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教育个性化管理势在必行

2014-10-21 03:03王巍王睿窦巍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4年10期
关键词:教学管理艺术设计校企

王巍王睿窦巍

(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北京 100176)

高等职业教育个性化管理势在必行

王巍王睿窦巍

(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北京 100176)

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学校专业数量增加,各个专业在授课方式、科研成果、设备需求、校企合作模式和就业面向的差异性越发明显。单一的教学管理方式已不适应现今的高等职业院校的需求,高等职业教育个性化管理势在必行。

高等职业教育;个性化;教学管理

一、绪论

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与普及,职业院校向着综合性、集约型发展。一所高职院校往往下设多个分院,专业类型的设置也多种多样。这一趋势对管理者的管理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如果仍然维持以往的一所学校一种教学管理方式的做法,必然会造成教学质量的下降和教师工作积极性的降低。

不同专业类型无法实行同一个教学管理标准的原因,其核心在于不同类型的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是不一样的。高等职业院校一般都会设置生物技术、经济管理、计算机应用、汽车制造、艺术设计等专业,但这些专业却有着截然不同的行业要求。生物技术侧重于实验研究、经济管理面向的是客户服务、计算机应用要具有程序编译能力、汽车制作培养的是技术工人,艺术设计则偏向于设计制作人才的培养。具体到学校的教学管理上,则体现在授课方式、科研成果、设备需求、校企合作模式和就业面向的差异性。

二、专业差异的现状及影响

(一)授课方式

各专业在理论课程的教学上差别不大,而在实践教学环节,不同专业在授课形式和教学环境上则存在着明显的不同。汽车制造、机械制造类专业由于培养的是技术工人,其实践教学场所多为专业生产线或维修加工车间。授课形式以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居多,课程中强调专业的操作方法和安全规范。生物技术类专业的实践场所集中在实验室,课程中贯穿始终的是组织培养、化学试剂检测。教师的作用是引导学生和对学生进行帮助。经济管理、计算机应用和艺术设计专业在实践课授课方式上存在着较多的相似点,如都使用机房作为教学场所,都会讲解软件知识等,但对于职业素质的培养则大不相同,经济管理专业更关注学生的职业礼节的培养,计算机应用专业将重点放在程序的开发上,艺术设计专业则更注重学生设计制作能力的培养。这种授课方式的不同,课程组织侧重点的不一致,必然导致对相关教学文件、监督机制的个性化需求。

(二)科研成果

科研一直是评价专业教师的重要指标之一,科研成果中又以论文为重。但由于各个专业的教师理论和实践知识的比重分布不一样,对论文发表的难易度也就显而易见了。在论文的含金量上,无疑以SCI(科学引文索引)和EI(工程索引)为最高,其次是核心期刊,再次是普通期刊。SCI和EI这两类文章中SCI面向物理化学,EI面向机械制造,涵盖领域相对专一,对于计算机应用、经济管理和艺术设计等专业的教师并不适用,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核心期刊。但核心期刊的发表费用也存在着差异性,有些专业的学术论文是免费或收取较少费用,而计算机应用和艺术设计类的核心期刊,本身数量就少,论文发表费甚至是其他专业的2-3倍。有些学科本身侧重实验和研究,而一些学科更侧重于作品的表达。如果在科研认定和发表费用上不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会严重打击专业教师的科研积极性。

(三)设备需求

不同专业所需使用的设备都具有较强的特殊性,大到虚拟机车、汽车、机床,小到验钞机、计算器甚至电子元件。这些设备虽然大小和价值不同,但却都担负着保证教学的作用。各种设备需求的满足度是各个专业培养人才的基础,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因此,在专项采购问题上,不能以设备价值的多寡衡量其专项申报的优劣,更不能按照平均分配的原则用同一个标准去批复资金的使用额度。

(四)校企合作模式

正因为企业的人才需求不一致,校企合作的模式各个专业也有着自己的特色。比如汽车制造专业,由于培养的是技术工人,人才培养方式是订单式培养,实训场所几乎完全按照学生今后工作环境设置,硬件、软件的配置也完全依据订单单位的要求,如“奔驰”班、“雪铁龙”班等。校企合作的方式则是将企业的技术人员请到学校进行现场指导。而像生物技术这类偏向研究的专业,他们的合作方式大多为企业完成指定的研究项目。艺术设计类专业也是以项目承接的方式进行校企合作,但内容多为设计类产品。这种校企合作的差别更多的体现在毕业设计和顶岗实习环节,若要求千篇一律,则只会阻碍校企合作的进程。

(五)就业面向

就业是学校审核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在这方面特别应该区别对待,面对订单式培养的专业,就业率和就业对口率都会在90%以上,这是因为其培养规格是完全按照企业要求进行的。但非订单式培养的专业就不会如此乐观了,他们所培养的学生会服务社会的不同领域,还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在就业伊始并不会找到对口的工作。并不是因为他们不够优秀,而是时机不成熟。很多岗位需要大量工作经验的积累,如果以此评判一个专业的教学质量,会有违社会发展的规律。

三、改革设想

面对这种种的差异,就要求管理者有长远的眼光和机智的处理方法。处理不好其中的关系,不但会导致教学质量的降低,还会影响学校整体的发展。具体的解决方法为:

