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脑静注射液辅助治疗小儿热性惊厥的效果

2014-10-21 07:42王峰
中国医药科学 2014年18期
关键词:小儿

王峰

[摘要] 目的 观察醒脑静注射液辅助治疗小儿热性惊厥的效果。 方法 将60例热性惊厥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止惊、抗感染、退热、吸氧等常规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醒脑静注射液0.2~0.6mL/(kg·d),1次/d。7d为1个疗程。观察指标包括:临床疗效、退热时间、住院时间、惊厥复发以及癫痫发生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3.3%,显著高于对照组(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退热时间(1.48±0.16)d、住院时间(2.48±0.56)d,均显著短于对照组(2.23±0.47)d、(4.97±1.34)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后,治疗组惊厥复发次数(2.85±0.24)/次明显低于对照组(3.91±1.48)/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癫痫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醒脑静注射液辅助治疗小儿热性惊厥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明显缩短退热及住院时间,减少惊厥复发次数,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醒脑静注射液;小儿;热性惊厥

[中图分类号] R720.59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4)18-162-04

小儿热性惊厥是指颅外感染性疾病初期发热过程中出现的惊厥发作,以上呼吸道感染最为多见,是儿科较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之一[1],其发作的典型临床表现为:意识突然丧失,多伴有眼球上翻,面肌或四肢肌强直,发作时间持续数秒至几分钟或反复发作,甚至发展为持续状态,严重者可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2]。其发病机制可能与中枢神经系发育欠完善、某些脑内生化物质改变以及遗传免疫等易感因素有关,患病率为3%~4%,预后多良好,也有病情反复发展至癫痫,智力低下者[3]。本研究采用醒脑静注射液辅助治疗小儿热性惊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纳入标准

(1)符合《实用儿科学》[4]第7版小儿热性惊厥诊断及分型标准;(2)年龄6个月~5岁;(3)惊厥发作时伴有发热,体温≥38.5℃,发热开始后24h内抽搐;(4)首次发作或既往有高热惊厥史;(5)惊厥为全身性发作。

1.2 排除标准

(1)由颅内感染和其他如器质性、代谢性异常疾病所导致的惊厥;(2)惊厥发作时不伴发热;(3)对醒脑静注射液过敏者;(4)癫痫或癫痫家族史阳性;(5)近6个月内服用过影响患儿免疫功能的药物;(6)精神、智力发育不良的患儿;(7)因自身原因不能或不愿参与研究者。

1.3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2011年10月~2013年1月邓州市卫校附属医院收治的符合病例纳入与排除标准的热性惊厥患儿60例,其中男34例,女26例,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其中男11例,女9例;平均年龄(2.8±1.7)岁;单纯型19例,复杂型11例;上呼吸道感染16例,支气管炎6例,轮状病毒性肠炎5例,流行性腮腺炎3例。对照组30例,其中男12例,女8例;平均年龄(2.8±1.4)岁;单纯型21例,复杂型9例;上呼吸道感染14例,支气管炎9例,轮状病毒性肠炎6例,流行性腮腺炎1例。两组患儿性别、年龄、分型、病因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通过,所有受试者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方法

所有患儿均给予止惊、抗感染、退热、吸氧等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具体措施如下:苯巴比妥注射液(广东邦民制药有限公司,H44021888)肌内注射5~8mg/(kg·次),每4~6h重复1次;补液:5%葡萄糖溶液250mL+维生素C注射液(广州白云天心制药股份有限公司,H44023294,100mg/d);退热:对乙酰氨基酚栓(广州敬修堂药业有限公司生产,H440214866)纳肛,1个/次。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醒脑静注射液(无锡济民可信山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Z32020563,5mL/支)0.2~0.6mL/(kg·d),1次/d。两组均以7d为1个疗程。

1.5 观察指标

观察指标如下:(1)临床疗效;(2)退热时间、住院时间;(3)出院后随访1年,每3个月门诊或电话随访1次,记录患儿惊厥复发以及癫痫发生情况;(4)观察两组患儿有无皮疹、呕吐、腹泻等不良反应发生。

1.6 疗效判定标准

疗效标准参考文献[4]制订。具体如下:显效:患儿服药后3d内退热,惊厥无复发;有效:患儿服药后5d内退热,惊厥无复发;无效:患儿服药后5d内体温不下降,甚至上升,惊厥反复发作。总有效为显效与有效之和。

1.7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两两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组间两两比较采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3.3%,显著高于对照组(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退热时间、住院时间比较

治疗后,治疗组退热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惊厥复发次数及癫痫发生率比较

随访1年后,治疗组惊厥复发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癫痫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65,P>0.05)。见表3。

2.4 不良反应

两组患儿用药后肝肾功能均未见明显异常,对照组出现呕吐2例,腹泻1例,红疹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治疗组出现呕吐1例,皮疹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7%,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停药后均自行好转。

3 讨论

小儿热性惊厥为儿科常见惊厥,其确切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可能与遗传、免疫及脑发育不完善等有关,其遗传倾向已得到证实[5-6]。部分热性惊厥的发病与离子通道基因突变、神经递质、免疫机制异常及病毒感染等有关[7]。小儿热性惊厥临床表现多样,多数呈全身强直-阵挛发作,少数患儿可见惊厥持续状态、肢体活动障碍等。小儿热性惊厥复发率较高,但多数患儿6~7岁后不再发作。研究显示,小儿热性惊厥与癫痫密切相关,其复发及发展为癫病的危险因素[8-10]。小儿热性惊厥发病急,病情重,对患儿生长发育及其家人的生活、心理有很大的影响,临床上应及时给予止惊、退热等治疗,同时积极治疗原发病,去除发病诱因,预防惊厥的复发。多数研究表明,大多数热性惊厥引起的脑损伤是暂时的,可通过大脑自身的可塑性变化而得到纠正,但是复杂性或具有高危因素的热性惊厥患儿,其发生癫痫的可能性较单纯性热性惊厥更高[11-13],因此早期进行保护性的治疗是必要的。

