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可持续发展研究综述

2014-10-21 07:01毛竹秀
安徽农业科学 2014年33期
关键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践模式可持续发展

摘要 总结了国内学者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下简称新农合)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方面的研究成果,主要对新农合不同参与主体、新农合制度建立与运行、新农合试点的实践模式这三大方面展开分析。指出了目前我国对新农合研究的不足之处,提出要加强对新农合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研究,要完善新农合综合性、系统性的研究机制,同时还要完善新农合相关的法律建设,从而确保新农合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可持续发展;实践模式

中图分类号 S-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4)33-11936-03

An Overview of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New Rural Cooperative Medical System

MAO Zhu-xiu

(School of Economic Management, Shand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Taian, Shandong 271000)

Abstract The domestic researches on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he New Rural Cooperative Medical System in recent years were summarized. The system was analyzed from three aspects, including different participants, the establishment and function of the system, and the mode pilot and actual practice. The shortcomings of existing research were pointed out, and mentions that we should strengthen the theory research, improve the research mechanism, besides, we need to perfect the legal framework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system.

Key words New Rural Cooperative Medical System;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ractice mode

作者简介 毛竹秀(1988- ),女,山东滨州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社会保障理论与政策。

收稿日期 2014-10-16

1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发展过程中不同参与主体的研究

1.1 政府供给的研究

1.1.1 政府供给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必要性。

对于明确政府责任的必要性,很多国内学者立足于公共物品的角度给予了解释。宋茜[1]在《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中政府责任的缺失与对策》一文中指出,政府是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改革的主导力量,政府责任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蔡滨[2]等指出,明确政府责任是彰显社会正义、提高社会福利的需要。李娅芳[3]从公共物品供给和公民的健康公平权出发,为政府所承担的责任提供理论依据,李娅芳指出,作为准公共物品的新农合,只能采取政府主导的经营方式。同时,政府还要凭借自身的力量保障全体人民在健康和卫生保健方面的公平性。陈健生[4]也基于公平的视角提出,由于中央政府在财政资源方面的强势地位,要履行自身的社会责任,提高资源的保障能力。张燕[5]等也提到,新农合作为典型的公共物品不应该由市场来提供,应该接受政府的干预管理,防止医疗保险市场失灵的出现。

这些学者从多个角度探索了政府责任对于新农合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为新农合运行过程中明确政府的主导作用,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1.1.2 政府责任的主要内容。

关业琼[6]提到,政府应该承担新农合制度运行中的立法、制度設计、财政、监督等责任,从未发挥其主导责任,弥补市场失灵,向服务型政府转变。柴志凯[7]在《论政府在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中的责任》中指出,新农合的突出特点就是政府要承担资金筹集、组织管理等责任,要明确政府在新农合制度运行当中的主导地位。杨仕兵[8]提到,政府要保证公共物品供给的有效性以及保护公众对公众物品的享受权。李娅芳[3]突出强调,要加强政府的制度供给责任,政府要加强立法,明确各方的责任,维持新农合制度的稳定性,此外,在新农合的制度设计上,要坚持民主与科学相结合的原则。骆向兵[9]提到,要合理控制对新农合的资金投入,确保政府财力的有力保障。刘萍[10]等认为,要发挥政府的经济职能,拓宽新农合资金的筹资渠道。

学者们不管是从哪个角度对政府行为进行分析,对于政府在新农合制度推行中所承担的责任都是赞同的。政府要不断完善新农合的制度设计,加强监督管理,提高农民对新农合的满意度。

1.2 医疗服务机构供给的研究

定点医疗机构所提供的医疗服务质量和技术水平直接影响到参合农民的参合意愿和受益程度,影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发展。对医疗服务供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建设当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及策略方法,其中,医疗服务供给方的道德风险已成为新农合可持续发展课题中比较重要的问题。对医疗服务供给方道德风险的研究成为国内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

