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绍通
不少小学生一提作文就头疼,甚至害怕,写起作文来总是咬着笔杆冥思苦想,觉得无话可说或者总是空喊口号似的寥寥几笔,空洞无物。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小学生年龄小,经历少,活动范围窄,读的书也不多。因此,写作文时就会因为肚里无“货”而难以下笔,作文课上为了“交差”东拼西凑、草草了事,交上文章就算完事大吉,甚至凭空编造。改革作文教学就是从根本上解决学生无话可写、难以下笔的问题,激发学生写作文的热情和灵感,变“要我写”为“我要写”,使学生真正感到作文是表达自己认识和情感的最好途径。
面对当前这种情况,只有抓实生活作文和阅读作文“双轨”教学,才能最终实现小学生写作水平的整体提高。
一、进一步研究生活作文的指导方法,确保生活作文训练的高质量
教师应制订每学期的作文计划,有针对性地讲授一定量的写作知识,让学生练习从片段逐步做到准确、具体、通顺地写出有中心、结构完整的作文。要完成这个过程需要一定时间而且必须调动学生的积极因素,培养学生作文兴趣。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呢?
1.立足生活,向生活要素材
生活是写作的源头活水。特别是农村孩子,生活在美丽的大自然中,有观察生活、认识生活的优越条件:一望无际的田野、绿树掩映的沟渠、枣香流溢的枣林、野花点缀的小径……这些美好的自然景物,丰富了孩子们对美的感受。暖春风筝,采挖野菜,盛夏捕蝉,下河捞鱼,金秋摘果,田间收获,隆冬烤火,雪后疯狂……无穷的趣事,使孩子们有着深刻的体验。我们老师要引导他们学会观察事物、感受生活。
教师不妨尝试引导学生回忆那些生活中有趣的往事,让孩子感到即使一次平凡的经历,其中也有许多值得回忆、充满快乐的故事,而这些故事,就是作文的好素材。在农村,绝大多数孩子比较“野”、贪玩,于是我就来个顺水推舟,亲自带学生去尽情玩耍——跳绳、丢沙包、打雪仗、踢毽子……每次“玩”之后,我就立刻抓住时机和学生进行沟通:“玩得怎么样?你有什么感受?还想不想再玩?把你刚才玩的过程和感受写下来……如果大家写得认真,咱们还有第二次、第三次……”这样一来,激发了学生写作的兴趣,同时为学生提供了现成的写作素材。
2.一吐为快,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事
“作文为的就是要写自己想说的话,要有为而作。”我们老师要放手让学生写自己感触深的事,写自己的心里话,在教材规定的范围内,尽量鼓励、引导学生选材多样化。小学生由于自身的年龄特点,在接触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时,总要想方设法地表达出来。我们教师要依据学生的这个特点因势利导,组织学生开展类似“我要说一说”这样的课堂形式,激发学生说的兴趣,在此基础上,教师帮助学生理出说话的脉络,作文也就水到渠成了。比如,去枣园摘枣,教师和学生交流时,可以这样提问:“你什么时候去枣园的?当时天气怎么样?怎么去的?去的路上看到、听到了些什么?到了枣园怎么分的工?你怎么摘的?有什么感觉?别人又是怎么摘的?……”按照事情的发展线索提问,学生在思考与回答中就会说也会写了。
其实,学生感兴趣的事很多,因为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在校园里,有他们喜爱的老师和同学,有他们盼望的“六一”儿童节,还有让他们激情振奋的运动会;在家里,有关心疼爱他们的父母,有他们形影不离的小伙伴,还有他们梦里还见面的猫儿、狗儿……如果我们利用好这些,引导学生进行写作,学生就会展现出极大的写作热情。
3.师生参与,共通修改;学生互写评语,感悟生活,理解生活
“推敲”一词背后的故事给我们的启发:文章的修改是写作过程中很重要的环节。作文互改一般有四个环节,“自我修改—学生互改—教师批改—学生再改”,这样的流程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有很大帮助。在前面两个环节,教师要提出具体修改的依据,比如语句是否通顺,选取的内容是否真实,表达的思想是否正确,文章的条理是否清晰等等。对照这样的标准修改,时间一长,学生的行文也就有了一个基本的标杆。教师的批改也极为重要,不能笼统地说好与坏,点评要到位,多眉批,少总批;重针对性,少套话、空话;多采用商量的语气,少生硬地下结论。此时,学生对作文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修改也能到位。
二、规范阅读指导,培养学生写读书笔记的好习惯,确保阅读作文的高质量
要达到作文教学的目标——实现小学生作文水平的整体提高,仅仅靠课内辅导训练是远远不够的,只有与阅读训练有机结合在一起,才能获得作文教学事半功倍的效果。
1.指导学生认真阅读,积累写作材料
阅读要做到四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手到”就是要写读书笔记。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人的记忆力是有限的,而读书笔记可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写读书笔记的过程实际上是积累知识的过程,将已接触过的知识加以梳理、归纳、分类、贮存,不仅能加深记忆和理解,而且便于日后查阅,为己所用。古今中外,凡在学问上有所建树的,大都有勤于笔记的好习惯。我们应该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从基本的圈点、摘抄开始,逐步过渡到列提纲、加评注、写心得,从一两句到一兩段,心得字数越来越多,长期坚持下去,将获益匪浅。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就注意对学生进行这方面能力的培养。我要求学生写读书笔记时,不仅要摘抄、写感受,还要进行美化,定期评选。我在这方面的要求有三个:
(1)每人备一个读书笔记本,随身携带,对于文中的精彩片段、妙词佳句、成语格言等分别整理记录。
(2)要求背诵精彩片段和警策语句。背得多了,作者的语言就成了学生自己的语言,运用时就得心应手了。
(3)读完文章后要求学生将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记录没有格式,随心所欲,但必须是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也没有规定,可长可短,依据实际内容和个人具体情况来定。
2.教会方法,培养写作兴趣
笔记和作文不同,在开始时老师加以指导,尽量放手让学生去写,让他们自己把身边的事写真切、写生动,把自己的感想写具体、写丰富,让学生有感而发,“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教学生不要一味仿写、套用或者说些假话、空话。写读书笔记也要培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读书笔记反映了文章中多彩的生活和学生内心丰富的世界,这是激励学生写作兴趣的有利条件,还可以采取其他方式,激发学生的长久兴趣。
(1)创设展示机会。学生的读书笔记,许多都是黑板报稿、广播稿的好内容。我开辟了黑板报“读书笔记”专栏,并组织他们向校广播站投稿。每次指导写大作文时,翻阅一下“笔记”,只要有与大作文相符合的题材,“拿”来即可“用”。
(2)开展评选、欣赏活动。将读书心得、摘录的优美词句、诗歌笑话加以精心美化,使之成为一页页赏心悦目的“录抄板”。每周组织评选,前五名各挂于“优秀作文栏”,每两周进行一次相互交换欣赏朗读。
读书笔记形式灵活,内容广泛,对小学生积累作文素材,提高作文水平都有很多好处。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以激活学生的表现欲为途径,结合阅读指导,针对学生年龄特点循循善诱,循序渐进,才能使作文成为学生真正的快乐享受。让我们共同努力,给孩子的习作插上彩色的双翼,让他们自由飞翔于习作的天空!
(作者单位 山东省无棣县水湾镇小学)
编辑 赵飞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