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282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2014-10-21 01:02刘文明覃荔武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2014年7期
关键词: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刘文明 覃荔武

【摘要】目的:了解我院药物致不良反应发生特点及一般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通过网络系统呈报的282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82例不良反应报告中药品种类以抗感染药为主有99例,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为主有213例,60岁以上患者发生不良反应最高有144例,皮肤及附件损害最为常见有97例。结论:临床各科应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及报告,实行个体化给药,减少或避免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关键词】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中图分类号】R969.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7-0398-01

药品不良反应(ADR)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有害反应。它不仅指药物的副作用,还包括药物的毒性、特异性反应,过敏反应、继发性反应。 为加强对药品的监管,国家实行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制度。 是为了及时、有效控制药品风险,保障用药安全有效。因此监测和报告工作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对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到并已呈报网络的282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

1资料与方法

收集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通过网络呈报系统上报的282例ADR病例,对ADR当中涉及的患者年龄、性别、给药途径、药品种类以及累及器官或系统进行统计和分析。

2结果

2.1 发生ADR患者的性别与年龄分布

282例ADR中,男性120例,女性162例,分别占ADR总人数的42.55%和57.45%,女性高于男性40例;60岁以上男性有78例,女性有66例,所占比例为27.66%和23.40%;年龄范围在3d~92岁。发生ADR患者的性别与年龄分布见表1。

2.2 发生ADR的给药途径分布

282例ADR中,发生ADR最多的给药途径为静脉滴注,有213例,占75.53%,其次是口服药品54例,占19.15%。发生ADR的给药途径分布见表2。

2.3 发生ADR的药品种类及构成比

在282例ADR报告中,涉及的药品有102种,根据《新编药物学》(第17版)的药品分类方法 ,进行种类统计。其中抗感染药引起的ADR最高,其次是心血管系统用药。发生ADR的药品种类及构成比见表3。

表1 发生ADR患者的性别与年龄分布

年龄/岁 男性/n 女性/n 例数/n 构成比/%<1

1-10

11-20

21-30

31-40

41-50

51-60

>60

合计 0

0

6

8

6

5

17

78

120 1

0

4

28

25

15

23

66

162 1

0

10

36

31

20

40

144

282 0.35

0

3.55

12.8

10.99

7.09

14.18

51.06

100表2发生ADR给药途径分布

给药途径 例数/n 构成比/%静脉给药 213 75.53口服 54 19.15舌下含服 8 2.84皮下注射 6 2.13肌肉注射 1 0.35合计 282 100 表3 发生ADR的药品种类及构成比

药品种类 例数/n 构成比/%抗感染药 99 35.11心血管系统 70 24.82中药制剂 23 8.16维生素、电解质、酸碱平衡及营养药18 6.38神经系统药 14 4.96血液系统药 13 4.61泌尿及生殖系统药 11 3.90免疫增强剂 10 3.55胰岛素及影响血糖药 8 2.84呼吸系统药 6 2.13消化道用药 4 1.42其他 6 2.13合计 282 1002.4 发生ADR的抗感染药种类及构成比

282例ADR涉及抗感染药99例,由8类抗感染药引起,占35.11%,在整个ADR中占的比例最大。β-内酰胺类药引起的有66例,占66.67%,其次是喹诺酮类的14例,占14.14%。发生ADR的抗感染药种类明细及构成比见表4。

表4发生ADR的抗感染药类别及构成比

抗感染药种类 例数/n 构成比/%β-内酰胺药 66 66.67喹诺酮类 14 14.14硝基唑类 10 10.10抗结核药 3 3.03克林酰胺类 2 2.02大环内酯类 2 2.02氨基糖苷类 1 1.01抗疟疾药 1 1.01合计 99 1002.5 ADR累及的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

我院282例ADR中主要累及是皮肤及其附件,其次是呼吸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等。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见表5。

表5ADR累及的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分布

累及的器官或系统 例数/n 构成比/% 主要临床表现皮肤及附件 97 31.39 皮膚红肿、皮疹、瘙痒呼吸系统 51 16.50 胸闷、气短、咳嗽、喉头水肿、

呼吸困难、颜面水肿神经系统 48 15.53 头晕、头痛、失眠、烦躁、嗜睡、四肢麻木消化系统 41 13.27 恶心、呕吐、腹泻、腹痛、嗝逆全身性 37 11.97 寒战、发热、畏寒、过敏性休克循环系统 29 9.39 心悸、静脉炎、注射部位肿胀五官 2 0.67 视力模糊、口疮内分泌系统 1 0.32 低血糖泌尿系统 1 0.32 尿潴留血液系统 1 0.32 皮下出血其他 1 0.32 关节疼痛合计 309 100 2.6 ADR转归情况

我院282例ADR,经过停药、对症处理后,治愈169例占59.93%,好转112例占39.72%,未好转1例占0.35%。在282例ADR报告中,有3例是严重的,静脉滴注庆大霉素注射液引起过敏性休克、静脉滴注甘露聚糖肽注射液引起喉头水肿而导致困难、口服华法林钠片导致右下肢皮下出血。

3讨论

3.1 由表1看出,不同年龄发生ADR几率不同,282例ADR中,60岁以上患者发生比例最高(144例,占51.06%)。原因是老年人身体各器官功能下降,并且他们常伴有多种疾病,合并用药使得老年人发生ADR情况增加。因此,临床医生应针对老年人患者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

3.2 由表2显示,282例ADR中,由静脉给药方式引起的有213例,占75.53%;其次是口服给药方式引起54例,占19.15%。静脉用药方式是直接将药物输入体内,药物的质量、溶媒选择、稀释浓度、滴注速度等因素都可引起药物不良反应。建议临床医生在保证疗效的同时,尽量遵循“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静脉”的原则。严重的ADR不可轻视,如静脉使用庆大霉素引起过敏性休克。

3.3由表3、表4可以看出,抗感染药引起的ADR99例,在整个ADR中占的比例最高为35.11%。抗感染药中的β-内酰胺类及喹诺酮类分别排在第一、第二位,与国内其他ADR报告文献一致。 究其原因这两类抗菌药具有高效、低毒、广谱等优点,是抗感染治疗中最常用的药物。因此,临床医生在使用抗菌药过程中要避免无指证用药、联合用药或剂量过大、疗程过长等不合理使用问题,以较少ADR发生率。从表3来看,中药制剂发生ADR有23例,占8.16%,排在第三位,中药注射剂的质量不稳定,内含成分复杂,也是容易引起ADR的发生,应严格按照说明书提供的方法使用,在使用过程中要严密观察,出现问题马上停用,尽快采取对症处理。

3.4由表5看出,282例ADR报告中,累及最多的是皮肤及附件,有97例,占31.39%,主要症状是皮肤瘙痒、皮疹、荨麻疹。分析主要原因是皮肤及其附件症状易于医务人员及患者观察及发现。其次是呼吸系统,有51例占16.50%,患者自己感知,直接表述给医务人员。

人类生命安全和健康被ADR的危害越来越受到关注,ADR监测和报告工作愈发显得重要,为合理使用药物,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提供依据。调查结果表明,我院监测和报告工作上报率不高,存在报告质量偏低等缺点,需加强宣传ADR监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让医、药、护共同把ADR监测和报告工作做好,逐步完善我院ADR监测体系,为了合理用药,避免和减少ADR的发生,切实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保障用药安全有效。

猜你喜欢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隐蔽失效适航要求符合性验证分析
电力系统不平衡分析
一图看懂十九大报告
药品不良反应分析与医院药事管理探讨
报告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发展趋势分析
735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2013~2014年153例药品不良反应分析
药品不良反应研究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