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琳++郑权升
中图分类号:G852.9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10-000-02
摘 要 贵州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有其独特的风格、形式和内容,显示出强大的影响力和生命力。本文以贵州省广场文化发展现状为例,努力探讨贵州广场文化与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相结合和传承的关系,望为贵州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传承和提升城市文化内涵提供参考。
关键词 城市 场文化 少数民族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广场文化的呈现出形态多样化。“广场文化是以群众文化为基础,以专业文化为引导,以人民群众为主体,以满足自身的精神生活和知识需求为目的的社会历史现象[1]。贵州各地州市在城市化进程中,为了充分体现城市的文化内涵,在各自广场的建筑中各具特色,在物质和精神层面都无不体现其特有的民族文化特色,满足人们的需求。贵州省拥有17个世居少数民族,这些少数民族创造和参与的民族体育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具有浓郁的乡土风格和鲜明的民族性格。贵州民族体育文化作为贵州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与贵州城市广场契合的地方很多,广场的建筑既可以体现地域的文化特点,雕塑小品可以记录民族文化的变迁。另一方面,广场上的娱乐、休闲、艺术表演等等也更能体现城市的内涵与修养。
一、贵州城市广场文化的特点
(一)城市广场文化与城市周围环境相适应
城市文化广场与城市周围环境相互协调统一,是构成城市广场文化质量的重要因素。现今贵州的城市广场文化一般都是开放型的,例如凯里市的仰阿莎广场,组成仰阿莎城市广场文化环境的重要因素是广场周围的建筑,这些建筑多结合文化广场的主题,将其科学合理地融人广场环境中。使广场空间的类型和层次更加丰富,结构更加完善,并可以满足广场需求的多样性。
(二)城市广场文化体现城市空间共享的概念
城市广场文化具有城市空间共享的特点,在公共共享空间里,人们可以扩大交流和合作,形成公共认识,解决生活和工作中的问题,例如贵阳市的春蕾广场,在公共共享空间里,人们每天不断进行娱乐、休闲、艺术表演等等,在不断的交流中体现城市的内涵和特点。
(三)城市广场文化是城市的标志象征
城市广场特色使城市具有地方性、时代性和民族性的特色,是一个国家、民族在特定的城市和环境中的体现。广场的标志性建筑不仅能带给人们文化休闲气息,并能反应当地人们的文化情趣和习俗。例如贵阳市的筑城文化广场的设计,既体现时代精神和风格,又使文化广场更具民族风格和地域特点。
(四)城市广场文化的亲民特色
平民化的开放式广场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城市广场文化多来自于广大人民群众,为民众喜闻乐见,是群众最有兴趣参加的文娱活动,共同推进了物质和精神文明的建设和发展。
(五)城市广场文化形式多样、内容广泛
自娱自乐是目前贵州各地州市城市广场文化的主要形式。随着物质和精神文明的发展,公民的自我保养、娱乐意识增强,多种自发的群众文艺活动应运而生。城市广场文化活动形式多样而且灵活,有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组织的庆典、公益文艺演出,也有企业和商家组织的“商业”演出。有业余、通俗、普及文化艺术,又有专业、高雅、精品文化艺术;有传统和现代的舞蹈、戏剧和音乐,也有群众表演的民间艺术、乡风民俗、戏曲戏剧、书法,还可以武术、广场交谊舞、广场民族舞、广场合唱等多种形式并存。
二、贵州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主要特征
(一)竞技性
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中充分体现出了一定的竞技性,能够充分体现人们机敏、强壮与征服的特性。各种体育活动是从该民族而来的,同时又是由该民族进行流传的,使体育活动参加者能够在彼此较量之中,在心理上体验到愉悦,具有开启心智、磨练意志的功能。高脚竞速、押加、摔跤、打陀螺、蹴球、射弩、抢花炮、赛龙舟、珍珠球等,这些项目通过进入少数民族运动会等大型体育赛事在一定程度上被保留和传承下来[2]。
(二)独特性
贵州的苗族,他们在龙舟竞赛中使用的“独木龙舟”,是最具特色、最古老的一种龙舟。这种龙舟已经被纳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范畴,现阶段在我国体育博物馆与日本国家博物馆均有独木龙舟陈列。又如“独竹漂”,其来自于赤水流域少数民族的生产生活,属于贵州省独创的一项民族传统体育活动,被赞誉为“中华水上一绝”,在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的表演项目中曾经获得金奖。
(三)历史文化性