热性惊厥,俗称抽风,属于祖国传统医学“急惊风”的范畴,可由多种原因及疾病引起,中医治疗以清热、豁痰、镇惊、熄风为基本法则。醒脑静注射液是在安宫牛黄丸的基础上改制而成的水溶性注射液,成分主要有麝香、冰片、桅子、郁金等。方中麝香辛散温通、芳香走窜,为开窍醒神之要药,是为君药;郁金辛散苦降,凉血行疲,行气解郁,为行气凉血之良药,桅子苦寒,有泻火除烦利尿、清热凉血解毒之功,二者共为臣药;冰片辛苦微寒,芳香走窜,善通诸窍,以加强君药开窍醒神之功,是为佐药。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凉血活血、开窍醒神之功。现代药理研究证明,麝香水提物能激活肾上腺皮质功能,调节免疫,拮抗实验性炎症,降低血管通透性,抑制肉芽肿,阻止白细胞渗出,促进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恢复;冰片中所含的龙脑、异龙脑能延长耐缺氧时间;山栀子的醇提取物可使动物镇静,具有一定的抗惊厥作用,同时降低动物体温,作用显著而持久;山栀子能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郁金可降温、消炎。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醒脑静注射液能激活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清除氧自由基,减少其对脑组织的破坏,抑制炎症因子释放,减轻脑水肿,保护脑神经元[14]。醒脑静注射液通过静脉注射给药,可直接透过血脑屏障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进而发挥退热、消炎和镇静的作用,相比于中成药口服制剂苦涩、吸收不易、见效慢的特点,醒脑静注射液静脉滴注,操作方便,易吸收,起效快,药效作用强,更能为患者所接受,也进一步体现了中医药的现代化,适宜在临床推广使用[15-16]。

本研究采用醒脑静注射液辅助治疗小儿热性惊厥,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3.3%,显著高于对照组(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退热时间(1.48±0.16)d、住院时间(2.48±0.56)d均显著短于对照组(2.23±0.47)d、(4.97±1.34)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后,治疗组惊厥复发次数(2.85±0.24)次明显低于对照组(3.91±1.48)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癫痫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说明,醒脑静注射液辅助治疗小儿热性惊厥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明显缩短退热及住院时间,减少惊厥复发次数,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小儿热性惊厥发病急、病情重,中医药由于其起效相对缓慢的特点[17],在治疗此病中似无用武之地,实则不然,本研究结果就显示出了醒脑静注射液辅助治疗小儿热性惊厥的良好治疗效果,且中医药治疗小儿热性惊厥副作用少,与辅助西医治疗效果更佳,为以后临床治疗小儿热性惊厥提供了更多的治疗手段,同时也为中西医结合并治疗热性惊厥提供基础,可预见其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 邢向晖,葛慧.小儿热性惊厥中医影响因子的研究[C].第二十九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大会论文集,2012:387-391.

[2] 刘玉霞,张宁,石根山,等.118例小儿热性惊厥的临床与动态脑电图分析[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0,15(4):封4.

[3] 宋一萍,杨伟,郭红梅,等.针刺与药物结合治疗小儿热性惊厥临床观察[J].中国针灸,2006,26(8):561-562.

[4] 吴瑞萍,胡亚美,江载芳.实用儿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73.

[5] 董淮富,潘家华.小儿热性惊厥发病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展[J].实用全科医学,2004,2(4):351-352.

(下转第页)

(上接第页)

[6] 洪青,李春利.小儿热性惊厥的临床特点和防治措施[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2):74-75.

[7] 杨眉,张福琴,李兰兰,等.小儿热性惊厥与血电解质及血糖关系的研究进展[J].甘肃医药,2012,31(12):909-911.

[8] 吴开锋,黄苏玮,刘亿荣,等.不同方法治疗小儿热性惊厥对临床疗效的影响[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24(6):2297-2298.

[9] 杜春晖,王钰.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热性惊厥疗效观察[J].中医儿科杂志,2013,9(5):21-23.

[10] 张永平,钟亮,徐锦华,等.小儿热性惊厥174例临床与复发因素分析[J].宁夏医学杂志,2013,35(2):135-137.

[11] 张玲玲,李瑛,邢美和,等.小儿热性惊厥与血钠及血钙的关系探讨[J].医药产业资讯,2005,2(24):71.

[12] 陈遂,邹峥,徐淑娟,等.小儿热性惊厥脑脊液中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的变化及其意义[J].中国综合临床,2002,18(8):760-761.

[13] 唐卫珍,赵凯.小儿热性惊厥与血微量元素的关系[J].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2007,17(4):640-641,673.

[14] 邹峥,陈遂,徐淑娟,等.小儿热性惊厥T淋巴细胞及红细胞免疫功能的研究[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1,3(4):377-380.

[15] 李晓红.醒脑静注射液佐治小儿热性惊厥的疗效观察[J].中医学报,2010,25(3):540-541.

[16] 谢红波.醒脑静注射液辅助治疗小儿热性惊厥的临床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3,28(15):2495-2496.

[17] 叶雪英,王伟.中医综合治疗小儿热性惊厥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13):84-87.

(收稿日期:2014-06-27)

猜你喜欢
小儿
补锌在小儿腹泻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常识
小儿腹泻是怎么回事?
小儿发热时怎么办
小儿难养
小儿惊厥紧急处理
话说小儿常的肛直肠疾病
说说小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容易混淆的两种小儿紫癜
小儿厌食的简易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