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居民养老风险感知差异对参保决策的影响分析

2014-10-21 15:43荣莉
中国集体经济·下 2014年6期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

荣莉

摘要:提高城乡居民对养老风险的感知与防范能力,是保障农村居民基本生存权利的重要体现。因此,完善我国社会保险事业的首要任务就是加快建立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文章通过实地调查及问卷调查,对城乡居民参与社会养老保险决策的相关方面进行分析,寻找城乡居民参保决策差异产生的原因,以推进和完善城乡居民基本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并保障制度的可持续性发展,为建立城乡一体化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提供参考。

关键词: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决策差异;城乡一体化

一、问题提出

(一)风险感知理论

风险感知属于心理学范畴,风险感知( risk perception) ,又称风险认知,指人们对风险事物和风险特征的感受、认识和理解。国外对风险感知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国外的相关研究证明,财富拥有能力与风险感知能力将影响居民的行为决策。在遭受巨灾冲击后,个体的应对行为特别是风险决策将会因风险感知的变化而产生变化。国内这方面的研究方兴未艾,且将风险感知理论與保险需求联系起来了。周志刚(2013)构建最优期望效用模型验证了收入变量影响保险需求,个体的风险感知的变化将导致保险需求的变化,即风险感知水平上升将导致对某一风险的主观概率提升,进而引起了最优保险需求的增加。通过前景理论同样证明了,当个体受到强烈的情绪和感知冲击后主观概率的增加同样将导致保险需求的增加。国内外关于风险感知理论的研究为我们研究城乡居民的风险感知水平对参保决策的影响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随着经济发展,社会结构的变革,城乡居民在土地保障功能不足及家庭保障功能弱化的背景下,养老需求与养老防范机制供给矛盾突出。解决这一矛盾的途径之一就是建立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是指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简称新农保)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的合称。2009年9月1日,国务院颁发“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试点指导意见”,此后,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展开,覆盖面逐步扩大。2010年6月7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开展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指导意见中指出:“有条件的地方,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应与新农保合并实施;其他地方应积极创造条件将两项制度合并实施。2011年,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提出十二五期间要“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实现全覆盖”。2014年2月21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意见》;2月26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提出,到2015年底,全国将基本实现“新农保”和“城居保”制度的合并实施,并与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衔接;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指出,2014年政府重点工作要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可见,城乡居民的养老问题越来越受到政府的关注。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提高城乡居民抵御养老保险的能力,因此,采取措施推进和完善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同时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完善是实现城乡一体化养老保险制度的重要路径。

(三)风险感知理论在城乡居民参保决策中的运用

根据风险感知理论,风险感知水平将影响个体行为决策。将此理论运用于城乡居民的养老保险参保缴费决策中,假设城乡居民对养老风险的风险感知水平同样影响其参保缴费决策。基于风险感知理论逻辑,本文试图通过建立城乡居民的风险感知水平评价体系来证明风险感知水平对参保缴费决策行为的影响,有望通过理论运用提出促进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政策持续性发展的有效措施。

二、贵州城乡居民对养老风险感知与参保缴费决策的关联分析

(一)贵州城乡居民风险感知评价体系

根据风险感知理论观点:个体的风险感知的变化将导致保险需求的变化。根据这个观点,假设个体风险感知水平高则对保险需求增加。基于这一思想,本文试图将风险感知的评价内容设置为:第一,居民养老风险知识,城乡居民对养老风险事件及其特征的认识和了解程度。对养老风险事件及其特征的认识反映在城乡居民对养老方式选择的意向上。根据周志刚(2013)提出的风险感知水平上升将引起最优保险需求的增加,则说明居民选择参加社会保险或商业保险说明其风险感知水平高。因此,此衡量指标设置为居民对养老认识程度及养老风险选择意向。第二,风险态度,即城乡居民对养老风险事件的看法和态度。第三,风险行为决策,个体对风险事件采取的措施(选择参保和选择缴费)。通过对上面的衡量指标选项赋予一定的分值,判断城乡居民对风险的感知水平高低由风险感知分值来进行衡量,分值越高说明风险感知强,分值低说明风险感知弱。通过通过评价体系构建风险感知水平高低与城乡居民参保缴费决策之间的关联系模型。

(二)城乡居民养老风险感知水平分析

基于上述理论,本文对贵州几个地区,即贞丰、威宁、普安、贵阳等地的城乡居民的风险感知情况进行调查,共抽样375人,具体情况见表1。

数据说明,调查对象主要集中在44-59岁城乡居民。其中工资性收入人群主要是指农民工和部分城市居民,传统农业收入主要是指农业、林业、牧业的收入,以及政府补贴及财产性转移收入,调查对象收入水平偏低。

