作用的结果。

4、未来的中心商业区的城市发展的综合考虑

众所周知,任何事物的发展都离不开其内在的规律,即使在开发过程中,出现各类问题,规划所追求的就是准确的把握城市发展的规律。一个单独的规划方案不会是城市未来的终极体现,规划的本质就是具有灵活性,因时而变和因需而变,在变化的规划条件中不断的调整和优化,使规划是可执行的,可落实的。特别是在中国快速发展的国情下,经济条件、社会条件、政策条件都在发展快速的变迁,因此规划除了要具有前瞩性和预见性外,灵活性也显得尤为重要。城市中心區的规划过程正是深刻体现到这一点。从城市中心区城市设计开始,中心区的规划就处于不断优化和整合的过程,他所体现的就社会利益、政府利益及投资开发者利益的博弈与均衡,最终形成的相对最优的价值体系,并以建筑与环境形成空间表象。

5、结束语

综上所述,城市中心商业区应当从“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协调、平衡的理念出发,结合我国国情,强调构建和谐社会和文化的持续发展理念,因地制宜地创建具有时代特点和地域特征的空间环境,合理高效地利用物质、能源与信息,通过美化环境,并提倡公众参与设计、建设和管理,充分适应社会再发展的需要,遵循以上建议的准则,才能实现规划设计真正的优化,最终从自然、社会两方面去创造一种城市中心商业区的最优环境。

参考文献:

[1]王如松,欧阳志云,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学院院刊,2012,(03)

[2]郭志宏,城市复合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研究,东方企业文化,2011,(20).

[3]李向东,李媛,城市新区商业中心规划探索——以舟山新城商业中心为例,浙江建筑,2011,(04).

猜你喜欢
城市设计平衡
基于生态安全格局下的滨海地区城市开发
基于城市设计视角的建筑遗产文化价值构成及评估
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关系探讨
高铁车站站前广场城市设计探讨
城市设计视角下的街道绿化规划设计研究
公共艺术与城市设计的协调与同步
对一道杠杆的平衡试题的探讨
斯新政府想“平衡”与中印关系
李显龙谈南海争议玩“平衡”
希拉里释放“平衡”猜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