1.2.1 医疗服务机构供方道德风险的研究。

对医疗服务供方道德风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道德风险的表现形式、成因以及策略研究上。徐璇[11]认为,医疗服务供给方的道德风险问题成为制约新农合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徐璇指出定点医疗机构道德风险的表现形式主要是诱导医疗行为和医、患、管理者之间的相互勾结。除此之外,曾理斌[12]等还提到了职业素养不高、医疗事故频发的表现形式。

对于道德风险产生的原因,漆娜[13]运用委托代理理论和萨伊定律(Says Law)进行了分析。刘倩[14]等从信息不对称、医疗卫生体制不健全等方面对道德风险的产生进行了分析。关于建立道德风险控制机制的研究,李冰水[15]等提出要调整和完善医疗机构的支付、补偿机制。薛灿[16]等倡导要切断以药养医的渠道。杨媚[17]主张要加强医疗服务人员的道德培养、加大对不道德行为的惩处力度。

1.2.2 医疗服务机构监管机制的探讨。

张琴[18]认为,医疗服务供给是直接影响新农合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性的因素,针对医疗服务供给缺乏有效监督的现状,提出了管办分离的方法,从而确保对医疗服务机构监管的独立性和有效性,同时还要对其实行考核奖惩制度,促进医疗服务供给效率的提高。张荣林[19]等指出,对定点医疗的监管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不仅需要政府有关部门的行政监管,还需要强化定点医疗机构的内部监督和管理,提高定点医疗机构服务人员的职业素养。此外,还要鼓励参合农民积极举报、投诉,培养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管意识。刘兰秋[20]立足于对国际经验的总结、学习,提出要建立多层次、立体化的监管主体,同时还要确保监管内容的全方位性。曾新华[21]指出,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建设普遍存在着医疗卫生资源缺乏、人才队伍建设任务繁重的问题,直接影响了参合农民享受医疗服务的效果。何锡金[22]等也指出,农村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均衡,缺乏优质医疗资源,因此需要有针对性的完善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监管体系建设。

1.3 农民参合意愿的研究

农民的参合意愿,直接影响到新农合制度的运行成效。对农民参合意愿的研究,可以完善新农合制度的构建。王晓燕、傅海虹、宋文娟主要立足农民自身的角度来进行分析,王晓燕[23]指出农民对新农合制度不了解是影响参合率的主要因素。欧阳晓晖等[24]认为农民的参合主要受农民健康状况、农民的经济水平、以及农民对新农合满意度的影响。宋文娟[25]认为农民的风险意识以及对新農合的信任度是影响农民参合的主要原因。

除此之外,洪娴婷[26]从新农合政策出发,立足于新农合制度本身的报销与给付来分析其对农民参合的影响。李振红指出[27]新农合所带来的实惠是影响农民参合的根本原因。周尚成[28]等从政府管理部门、医疗服务机构和农民自身三个层面进行分析,提出要关注家庭为单位的参合意愿。

朱丽莎、陈云等通过建立数据模型,对农民参合进行了实证分析。朱丽莎[29]根据浙江省农民参合意愿的数据建立了Logistic 回归模型从而得出了影响农民参合的具体因素。而陈云[30]等则采用Epidata3.0 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归纳,运用SPSS14.0进行统计分析,从而针对农民参合的影响因素提出建设性的意见[30]。

2 对新农合制度本身的研究

2.1 关于新农合筹资机制的研究

王永春[31]提到,稳定而低成本的筹资机制是新农合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新农合的筹资水平要与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医疗费用的不断增长对新农合现收现付制的筹资模式提出了较大的挑战,鉴于此,周荣蓉[32]提出了“捆绑式”和“劳务储蓄”的合作医疗模式,从而缓解人口老龄化对新农合制度的压力。冯彩平[33]倡导建立稳定而高效的筹资机制,应该拓宽新农合资金的筹资渠道,畅通社会捐赠的渠道,呼吁全社会为新农合的发展做出贡献。王 玲[34]等应该把新农合纳入到商业医疗保险中去,商业医疗保险可以对新农合提供“范围上”和“程度上”的补充,从而扩大新农合的覆盖面,对一些医疗费用、病种等做一些适当的补充,使参合农民能够享受到高水平的服务和治疗。