(一)在政策和规章上给各个分院一定的自由度

从学校宏观考虑,对各个专业的整体要求应该一致。但并不是说所有的文件、方法都要统一。毕竟在管理层面所关注的是最终效果,至于实施过程,如能给各个分院一定的自由度,使其有自主发挥的空间,势必会调动最终贯彻者-教师的积极性。在这一点上,欧美国家的学校就做的很好,他们并不限制各个分院的特色发展,通过定期进行分院间的各种竞赛,促进分院间的竞争,从而使整个学校得到整体的发展。

(二)科研考核多种形式并存

职业院校不同于本科院校,相对于理论知识,更关注教师的专业技能。高职的教师职称从高级技工到教授,学历从本科到博士,因专业而异。若仅以论文或专著作为考核的标准,必然会压制某些业务能力突出的教师的发展。做好科研折算工作是解决这一难题的途径。即用其他的成果去对等折算科研成绩,如艺术设计类专业用参加画展获奖作品折算,汽车制造类专业用全国技能大赛所获奖项折算,计算机应用类专业用软件开发折算等。

(三)鼓励学生参加各种比赛

在比赛的认定上,应更加灵活。确实,关注教育部、教委组织的比赛是提升学校声誉的有力保证。但一些行业的大赛、民间组织的大赛也同样具有很高的含金量,不但可以有效的锻炼学生的专业技能,对今后学生的就业也是有很大帮助的。同时,这些比赛又可以加强与主办企业或行业的联系,从而将校企合作深入展开。

(四)完善督导听课制度

督导听课是提升教学质量的最直接的方式。但毕竟高职院校的专业数量众多,学校本身的督导队伍很难满足每个专业的特殊需求。借助外力不失为一种方法,但公司的专家不能常驻学校对教学工作进行指导。如果能启用一批退休的专业教师,不仅能对专业课程的授课进行更权威的把控,同时也能让年轻教师得到学习的机会。当然,听课的专家也不要局限在职称高、资格老的教师,在这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掌握先进技术的优秀青年骨干同样可以用他们的前沿知识指导教学。

(五)实践课程和毕业设计改革

实践课程的课时计算方式历来是争论的焦点,传统认为实践课程的课时计算应比普通课程低,其原因是教师在实践课程中的作用是指导而不是讲授。但这实际上反而会失去实践课程开设的意义。高职院校在上完专业课程后,知识的汇总和流程的熟悉几乎都是在实践课程中完成,教师付出的辛劳比专业课教学中要大得多。若不能提高实践课程的待遇,只会使其受重视程度越来越低。导致教师损失课时,学生浪费时间。毕业设计也是在固定模式下实施很久的一种体制,虽然很多院校将学术论文改成了设计报告,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上还是存在很多弊端。其实设计作品、实验发明、软件开发、实验报告、学术论文、设计说明,这些方式都可以作为衡量毕设优劣的指标,若过分拘泥于形式,只会影响学生的创新意识。

(六)建立及时有效的反馈机制

俗话说,计划赶不上变化,及时听取学生的意见,关注基层教师的想法是教学质量改革的依据。作为管理者,不可能天天走基层,进课堂。这就需要搭建一个全面可靠的网络平台,如学校的官方论坛,让教师和学生在上面可以畅所欲言,反馈学校出现的种种问题。现在很多民办学校比公办学校经营的好就是得益于及时的反馈。像北京新东方学校在每位教师上课时都会配备一名助教,除了配合教师解决课堂问题外,更重要的是记录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授课过程,通过这种方式不断改革课程体系和保障制度,使学校取得了现今的成就。

(七)动态分配资源

学校是一个小型的社会,其正常的运行需要不同部门的支持。但并不是每个部门的人员需求都是一样的,根据工作量的多少动态分配人员,是提升工作效率的关键。这一点除了适用于人员的分配,同样也适用于设备的使用。及时统计学校中的闲置设备,将其应用于需要的部门,会缓解学校在设备使用上的压力。对于短时间无法购买的设备甚至可以采用租赁的方式,及时满足教学的需要。

四、结语

学校的管理者是整个学校的决策者和协调者,提升管理质量的关键在于管理者对于各个专业的了解程度。宏观把控固然重要,但不同专业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同样不容忽视。为企业输送符合要求的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是核心所在,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认识专业特点、了解专业需求,体会教师感受,关注学生状态都是必须要做的。管理者不可能面面俱到,而实施个性化管理机制则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当然,接踵而来的工作也会随之增多,如文件的审核、科研的核算、设备的统筹等。这就需要建立一支能力强、素质高、有创新意识的教学管理团队,从小事做起,提升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学管理质量。

[1]袁振国.当代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2]石伟平.比较职业技术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徐国庆.实践导向职业教育课程研究.技术学范式[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4]吕鑫祥.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5]陶秋燕.高等技术与职业教育的专业和课程一以澳大利亚为个案的研究[M].北京: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6]高林,鲍洁.点击核心: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课程开发导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7]姜惠.当代国际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概论[M].兰州大学出版社,2002.

[8]瞿葆奎,张人杰.教育学文集:法国教育改革[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9]刘兰明.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特色研究[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2.

[10]程方平.中国教育问题报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G64

A

1005-5312(2014)29-0227-02

猜你喜欢
教学管理艺术设计校企
教学管理信息化问题研究
新时期高中教学管理改革与实践
《星.云.海》
《花月夜》
谈教学管理的艺术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混沌之美”解读
校企合作五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