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培培
摘 要:品格培养是提高民族整体素质、构建和谐社会进程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方式,拓宽品格培养渠道,以苏州农职院社会实践活动开展的情况为例,探讨了社会实践活动对大学生品格培养的重要性、基于品格培养社会实践开展的途径及相关措施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品格培养;社会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27-0194-02
“复旦大学投毒案”、“药家鑫杀人案”以及诸多学术不端行为的出现,引起国人对大学品格教育的强烈关注。据某高校调查资料显示:有12.7%的大学生认为“金钱的多少是判断人生价值的尺度”,30.6%的学生认为“有钱是人生最大的幸福”[1]。大学生是社会发展的希望,其品格状况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重要问题。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偏差与社会责任品格的淡薄亟须加强和改进品格教育。因此,拓宽品格培养的渠道,重视“行”的实效,使学生走入社会,深入社会,通过组织者有针对性的设计,激发学生形成稳定的品格素质,这对促进优良品格的形成,开拓品格教育的新思路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以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社会实践活动开展的情况为例,探讨了社会实践活动对大学生品格培养的重要性、基于品格培养社会实践开展的途径及相关措施建议。
一、社会实践活动在高职学生品格培养中的作用
(一)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当代大学生大多是在书本知识、网络知识中成长起来的,社会实践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平台,通过与社会接触,在实践中去看、去问、去听、去思考、去探索人生真谛,从而确立正确的奋斗目标和价值取向。例如苏州农职院暑期三下乡结合专业特点以“重视现代农业、开展科技支农”为主题走进现代农业园,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农村、农业和农民、了解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及背后深层次的思考;以“保护乡土树种、弘扬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为主题,开展苏州市乡土树种应用现状的实地调查、了解乡土树种生存的现状,并对乡土大数进行树种挂牌、发放乡土树种保护宣传册、在社区开展绿色生活宣传等活动,提高苏州市民对乡土树种的认知度及保护意识,让生态文明建设深入人心。从这些社会实践活动中使他们受到深刻的教育和启发,让学生们在实践中更好地接触自然,了解社会,体验生活,进一步强化集体意识、纪律观念和生态文明意识,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得到增强。
(二)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增强学生集体凝聚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有利于塑造学生良好的个性人格,有利于提高与人相处时奉献、进取、团结合作的人际交往能力[2]。社会实践大多要求学生以团队的方式来参与。例如双休日以各二级院系志愿者小分队走进养老院、培智学校、农民工子弟学校;节假日以青兰农艺、花之友、茶艺社等社团成员走进社区为居民进行家庭植物养护、茶艺表演、食品安全知识宣传等志愿服务。在实践过程中,团队成员学会尊重他人、学会分工协作、学会齐心协力,在奉献的过程中体验到一种从未有过的幸福感和成就感。因此,在某种意义上,社会实践有利于增强学生集体凝聚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磨炼学生的意志和吃苦耐劳精神
社会实践强调学生自行找寻符合主题要求的考察对象,并且积极运用一切有用的资源进行前期的准备,如资料的查阅与搜集、实践方案的制定、与实践单位的沟通与联系等都需要前期周密的精心策划。学生在活动实施过程中学会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剖析和反思,不断与学校和实践单位之间进行互动和交流,并在实践中积极补充新知识,完善知识体系,在历练中思考,不断坚定核心价值观的精神追求,使学生明白扎实干事、知行合一,把实践作为磨练自己的机遇,以艰辛努力开启成功之门。
二、基于品格培养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开展途径
高职教育活动中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更注重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3]。苏州农职院社会实践活动,在社会发展、教育教学水平提高、个人成长成才三种需要的综合作用下,目前正朝着活动社会化、组织科学化的趋势发展。目前,苏州农职院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主要有以下几种途径:
(一)积极开展社会调查、科技文化服务活动
大学生以重点组队和分散活动两种形式,通过开展社会调查、科技支农、企业帮扶、文艺会演及法律援助等实践活动。如苏州农职院组建的“科技文化兴农服务团”走进现代农业园,了解当地现代农业生产现状,并结合当地农民在栽培中遇到的难题,为当地农民提供科学、有效、绿色的栽培管理方法,为各地百姓宣讲各方面的专业知识;有组建小团队进行社会调查的,如苏州乡土树种应用现状调查、苏州古树名木保护现状调查等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实地调查,筛选出优良乡土树种种子资源,为苏州城市绿地系统树种规划提供强有力的依据,增强了实践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关爱留守儿童、共筑爱心虹桥”的“三下乡”活动,赴苏北农村给他们送上学习用品和儿童健康食品,鼓励他们克服困难、好好学习,向他们讲述防暑、防火、生活卫生等小知识;校园品牌活动百花艺术节走进社区送上了“专业”的文艺会演,优雅的古筝弦音,唯美的人体花艺,精致的古典插花,典雅的茶艺表演等活动将市民带入了一个崭新的感官艺术世界,吸引了大批游客驻足观赏。学生在这些社会实践中了解了国情社情,磨砺了品质,在实践锻炼和服务群众中培育和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加深了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为专业能力的提高搭建了社会平台,实现双赢。