2.2 关于新农合补偿机制的研究

葛恒云[35]认为,通过按照人头付费的补偿形式可以有效的抑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余维臻[36]提到,可以尝试采用按人头付费的管理方式。谷彦芳[37]等提到要提高新农合基金的补偿率,设定科学的报销比例,从而建立合理的补偿机制。此外,通过将慢性病纳入新农合保障范围等措施,扩大合作医疗的保障范围。毛淑娟[38]提到要增强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对于一些医药费用过重的大病患者,进行“ 二次补偿”,在减轻农民医药负担的同时,可以保障农民的医疗保障需求。

3 新农合制度试点的实践模式研究

陈尚文[39]等运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江西省新农合门诊统筹试点情况和家庭账户补偿模式进行分析,收集广大参合农民对新农合运行的反馈情况。了解参合农民对家庭账户补偿模式的满意程度,从而探索更加适合新农合可持续发展的补偿模式。凌彩娥[40]等对百色市右江区采取问卷调查和SPSS统计分析的方法,对当地农民未参合的原因、以及不同人口学特征的未参合农民情况进行了分析,指出当地农民外出务工、以及报销手续复杂等原因是影响农民参合的首要因素。通过SPSS数据分析,得知农民参合与农民文化程度无关。杜远见[41]等对作为我国首批的4个新农合试点省之一的云南省,进行了新农合制度建立和完善的追踪研究,用Excel对云南省2004~2010年新农合的统计信息进行统计分析,详细计算了各年度的新农合基金的使用率、参合农民收益率、补偿费用等指标,从而全面认识云南省新农合的运行情况,弥补不足,推广经验。顾大男[42]等基于我国东部6个县的调查,通过运用两水平混合随机线性模型以及两水平逻辑斯蒂随机模型来解释参合人员性别、个人社会经济状况、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认知情况、个体内在需要、个体主观期望参合费用以及主观期望共付率等因素是如何影响新农合的参合率以及满意度的。通过借助于这些理论模型的直观分析,可以为新农合的可持续发展提出更具科学性、合理性建议。

4 简要评述

(1)综上所述,目前国内学者对新农合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制度分析、运作管理、对策研究以及实证分析的研究上。这些学者的研究为进一步完善新农合制度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但是目前对新农合的研究依然存在着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完善。目前对新农合的研究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对新农合运行当中的单项问题研究过多,局部地区的实证分析过多,这导致对新农合的研究缺乏系统性。

(2)从参合农民满意度角度考察新农合制度运行情况的相对较少,然而通过对农民满意度的研究,从农户需求的角度评价新农合的运行效果,可以为新农合的进一步发展指明方向。

(3)对新农合运行过程中法律保障缺失的研究不足,新农合的研究依然处于无法可依的状态,不利于为新农合的发展提供完善的法律、政策环境。这些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也是以后所要研究的重点和难点,从而推进与完善新农合制度。

参考文献

[1] 宋茜.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中政府责任的缺失与对策[J].农林科技,2012(31):302-303.

[2] 蔡滨,张莹.新农合视角下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的政府责任[J].卫生软科学,2011(8):532-534.

[3] 李娅芳.浅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可持续发展——以政府责任为分析视角[J].理论界,2010(8):182-183.

[4] 陈健生.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制度的设计与改进[J].财经科学,2005(1):124-131.

[5] 张燕,娜仁图雅.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中的政府责任问题探讨[J].科学与管理,2011(6):54-57.

[6] 关业琼.中国新农村合作医疗政府责任探讨[J].出国与就业,2011(5):188-189.

[7] 柴志凯.论政府在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中的责任[J].卫生经济研究,2004(6):17-19.

[8] 杨仕兵.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中政府承担责任的法理分析[J].现代经济探讨,2009(2):28-32.

[9] 骆向兵.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中的政府职责研究——以“桑植模式”为例[J].财政研究,2012(10):40-44.

