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琼
【摘要】目的:通过对病例的研究,分析和探究产后妇女出现出血的治疗对策和护理方法。方法:采取临床案例分析的方法,对我院接收的因为产后出血的病例进行分析与综合,总结产后出血的治疗与护理对策。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患者出现产后出血的病情,一般的出血量均在500ml以上,甚至有更多者,高达数倍以上。在调查的案例中,有2例因失血过多出现了休克现象。通过采取积极的出血护理,出血及休克均得到控制和纠正,且未有感染病例发生。结论:产妇在产后出现出血的现象,对他们的身体造成了极大的伤害,为此,需要医院树立产后妇女照顾意识,强化医院的护理质量,一是保护患者的生命健康,二是防止其它因出血引起的并发症的发生,优化妇女产后出血的治疗和护理。
【关键词】妇产科;产后出血;临床抢救;护理方法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7-0369-02
在医学上,一般来说,产妇在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出血量超过500ml者就是产后出血,孕妇在产后出现出血的现象十分的危险,这是导致产妇身体虚弱甚至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临床上这些都是有相关数据统计的,值得引起医院的重视。据临床研究表明,造成产妇产后出血的因素很多,一般分为:凝血功能障碍、子宫收缩乏力、软产道裂伤、胎盘因素及产妇不正常的情绪等因素。产妇出现产后出血一定要高度重视,及时治疗,因为这一时段产妇的病情变化迅速,对产妇的生命健康有着直接的影响,作为医院的护理人员必须第一时间做好出血产妇的抢救、治疗和护理工作。
1研究的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资料
2012年2月~2013年2月期间,我院产科共接收经阴道分娩产妇380名,年龄20~35岁,平均年龄(26.3±2.7)岁。依据阴道出血流量统计,有30例被界定为出现产后出血症状,其中包括21例(70%)初产妇与4名(13.3%)经产妇,4例(11.6%)单胎妊娠与1例多胎妊娠(5%)。
1.2 方法
1.2.1产前观察与出血测量
产妇在生产分娩过后,应对其实施密切的观察,要不间断的对产后妇女的身体情况进行观察,时常对他们的会阴、阴道以及子宫收缩等进行检查,还要对她们的各项机能进行测量,比如呼吸、血压以及脉搏等,同时注意她们的自觉症状,及时帮助他们排空膀胱。同时在产妇生产分娩后的24小时内,要做好阴道出血量的测量。针对阴道生产分娩的产妇,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做好相关的预防、测量和防护措施,如在其臀下放聚血器,不间断的测量产后一段时间的阴道出血量。对于剖宫产的产妇,更应该提高防范意识,提高护理的质量,及时测量出血,羊水被吸尽之后,还要使用负压瓶对生产过程中的失血进行收集,最后应当将产妇阴道内的积血挤出。
1.2.2产后抢救
产妇在生产分娩后出现子宫大量出血,应立即对其建立静脉通道2条,以第一时间补充产后出血妇女患者的循环血量,如果情况需要,还应进行静脉切开输液、输血和股静脉插管以及颈静脉穿刺。对产后出血妇女患者的神智、肤色、血压呼吸以及脉搏等生命体征变化进行密切的监测、观察,并以其实际情况,控制静脉输液速度。于此同时,要注意她们的自觉症状,防止患者出现肺水肿。对患者的出血颜色、气味等进行准确的记录,观察是否有血凝块。还要对她们的出入水量进行记录,对其组织灌注量和血容量进行以及肾功能情况进行及时的了解与掌握。对产后出血妇女患者出现了多器官功能障碍或是严重休克,要第一时间告知主要医师,还要有专门的工作人员对其做好详细的治疗与护理记录。
1.2.3产后出血护理
1.2.3.1一般护理措施
在孕产妇生产前,必须保证睡眠充足,而且要加强营养的摄入。在孕产妇生产前应适当进行运动,并定期到医院进行检查。护理人员在产妇待产期间,应通过发放宣传材料、播发教育片、组织讲座等形式,使孕产妇掌握基本的临床知识,以便在临床中更好地配合医护人员,减少产后出血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机率。
