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娜 何迎杰 高梓溶
【摘要】人工心脏起搏器用于治疗心脏起搏或传导系统障碍的心脏病患者,以代替正常心脏的起搏点引起心脏搏动的治疗方法,[1]是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不可逆的心脏起搏和传导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主要方法,同时,手术并发症也随之而来,如伤口感染、血肿、电极脱落、肢体功能障碍等,为了使术后患者早日康复,最大限度地降低伤害,了解并防护这些并发症,正确地认识起搏器,术后护理是十分重要的。我科总结了一套完整的术后护理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病人的顾虑,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关键词】人工心脏起搏器;护理;健康指导
【中图分类号】R473.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7-0503-01
1临床资料
本科室2013年久性起搏器植入术病人共52例,男24例,女28例;年龄41岁~76岁;Ⅱ度~Ⅲ度房室传导阻滞30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18例,因起搏器使用年限到期需更换4例。
2 术后护理
2.1 心电监测
术后入CCU病房进行心电监护48~72h,严密观察起搏心电图,床旁备电复律器。结合患者的自觉症状,观察起搏器安置后的工作状况,观察起搏感知和起搏功能,并每日描记全导联心电图1次,注意观察是否是有效起搏心律,通常是起搏心律与自主心律交替,无R-R长间歇,以便尽早发现电极移位,注意观察病人有无头痛、胸痛、眩晕、气促、嗝逆、抽搐等等早期发现并发症,应立即通知医生以便及时处理。
2.2 体位及活动
术后24 h绝对平卧,限制术侧上肢的活动,翻身时动作应轻柔,以免电极移位,24~48h嘱患者取半卧位,24h后床头抬高15~45度, 72 h后方可下床轻微活动。病情稳定后指导病人适当进行上肢及肩关节的前后活动(防止做外展运动),这样可有效减少肩关节粘连,在此必须注意禁止激烈运动及负重。。
2.3 切口护理
术后用局部砂袋压迫切口6 h~8 h,观察切口有无红、肿、热、痛、渗血及有无血肿,特别注意电极埋藏处囊腔小动脉出血,及时更换切口敷料。术后常规使用抗生素5 d~7 d,防伤口感染及全身感染。一般术后7 d~9 d拆线。拆线后观察有无感染。
2.4 饮食及排便的护理
加强生活护理。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粗纤维、易消化无刺激的饮食,使病人术后能得到充分营养,防止便秘。手术病人中14例患者发生便秘,原因为不习惯床上排便,通过使用缓泻剂、灌肠给予解决。因此,术前的床上排便指导尤为重要。
3 健康宣教
3.1重视术后随访
出院后半月一次进行全面检查,并检查起搏器功能。以后每月随访,半年后每半年一次,以便及时发现电极故障和电池耗竭。有异常情况时应随时急诊。预计电池将耗竭时,应缩短随访时间,每月或每周一次。发现电池耗竭应及时住院更换新电池。电池耗竭时主要表现为起搏心率减慢或增快。
3.2自查自测心率
每日2次,每次至少3 min,求其平均值并做记录,每分钟少于阈值心率5次即为异常,应及时到医院就诊[2]。
3.3 出院指导
病人出院后应随身携带起搏器识别卡,写明个人资料、安装起搏器的时间、产品型号、起搏方式、预制频率等,以便就医或通过机场安全门时顺利通过检查。
3.4 勿靠近磁場和高压电
远离磁场、电场、不易接近高压电缆、核磁、激光、理疗、电灼设备等。接打电话时应离起搏器30 cm以上。家用电器一般不影响起搏器工作,但病人一旦接触某种环境或电器后出现头晕、胸闷等不适,应立即离开现场或不再使用该种电器。
3.5 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
戒烟酒,保持乐观的情绪,避免激动,适当参加体育锻炼,防止受凉。人工心脏起搏器的安装只是解决了心率慢的问题,病人本身若有心脏疾病者不能因安装起搏器后有了保险就不再服药,应根据病情坚持用药,从而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3.6小结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是治疗心率失常的有效安全的诊疗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也愈加重要和广泛。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适时宣教,手术前后严密观察,采用适当的护理对策,做好各项护理工作,对减少术后并发症,减轻患者的痛苦,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命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赵俊萍,李雪.安装永久起搏器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2(10):7.[2] 刘森玲,李卫华,高佩音,等.安置永久起搏器病人出院前的健康指导[J].现代医院,2005(11):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