[10] 刘萍,谷丽颖.优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中的政府职能[J].经济研究导刊,2013(2):20-21.

[11] 徐璇.定点医疗机构道德风险及对策研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J].现代商贸工业,2013(6):31-33.

[12] 曾理斌,李晟.社会医疗保险医疗供方道德风险与防范[J].当代经济,2011(12):29-31.

[13] 漆娜.社會医疗保险中医方道德风险分析及防范[J].卫生经济研究,2011(7):22-25.

[14] 刘倩,刘方,钟侣艳.社会医疗保险中医患双方道德风险问题研究[J].商业文化,2011(4):357.

[15] 李冰水,李玉娇.中国社会医疗保险中的道德风险及控制机制研究[J].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4):20-26.

[16] 薛灿,姚攸吾.社会医疗保险中的道德风险及对策分析[J].社会保障,2010(6):121-122.

[17] 杨媚.社会医疗保险中道德风险及防范思考[J].现代商贸工业,2013(21):40-41.

[18] 张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可持续发展研究:基于医疗服务供给的视角[J].农业经济问题,2009(2):37-40.

[19] 张荣林,刘雅静.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机构监管体系创新[J].山东大学学报,2012(4):19-25.

[20] 刘兰秋.试论我国现代化医疗服务监管制度的构建[J].中国医院,2013,17(11):15-17.

[21] 曾新华,肖修志,邹红.对赣州农村三级医疗卫生网络建设的调查与思考[J].赣南医学院学报,2013,33(5):737-739.

[22] 何锡金,王岩.河北省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提升的建议[J].河北企业,2013(9):47-48.

[23] 王晓燕.农村居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2(15):127-128.

[24] 欧阳晓晖,傅海虹.内蒙古凉城县农民参合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1,28(5):315-317.

[25] 宋文娟.农民参合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以安徽省试点地区为例[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27(4):54-56.

[26] 洪娴婷.新农合参合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淳安县姜家镇的调查[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12,33(4):37-40.

[27] 李振红,严非,王伟.宁夏山东6县农民参与新农合的意愿变化分析[J].中国卫生资源,2010(4):186-188.

[28] 周尚成,姚为付.影响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意愿的系统性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3):7029-7031.

[29] 朱丽莎.浙江省新农合参合意愿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29(16):56-58.

[30] 陈云,欧阳晓晖,傅海虹,等.内蒙古凉城县农民参合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1(5):315-317.

[31] 王永春.浙江省新农合绩效评估与可持续发展探究[J].区域经济,2011,10(3):24-25.

[32] 周荣蓉.人口老龄化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的影响——以安徽省为例[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10(4):8-9.

[33] 冯彩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J].东方企业文化·远见,2011(10):115.

[34] 王玲,雍爱莲.农村人口老龄化对新农合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卫生软科学,2009,23(6):612-613.

[35] 葛恒云.新农合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8(11):766-767.

[36] 余维臻.“新农合”满意度调查及可持续发展研究——基于非营利组织与利益相关者视角[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12,12(2):47-52.

[37] 谷彦芳,宋凤轩.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新农合制度的政策建议[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8(3):188-190.

[38] 毛淑娟.城乡统筹视角下我国新农合制度发展与制度整合分析[J].社会保障研究,2010(01):94-98.

[39] 陈尚文,杨玲,章蕾,等.江西省新农合门诊统筹调查研究[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0(11):765-767.

[40] 凌彩娥,陆青梅.影响右江区农村居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因素调查分析[J].右江医学,2013,41(5):760-761.

[41] 杜远见,杨添懿,黄兴黎.云南省2004-2010年新农合运行情况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31(10):991-993.

[42] 顾大男,杜远举.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与、满意度及持续性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人口科学,2006(5):42-48.

猜你喜欢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践模式可持续发展
基于学生社团的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践模式探析
《无机材料物理性能》教学方法与实践模式初探
关于构建我国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的思考
中小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文献综述
新疆南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施现状研究
浅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会计账务处理
保险学视角中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