产后出血通常事发紧急,护理人员自身需首先保持冷静而清醒的头脑。让产妇保持去枕平卧位,同时及时给与保暖措施及面罩吸氧,快速建立静脉通道,可适当加快输液速度,但需密切关注产妇的神志变化情况及自觉症状,防止输液加快过度而引发急性肺水肿,随时观察并记录产妇呼吸、脉搏、血压、肤色以及子宫的收缩情况,如有异常情况应立即向主治医师报告。
1.2.3.2出血护理
当孕产妇在胎儿正常娩出24h内,出血量≥500mL,即可诊断为产后出血。护理人员应及时与医生取得联系,并且采取有效的抢救护理措施。 协助患者平卧,采取头低脚高的体位,并且注意保持患者呼吸道的通畅,护理人员及时给予2-4L/min的氧气吸入,迅速建立输液通道,必要时可以留置针头。在抢救护理中,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患者脉搏、血压、呼吸与神志变化情况。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掌握输液的速度,并询问患者有无其他异常反应。同时,在抢救护理工作中,要注意采取一定的保暖措施,预防其他产后并发症的出现。
护理人员应协助医生及时进行止血,本组病例采取按摩子宫的方式,刺激患者的子宫收缩,有助于患者宫腔积血的顺利排出。按摩子宫基本手法为:护理人员一手置于患者子宫底部,拇指和其余四指分别在子宫的前壁、后壁;另一只手置于患者耻骨联合部位,按压下腹中部,以利于子宮上推。产妇分娩后,应对出血量、出血颜色、气味及血凝块等情况做出准确的判定,特别是出血量接近甚至超过500ml且还未见控制时,需立即实施止血处理,并严格遵医嘱给与产妇使用止血药和宫缩剂,更关键的是查找出血位和出血原因,积极纠正休克症状。出血原因通常有宫缩不良和软产道损伤等,若未能在这些方面寻得确切的出血原因,可考虑产妇可能伴有凝血功能障碍。整个出血护理过程设专人做好危重护理记录。
1.2.3.3健康教育指导
在产后出血患者住院期间,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文化层次、身体状况、社会背景等,在进行综合评估后制订了具体的健康教育内容。在本组病例住院期间的健康教育中,护理人员主要讲解了孕期保健、妊娠生理、优生优育、心理调节、家庭保健等基本的妇产科知识,并且嘱咐患者出院后注意会阴部的清洁。同时,护理人员应协助孕产妇在娩出后30min内,让婴儿吸吮两侧乳头,通过促进乳汁的分泌,刺激孕产妇子宫的收缩,有利于减少产后出血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在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中,饮食护理是必不可少的。在患者住院期间,护理人员应嘱咐患者家属多给予孕产妇含有高维生素、高蛋白等容易消化的“流食”。患者应避免食用辛辣或刺激性较强的食物,以免造成产后出血症状的加重。
2研究结果
在研究的30例临床产妇产后出血患者中,他们的出血量均在500ml以上,更多者出现了3倍左右的量,其中有2例发生休克。通过采取积极的出血护理,出血及休克均得到控制和纠正,且未有感染病例发生。
3讨论
产后大出血的抢救和护理非常重要,如果产后出血妇女患者出现严重官缩乏力出血不止,甚至需要手术切除子宫,远期也会给产妇带来极大的生理和心理的刨伤,并影响远期的生活质量。产后大出血可迅速引起失血性休克,休克时间过长可引起席汉氏综合征,甚至导致产妇死亡产后大出血抢救是否成功 主要在于及早发现和及时抢救护理,特别是对隐形出血者,由于宫缩乏力造成大量的血液积存在宫腔,而不出现阴道流血更不易发现,及时发现后的处理主要依靠产房工作人员和病房的护理人员认真细致的观察和护理。
参考文献
[1] 马天元.妇产科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2(6)
[2] 陈琼花.产后大出血的有效抢救及护理[J].医学新知,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