(二)积极开展志愿公益服务活动
学生们以班级团支部或学生社团为单位,广泛开展敬老助残、社区服务、公益宣传等各种形式的志愿公益活动。如苏州农职院成立的“爱心家教”,与当地农民工子弟学校长期建立合作关系进行免费义务家教,服务学生锻炼自己;成立的“关爱老人”志愿服务团队,每周走进慈敬阁老年公寓,陪他们说说话,聊聊天,让他们不再感觉孤独和寂寞;成立的“景区绿化”服务团队,定期走进苏州园林单位,开展绿化养护活动。学生在社会实践这个大熔炉中服务社会、贡献才智,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锻炼了能力,培养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树立了正确的荣辱观,形成了正确的思想品德意识。
(三)积极利用技能竞赛、创新创业计划为平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在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开始了与就业创业相结合。如学校成立了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中心,以“挑战杯”系列竞赛为龙头,举办了技能竞技节、ERP沙盘比赛、大学生创业项目计划大赛,遴选出优秀项目进行立项,并配备指导老师重点培育,营造“以赛促学”的氛围,做好切实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促进大学生知识的不断丰富和能力的不断提高。如苏州农职院学生通过科技实验发明新型专利产品,向社会展示并加以推广应用;学生创立“植物医院”为广大市民家中“生病植物”进行“把脉”、诊断和治疗。这些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深受社区居民的喜爱,为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等方面起到了明显的效果。
三、基于品格培养的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几点建议
社会实践作为大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重要途径,需要不断的改进与完善,才能获取更多的有利资源,创造更多的实践平台,扩大社会实践的参与面,提高社会实践的认可度,从而更好地发挥社会实践的促进作用。
(一)加强对大学生的教育和引导,让更多学生受益
部分社会实践已流于形式,参与社会实践的程度不高,缺乏主动性。学校在组织社会实践活动的时候,应帮助大学生认识到社会实践是提高他们素质的重要平台,平时应加强老师对实践学生的跟踪指导,注重把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与学生职业素养的提升相结合,积极鼓励学生通过调研数据的整理及深入思考,撰写调研报告,将社会实践落到实处,使学生真正受到了教育、锻炼了能力、磨炼了优良品质。
(二)加大社会实践活动的培训,让更多学生能够深入、高效地参与到活动中
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目的是为了增长社会认识,锻炼各项能力。学校重点培养的团队,由于老师及时认真的指导,能较好地去完成各个环节,学生能从中得到很好的锻炼,然而仍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没有老师跟踪指导,开展活动缺乏经验,安排不合理,准备不充分,在社会实践中实际学到的东西不多,没有很好地得到锻炼。这就需要学校在动员阶段,根据学生特点,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教育课程的相应培训指导,比如项目计划书的撰写,与人沟通的技巧,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安全知识的普及等,让更多的学生能够深入、高效地参与到活动中。
(三)建立有效的社会实践考核评价制度
为保证学生社会实践确有成效,学校应制定相应的考核、评价、激励机制。首先,社会实践考核可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学生自测和领导组综合考核相结合的方式,最终形成考核成绩,记入学生档案。其次,在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时,应突出实践主题、实践计划、实践态度和能力、实践成果等一级指标,选题满意度、选题难度、计划完整性、计划可行性、团结合作、主观能动性、沟通能力、资源利用能力、总结归纳能力,实践总结报告质量、其他实践物化材料、成果答辩情况等二级指标,对社会实践效果进行综合评价。最后,应加强项目实施过程的监控,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对社会实践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推优入党、奖学金评定、先进个人和班级先进集体的评选挂钩,对表现突出的个人和集体给予表彰奖励。
参考文献:
[1]张南生.论大学生品格教育的现实困惑与解决途径[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4).
[2]申屠留芳,黄大志.在创新实践项目训练中培养大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创新精神[J].中国科技信息,2008(19).
[3]林翰雄.基于社会实践的职业素质培养与锻炼——以番禺职业技术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研究为例[J].科技创业,20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