以社会风俗、礼仪节庆为内容的表演性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民族节日和民族庆典活动中主要用于烘托气氛,增加喜庆色彩。这一类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通常以大型聚会或者表演方式得到体现。然而这些数量较多、失传风险较高的被誉为“民族活化石”的表演性传统体育项目,如舞龙、舞狮、拔河、跳绳、跳竹竿、爬杆、上刀梯、飞石锁、顶杠、斗鸡赛、爬山、打棍、打手毽等,因缺乏竞技性和完善的比赛规则而无法进入到大型的体育赛事中去,面临着失传乃至绝迹的风险。
(四)娱乐性
民族传统体育属于不同民族在满足最基本的物质生存条件的前提下,为使自己的精神需要得以满足而开展的文化创造。各种活动均存在着某种竞技模式,然而大多数都是在业余时间开展的,并非非常严肃与严格,尤其强调渲染一种轻松愉悦的气氛,旨在健身娱乐、闲暇消遣。主要从自由的嬉耍,到岁时节令的大型文体广场,不同民族均将体育与喜庆丰收、宗教礼仪、祝贺新婚、欢度佳节进行有机结合,并和不同民族音乐舞蹈具有非常紧密的联系,充分体现出民族传统体育的娱乐性。例如舞龙就属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中最具娱乐性的一种活动。
三、城市广场文化建设是传承保护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有效策略
实质而言,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属于一种文化。弘扬贵州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最为重要的是对其进行有效地传承保护,使其充分体现出瑰丽的色彩。具体来说,可以通过以下策略来进行城市广场文化建设与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结合,来进行传承保护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一)使城市广场文化活动具有强烈民族气息
民族性特征是指人们在广场上进行各项文艺、体育活动等所体现的各自的民族特色,是他们的民族风情把所有群体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得广场文化的特征更添民族特色。可在广场上使用不同的民族舞蹈编排进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广场舞活动中,不仅丰富了广大民众的文化艺术需求和实践愿望,更重要的是体现了贵州这个多民族的民间热闹景观,最终促进的是贵州各个少数民族文化的共荣。比如西江苗寨的表演广场,每天都会有导游领着人们大跳少数民族歌舞,从而为游客营造出一种民族地区特有的文化氛围。这种模式也可以引入城市广场文化建设。
(二)使城市广场文化活动充满人文情怀
民间传说和历史文化传达着人文情怀城市广场的建设,而雕塑往往可以体现人文情怀的承载。它一般取材于当地的民间传说和历史文化记载,具有浓厚的地域特征和象征意义,人们在欣赏的同时能发挥想象力,对它进行再创造,从而达到思想文化的升华状态。使它凝固的瞬间,成为永恒的艺术。雕塑与广场空间的结合,雕塑与水景的结合以及与绘画、建筑的结合、金属材料与大理石的结合、具象人物与几何直线的结合等,构成一幅人文人情文的画面,这真是城市美的真正内涵。在城市广场建设中,加入浓郁贵州民族体育特色的元素,可以从多个方面反映着各个少数民族独特的生活习惯、文化特征、道德风尚和宗教观念。使得人们在欣赏之余,能够得到精神的上的自由发展。
(三)使城市广场文化兼有政治、休闲与商业用途的综合性特征
广场就是本身而言,是城市公共生活最集中的地方,是政府公益性最能体现的地方,也是城市公共文化集中展示的地方,它作为城市的公共空间,成为市民社交、休闲与受教育的场所,也成为外来旅游者旅游与休憩之处。贵州民族传统体育中有不少项目老少皆宜,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依据贵州民族传统体育的上述特征,规范和导向其发展方向,使其长期在民族的发展与融合过程中起着教化与熏陶作用。
(四)使城市广场文化与民族特色旅游有机结合,共同发展
贵州省内较为著名的旅游景点,大部分坐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带。因各个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独特的生活习俗与民族文化,使民族传统体育和旅游业两者形成一种极富前景的开发组合。在城市广场文化中增加各种民族运动元素和民俗传统的展示,一方面能够对贵州的旅游景点进行宣传推介,对民族文化进行弘扬,另一方面还能够使体育与旅游两者共同发展,对推动地方经济和旅游产业的发展以及民族文化的传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积极推动文化与旅游产业发展,凭借贵州具有的多民族文化资源,对民族体育文化进行深入挖掘,开展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活动,从而使体育与旅游两者有机结合,共同发展。
★基金项目:贵州省民委-贵州师范大学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专项资金青年项目(黔族专2013008)。
参考文献:
[1] 傅崇兰,白晨曦,曹文明,等.中国城市发展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756.
[2] 贵州省地方志编篆委员会.贵州省志.体育志[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1.