从表2数据表明,城乡居民整体风险感知水平较低。而数据显示29~44岁年龄段风险感知水平略高于其他年龄段,且参保缴费意愿略高于其他。原因在于16~29岁年龄段,正处于年富力强期,对社会养老制度有更高的期望且有一定的经济能力,自我储蓄能力强,所以倾向于自我养老。29~59岁年龄段倾向于子女养老方式同时也对社会保险具有一定的期待。风险感知水平不同影响到了城乡居民的风险行为决策,由于风险感知水平较低每个年龄段的居民绝大多数选择了较低缴费档次。如表3所示。

三、结论分析及启示

(一)城乡居民对风险感知能力越强,其参保缴费积极性高

社会保险机构有责任和义务采取措施提高城乡居民的养老风险的感知能力,增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吸引力,进而促进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性发展。提高城乡居民的养老风险感知水平,应做以下三点。第一,普及社会养老风险及应对知识。加强对养老保险政策知识的宣传力度,使社会养老保险政策深入人心,逐步转变传统养老保障思想,并内化为城乡居民的行为模式,自愿主动将参保缴费转化为自身必要行为活动。以稳定缴费机制推动制度良性循环运行。第二,调整城乡居民待遇机制,提高居民待遇水平。通过对现有领取养老保险金人员的养老保险待遇的逐步调整,提高养老保险水平,并与缴费挂钩。对参保缴费而领取养老保险金的人员的养老保险待遇给予提高补贴。对不同的缴费档次设置不同的補贴金额,奖励力度应有明显差距。通过这些措施对参保缴费人员的缴费决策产生影响。第三,建立养老风险的预测机制,提供城乡居民风险咨询参考。通过养老风险预测机制,提供可供参考的风险预测数据。

(二)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差异影响居民的风险行为决策

政府应采取措施积极发展经济,提高地方财政收入和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目前,城乡居民的缴费水平仍处于较低水平。长此以往,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的运行将陷入困境。由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特殊设计,养老保险基金主要来源于政府补贴、集体补贴、个人缴费。基础养老金主要靠政府财政支出,未建立起社会统筹基金。个人账户主要是个人缴费和政府、集体补贴构成。在很多地区,由于地方财政有限,集体经济不发达,所以主要靠中央政府财政进行补贴。所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性发展,需要进行以下工作:第一,积极发展经济,提高地方财政收入。贵州地区农村经济欠发达,因而应加快土地流转,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村居民收入;采取积极政策,加快地方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岗位,实现就业增加,以就业促进个人发展。第二,为集体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法制环境、经济环境。集体经济发展,增加居民的缴费补贴可提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政策的激励性,而欠发达地区集体经济发展更需要有政策支持,需要有良好的法制环境和经济环境。同时也要为集体经济发展留有空间。第三,加大农村的教育资源及职业培训的投入,增加农民的创收渠道。根据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政策原则,个人缴费多缴多得,缴费越多补贴越多,个人账户的储存额就越多。并将养老保险金的待遇水平与缴费水平挂钩。因此,要增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吸引力,必须提高缴费水平,提高养老保险金待遇水平。另外,缴费人越多,政府的经营成本降低。

(三)解决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衔接障碍,为建立城乡一体化养老保险制度创造条件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发展的方向是建立一体化的城乡养老保险制度。在此期间,解决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之间的衔接问题是关键,主要表现为缴费标准的衔接、社会保险关系的衔接、待遇水平等的衔接。这些问题复杂而具有难度,需要一定的过程。城乡居民的养老保险制度必须在制度设计方面做出变革,为两者衔接消除障碍。

参考文献:

[1]温家宝.在全国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部署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经验交流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1-06-22.

[2]周志刚,陈晗.风险感知与保险需求波动——基于最优保险模型的理论证明[J].保险研究,2013(05).

[3]严武等.风险统计与决策分析[M].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

[4]穆怀中,闫琳琳.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决策影响因素研究[J].人口研究,2012(36)

[5]李景宜.公众风险感知评价[J].自然灾害学报,2005(12).

[6]薛惠元.对我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几点认识[J].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02).

*本文系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研究成果,课题名称:贵州“新农保”覆盖面适度扩展的可行性研究,课题编号:12ZC135。

(作者单位:贵州民族大学管理学院)

猜你喜欢
城乡一体化
河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路径探析
中国城乡一体化新兴发展模式实证研究
中国城乡一体化发展路径选择
城乡一体化布局下的农网智能化建设研究
城乡一体化下农村商贸流通主体的培育
破局:从“城乡一体化”到“城乡一元生命体”
统筹城乡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新型城镇化路径选择
我国农民工社会政策的演变路径探析
以共享发展理念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