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凤萍
【摘 要】目的:分析全州县龙水镇2005~2013年狂犬病的流行状况,探讨其流行特征和流行因素。 方法:采用描述流行学方法对全州县龙水镇2005~2013年狂犬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5~2013年全州县龙水镇共发生、死亡狂犬病18例,年发病率及死亡率在0~8.34/10万之间,年均发病率为4.04/10万,且近2年来发病略呈下降的趋势。病例分布于全镇13个村委中,无明显的地域集中现象;病例主要分布在农村地区,占88.89%(16/18)。病例有较显著的季节性,以3-10月发病最多,占总病例的77.78%(14/18),以11-2月发病较少,仅点22.22%(4/18)。发病年龄最小者3岁,最大者79岁,以50-60岁组发病最多,占27.78%,其次是0-10岁组,占12.93%,50岁以上的病例占了61.11%,被伤者主要集中在自我保护意识较差的老年人和儿童;男性发病略超过女性,男、女发病性别比为1.25:1;病例绝大部分是农民,占88.89%(16/18),其次是学生和儿童,同占11.11%。伤人动物是狗占88.89%,为猫的占11.11%。 结论:犬、猫是造成全州县龙水镇狂犬病流行的主要传染源。要控制狂犬病的流行,应切实做好狂犬病的防控工作,应加强犬、猫的管理及狂犬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伤口的及时正确处理、及时接种疫苗、伤人动物的正确处理等)等工作。
【关键词】狂犬病;流行特征;疫情
【中图分类号】B 【文献标识码】R512.99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483-02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人畜共患自然疫源性传染病,犬、猫及野生动物是其重要宿主和传染源。被动物咬伤是发生狂犬病的高危人群,人一旦发病,病死率为100%。全州为狂犬病老疫区,历年来疫情高升,龙水镇作为全州老疫区之一,发病一直呈较高态势,形势尤为严峻,为进一步探讨狂犬病在龙水镇的流行因素和流行趋势,现将全州县龙水镇2005~2013年狂犬病的流行特征进行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病例资料来源于全州县疾病控制中心历年的疫情报表,人口资料来自县统计局。经对2005~2013年全州县龙水镇狂犬病疫情资料采用统计学处理后进行整理分析。
2 结果
2.1 流行概况 2005-2013年全镇共发生狂犬病18例,死亡18例,病死率为100%,年发病率在0~8.34/10万之间,年均发病率4.04/10万,以2007年发病最多,发病4例,年发病率达8.34/10万,除2009年无病例出现外每个观察年均有发病。尤以2005、2007、2011年发病率分别为6.23/10万、8.34/10万、5.90/10万更为突出。见表1
表 1 2005~2013年全州县龙水镇狂犬病发病情况
2.2 流行特征
2.2.1 地区分布 全镇19个村委中有13个有病例发生,发病18例、其中发生2例以上的村委有朝阳、百福、大联、山陂。其中以朝阳发病3例最多,以下依次为百福、大联、山陂2例;坦口、塘前、金田、全佳 、长井、亭子江、龙水、安陂、同安各1例。从发病村屯分析,病例分散彼此没有发病因果关联。
2.2.2 季节分布 全年除2月份无病例外其余月份均有發病,其中1月2例、2月0例、3月2例、4月1例、5月1例、6月3例、7月2例、8月1例、9月2例、10月1例、11月1例、12月1例。以3-10月份发病14例(占77.78%)较多,以11-2月份发病4例(占22.22%)较少。见表2
表 2 2005~2013年全州县龙水镇狂犬病季节发病情况
2.2.3 人群分布
病例中年龄最小者3岁,最大者79岁,以50-60岁组发病5例(27.78%)最多,其次为60-70岁组和70-80组及0-10岁组,分别发病发病3例(16.67%)和3例(16.67%)及3例(16.67%);50岁以上者共发病11例(61.11%)。18例病例中,男性10例、女性8例,男、女发病性别比为1.25:1。见表2
表3 2005~2013年全州县龙水镇狂犬病患者年龄分布
病例中绝大部分是农民,发病16例,占总病例的88.89%,其次为学生和儿童,同发病为2例,同占11.11%,所有病例中未见动物屠宰及皮毛加工人员等。
2.3 伤人动物 对18份病例个案调查进行统计分析,伤人动物为狗有16例(占88.89%),余为猫抓伤(占11.11%)。
3 讨论
全州县龙水镇作为狂犬病老疫区,其发病率一直居较高态势,病死率和死亡率一直占居各种传染病之首,虽近2年虽呈下降趋势,但仍有病例发生。提示狂犬病疫情不可忽视。
全州县龙水镇素有鱼米之乡之美称,是农业大镇,犬、猫是最常见的家养动物之一。本资料可以看出,犬、猫是该镇狂犬病流行的宿主动物,其中狗咬伤者占88.89%,猫咬伤者占11.11%。说明犬、猫隐性感染或形成“健康带病毒”状况非常普遍,即使是被家养的正常动物所伤,也不能掉以轻心;高危人群是农村中自我防护意识差且文化程度较低的老年人和儿童,缺乏狂犬病相关的防治知识。随着近年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的深入开展,狂犬病发病率呈下降趋势,但仍有病例发生。因此建议:一要进一步加强狂犬病防制知识的宣教教育工作,特别是要针对农村群众普及预防狂犬病的相关知识,包括家犬、猫实行圈养及免疫的重要性;人被犬、猫等咬伤后伤口的及时正确处理和及时接种人用狂犬疫苗的必要性。二是建立健全犬、猫等家养动物的管理机制,加强家养犬、猫的管理工作,切实做好犬、猫类等的“管、免、灭”工作。三要加强基层医务人员对狂犬病相关的防治知识的培训,确保对被犬、猫等伤者能及时、规范的伤口处理,提高疫苗的全程接种率及正确注射抗狂犬病血清。四是要在政府的领导下,加强联合防制,开展对犬、猫等狂犬病宿主的兽间疫情监测,建立人兽共患病管理的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1] 张振开,黄少新,邓 玄,等. 狂犬病免疫失败危险因素的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J].应用预防医学,2008,14(2):77.
[2] 莫兆军,莫 毅,谭 毅,等.2006年广西狂犬病流行病学分析[J].应用预防医学,2007,13(5):290.
[3] 谢忠杭,黄文龙,洪荣涛,等.2004~2007年福建省人间狂犬病疫情流行趋势分析[J].疾病监测,2009,24(1):39.
[4] 莫金凤,黎祖秋,陈春玲.1963~2006年桂平市狂犬病疫情分析[J].应用预防医学,2007,13(3):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